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2061太空漫遊

第一部 魔山 第六章 甘尼美第之春 文 / 阿瑟·克拉克

    羅爾夫·范·德·伯格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當然,歷史總是這樣的。

    他佔有人和,因為他是第二代非洲難民,並且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地理學家。這兩點很重要。

    他佔有的地利,是指這顆的最大的衛星:甘尼美第,木衛三。

    天時倒不是那樣關鍵。

    相關信息像是一顆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早就在數據庫裡存放了十年。直到57年,范·德·伯格才看到它們,又花了一年工夫來說服自己並非瘋傻。為了避免別人抄襲這個的發現,在59年,他悄沒聲地把原始數據抹掉了。這時候,他才安然地集中精力考慮主要問題:下一步怎麼辦?

    事情開始得稀鬆平常,那不過是一次例行觀測,與范·德·伯格的專業也沒有直接關係。

    作為「行星工程任務組」的成員之一,他的工作是勘察記錄甘尼美第的自然資源,不必去管那個臨近的禁忌衛星上的閒事。

    然而,沒人可以長期忽略歐羅巴這個謎,至少隔壁的那些鄰居不會。

    每隔七天,它都要從甘尼美第與那個曾經叫做木星的明亮的小太陽之間穿過,造成長達十二分鐘的曜食。在最近的距離上,它看起來比地面上看到的月球略小。當它處於軌道遠端的時候,更縮小近四分之三。曜食很是壯觀。恰好位於甘尼美第與曜星之間的歐羅巴看上去是一個碩大的黑盤。曜星把它的光芒從它創造的歐羅巴大氣層折射過來,成為一環赤紅的烈焰。

    只不過一半人生的時間,歐羅巴已經改天換地了。面向曜星一面的冰殼完全消融成為太陽系的第二大洋。真空下的海水蒸騰了十年才達到平衡。

    現在,歐羅巴上有了稀薄卻敷用的大氣。當然,這不是為人類準備的。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硫化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氣以及其他一些稀有氣體。

    除了「夜界」(這個名字略顯不當)仍然是永久冰封,在歐羅巴上,一個如非洲大小的地域已經擁有了溫暖的氣候,流水,和零星的幾個島嶼。

    這一切和其他一些情況,一直都被地球軌道上的望遠鏡看在眼裡。

    2028年,第一次大規模木衛探索行動開始的時候,歐羅巴已完全被稠密的雲層覆蓋。仔細的雷達探測只揭示了一片平靜的海洋和另一側光滑的冰面,歐羅巴仍然是太陽系內最平坦的不動產。

    過了十年,歐羅巴的情況起了急劇變化。它現在擁有一座山峰,幾乎有珠穆朗瑪峰那麼高,聳立在晨昏線。人們認為也許是某種火山活動把這塊巨大的物體拋上來的,就像臨近處永不安寧的伊娥那樣。可能是來自曜星的巨大熱能促發了這次噴發活動。但是,這個想當然的解釋有很多毛病。宙斯峰呈規則的金字塔形而不是通常的火山錐,雷達掃瞄也沒有顯示出任何岩漿流的特徵。

    乘著雲層散開的短暫間隙,甘尼美第上的望遠鏡拍到了一些照片,質量都不怎麼樣。它們顯示出這個山峰好像是由冰構成的,恰和它周圍的封凍地帶一樣。無論如何,宙斯峰造山運動給它主宰的著世界帶來巨大創傷。在整個夜界,那些亂糟糟的浮冰完全變更了組合模式。

    有個思維怪異的科學家擺出了一套理論:宙斯峰原來是一個「太空冰山」,是落到歐羅巴的一塊彗星碎片。遠古以來的充分證據表明,卡裡斯多就是這樣被砸得面目全非。這個理論在甘尼美第極不受歡迎——那些未來殖民者的麻煩已經夠多的了。

    范·德·伯格對此的反駁令人信服,也讓人長舒了一口氣:任何類似質量的冰塊早應該在撞擊時完全粉碎了,即使沒有,歐羅巴的重力雖然不大,也足以引起冰山的崩塌。雷達顯示出,雖然宙斯峰的確正在緩慢下沉,它的整體外形卻完好無損。答案不可能是冰。本來,發射一個探測器,穿過歐羅巴的雲層,問題便一了百了。很不幸,不論那片永久雲層下有什麼,沒有人敢好奇地去看一看。

    「諸世界皆歸汝所有,除歐羅巴不得涉足」

    在「發現號」毀滅的時刻,最後中繼過來的這條消息無人忘記,儘管圍繞它的爭論無休無止。

    「涉足」?是指機器人還是只限制載人探測器?上層大氣浮空氣球怎麼樣?

    不管科學家們怎樣心急火燎,群眾顯然是很緊張的。

    這個力量能引爆太陽系裡最龐大的行星,決不是可以與之鬧著玩兒的。反正也要花上幾個世紀探索開發伊娥、甘尼美第、卡裡斯多,以及其他幾十個小衛星,歐羅巴的事盡可以先放一放。

    他人不止一次地勸告過范·德·伯格,甘尼美第的事情這麼多,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那些不切實際的研究上面。

    (「我們該去哪裡找到碳,磷,硝酸鹽來維持水培農場?巴納德斷層的穩定性如何?弗裡吉亞未來有無更多泥石流危害?」諸如此類,很多事情要做……)

    但是,他繼承了布爾人祖先有名的頑固脾氣。即使在手裡的活多得不得了的時候,他也要抽一點時間來照看歐羅巴。

    一天,持續幾個鐘頭的夜界狂風吹散了宙斯峰上空的雲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