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對胡言 文 / 李敖
「有時候,我喜歡胡言亂語。」朱侖說。
「是thinking-aloud?自言自語?」我說。
「應該不是,我覺得我在跟你說話,說胡言亂語。」
「我也跟你胡言亂語嗎?」
「你好像被我感染,好像也說,說得比我還嚴重。」
「還說明了耶穌救人時候,救的是多數。」
「胡言亂語干耶穌什麼事?」
「說得也是。那我們就跟耶穌說:您還是救那十字架上兩個強盜吧,我們這邊就免了。」
「耶穌怎麼說?」
「耶穌說他不喜歡強盜。」
「耶穌還有選擇嗎?難道他喜歡釘十字架?」
「也許他喜歡,省得在人間受苦。」
「為什麼在人間受苦?」
「因為那時的人間太無趣。那時候人間沒有朱侖。」
「現在有了。」
「可是耶穌死了兩千年了。」
「那怎麼辦?」
「耶穌派了代表,來欣賞朱侖。」
「你是代表?」
「不是我,是鏡子。」
「你知道嗎?我不敢照鏡子,我怕愛上我自己。」
「我可以代表你,愛你自己。」
「愛可代表嗎?」
「至少可以偷偷代表。」
「你用什麼方式愛呢?」
「我把鏡子搬走。」
「鏡子會難過嗎?」
「我會難過。」
「你的意思鏡子會高興?」
「鏡子不會高興,因為它代表我難過。」
「你為什麼難過?」
「因為我變成了鏡子。」
「變成鏡子可以看到朱侖。」
「可是,朱侖說她不敢照鏡子。」
「那我就變成六塊,變成鏡盒子,使朱侖前後左右上下,都逃不掉,都被照到。只是我怕會嚇到我自己。」
「應該會,因為你進入了Alice(阿麗思)都進不去的世界。你的空間不是三度的,在視覺裡,你是萬花筒,你進入夢裡,『夢裡尋他千百度』。」
「快來救我吧。」
「你找我來救你?」
「你是鏡子一夥的,怎麼會救我?」
「誰能救你?」
「看來只有Einstein。他會把time(時間)帶進來解圍。」
「時間比鏡子可怕,因為它使你衰老。」
「我才十七歲。」
「十七歲是人生最容易老的年紀。『一回相見一回老。』」
「那要怎麼補救?」
「只好照著鏡子不放。」
「愛上鏡子裡的自己?」
「愛上鏡子裡的美麗。把愛,交給男人;把美麗,交給自己。」
「你是那種男人嗎?」
「我是愛女人美麗的那種,不是愛女人的那種。」
「你不愛女人了?」
「該這麼說,我早已不愛女人了。」
「你是gay?」
「哈哈,我討厭gay。」
「為什麼討厭gay?」
「因為多出一個男性生殖器官沒地方放。我會代表上帝不高興。」
「你好像老喜歡代表什麼,我們談了不到三分鐘的話,你已經代表了一大票了。」
「的確如此,請你原諒。」
「上帝會同意你早已不愛女人了?」
「上帝為我鼓過掌。」
「為什麼你早已不愛女人了?」
「因為我越來越智慧了。愛女人的男人不夠智慧,給自己惹來太多的麻煩。」
「惹來麻煩不好?」
「不好。非常不好。好笨。」
「所以智慧的男人世界沒有女人。」
「有女人的美麗,美麗的定義是廣義的,包括可愛。」
「可愛而不去愛?」
「不去動情那樣的去愛。像愛一朵花吧。但別忘了,花是什麼?」
「是什麼?」
「是生殖器官,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漂亮的生殖器官。」
「你令全世界的愛花人流淚。」
「或者射精。」
「你怎麼這樣說話?」
「這才叫胡言亂語呀。我智慧,所以我胡言亂語;andviceversa,反過來說,也一樣。」
「那我也胡言亂語,我智慧嗎?」
「女人一談到愛,就離智慧遠了。」
「男人呢?」
「好一點。」
「你呢?」
「我最好。因為我早已不愛女人了。」
「你老了?」
「謝謝有人提醒我。該提醒八十開外還談戀愛的歌德(Goethe)。」
「他寫了少年維特(YoungWerther)的什麼煩惱。」
「他該寫老年歌德的自尋煩惱。」
「他也許老得快樂。」
「歌德八十開外的情人是他當年情人的女兒,他大概有應付女兒的媽媽的經驗,所以,八十以後,可以玩命。不過少年維特式的歌德,我們不敢領教。男女關係本是快樂的,卻被鬧得烏煙瘴氣、痛苦不堪,這一定給弄錯了、弄擰了。本來是一對情人,戀愛一陣下來,卻變成一對笨蛋。怎麼會有這種結果?一定要避免。本來是眉目傳情,結果是怒目相向,為什麼要這樣收場?一定蠢在其中。少年維特式的,就是一種蠢。」
「你在小化、美化、喜感化愛情,這是你的哲學?」
「說哲學,太冰冷了。不要叫它哲學,叫它功德,使人類脫卻煩惱、脫離孽海,只尋快樂、只得高情雅趣,這是功德。愛情是被古今中外炒作過度的大題目,如今弄得庸俗而濫套了。」
「你不再fallinlove?」
「我不再fallinlove,所謂墜入情網。我的fall至多justleanalittle,只是稍微傾身而已。讓我胡言亂語,告訴你什麼叫稍微傾身吧,我把它叫作『清宮帝王式』。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方式嗎?皇上今晚要女人,皇上入睡前,他點的女人來了,是赤裸來的,赤裸包在棉被裡,連人帶被,一起被背到皇上那兒、放在皇上床上,其他人都退下去了,只留下皇上和赤裸在被中的女人。皇上上了這女人,正所謂『御女』。御了女人以後,皇上是不能摟著這女人過夜的,女人被搞過以後,就要包在棉被裡背走,皇上一覺醒來,是沒有枕邊人的,皇上永遠睡時是自己、醒來也是自己。這是一種有點怪異的制度,但也不無玄理。女人對你,永遠是她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你、永遠是你最需要她的時候展露給你,除了最好和最需要以外,任何低於這一層次的畫面或情況都排除了,皇上都看不到了,在你疲倦以前、在你有點膩了以前,現場只剩下餘情、餘味、餘痕,和你皇上自己。換種描繪方法,就是你永遠在最好和最需要的呈現一過,這些呈現就近乎突然的不見了。它滿足了你的高潮,但高潮過後,留下你獨自面對退潮的情味,一個人躺在沙灘。那不是沙漏,做愛時你可以看沙漏,從沙中細數你延伸的時間和硬度,自喜你的性能力。現在呢,沒有沙漏了,你根本躺在沙上,時間為你靜止,你根本躺在時間上,從躺在女人身上到躺在時間上,這就是帝王。女人對他只是赤裸的過客,交會的時間比一般的男女之情都短暫,他永遠是強勢的、莊嚴的、高高在上的。這樣看來,愛情的成分太少了,性的發洩太多了。我所說的『清宮帝王式』,是我的空中樓閣。現實不會那樣,也不會女人赤裸自己,披著棉被自己來。所以呀,只是說說而已。我六十七歲了,女人的靈也好、肉也罷,都離我遙遠了,我只是手淫而已。」
「怎麼變成這種局面了?」
「我的特色是只有點滴式、點心式的奇情與深情,但絕無世俗男女那種濃濃的拖泥帶水的所謂愛情。乍看起來,我是無情的,是除了微笑卻不動感情的,對世俗男女那種濃濃的拖泥帶水的所謂愛情,我有一種悲憫的又嘲笑的夷然神色。為什麼有微笑、有嘲笑?因為,凡是把愛情弄成濃濃的拖泥帶水的關係的,都值得微笑與嘲笑,微笑是我不在其中、嘲笑是我脫身在外。我多麼智慧,智慧得近於無情。我發現這種方式的無情,結果,就是手淫。」
「你的無情,可能引發十七歲的好奇。你不付出感情,十七歲不是情人;你不付出錢,十七歲不是援交女生,但關係又那麼好,十七歲是什麼?也許該是你的洩慾工具,她願意,可是你只要自己手淫。那她只好幫你手淫。」
「十七歲為什麼要做這種事?為什麼?」我質疑。
「為什麼?也許為了好奇、也許為了優勢、也許為了仁慈、也許為了崇拜。在手淫完畢以後,十七歲又會提出問題:我們是情人嗎?也許有一天,十七歲會問到你,說是又不是,說不是又是。是不是?」
「從年齡標準看,不是,也不該是。但年齡標準是誰定的?為什麼要遵守?從生理標準看,好像也不是不是,因為,你是永遠不能出席為我作證的證人,證明有一個人床上功夫多麼好。從想法標準看,你糟了,你可能比我落伍。我們是情人嗎?還是不是的好。如果以情人論,會顯出不搭調;如果不以情人論,反倒可以蔓生出許多不可解也不必解、蔓生出微妙的和不可思議的,無中生有,似有還無,反倒別有情趣。結論是,我們不是情人,不是情人關係,如果除了『演出』之外,有一些朦朧,讓它朦朧吧。」
「什麼是朦朧?」
「什麼是朦朧?要說上一大堆。男女是真正迷人、縈懷、和依依之處,不在它的恆定、不在routine,而在它的不恆定,甚至不穩定,在它的『測不准原理』、在它的變化無常、捉摸不定、在它的『說不定,陰錯陽差,我倆沒有明天』……正因為這種關係的變幻莫測、變動不居,所以,知情並深於情者總有著心理準備,知道今天的裸裎相向、大樂交歡,並不阻絕了明天的突斷與陌路。當然,這種心理準備,並不就是今天不要真情相對,而是說,今天如果是句號而明天從此是問號,我並不驚歎號,也許我會頓號,看似未了,其實了了也好。不了了之也在意料之中。這就是迷人之處,因為相聚是裸、相離是謎,謎而聽它自去、是謂意在而情不迷。這就是朦朧。」
「哦,我應該懂了。朦朧的深處,其實是愛情。」
「愛情,分解到化學層面、剝開到生物層面、發洩到性需要層面、面對到現實單調生活層面,會令下愚茫然、上智自笑,至少覺得浪漫之情已大為減色。其實真正的浪漫,在花前、在月下、在燭光搖曳之中,畢竟是有限的、短暫的、淺薄的,真正的浪漫、永恆性的浪漫,乃在文學藝術的鑄造中,從小說、戲劇,到電影,那才是真正的浪漫所在。真正的愛情不在真實人生裡,而在虛幻的小說、戲劇、電影裡。一般人弄不清這一分際,反倒想在真實人生裡戲劇化,難怪結局是痛苦不堪。真實的人生不是沒有愛,而是只愛一點點,也別小看了這一點點,它使性交的兩端不是小妓女和大嫖客,而相對各有一個好稱呼。小說、戲劇、電影,都算是廣義的文學故事。文學故事就是文學故事,無須真實或與真實一致。真實反倒平淡無奇,而文學故事要奇。文學故事,尤其其中感性部分,如果來真的,真人將不得好活,真人將受不了。小說、戲劇、電影主角死一次,真人將死一百次。所以,寫實主義、意識流一類東西是有荒謬成分的,因為它們對不上浪漫主義。其實浪漫主義才是真正的文學,浪漫主義有奇有變,真正的人生不能也不必那樣浪漫,那樣會死人的。真正的人生不是演出文學,而是欣賞文學。當然,因演出而入戲的例外,像大明星。但大明星入戲太深也有精神病的。小說、戲劇、電影,其中變化的愛情、情色、和悲劇,看來情傷得『過癮』,只是奇宕,不能玩真的,真的也不能這麼玩,真的這樣玩,會傷筋動骨、會死人。真的反倒平淡無奇、真的只是兩小時的床上顛倒,小說、戲劇、電影的愛情和情色卻可扯上兩百小時。以小說、戲劇、電影情節處理自己的愛情,是不務實的。作者一如演員,你可以演出羅密歐,但你不能真做羅密歐,換句話說,你可以台上做,不可以床上做,床上還是做霸王或強姦犯好。床上只應充滿了尖叫、喘息、歡樂與分泌,床上不是悲劇的地方。也許問到:實際的愛情既不是小說、戲劇、電影那種內容的,該是什麼樣子的?答案是:該是歡樂的、男歡女愛的。並不複雜,也不該那麼多鼻涕眼淚。可以那樣單純嗎?如果要那樣單純,就可以那樣單純。如果只肯定、並且營造出只有歡樂,就可以只有歡樂。歡樂是檢驗愛情的唯一標準,凡是不合於歡樂的,都是弄擰了的愛情,都是錯的。並且,即使真實人生的情況如此了,也要減少。在十六世紀的一五七○年前,歐洲的情人唱出了一種愛情哲學,叫「LoveMeLittle」,這種哲學唱出的主調是: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Lovemelittle,lovemelong,/Istheburdenofmysong.到了十七世紀,英國詩人赫立克(RobertHerrick)改寫了這一哲學,把因果關係描寫得更明確了:Yousaytome-wardsyouraffection』sstrong,/Praylovemelittle,soyoulovemelong.意思是說:別愛我愛得那麼濃吧,請愛我少一點,那樣你會愛我久一點。愛情不要波瀾壯闊、愛情應該細水長流。我說這才是正確的愛情哲學。因為這種哲學指示了情人應該怎樣去戀愛。如何能愛得久?因愛得少、愛得含蓄、愛得保留、愛得有餘、愛得有距離、愛得有餘情、愛得多情卻似總無情……這樣子戀愛方法,才是正確的方法。相對的,天天見面、整天黏在一起、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看起來濃情蜜意,其實膩在一起一陣子或幾星期下來,就全不新鮮了,疲倦與厭倦、弱點與缺點,都一一顯示出來,這時候,情人還活著,可是愛情卻死了。聰明的情人絕不如此。聰明的情人絕不把同情人的關係搞得那樣俗人化、那樣糟。聰明的情人和心上的人約會的時候,也有身上的約會,也熱情、也親密、也兩個化為一體、也『我倆沒有明天』,但是,當風流終散、當雲雨已歇,情人又回到兩人以外的現實世界,聰明的情人會知道那就是暫時的分離,分離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要看你會不會使它昇華。昇華的分離不是一天五通電話,分離可能是五天沒有一通電話,分離是立刻墜入陌生、墜入疏遠、墜入無何有之鄉、墜入忘情與相忘、墜入如不相識、墜入回憶中的男歡女愛只是一場春夢,模糊一片,幾乎那種歡樂不是真的。」
「小說、戲劇、電影裡的愛情故事要你死我活,真實人生裡的愛情故事要平淡無奇,是嗎?」
「真實人生也有比小說那類情節更好的。比如說,小說情節是一起情死,真實人生卻有更好的。」
「是白頭偕老嗎?」
「當然不是。白頭偕老只是相依生活、是習慣,不是好的境界。」
「最好的是……」
「是在愛情的頂點前分開了、分手了、分離了。最重要的是,沒有爭執、沒有吵鬧,也沒有第三者。」
「變心了?」
「也沒有變心。」
「想想看,生離和死別都不是變心,感情好好的,就是要分開而已。算是來自『不可抗力』,比如說,發生了戰爭、牢獄、死亡等情況,必須生離或死別。這種都屬於『不可抗力』,沒有爭議。另外一種生離,是『非永恆論』,有人有爭議。愛情非永恆,人也未嘗不知道,知道變心是人之常情。但我所指的『非永恆論』,不是指變心,而是心未變而人已杳,是一種主動的生分。這種『非永恆論』,理論基礎在相信沒變心也該分手,變了心才分手的,是不得已的,是低層次的。不變心能分手,才是真正珍惜這一愛情的人,想想看,感情好好的,就突然斷了,多麼美、多麼懷念,這才是真的『永恆』,世俗的永恆是糾纏不清、是無奈、是疲憊,有什麼好?男女之情是多麼美,不要等到疲憊來臨,在山頂上主動分開,不要滾下山時被動分開。這不也很美嗎?不把關係搞到山窮水盡喲。中國鬼怪書中常常有情人自訂情緣時間,屆時說情緣已盡,兩人就分開了。看來真有哲理,真正有情的人、真正知情的人,是這些看來無情者。一如勃朗寧夫人(ElizabethBrowning)那兩句:我如此愛你,使我只能愛你(Ilovetheeso,dear,thatIonlycanlovethee.),我如此愛你,使我只能離開你(Ilovethee,dear,thatIonlycanleavethee.)。雖然寫這詩的本人卻纏人纏得不放。我倒想起英國伊莉莎白女王(ElizabethI),愛一個人,跟你繼續和他有關係,是兩回事。伊莉莎白女王現身說法了這一點。她死前還呼喚著羅勃·杜德利(RobertDudley)的名字,但是,在實際上,這被死前呼喚的情人,卻早被女王給拒絕往來了。這種作風,使我想起十七世紀的理查·范蕭(RichardFanshawe)那句『愛可回歸,但情人不行』(Lovemayreturnbutneverlover.)。」
「伊莉莎白女王能把愛情和情人分開來,真有韻味。該給它一個術語。」
「就叫『女王原則』吧。這原則永遠昭示天下:人間最令人眷戀的是彩雲易散的愛情。這種愛情,適合魂牽夢縈,卻不適合長相廝守。最後的落幕是:死前呼喚情人的名字,可是不必再見情人了。」
「不止『女王原則』呢,還有『大師原則』。」
「哦,『大師原則』也好呀。這原則也昭示天下:愛情只該在廣義的文學裡,也就是在小說、戲劇、電影裡,不該放出來在現實生活裡,因為它太不完美,並且彩雲易散,現實生活裡的愛情是單調的、無趣的、貧血的、濫套的、庸俗的、淺薄的、一百個負面形容詞也形容不完的。總之,應該承認,在現實生活裡,愛情應該靠邊站。現實生活的人,應該欣賞羅密歐、欣賞茶花女,看文學玩假的,自己可別玩真的,真的並不好玩,並且傷心傷神傷人,麻煩無比。愛來愛去,什麼都千蒼百孔了、支離破碎了,唯一完整的是女朋友的媽媽和丈母娘。」
「不論是『女王原則』還是『大師原則』,都是人類處理男女關係的心得。這些,在上帝眼裡,如何解讀呢?上帝會贊成嗎?」
「別提上帝了,他害死人。上帝所造的人類,在男女關係上,基本是動物性的單純。人類的演化結果,就變複雜了。複雜中最使人痛苦的,就是愛情問題。莎士比亞早在『仲夏夜之夢』(MidsummerNight』sDream)中,諷刺了這個問題。莎士比亞在這部喜劇中推出一種『愛情的仙漿』(love-juice),一塗上情人的眼,情人醒來,見誰愛誰。」
「你想不到我會背那一段吧,我背給你聽。
Yetmark』dIwheretheboltofCupidfell:
Itfelluponalittlewesternflower,
Beforemilk-white,nowpurplewithlove』swound,
Andmaidenscallit,Love-in-idleness.
Fetchmethatflower;theherbIshow』dtheeonce:
Thejuiceofitonsleepingeyelidslaid
Willmakeormanorwomanmadlydote
Uponthenextlivecreaturethatitsees.
Fetchmethisherb;….
(我留意邱比特箭落何處,
落在西方一朵小花上面,
乳白的花瓣,愛的創傷紅了它,
女孩們叫它『三色堇』,
去給我採來那朵花,我指給你看過,
它的仙漿點在睡的人的眼皮上,
不論男女,就會發瘋
愛上醒來第一眼看上的,
去給我採來……)」
「哎呀,朱侖,你竟能一段一段的背出莎士比亞!」
「我想我能一段一段的背出全部莎士比亞。」
「你怎麼有這種本領?」
「我跟你說過,我自己也弄不清楚。」
「好吧,我們暫時不談你和莎士比亞,回到主題來,就是在莎士比亞的喜劇中,已經指出愛情的荒謬,愛情現象原來被那種『愛情仙漿』作弄,仙漿一塗,美女可以愛上驢頭,所謂愛情,愛來愛去,真相不過如此!不但文學家做了這種拆穿,科學家也加入了。二○○五年十一月三十日,意大利PaviaUniversity(帕維亞大學)發現一種『神經成長素』(nervegrowthfator,NGF)的『愛情分子』(lovemolecule),使你熱戀、癡情的,全是這玩意兒,但頂多一年,這種感覺就會沒落。二○○六年初,『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Geographic)上介紹了,戀愛和強迫症可能有類似的化學特性,愛情似乎會點亮大腦中的某些區域,釋出躁動、魯莽,與狂喜的化學物質,觸發腦中的多巴胺,激發『我為卿狂』,從生死相許到同歸於盡、從『不愛江山愛美人』到『落花猶似墜樓人』,各種戲碼都可演出。事實上,這些都是『邱比特的化學製品』(Cupid』schemicals)而已。看到了吧,愛情不是神學、哲學、倫理學等問題了,愛情還是化學問題了。愛情是什麼?愛情是上帝的作弄、是文學家的戲謔、是化學家的掃興,愛情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也出東施和驢頭!所以呀,真正的情人、現代的情人,要放瀟灑一點,不要那樣執迷愛情吧!」
「你是指逃避愛情?」
「我不算逃避愛情,我只是逃避愚蠢,逃避不被化學成分作弄。」
「瀟灑到眼淚不過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水分和百分之二的鹽分,也未免太跟自己過不去了吧?」
「所以呀,不要流眼淚。所以呀,要過愛情的癮,就去小說、戲劇、電影裡面找吧,莎士比亞『哈姆雷特』(Hamlet)的奧菲莉亞(Ophelia)淹死在水裡呢,那丹麥王子怎麼說,朱侖,你會背莎士比亞的。」
「哈姆雷特說,他愛奧菲莉亞,四萬個弟兄的愛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個:Ilov』dOphelia:fortythousandbrothers/Couldnot,withalltheirquantityoflove,/Makeupmysum.Whatwiltthoudoforher?」
「真的,你朱侖啊,你真莎士比亞!」
「其實我只是輸入式的莎士比亞,把莎士比亞搬到我家,我還沒有販賣他。但是,數數看,多少英美文學家販賣了莎士比亞,OgdenNash(納許)直接從奧菲莉亞嘴裡,接過ThePrimrosePath(花街柳巷)做書名呢,多得很呢,有二十六位作家,把FullCircle作為書名,有十五位作家,把What』sinaName作為書名,Faulkner(福克納)用了TheSoundandtheFury,JamesHenle(亨爾)還跟他搶先呢!AldousHuxley(赫胥黎)是此道之王,他用了七次,包括MortalCoils,一九二二,取自『哈姆雷特』、BriefCandles,一九三○,取自『馬克白』(Macbeth)、BraveNewWorld,一九三二,取自『暴風雨』(Tempest)、TimeMustHaveaStop,一九四四,取自『亨利四世上篇』(HenryⅣ,PartsI)、ApeandEssence,一九八四,取自『惡有惡報』(MeasureforMeasure)、TomorrowandTomorrowandTomorrow,一九八五,又取自『馬克白』、BraveNewWorldRevisited,一九八五,『暴風雨』又來了。最有趣的,bravenewworld中的brave,不是『勇敢的』意思,而是『大好的』、『美麗的』意思。bravenewworld出自莎士比亞『暴風雨』第五章第一景,原文是「Howbeauteousmandindis!Obravenewworld/Thathassuchpeoplein』t!」(人類有多麼美!啊美麗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在裡頭!)赫胥黎把BraveNewWorld作為自己的書名來用,也是指『美麗的新世界』的意思,並不是『勇敢的新世界』。但台灣的國民黨同路人不懂莎士比亞,望文生義,翻成『勇敢的新世界』,勇過了頭,鬧出笑話來了。」
「哎呀,朱侖,我現在得提議,讓我們CakesandAle(吃喝玩樂)一下,趕走莎士比亞。」
「你用了莎士比亞『第十二夜』(TwelfthNight)第二幕第三景的話:Artanymorethanasteward?Dostthouthinkbecausethouartvirtuousthereshallbenomorecakesandale?(你不過一管家耳,有什麼好神氣的?你自以為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吃喝玩樂了嗎?)並且,那Maugham的一本書名,對不起,就叫CakesandAle,orTheSkeletonintheCupboard,一九三○年出的。你看,大師,莎士比亞沒那麼好趕的。」
「你提到毛姆,這個人寫兩個文人ThomasHardy(哈代)和HughWalpole(沃爾浦爾)的諷刺小說,不如一九二二年他寫的那本OnaChineseScreen(在中國屏風上)。那本書裡有一篇ThePhilosopher(哲學家),沒提那哲學家的名字,寫的是『辜鴻銘』。你大概不知道誰是辜鴻銘?」
朱侖搖搖頭。
「總算抬出一個你不知道的。辜鴻銘是北京大學教授,是現代中國最保守的知識分子,有一次,在一家高級咖啡店中,他出現了,自己獨坐一角,在看一本捲起來的線裝書。另一桌有四個英國商人,忍不住對這還留著清朝辮子的老頭兒評頭論足,他們用的是驕傲的英語,言談中挖苦這位中國老人和他的文化。忽然,這位老先生側過頭來,用典雅的牛津(Oxford)腔發聲了,還夾雜著拉丁文,把四個英國人和他們的文化奚落一頓。四個人相顧失色,又驚奇無比,太不可思議了。毛姆不知道這個故事。他去拜訪了辜鴻銘。辜鴻銘最後留了一首他寫的英文詩給毛姆:
Youlovedmenot:yourvoicewassweet;
Youreyeswerefulloflaughter;yourhandsweretender.
Andthenyoulovedme:yourvoicewasbitter;
Youreyeswerefulloftears;yourhandswerecruel.
Sad,sadthatloveshouldmakeyou
Unlovable.
Icravedtheyearswouldquicklypass
Thatyoumightlose
Thebrightnessofyoureyes,thepeachbloomofyourskin,
Andallthecruelsplendorofyouryouth.
ThenIalonewouldloveyou
Andyouatlastwouldcare.
Theenviousyearshavepassedfullsoon
Andyouhavelost
Thebrightnessofyoureyes,thepeachbloomofyourskin,
Andallthecharmingsplendorofyouryouth.
Alas,Idonotloveyou
AndIcarenotifyoucare.
沒愛我時,你聲音甜蜜,
你笑眼盈盈,你雙手自在,
愛上我後,你聲音愁苦、
你淚眼汪汪,你兩手淒楚。
多麼可悲,愛情使你不再可愛。
我盼年華流逝
你將失去
那時我愛你依舊,
你終知情。
年華匆匆流逝,
你終失去
眼睛明亮,皮膚透紅
和青春的逼人光彩造型,
唉,我不再愛你了
你的一切,我已無情。
多麼奇怪的一首詩!一個毛姆筆下的中國老哲人,他道盡了情海的起落與波瀾。不過,從第一流的哲學境界來說,如果無法避免『愛情使你不再可愛』,就要在戀愛期中,趕在『年華流逝』前,把兩人關係中止,如英國詩人Drayton(德雷頓)所說的,comeletuskissandpart,不必走到辜鴻銘這首詩的最後幾段。愛情關係應該是主動的、愛情的尾聲應該是提前的,不能主動與提前,『春蠢到死』,會很醜陋。」
「胡言亂語了半天,你只談你、你、你,談到做上清朝的皇上了,你有沒有想到十七歲何去何從?」
「你說得是,六十七歲的太自私了。我們來談十七歲。其實,比照『促夏夜之夢』的方法,要愛上一個人,很容易,但碰上一個可愛又值得愛的人,就不容易了。一個可愛女人一生中,會愛上一些人,也會被一些人愛,但是,她人是出色的,愛情遭遇未必出色,為什麼?她像一具小提琴、名琴,什麼人會在上面拉出音樂,完全是另一回事,那是另一種機緣、甚至奇緣,大體說來,優秀的十七歲女生都埋沒了,因為,爛男人太多了、會演奏的高手太少了。」
「那十七歲豈不太悲哀了?」
「誰說不呢?看看BoothTarkington(布斯·塔肯頓)的小說SEVENTEEN(十七歲)吧,看看多少爛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