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文 / 吳言
三十八
市裡新來一位常務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年輕,不到四十歲。學歷也高,博士研究生。
常務副市長很有來頭,給現任省長做過秘書,下紫雪市任職前是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常務副市長一來,就將方副局長比下去了:年齡比他大不了幾歲,學歷又比他高,更重要的是,職位比他高出兩級。
「兩級」可不是一個小的距離,差不多相當於兩道懸崖,有些人一輩子連一道懸崖也爬不上去。
本市有一個副縣級領導幹部,二十八歲時就擔任了某縣副縣長。然後從甲縣副縣長到乙縣,繼續任乙縣副縣長;又從乙縣副縣長到丙縣,繼續任丙縣副縣長。後又改任丁縣副縣委書記,戊縣副縣委書記。從戊縣任上,調回市裡任某局副局長。在市裡又像一支神出鬼沒的游擊隊一樣,轉悠了五六個局,一直任副局長。轉眼三十多年過去,到退休時與提拔時是一個級別:副縣級。上級部門談話讓他退休時,他明確提出:不給個正縣級不退休。最後只好在退休文件裡加了一個括號,括號裡面註明一句話:退休後按正縣級待遇。
常務副市長是市長從省長那裡要來的,這是一個幹練的領導幹部,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他的與眾不同。按常規,常務副市長只是市委常委,他卻是市委副書記。在市委、市政府兩邊都有要害職務,說話腰桿就硬了許多。他一來就分管市上的財政與人事工作,這也是破了例的。過去市裡的財政與人事,全由市長直管。
常務副市長與市長配合默契,好像一個人的左右手一樣,又像一個人的左右腳:這只向哪兒邁步,那只就跟著向哪兒邁步。
常務副市長一到任,就提出一個口號,要將城市建設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來抓,讓紫雪城亮起來,高起來,美起來,綠起來。
市裡出現了兩個聲音:市委老書記還在那兒狠抓扶貧奔小康工作,市政府這邊卻開始大抓城市建設工作。本來扶貧工作與城建工作並不矛盾。就像兩個人站在高峻的山頭上,對著空曠的山谷喊。若同時拖長聲音喊:「扶——貧」二字,山谷裡的回聲便是「扶貧——扶貧」;再同時拖長聲音喊「城——建」二字,山谷裡的回聲便是「城建——城建」;有種回應之美,韻律之美。
可若兩個人同時拖長聲音喊,一個喊「扶貧」,一個喊「城建」,山谷中的回聲就會雜亂起來。就像古代兩軍交戰時,兩支隊伍混雜在一起廝殺,已很難分清各方的號令,只能聽到紛亂的馬蹄聲。
市裡的幹部形象地總結說,市委和市政府現在就像辦喪事時坐在院子裡的兩個嗩吶手,一個鼓著腮幫子向這邊吹,一個鼓著腮幫子向那邊吹。還說市委市政府是在一張床上睡覺的兩個人:一個頭朝上,一個頭朝下。市委的書記們一天到晚下鄉抓扶貧奔小康;市政府的市長和常務副市長卻一天往省裡、京裡跑,去上面爭取城建資金。
市扶貧局局長原來進市長房子匯報工作,不需要在秘書那兒排隊,可隨時來見。現在市長和常務副市長卻不見扶貧局長。有一次扶貧局長找市長,市長和常務副市長正在商量城建工作,還沒等市長開口,常務副市長手一擺說:「先找主管副市長去。」
而城建局長卻常常被召到市長辦公室或常務副市長辦公室。有一次甚至幾個環衛所長和路燈管理所所長也登堂入室,跟著城建局長進了市長辦公室。因為老百姓老給市長寫信提意見,這兒路燈不亮,那兒排水不暢;這兒道路不通,那兒公廁壅塞。而當年市政府向市民承諾的十大城市建設工程,其中就有「市內增修公廁十八個」。
市裡很快有了傳言,市委老書記將調省政協去工作。市長將出任市委書記,常務副市長接任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