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後記 文 / 赫爾曼·黑塞
赫爾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是本世紀著名德語作家。他的故鄉是兩次世界大戰策源地的德國。他的作品反映了動亂的歐洲知識分子的苦悶、彷徨。追尋與迷惘。黑塞是個和平主義者,一次大戰爆發,他以席勒《歡樂頌》的詩句「呵朋友,不要這種聲音」為題撰文反戰,招致德國報界的誹謗,卻贏得了羅曼·羅蘭的友誼。他於1923年入瑞士國籍,遠離塵囂,穩居鄉間,但仍關心德國人民的命運和前途,並以自己的文學創作為繼承和發揚德國的進步文化傳統作出了貢獻。1946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歌德獎。他的著作在全世界的總印數迄今已超過六千萬冊,這個驚人的數字使黑塞成為二十世紀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德語作家。
對於資本主義文明的懷疑與不滿,貫穿了黑塞的全部著作。如果說他的晚期作品深受我國老莊哲學的影響,思想深奧,看去有如雲霧中的廬山的話,他的早期作品則具有自傳色彩,宛若清泉般倒映出了他的本來面目,他的思想性格與氣質,他的創造力的特點。
《彼得·卡門青》(PeterCamenzind,1904)是黑塞的第一部小說,此書出版後立刻受到評論界和讀者的一致讚譽,所以也是他的成名作。當時的德國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國力強盛而危機四伏;民族主義、沙文主義甚囂塵上,叔本華和尼采成為新的偶像;以新奇為時髦的風氣盛行,各種現代文藝流派應運而生。然而剛剛踏上文壇的黑塞卻獨闢溪徑,以浪漫主義的詩意的筆觸塑造了彼得·卡門青這樣一個不隨俗合流的人物,其實也就是黑塞本人的寫照。小說主人公是瑞士中部山區一個農夫的兒子,少年時好夢想,他進城念完大學,涉足上流社會,終因不能適應都市裡資本主義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便「力求從世界和社會返歸自然」。「他在縮小的範圍內重演了盧梭半是大膽勇敢、半是多愁善感的反抗,他將由這條途徑成為詩人」(黑塞語)。卡門青曾寫過一些唯美之義的詩,後來讀了莎士比亞、歌德和凱勒,便把自己那些「不成熟的幻想的產物」付諸一炬。他旅行意大利和瑞士的山區和農村,到大自然中去尋求和諧。他研究文藝復興的歷史,崇尚人文主義的精神,追隨主張助人為樂和救孤濟貧的聖徒方濟格的足跡,去接近和認識下層人民,最後返回山村。書中的博比是個癱瘓病人,他是卡門青從方濟格那裡接受了「泛愛眾人」的思想後下決心首先去「愛一個人」時遇到的。博比外形丑而心靈美,他承受著不幸的命運,卻懷著對生活的「無慾念的愛」,這就是卡門青所說的人身上的「神性」的東西,也是他所要力求達到的精神境界。作品表明,黑塞的理想是通過「個人的人道化」達到世界的人道化;可是歷史的進程卻證明了他的這種理想只不過是一個幻想的烏托邦罷了。
黑塞十四歲進毛爾布隆神學院預備班學習、次年即退學,後來在書店當學徒,工餘刻苦自學。他發表《彼得·卡門青》時是二十七歲,仍在書店當夥計。這部小說文筆清秀,有的段落是優美的散文或幽靜的沉思錄,有的段落像一首田園詩或一支狂想曲,詩情畫意交融,鄉愁、愛情、友誼,各種感情如涓涓細流,從心靈的泉源湧出,哀怨處感人肺腑,幽默處令人捧腹,它至今讀者不衰,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第一次讀赫爾曼·黑塞的書,已經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就希望有朝一日能翻譯他的作品,但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再也設有接觸過他,只是到了最近幾年,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這一宿願。我不是一個專門的文學研究工作者,而僅僅是一個興趣廣泛的涉獵者。以上所述,也只是對黑塞這部作品的一點淺識,僅供參考而已。
胡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