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印第安神話故事

第三部 瑪雅神話 庫裡和他的妻子們 文 / 蕭風

    按照印第安古老的習俗,男人可以娶兩個老婆。

    柯莫-庫裡是個高大漂亮的小伙子,他娶了兩位少女作老婆。一個叫華特赫克,意思是晴朗的天空;另一個叫娃特赫克,意思是金髮姑娘。

    華特成為庫裡的愛妻,已經有好多年了。她姿容出眾,為庫裡生了三個孩子。娃特比她要稍遜一籌,卻格外善良和溫柔。她以自己始終不渝的柔婉征服了庫裡的心,儘管這招來華特艱她的嫉恨。華特喜歡吃醋,心地又不好。因此,家裡經常發生爭吵。

    有一次,華特數落庫裡:「那個黃毛丫頭有什麼了不起,我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你該更疼我些。」

    庫裡一笑置之,什麼也沒說。

    華特見丈夫如此,不禁勃然大怒,對他說:

    「那我走,孩子留給你好了,我走。」

    當然,她並不真的打算走。她只是希望庫裡能對她說:「你是孩子的媽,怎麼能走呢,在這個世界上,我愛你勝過一切!」

    但是,庫裡並沒有挽留她,儘管他也同樣地愛她,並不希望她走。只是,他生性高傲,難以說得出口。

    他只是歎道:

    「如果你真的願意這麼做,你可以到你想去的地方。」

    於是,執拗的華特開始收拾自己的行裝。她收拾得那樣的慢,磨蹭了好長一段時間才上路。她帶著種子和卡瑪斯球莖、胡蘿蔔、漿果和各式各樣的花草。孩子們看見媽媽扔下他們不管,都放聲大哭。華特滿不在乎地認為,她走不了幾步路,庫裡就會把她追回來的。

    她不急不慢地走下山谷,一步一回頭,但庫裡並沒有對她說那句她想聽的話:「回到我身邊來吧!」

    她又走了一會兒,在山腳下又停了下來,回頭望著庫裡和她的孩子們。但庫裡還是沒有對她說:「回來吧,晴朗的天空!」

    她心情沮喪地繼續往南走,走進了高低不平的丘陵和山崗,但卻沒有一座山能把山頂上的庫裡遮住。

    她不斷路起腳,盡量使自己站得更高一些。她現在是那樣的後悔,多麼希望庫裡能夠招呼她回家。她已經走得很遠了。站在一塊巨石上,伸長脖子眺望著曾經的家。從這裡他們能夠彼此看見,只是庫裡沒有求她回去。她決心就在那裡留下,因為她知道,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她可以看到自己的家。於是她把行李扔到地上,把種子掏出來,種在附近的地上。

    娃特和庫裡在山上一起住了許多年。有一次,她對庫裡說:

    「庫裡,我想去探望我的媽媽,我快要生孩子了,很想見見她。」

    娃特的母親住在烏胡爾日湖的一個島上。

    「那裡沒有路,沿途除了岩石,樹木和大山,什麼都沒沒有,怎麼走呢?」庫裡問道。

    「我也不知道怎麼走,可我非常想念母親。你能幫幫忙嗎?」

    於是,庫裡把百獸召來,命他們用自己尖利的爪子挖一條通往湖濱的大溝。百獸們同心為它們善良勇敢的主人,開了一條又寬又又深,足以並排行駛兩條獨木舟的大溝。

    隨後,庫裡把附近山裡的河水都引過來,灌滿了大溝,這就是努克薩克河的由來。

    娃特準備好路上吃的乾糧,順著河水下山,不知不覺,就來到烏胡爾日鹹水湖了。

    她在途中的第一座島上吃早飯,吃了些雙殼貝類,留了一些放在島上,所以在這個島上如今還能找到這些貝殼。她在第二個島上吃了些軟體動物,又留下一些;在第三個島上,她吃了些卡瑪斯蒜,也留下一些,所以如今的瑪蒂亞島上的卡瑪斯蒜特別多。在第四個島上,她又吃了些章魚和漿果。凡是她停留過的島上,她都留下一些食物,諸如魚啦,胡蘿蔔啦,等等。所以印第安人常用食物給這些島命名,就是這個緣故。

    她來到平頂峰島的時候,夭已經黑了,她決定找個地方過夜。可是四周到處都是水,該在哪兒過夜呢,娃特有些拿不定主意了。這個時候,海風呼嘯,水面上形成無數的漩渦。如果不慎掉下去,就會被無情地吞沒。此時此刻,創世神過來對她說:

    「你還不快些躺下?這樣站著,會被風刮落到漩渦裡。誰也活不成了!」

    金髮姑娘躺了下來,創世神把她變成了斯潘特島。離斯潘特島不遠處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小島,這就是她的孩子。大家稱它為守護島。

    留在北方的庫裡帶著孩子們登上山頂,伸長了脖子,想看到自己的妻子在哪裡。孩子們爬呀爬,一直爬到最高的山頂。有個孩子叫蘇克薩,站在離庫裡東邊不遠的地方,其餘的兩個雙胞胎姐妹,一個往西,一個往南,離庫裡遠遠的。

    在南方很遠很遠的地方站著他們的媽媽——晴朗的天空。也就是雷尼爾山,因為長滿了奇花異草而聞名邏跡。無論是陽光燦爛的白晝,還是月光如銀的夜晚,雷尼爾山總是滿頭白髮,憂鬱地注視著遙遠處並排聳立的柯莫-庫裡山和她的孩子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