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篡立北遼 (2) 文 / 王樵夫
耶律淳驚慌失措,召南、北面臣僚商議對策。李處溫、蕭斡提出了"迎秦拒湘"之策,就是迎立天祚帝的兒子秦王耶律定入京為帝,而拒湘陰王耶律延禧入南京。
南面行營都部署耶律寧不同意,據理力爭:"天祚皇帝若能以諸蕃之兵,大舉奪取南京,則是天數未盡,豈能拒之。再說,天祚帝與秦王耶律定是父子,若拒皆拒,哪有迎子而拒父之理?"
李處溫大怒,厲聲喝問:"耶律寧口出狂言,妖言惑眾,來人呀,將這狂徒拉出去斬首!"
耶律淳手摁枕頭,強撐病體,長歎一聲說:"耶律寧乃忠臣也,如果天祚帝來到南京,我只有以死而已,有何面目與他相見?"
耶律淳自知病勢嚴重,難以支撐,下密詔封李處溫為蕃漢馬步軍都元帥,向他交待了自己的遺囑:立天祚帝的兒子秦王耶律定為自己的接班人,其妻蕭菩賢為皇太后,主持軍事。
事實證明,李處溫這種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為他見北遼岌岌可危,便暗自為自己謀後路。
原來,李處溫見涿州留守郭藥師率所部八千人,獻出涿、易二州,投歸大宋國後,被宋徽宗封為恩州觀察使。故此也有意降宋。
且說趙良嗣聽說北遼是李處溫在執掌朝政,不禁喜形於色,趙良嗣入見童貫說:"我可兵不血刃,便可奪回南京!"童貫一聽,急問有何良策。趙良嗣說:"良嗣舊時在大遼,與李處溫結為莫逆之交,曾經在一起談論天祚帝失德之事,並於北極廟拈香為盟,相約一同南奔大宋,共圖滅契丹大業。今北極廟中之約必不虛設。若良嗣書到,李處溫必以內應。"
童貫一聽,當即命趙良嗣投書給李處溫,密約投宋滅遼之事。
趙良嗣遂寫信一封:"竊以天厭契丹,自取顛覆,兵連禍結,今舊君未還,新主孤立。當年你我於北極廟中灑酒祭天,以歸宋滅遼為誓,倏忽十年,未能如願。天下擾攘,女真勢銳如摧枯拉朽,契丹五京已亡四京,區區弱燕,焉能自保?而今女真乘全勝之勢,對南京孤城虎視眈眈,為之奈何?此正乃契丹運盡天亡之時也。今幸我北宋朝廷遣大臣領兵百萬將臨南京,伐罪弔民。當下之計,莫若勸誘新君以全燕之地來獻於朝廷,以安自身且保骨肉之上策也。如新君執迷不悟,及左右用事之人不明於禍福,請閣下密結豪傑拘囚首虜,壺漿簞食開門迎降,使閣下世享富貴,長守全燕,以伸前日之志。此千載難逢之良機,不可坐失也。"
李處溫一見,正中下懷,急忙令兒子李奭回帛書一封:"自別以來,與君不得相見,每到宴飲之時,則必思之!當年北極廟之誓,猶歷歷在目也。今幽燕孤危將亡,甚於累卵,無計可解其紛難也。夙夜不寐,遂懷履薄臨深之懼。今蒙先生好意,當虜皇太后蕭菩賢等人,挾南京百姓,以完燕之地歸於大宋,吾於此地為內應,只待王師一到,便開門迎降。此時,你我亦得相見也。"
李處溫派易州的趙履仁前往北宋,與趙良嗣聯絡,並以金帛回贈。同時為了兩全之計,又與北面的金兵私通,欲為金兵的內應。
二十四日,耶律淳的病情越來越重。回離保與耶律大石假稱皇帝有詔,命眾臣到病床前侍疾,想在李處溫奉命前來時將其擒獲。狡猾的李處溫自知不妙,拒不奉詔,並偷偷地聚集二千名武勇軍,說自己是奉密旨以防他變。當天夜間耶律淳病死,回離保、耶律大石等人決定秘不發喪。卻先集合三千人馬,全副武裝,列陣於廣場之上,然後召集眾大臣,議立蕭菩賢為皇太后,主管軍國大事,然後迎天秦王耶律定為帝。同意的,皆要簽名劃押,大臣們見周圍佈滿了殺氣騰騰的士兵,哪有敢反對的。蕭菩賢遂即位於耶律淳的靈柩前,改元德興。
蕭菩賢僭位,李處溫沒有積極擁立,蕭菩賢非常不滿,因當時乃多難之秋,只好赦了他的死罪。回離保擁立蕭菩賢有功,受到重用。回離保遂以蕭菩賢之命,從李處溫的手中追回了蕃漢馬步軍都元帥的大印,削了他的兵權。並大肆排擠李處溫的同黨。其弟李處能感覺到大禍臨頭,害怕禍及自身,為了自保性命,到龍雲寺落髮為僧去了。
不久,永清人傅遵說被遼兵擒獲,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舉報了李處溫父子派遣趙履仁陰謀通宋之事。
李處溫父子被擒拿入獄。
李處溫對蕭菩賢辯解說:"臣父子對天賜皇帝有定策之功,即使有罪,宜數世寬宥,此番之禍,皆是回離保嫉賢妒能,指使他人誣陷微臣,臣不應因讒獲罪。請皇太后明察。"
蕭菩賢說:"本來天賜皇帝可以像周公一樣,永享親賢之名於後世!而今卻白白擔了一個任人不賢的惡名。影響天賜皇帝聲譽的,都是你父子二人之過也。"
李處溫默然不語,半晌才說:"臣即使無功於社稷,但也不至於有過啊!請皇太后免臣一死。"
蕭菩賢厲聲罵道:"你有數罪,卻如此厚顏無恥地妄言自己無罪。天祚避難夾山,你身為遼國重臣,卻不去迎回聖駕,此一罪也;竭力勸皇叔耶律淳僭號立國,此二罪也;詆訐君父,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此三罪也;天祚帝傳來檄書,你卻主張"迎秦拒湘",此四罪也;不謀守燕而陰謀降宋,此為五罪也;不顧民族大義,暗通金國,此六罪也;任人唯親,常懷一已之私,此七罪也;大肆收受賄賂,此八罪也。罪狀條條屬實,罪不容赦。"
李處溫無言以對,遂被賜死,他的兒子李奭被凌遲處斬。並籍沒其全部家產,得金錢十萬餘貫,金銀珠玉無數,這些財產,都是李處溫在當太傅幾個月的時間裡,收受賄賂所得。
當初,李處溫勸立魏王僭號,以圖恩寵。及魏王死後,又恐遼國將亡,故此北通金國,南結童貫,願挾蕭菩賢獻城而降,李處溫本為自身所謀,而今卻反為其害。此乃投機之人的可悲下場。
得到耶律淳的死迅,童貫和蔡京再一次慫恿宋徽宗出兵北遼,於是組織各路大軍二十萬,九月於三關會齊。北宋對北遼發動了第二次進攻,童貫仍然是主帥,主將卻換成了劉延慶。
劉延慶,北宋保安軍人。出身將帥之家,雄豪勇猛,跟隨童貫鎮壓方臘起義,多次立有戰功,曾任相州觀察使、龍神衛都指揮使、鄜延路總管。宣和四年,被委任為宣撫都統制。
這位劉延慶出身名將世家,長年在西北一帶同西夏人作戰,後跟隨童貫鎮壓方臘起義,可以說是一員猛將。但此人的缺點是驕橫自大,治軍不嚴。
第二次征遼比較順利,沒有遇到北遼頑強的抵抗,最讓童貫高興的是,北遼的涿州留守郭藥師居然主動投降了。
郭藥師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怨軍首領,郭藥師是個戰場上的賭徒,在前幾年,他將賭注壓在了耶律淳身上,被任命為涿州留守;而目前賭桌上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作為三國對弈的一方,遼國敗局已定,不可能再有獲勝的機會了。郭藥師決心更換主人,賣國求榮,不想成為北遼的殉葬品。
耶律淳僭位之初,漢軍多而契丹軍少,因此,蕭德妃與回離保等人惟恐漢人尤其是常勝軍發生叛亂,一直對他們加以防備。郭藥師見得不到他們的信任,此時恰好宋軍來攻,便鼓動手下士兵投降,士兵無不響應。所以還沒等北宋大軍發動進攻,郭藥師便囚禁了監軍蕭餘慶等人,派遣團練使趙鶴壽率領八千精兵,五百鐵騎,主動向北宋獻出了涿州城和易州城。
童貫大喜,立即表奏朝廷,宋徽宗降詔授郭藥師為恩州節度使,令其部歸劉延慶節制。同降的易州守將王琮、常勝軍首領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趙鶴壽等也逐一被加官晉爵。
蕭菩賢見易州守將王琮,涿州留守郭藥師投降,與手下大臣商議:"事已至此,我們該何去何從?"有的大臣建議去歸順女真,有的則稱與大宋百年歡好,可以倚靠。經文武百官的商議,蕭德妃迫不得已向宋、金同時奉表稱臣,以維持苟延殘喘的局面。
蕭菩賢派蕭容、韓昉到宋營中奉表稱臣,甚至忍辱負重,將原來的兄弟之國降為叔侄之國,宋朝接到北遼的降表後,宋徽宗認為收復燕京在即,迫不及待地改燕京為幽州燕山府,以尚書左丞王安中為燕山府路宣撫使兼知燕山府,並促令劉延慶從速進軍
北宋大軍長驅直入,劉延慶的士兵軍紀不整,行軍毫無戒備,剛剛投降的郭藥師為了討好自己的新主子,向劉延慶獻策說:"我觀大軍只顧盲目前進,而不設防,若遼軍設伏襲擊,我軍則首尾不能相應,將會導致一敗塗地。"
誰知劉延慶卻對此置之不理。
郭藥師自告奮勇當前導,率領自己的五千常勝軍進攻南京。
但是南京城內的北遼殘餘勢力並不甘心束手就擒,蕭菩賢雖是個女性,但她還是繼承了耶律淳的一貫宗旨,那就是在軍事上完全信任耶律大石和回離保二人。
聞聽北宋乘著自己主人剛剛死去,就立即派兵前來挑釁,耶律大石非常惱怒,他決定再次教訓一下無恥的宋人,於是他命令回離保率兵出戰。
宋遼雙方的大軍再次於良鄉發生激戰,此時北遼由於剛剛失去了老大,士兵們的士氣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戰鬥力明顯不如第一次。但是所謂的北宋精銳部隊的戰鬥力卻是驚人的差勁,居然再一次敗在了遼兵手下,劉延慶是第一次同遼兵作戰,以往神氣活現的大將軍此時變成了縮頭烏龜,再也不敢出戰了。
跟隨劉延慶一同作戰的郭藥師看到宋軍的窩囊表現後,又氣又急,他沒想到宋軍的能力居然是如此地低下,他有點後悔自己可能壓錯了莊家。但事已至此,他還得想辦法幫助北宋,否則他的賭注將血本無歸,於是他來到劉延慶的營中,獻上自己的破敵良策。
郭藥師對劉延慶說:"耶律大石所帶的兵不過一萬多人,現在正全力對付我們,南京一定防守空虛,我願帶奇兵五千,取道直襲南京。"
郭藥師為了賭贏這盤棋,不惜充當宋軍的炮灰。
劉延慶被郭藥師的"忠心"深受感動,立即批准了郭藥師的請求,命高世宣一同前去攻城,同時命自己的兒子劉光世率領一部分軍隊作為援軍,準備隨後接應。
一切安排就緒,郭藥師率領著六千精兵,乘著夜色偷偷渡過了永定河,第二天早晨到達南京城外。郭藥師派熟悉南京內情的數十士兵夾雜在入城的城郊居民之中,從而奪取了迎春門。守南京城的遼軍大多是老弱病殘之流,郭藥師便率領六千多人攻入了南京城內。
這是宋朝軍隊一百多年後首次來到南京城內,許多士兵為了洩恨,大肆屠殺城中的契丹人、奚人。並且北宋官兵紀律紊亂,到處酗酒搶劫,引起了強烈反抗。
郭藥師派出了使者要求蕭菩賢立即投降。蕭菩賢在關鍵時候毫不慌亂,一邊假裝答應郭藥師的勸降,一邊派人飛速通知耶律大石,火速回援南京。
郭藥師被蕭菩賢的假投降迷惑了,以為北遼徹底完蛋了,便放鬆了警惕,在南京城內日夜飲酒作樂,等待劉光世的到來。
然而,沒等到劉光世,卻等回了急速回援的耶律大石大軍。
這下郭藥師傻眼了,只好帶著不足五千人迎擊耶律大石的遼軍主力。宋軍大敗,宋將高世宣當場被射死,護糧將王淵被生擒,郭藥差點兒被射死,最後只帶了幾十名殘兵逃出南京城。而此時所謂的劉光世的援軍卻還沒有出現。
偷襲南京失敗帶來的後果則更嚴重,遠在良鄉的劉延慶大軍得知郭藥師失敗的消息,軍心大亂,無心作戰。
耶律大石又施一計,他將捉到的兩名宋軍押在自己的帳中,蒙住雙眼,半夜時分,這兩名宋軍聽到耶律大石在帳外與手下將領商量說:"現在宋軍二十萬大軍壓境,數倍我師,我軍當以精兵組成中軍,前去襲擊,左、右翼互相呼應,則能大殲宋軍。"
這兩名宋軍以為聽到了遼軍的重要情報,其中一名宋軍乘隙逃回宋營報告。實際上,這是耶律大石讓手下士兵故意放鬆警惕,好讓他回去送假情報的。
第二天,耶律大石令人在軍營中點起大火,劉延慶認為這是遼軍發動總攻的信號,連忙燒營而逃,自相踐踏,死者無數。耶律大石和回離保率領遼軍在後窮追猛打。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間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帶,宋軍死屍相互枕籍,不可勝計,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所有的軍需物資毀於此役。
這些軍需物資都是自神宗王安石變法以來的全部所儲,結果被徹底葬送。
童貫得知劉延慶大敗,直急得滿屋亂轉,他對蔡攸說:"我軍大敗,如何向皇上覆命呢?"
這個蔡攸是蔡京的兒子,與其父一樣地陰險狡詐。
蔡攸道:"太師不要著急,在下還有一計:只遣人去約金國助攻南京就成功了。遼人一向非常懼怕金人,對於那些亡命之徒來說,攻下南京城不費吹灰之力,等到攻下南京後,我們可以給金國一些錢補償。我大宋反正有的是錢!"
童貫一聽,拍手叫好:"此計甚妙!"馬上就派遣使臣前往大金,向完顏阿骨打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