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正說達·芬奇密碼

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第一章 君士坦丁大帝和尼西亞公會 文 / 埃切戈安,勒努瓦

    讓我們重讀一下《達。芬奇密碼》與君士坦丁大帝和尼西亞公會相關的主要論點: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聖經》是由羅馬的異教徒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編撰的。」(P?郾214)

    「公元325年,他決定把羅馬帝國統合在一個宗教派下。這就是基督教。」(P?郾215)

    「在這次宗教大融合中,君士坦丁需要強化新基督教的傳統,因此他舉行了著名的『基督教會議』,就是一般所說的尼西亞(公)會議……直到那個時候,耶穌的追隨者們認為他是一個終有一死的先知。」(P?郾216)

    「我們所說的只是君士坦丁通過利用耶穌的重大影響和尊貴的地位從中謀利,而由此他塑造了我們今天的基督教。」(P?郾217)

    所有這些斷言,還有許多同一類型的東西,同時含有部分實情和許多粗鄙的錯誤。在涉及基督教《聖經》的正典編纂和神聖女性的體系化之前,還是讓我們先還原君士坦丁大帝、他與基督教的關係、召開尼西亞公會這些問題的本來面目吧。

    君士坦丁和基督教

    公元306年,在父親弗拉維烏斯。君士坦提烏斯死後(ConstanceChliro),二十六歲的君士坦丁被軍隊擁立為皇帝。他當時只統治著高盧和布列塔尼。君士坦丁與李錫尼1(Licinius)結盟後於公元312年在羅馬附近的卡爾維亞橋打敗馬克森提(Maxence),成為西羅馬帝國的主宰。李錫尼和君士坦丁都是信奉太陽神的「異教」徒;但是,為了讓帝國得到安寧,同時也意識到基督教的重要性,他們決定給予基督徒信仰自由並歸還他們的財產。公元260年加列努斯2(Gallien)的執政開始了寬容時期,帝國曾有過一段宗教上的安寧。但是,公元303年,戴克裡先皇帝3重新開始迫害基督徒。

    君士坦丁與加列努斯有關基督教的第一個主要協定是公元313年宣佈的米蘭敕令,它在歷史上向來被當作宗教寬容的一個範例,其主要內容如下:「君士坦丁和加列努斯聚首米蘭處理涉及帝國利益與安全之事,我們認為,其中最利於臣民者莫過於首先制定崇拜上帝的方式。我們最終同意讓基督徒及所有其他的人自由遵行自己最喜歡的信仰,以便在天之神能夠賜福於我們,賜福於我們疆土上生活的所有人。」

    君士坦丁是基督徒嗎?據傳說他在公元312年卡爾維亞橋勝利後皈依了基督教。實際上,他是在公元337年臨終時接受的洗禮。確實,個人的信念和政治上的實用主義在君士坦丁轉向基督教中一直難以融合。他不是一個幼稚的人;許多違抗他的人都丟掉了性命,也包括他的家人(他殺了他的妻子福斯塔和長子克裡斯普斯)。與君士坦丁的一直支持基督教相反,統治著東部帝國的加列努斯在與君士坦丁產生隔閡後,加大了反對這一教派的措施。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出兵攻打加列努斯,殺死他後統一了帝國。公元330年,他把希臘城市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並定為首都。在他統治期間,出現了第一批大型的基督教建築,他出資興建羅馬的拉特蘭和聖彼得教堂、耶路撒冷的聖緒爾聖墓教堂、君士坦丁堡的聖徒教堂和聖索菲亞教堂……君士坦丁對基督徒的寬容表現為一種主動照顧的方式。它主要體現在財政措施上。他還承認了主教的一種特殊司法權,同時又密切控制著他們的行動。而與此同時,君士坦丁保留了最高祭司長(pontifexmaximus)的傳統頭銜,他仍是所有異教徒的最高統治者。他的繼任者將這種做法一直保持到公元382年。

    就像《達。芬奇密碼》所認定的那樣,君士坦丁於公元321年通過一項法律建立了禮拜日的休息制度。這無疑是有利於基督徒的措施,他們習慣在這一天聚到一起慶祝基督的復活,而這項措施也得到異教徒的歡迎,特別是密特拉神1(Mithra)的崇拜者,他們把這一天當作「太陽日」。

    是不是像《達。芬奇密碼》所肯定的那樣,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呢?錯了。那是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e)(他於公元379年至公元395年間統治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死後約五十年)。狄奧多西大帝把基督教定為帝國惟一認可的宗教。公元391年,帝國公佈了一項法律,禁止在羅馬從事所有異教祭拜活動,從以「無辜的犧牲」(動物)獻祭到去宗教場所均在禁止之列。一項敕令將這些措施推廣到埃及,在那兒引起異教徒和越來越確信即將要戰勝偶像崇拜的基督徒之間的眾多衝突,這些衝突有時充滿血腥暴力,特別是在亞歷山大。一年後的公元392年,第二道敕令將這些禁令擴大到整個帝國。自此,即使在家中私下祭拜偶像也屬非法行為,可以被課以高額罰金和沒收財產:「任何焚香的住宅將收歸國有。」

    尼西亞公會

    讓我們回到六十年前,接著說君士坦丁。他於公元325年召集了尼西亞公會,但是此次會議與基督教《聖經》正典的形成沒有關係。即便是處理了教會的組織和紀律的問題,那也屬於在4世紀分裂基督教的教理上重大衝突的範疇,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一神教的最核心的問題:惟一的上帝怎麼可以是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人呢?尼西亞公會因此成為構成基督教的上帝三位一體教義的第一步。

    再就是阿里烏教派的問題。亞歷山大的教士阿里烏(256—336)的學說是導致召開尼西亞公會的危機的根源。最出色的古代基督教歷史學家米歇爾。梅斯蘭(MichelMeslin)在《宗教百科全書》中解釋說:「對阿里烏來說,三位一體中的神既不能相等,也不能被混淆。神性的絕對標誌是非創造的,也是非生殖的。可是,只有聖父符合這個定義。聖子因此不能是同樣完滿的上帝,因為他是聖父生的,是次上帝。他的座次位於最卓越的上帝和造物之間。這樣,阿里烏走到了一種嚴格、絕對的一神論學說……」儘管受到亞歷山大教會的譴責,阿里烏的觀點還是擁有不少的支持者,也包括帝國中各個基督教團體的主教。

    出於對平息不斷惡化的衝突的關注和對於主教們要求他解決矛盾的期待的滿足,君士坦丁在尼西亞的皇宮召開了第一次「普世的主教會議」。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涉及全球的教會。約有三百名主教參加了會議。會議最終通過了一種信條,即「尼西亞信經」,基督教信經的第一個表達方式是確認基督「與聖父的本質相同」,他與聖父是「同質的」。

    君士坦丁放逐了阿里烏。但不管怎樣,阿里烏教義仍在帝國中發展,並帶來了衝突和動

    亂。為了平定人心,皇帝試圖找到一種妥協的辦法。但是,以亞歷山大的主教亞大納西(Athanased′Alexandrie)為首的新三位一體信條的捍衛者們不同意對尼西亞通過的信條做任何改動。於是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皇帝被主教們的不妥協激怒了,他為阿里烏平了反,卻將亞大納西流放!君士坦丁於公元337年逝世,臨終前他受了洗——接受了阿里烏的教義。

    君士坦丁死後,阿里烏危機並沒有平息。君士坦丁的繼任者中,統治西帝國的兒子打出了尼西亞會議的招牌,但統治東帝國的兒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卻是阿里烏派!最後君士坦提烏斯佔了上風,並試圖在全帝國確立阿里烏派信仰。反對阿里烏派的主教們被流放。論戰在繼續,一些人甚至宣佈聖子完全不同於聖父,這更增加了混亂。直到公元381年,狄奧多西召集了君士坦丁堡公會(第二次普世的主教會議),才徹底解決了阿里烏教義危機。這次會議多虧了巴西勒(Basile)的神學思考——他是凱撒雷(Cesaree)的主教,公元379年逝世——統一了上帝的單一性和聖父、聖子、聖靈的區別:提出了三位一體的信念。在君士坦丁堡確定的信條得到重申並明確了尼西亞信經,同時會議不顧一些人反對,確認了聖靈的神性。這個基督教的信條(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至今沒有改變,並適用於所有的基督教教會。但此時,阿里烏教派繼續在帝國之外,特別是在日耳曼民族(哥特人和西哥特人)中間發展。阿里烏派的傳教士仍在傳教。阿里烏教派的真正消亡是在西班牙西哥特國王雷卡雷一世(Recarede)於公元589年改宗之後。

    偽經和基督教《聖經》的正典

    讓我們重讀一下《達。芬奇密碼》:「我們今天所知道的《聖經》是由羅馬的異教徒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編撰的。」(P?郾214)「基督教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事件發生了。君士坦丁下令並出資編輯寫了一部新的《聖經》。這本《聖經》刪掉了那些記敘基督個性特徵的福音,而將那些把他描述得像神一樣的福音添油加醋一番。早期的福音書被查禁燒掉了……非常有趣的是,所有選擇尊崇被禁的福音書,而不看君士坦丁制定的《聖經》的人被稱為異教徒。」(P?郾217)

    這些說法不符合史實。君士坦丁從不曾編纂一部正式的基督教《聖經》。基督教《聖經》正典的創立經歷了一個逐步制定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從2世紀到4世紀,因此是在君士坦丁之前和之後,而且它並沒有依靠一個毫無爭議的中央政權,就像梵蒂岡轉化為羅馬天主教教會一樣。

    以下是創立基督教《聖經》的幾個主要階段。

    ——查士丁1(Justin)在公元150年左右在羅馬寫道:人們在那裡閱讀《使徒回憶錄》。我們知道,在2世紀,流傳著很多講述耶穌的事跡、行為和言論的文章,以及假托使徒的書信和啟示錄。尚沒有任何組織確定這些文章是真還是假。

    ——第一位編輯嚴謹的基督教經文選本的是馬克西昂2(Marcion)。他排除了基督教中的猶太習俗,希望把基督的啟示精華集中到《路加福音》和幾篇保羅書信裡。他的想法後來被認為是異端。但據歷史學家們說,這肯定有利於推進在流行的記敘中進行挑選的活動。

    ——穆拉托裡(Muratori)殘片。名字來自米蘭的一位圖書管理員,他在1740年發現了這些屬於8世紀的文獻。文獻參考了公元154年死於羅馬的主教庇護(Pie)的意見,尤其確認了當時存在馬可、路加、馬太和約翰這四部福音書,和冠以路加名字的《使徒行傳》以及保羅的十三篇使徒書。穆拉托裡殘片還提出了選擇的標準:文章的古老(必須盡可能地接近原始材料)和與使徒有關(使徒的繼承性)。

    ——在2世紀末,里昂的主教依納爵(Irenee)列出了四福音的一份清單(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按照他的看法,這個單子構成了「好消息」。他也抨擊了異教尤其是諾斯替教派不符合真正的基督的信仰。

    ——凱撒雷的猶西比烏(EusebedeCesaree)在他的《教會史》(寫於325年左右)中介紹了公元2世紀末東帝國教會中閱讀的書:四部福音書、《使徒行傳》、《保羅書》和《希伯來書》、《彼得一書》和《約翰一書》,還有正典沒有收錄的一些作品,如《彼得啟示錄》、《克雷芒致科林多教會前書》(被認為是沒有得到上帝「啟示」的偽經,但是不違背基督教教義)。

    ——在4世紀,人們感覺到有必要一勞永逸地把「受到啟示的」作品與未受到啟示的作品區分開來。地方的各種宗教評議會都在為此努力。在這個時期,除了上面提到的選擇標準(古老、使徒的繼承性,所宣傳的信仰的真實性)之外,又增加了一條:保留基督教團體中,無論是傳道還是典儀,使用最多的經文。公元360年,在拉塔基亞(Laodicee)會議上,對聖典的爭議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公元382年,羅馬會議提出了一個名單,包括了舊約和新約的經文,形成了《聖經》。公元393年,在希波(Hippone)會議上重新提起了這份名單。公元397年,在迦太基會議上終於確定了這一選擇,增加了《約翰啟示錄》,並決定除了這些「正典《聖經》外,不得以《聖經》的名目在教堂中閱讀任何其他的經文」。

    儘管我們可以對這一名單的制定和正典經文(接受的)和偽經(被排除的)的分類提出異議,但絕不是布朗的觀點——教會在皇帝的鼓動下,很快就訂立了基督教《聖經》的正典,並焚燬了所有其他的作品!《達。芬奇密碼》的論點中只有一點符合史實:一旦《聖經》確立,諾斯替派的觀點就受到系統的譴責——為此也曾血流成河,例如在中世紀鎮壓清潔派的時候。

    還要等到16世紀和基督教改革運動時,基督教《聖經》正典才又重新受到審視。今天,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對《新約》和《舊約》的某些篇章的「真實性」有爭議。但是在排除諾斯替派偽經這個問題上,他們的觀點相同,他們覺得諾斯替派偽經的歷史價值大於宗教價值。

    福音……源自耶穌

    再說幾句有關基督教《聖經》的事情。丹。布朗寫道:「聖盃文獻有上萬頁的資料……據說,那些都是原始文獻——包括上萬頁未經修改的資料,那是由早期的耶穌追隨者在君士坦丁大帝統治羅馬之前寫的,他們衷心地崇拜耶穌,認為他是全人類的導師和先知。寶藏中的另一部分是傳說中的『Q』文獻——那是連梵蒂岡都承認存在的手稿。按照他們的說法,那是一本記錄基督講道的書,而且可能是他親筆所寫……為什麼耶穌就不能有一本記載他自己布道的書呢?當時有許多人都那麼做。」(P?郾238)

    有必要對這番話做一下解釋。丹。布朗依其慣例,圍繞著一個真實的歷史素材做出許多臆想。在這裡,史實就是他所說的Q原始文獻,其他則是照搬了有關諾斯替偽經《多馬福音》中沒有根據的謠傳。這都是些什麼東西?偽經中的一些文章可能與正典福音書出自同一時代(公元1世紀末),都是根據口傳教義記錄並結集而成的。按照許多歷史學家的觀點,在庫姆蘭發現的《多馬福音》無疑也屬於此種情況。《多馬福音》很快就被譯成各種西方語言文本,但有一種傳言一直認定它包含有讓教會尷尬的一些實情。

    存在Q原始文件的假設出自1832年德國聖經學者弗雷德裡克。沙伊爾瑪捨爾(FriedrichScheiermacher)。他對被稱為「對觀福音」,即記述了相對應的內容的馬可、路加、馬太這三部福音書做了深入的比較工作。他認為,《馬可福音》早於《路加福音》和《馬太福音》,路加和馬太可能使用了《馬可福音》的材料,另外還使用了另外一份材料,這份材料已經失傳(因為有許多路加和馬太共同記述的內容沒有出現在馬可的書中)。這個原始材料(德文為Quelle)的假設受到當代許多聖經學者的重視,但是,這仍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問題。弗雷德裡克。沙伊爾瑪捨爾設想,這個假定的文件是一本耶穌語錄。《多馬福音》內含一百一十四段耶穌的話,與這個假設文件形式相同。一些人就斷言這是同一個文本——儘管《多馬福音》完全不符合聖經學者們研究的對觀福音的相應標準。

    至於耶穌有可能親自撰寫了自己的教誨的觀點,這種可能性並不能完全排除,但是它還有許多異議。天主教教會現在也承認福音書的作者有可能是假托(以權威的名字為文本署名)。這些文本反映了與他們關係密切的那些社團所承認的教誨。我們甚至不能肯定正典中收錄的《使徒行傳》是否完全出自保羅一人之手。基督教史學家們指出,即將到來的世界末日深刻地影響著1世紀(包括2世紀初)的基督教徒。在這種對來世的期盼中,人們幾乎不大可能在基督死後就忙著撰寫他的生平和教誨。因此這是寫於他生前,甚至是他親自寫的……

    反對神聖女性

    丹。布朗的書中人物對君士坦丁和天主教教會的主要指責是反對神聖女性,以推行一種純男性的宗教。這是教會排斥偽經的主要動機。他們認為,偽經揭示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在早期教會中的地位以及她與耶穌的婚姻。「郇山隱修會認為,君士坦丁大帝及他的男性繼承者們通過將女性神靈邪惡化的宣傳活動,成功地將基督教轉變為男性統治的宗教,將女神的地位從現代宗教中抹去了。」(P?郾115)「女性曾被認為對文明開化作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發揮了與男性同等的作用,但世界各地的神廟卻將她們抹去了。猶太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中都沒有女性神職人員。就連每年產生春季生殖力的聖婚——巴比倫生殖神塔模斯教派的宗教儀式,即男女通過肉體上的結合實現心靈的融合——也被視為是羞恥之舉。曾經把與女性進行性交融視為遵從上帝旨意的男性們,現在則擔心這是性衝動魔鬼在作祟,而這些魔鬼的最好幫兇就是——女人。」(P.116)

    儘管論證充滿了七拼八湊、似是而非和純粹簡單的臆造,但這個神聖女性和古代基督教對她壓制的問題卻是毫無疑問的,是丹。布朗提出的最中肯的問題。在繼續談論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有關崇拜偉大女神和古代異教中女性地位的歷史。

    從偉大的女神到男性的上帝

    史前學者一致認為,在很長的一個歷史階段,從原始石器時代到史前巨石文化時代,歐洲人和中東人崇拜著一位極其重要的偉大女神。這位女神的母性功能有時還夾雜著一種情愛因素。在一些無可否認地屬於祭祀場所的考古遺址中,都發現了表現這位女神的石刻或者雕塑(參見讓。瑪卡爾《偉大女神,神話與聖殿》)。在原始社會中,女性孕育生命的能力被看作是神聖的,是一個巨大的謎。這些社會大部分屬於母系社會,使用月亮曆法,時間更是被看作是循環的,而不是線性的。

    在西歐,女神崇拜大約結束於公元前數千年。當印度人從東方入侵時,他們帶來了對男性的崇拜。女神崇拜逐步融入對男性神的崇拜中,從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異教(異教這個詞指的是克爾特人、日耳曼人、羅馬人、希臘人、埃及人、巴比倫人等的古代多神教)。蘇美爾神話講述了公元前三千年的大戰,早期的男性英雄為尋求封神,與女神進行鬥爭。為這位女神傳宗接代的男情人以繁殖力強的公牛形象為象徵,在每年一次的一個重要節日上與女神結合,這是儀式的核心,然後被獻祭。

    此後,女性的地位開始下降,父系社會出現了。以惟一的父親神形象出現的雅赫維與女神崇拜發生了衝突。雅赫維也許是史無前例的第一位單身上帝,沒有女性的對應神!隨著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發展,異教受到壓制,而女性的成分也逐漸退出宗教舞台。男性的聖父、神父和教皇代替了女神、女祭司和教母。在所有源自《聖經》的宗教中,都是由純男性形象的一位神主導,男人奪取了所有宗教權力。

    聖職圈外的神聖女性的回歸

    《達。芬奇密碼》瞄準的恰恰是這個關鍵問題。但是,他錯誤地把這場變革安到了君士坦丁的頭上。父系社會,還有教會對女性的歧視早在君士坦丁前很長時間就已出現(只需重讀一下保羅的書信就可以了)。但是,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驅逐女性成分受到民眾虔敬的壓力,在很長時間內都難以被接受。教會最初鼓勵崇拜聖母馬利亞,用她逐步地取代古代的偉大女神。必須改造典範,讓她脫離所有讓人聯想到狂歡節和神聖賣淫的內容。這些充斥在各種各樣的偉大女神的形象中:伊什塔爾(蘇美爾)、伊希斯(埃及)、艾波娜(克爾特高盧)、巴拉(腓尼基)、阿斯塔特(迦南)、阿佛洛狄忒—維納斯(希臘—羅馬),等等。作為取代古代所有女神的聖母,聖母馬利亞是淡化了的,沒有性的,符合母性的角色。如果說,古代神話的原始女神是通過天、空氣或火甚至是蛇而受孕的,那麼,耶穌的母親則是通過聖靈,基督教神的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人物而受孕的。

    被眾使徒和早期基督教神學家掩藏的抹大拉的馬利亞這個核心人物似乎更適合作論述男尊女卑問題的論點,而不是丹。布朗那個她與耶穌結合的論點。但是,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從中世紀起就成為一個神秘的形象,一個女性的原型,它要承受對聖母馬利亞的情色指向。

    在大眾的祈禱中(在天主教的教義中,與耶穌的母親相關的內容),福音書中的這兩個偉大女性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這並不能讓人忘掉在基督教和其他的一神宗教中,上帝仍然是純男性的(教皇、立法者、上帝),而婦女仍然在總體上被排除在聖職之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