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篇 第二十七章-4 文 / 盛田昭夫
日本長期以來都熱衷於槍械,但是這種熱情在1945年悲劇性地結束了,今天日本是世界上武器最少的工業化國家。種子島位於太平洋中,離最南邊的本島很近,從地理上講,它是建立國家航天開發局發射基地的當然地點,最新式的火箭從那裡發射通信和氣象衛星。種子島兩次成為日本尖端技術的發祥地,這真是歷史的諷刺。這個島上開發出來的技術今天把生存的工具交到了我們的手中,例如通過衛星地面站與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們通信,還有氣象衛星提供重要的天氣數據和太陽觀測信息,我們可以與西太平洋的其它國家共享這些信息。
十六世紀時,豐臣秀吉率領的日本士兵侵入了朝鮮,他們帶回的朝鮮人中間有陶匠和其它手藝人,他們採用當時日本還沒有的技巧製出風格不同的精湛瓷器和金屬器皿,並把手藝教給日本匠人。從那以後日本人一直抱有對技術的渴望。我已經談過明治維新時期,當時日本人千方百計地用西方的新技術追求一切,學會了怎樣製造各種各樣的新東西,從撐裙到火車頭。
但是我對技術以及它對人類的用途的看法並不是源於某一個年代的最新發明。你可能擁有最偉大的技術,但不知道有什麼合適的用途。你可能只有很簡單的技術,但它卻可以救你的命。
1974年1月的一天,在關島有幾個漁夫穿過蘆葦走到靠近塔羅佛佛河的一個人煙罕至的地方,他們是想去那裡設一些捕蝦的機關,但他們發現附近有不尋常的動靜。他們停下腳步,等候著看個明白。過了一會兒,一個瘦小精壯的長滿鬍鬚的人分開蘆葦叢衝了出來,他穿的是一種粗麻布的軍服。他看到漁夫後非常驚慌,他放下手中捕獵的圈套,舉起雙手,做出乞求的姿勢,然後向一個漁夫衝過來。兩個漁夫制服了這個奇怪的傢伙,捆住了他的雙手。在當地的警察局裡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他說他是日本皇軍供給團隊的一名下士,叫橫井良一。1944年美軍重新佔領關島時他藏了起來,二十八年來他逃避了檢查和抓捕。他講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存故事。
橫井在1941年應徵入伍前是一個裁縫。他先是在中國的一個供給部隊中服役,1944年3月調到關島。不久以後關島就失守了。美軍重新佔領這個島嶼之後,日本軍方認為他已經死了,追任他為軍士。他們家的佛龕前放了一塊他的牌位,但是他的父母在臨終前仍然相信他還活著。他除了有貧血症之外,健康狀況很好。他被帶到醫院去時想要的就是一點有鹽味的食品。他有二十八年沒有吃鹽了。他從棲身的山洞附近的一條小溪裡取飲用水,還在那裡面洗澡。他用炸過的彈殼做成鏟子,挖了一個離地面有2.5米深的坑,用竹子支撐起坑口的頂蓋,為了衛生,他還開了排水口,並做了一個廁所。
美國佔領關島時他接到命令,讓他燒掉軍服。他和另外兩個人逃到這個島嶼的偏僻一角。橫井說,另外兩個人沒和他一起生活,在他被發現的前幾年就死了。他用剝下的柔軟樹皮做成線,再用一種臨時的織機將線織成布。他保留了一把裁縫的剪刀,他用這把剪刀剪布,再做成褲子、襯衣和外套。他的針是用黃銅彈殼打製出來的。他找到了一個美軍扔掉的彈藥箱和一些機關鎗彈殼,他利用這些東西做容器。他還發現了一些浮在河裡的廢棄物,在岸上找了一塊布,一些電線和一個罐頭。他用電線做成皮帶扣,用塑料做成鈕扣。他從椰子漿中搾油,把椰子殼當作容器。
他也學會了用木棍相互磨擦起火,點燃椰子纖維編織的繩子保留火種。點燃的繩子可以慢慢地燒好幾天,將它吹燃後可以點火做飯。他偶爾也吃過一隻落入自製圈套中的野老鼠。他經常抓鹿,並在自製的爐子上熏鹿肉。他的爐子也是自己設計的,像籃子一樣,避免了可能從通風口逃逸出去的炊煙。他捕獲淡水中的蝦子和魚,還想辦法種了一些蔬菜。
橫井回家時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他領回了他的報酬,寫了一本書,現在他到處演講,談自然條件下的生存,大出風頭。
幸虧我們中幾乎沒有人願意模仿軍士橫井的痛苦經歷。我將他死裡求生的故事重複一遍是想說明我開始時的觀點,技術哪怕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也直接與生存有關。技術並不只是指那些讓我們過上現在這樣舒服生活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