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王者一統天下

第1卷 第四十一章 袁隗進讒言 劉宏下旨 文 / 欲逝無風

    「這陳耀天勞苦功高,大破胡虜,揚我國威,朕心甚慰,不知各位愛卿覺得朕該如何封賞他?」皇帝劉宏高興完後,面色威嚴的向下方百官問道。

    「皇上,此人如此優秀,理應讓他發揮出全部的潛能。幽州烏桓鮮卑不時做亂,百姓艱苦,不若封他為幽州刺史,為大漢戊守北疆,再立新功。」陳耀天是何進推薦而來的,如今見皇上有意給他陞官,哪會錯過壯大己方勢力的機會,首先從武官隊列中站出,為陳耀天爭取高位。

    「不可,皇上。陳耀天從一介平民被破格任命為上谷太守,本就不妥。如今在位僅僅一年,雖立下功勞,可畢竟在仕途時間尚短,讓他升任幽州刺史,恐怕會讓幽州那些同為大漢戊守一方,勞苦功高的官員們心生不岔。到時將導致上下級相互牴觸,政令不通的局面。」一瘦弱的官員,眨著一對小眼睛,從文官隊列中走了出來,說道。

    何進轉頭一看,原來是太尉袁隗。袁家四世三公,權勢之大令人髮指,為了避免猜忌,一直保持中立態度,按理說不應出來阻攔的。壞就壞在陳耀天與袁紹兄弟小有矛盾,袁家老小皆不是大度的主,小的鬥不過,只好老的出面使絆子了。

    「袁太尉此言差矣。陳耀天上任一年就幹出漂亮仗,我還聽說他在上谷吸收流民,開荒屯田,發展商業。雖經營了短短一年,可百姓生活大有改善。再看看幽州其他官員,有的在位多年,貪身怕死,轄下百姓飽受異族掠奪殘殺,毫無功德戰績可言。自古以來能者身居高位,以陳耀天的才華,定能處理好上下屬關係,將幽州管理的百姓豐衣足食。」何進不知袁隗為何出來唱反調,說完後不解的向其使了使眼色。

    可人家袁隗目不斜視,假裝沒看到,再度出聲道:「就算他能力非凡又如何。陛下,臣聽聞陳耀天初到上谷,就排除異己,誅殺土豪家族,嗜殺成性,心思不純,甚至存有反意。還望陛下明查秋毫,將他召回,降罪處罰。」

    「陛下,草民有話說。」田疇聽聞袁隗所說,心裡驚了,不知對方真找到把柄還是血口噴人,忍不住出聲。

    「你有何話?」

    「我家主公上任來,兢兢業業,懲處貪官劣紳,將上谷管理的井井有條,更是宣揚皇上您的恩德,將衛青等民族英雄作為榜樣,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何來反意之說。至於嗜殺的惡名,更是無中生有。上谷土豪家族剝奪民脂民膏,無惡不作。主公菩薩心腸,並未懲處,反而給他們將功補過的機會。可他們不珍惜,在上谷所有軍隊抽調一空,與三萬烏桓決一死戰時,竟然聯合起來攻閥郡治沮陽,幸得數量不多的治安軍隊奮起反抗,才將他們打退。這些家族膽大妄為,如此事情都能做出來,主公為了上谷安定,才冒天下之大不諱,將他們殺了。還望皇上不要聽信讒言,折損威嚴,讓天下忠於漢室的人心寒。」

    「袁太尉,聽到了吧,陳耀天心存大漢,棟樑之才,被你說成那般模樣,你袁大太尉也太嫉妒賢能,混淆視聽了吧!」何進見袁隗還欲糾纏,語氣不善,話中帶著濃濃的火藥味。他與陳耀天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人是他推薦的,如若劉宏真聽信袁隗讒言,降罪陳耀天,自己也有會被牽連。雖不至於有殺身之禍,以後再想推薦官員恐怕難上許多。

    「你……血口噴人。他從上谷而來,拜陳耀天為主,自然說的天花亂墜,這絕不可信。」

    「那你何證據說明陳耀天心存反意?」

    劉宏看著下方兩人言語上相互掐架,出面調解道:「兩位愛卿先進列消消氣,切不要為了這點事傷了和氣。我們再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吧。劉愛卿,你從上谷回朝不久,最有話語權,就由你發表下意見,說說陳耀天這人的為人!」

    「啟稟皇上,在去年上谷太守之位交接之時,我與陳耀天相交幾日,相互引為知己,以兄弟相稱。我那賢弟忠心耿耿,文才想必大家皆有所耳聞,如今又展現出如此軍事才能。已露出龍鳳之姿,假以時日,定能為大漢肱骨之臣。不過他年方二十,這刺史之位的擔子恐怕挑起來會倍感吃力。我在上谷任職期間,護烏桓校尉貪生怕死,身在其位,不謀其職,任憑異族燒殺搶掠。不如將此人之職撤下,由陳耀天擔任,看其表現,以後再行升降。」此人正是從上谷回朝述職的劉虞。他在任期間,採用懷柔政策,與陳耀天的思想違背。剛才田疇已將烏桓來攻的去脈說清,是人家烏桓自己來犯,如若不反抗,難道要等著這些異族在上谷燒殺?所以並未怪罪陳耀天,反而說盡好話。

    「哼,好一個烏桓校尉,看朕怎麼治他。」劉宏聽到如此消息,一拍書案,咬牙切齒。隨後再度道:「既然劉愛卿都如此說,那就不會錯了。讓父,擬旨,封陳耀天為護烏桓校尉,上谷侯。」

    「草民代我家主公,謝陛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