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二十七 臨別贈劍 文 / 塞外白龍

    我一貫不喜歡劉謙,但是我想套用一個他比較常用的句式:「接下來,就是暴風驟雨的時刻!」,天啟七年冬,這個寒冷的冬天還沒過去,但是,凌雲該啟程了。或者說,信王,該回家了。

    幾匹快馬早就準備好了,都是膘肥體壯,四蹄撒歡的。據這幾匹馬的原主人多爾袞介紹,這幾匹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要不是老幾位需要,都捨不得拿出來。凌雲心說你這都多餘,什麼亂七八糟的。就這麼幾個小時的路程,用得著什麼寶馬良駒嗎。不過,好馬騎著也是真舒服。

    臨走,朱由檢跟多爾袞一番話別。也就不多贅述了,這個場面按朱由檢的安排,也並不算怎麼的宏大,可以說是悄悄的走人,驚動別人的不要。所以,只有多爾袞和多鐸便裝送到了城外。送君千里終有一別,無非臨別互道珍重之類的,也就不再多說。

    只是話別已了,多爾袞迎頭趕上凌雲,說,:「凌兄請借一步說話。」凌雲不解其意,看了看朱由檢,朱由檢點頭示意。凌雲和多爾袞並馬向後走去。

    多爾袞目視凌雲良久,說道,:「今日與凌兄作別,多爾袞有一句肺腑之言,不知道凌兄能不能聽,在下我該不該講!」。多爾袞一臉的誠摯,凌雲也收起了往日的戲謔神情,一本正經的說道,:「老多,結識這些日子,我一直跟你真誠相交。往日,你是清朝的王爺,我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現在,你是我大明的遼東王,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千戶。我該給你正經行個禮才合規矩,不過,你要還當我是朋友,咱們就不講究那麼多的規矩,有話但講無妨!」。

    此刻,多爾袞已經感受到了凌雲的真誠,所以他也就不諱言了,:「凌兄,你現在所配的,是尚方天子劍,雖然皇太極已經被我囚禁,大清也不復存在了。但是這柄劍對你來說,仍是取禍之源。在你們大明,有本書叫《水滸傳》,大致說的是宋江征方臘的故事。但是有件事,讓我有所想法,阮小七穿了方臘的龍袍戲耍,險些引火燒身,凌兄,這可是取禍之道啊,凌兄是個明白人,我也無須說的太多。」。

    凌雲是一點就透的人,自然明白多爾袞這話的份量,即使自己辭官不做了。就憑這把尚方天子劍,就夠自己喝一壺的。這樣一想,就不由得滿身的冷汗了,現在的朝廷裡,勢利小人有的是,自己什麼也不做也就罷了,也見不得別人的好。幹掉所有的好人,自己就安穩了,那就是他們一貫的處世哲學。雖然,作為一個邊軍的下級軍官,凌雲的案底還不至於讓大人物們惦記,不過現在不同了,他已經立下了蓋世的功勳了。這一切,當然還要歸功給信王千歲,自己一個千夫長,要這樣的功勞幹什麼,那是找死。

    想到這裡也就基本上完全的清楚了,凌雲順手摘下來自己的佩劍,雙手遞給多爾袞,「老多,你果然是一番肺腑之言,我凌雲受教了,也謝你對我的關懷,這把劍本是前清的。那我就給你留下,怎麼處理,你自己看著安排吧!」。多爾袞也有些感慨,他已經看到了凌雲眼中那樣子的失落。

    失落是必然的,美人愛紅妝,英雄愛寶劍。你總不見哪個英雄俠客的,拎著兩把大錘上陣的。顯然是有失瀟灑,尤其是像是凌雲這樣的,沒事喜歡耍個酷的。更不能拎著大錘板斧的上陣,所以,一柄好劍,對他有多麼重要,也就可想而知了。

    顯然,多爾袞不僅夠朋友,而且還比較善解人意,因為他不僅僅看到了凌雲的失落,還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多爾袞把自己的佩劍解下來交給了凌雲。這的確是一柄好劍。好到什麼程度。這柄劍是重新鑄造的,它的前身,叫做小庭鋒,又名始皇長劍。是多爾袞的書房內的鎮宅之寶,這次,多爾袞找來了鑄劍的高手。把這柄劍融了,看起來是凌雲喜歡的款式。

    至於此劍的鑄造方法,援引史料如下: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所以,這件叫做七星龍淵劍。其象徵就是志向高潔。

    凌雲雙手捧過這份沉甸甸的禮物,覺得心裡不知道怎麼個滋味,他是識貨的,這個七星龍泉劍,天生就有一股靈氣,好似認識凌雲一般。這柄劍配在身上,凌雲覺得自己又有了衝殺的想法了。

    他向多爾袞投去感激的一瞥,多爾袞報之一笑。凌雲會意,調轉馬頭向朱由檢追去。朱由檢還在納悶,兩個大男人能有什麼悄悄話可說呢。這個多爾袞也是夠兒女情長的了。不過,這一切,現在都不是那麼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快點回去。

    從盛京到山海關,有六個小時左右的路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天黑之前,就可以到達了。

    這樣的敘述方式就是說,在盛京到山海關這六個小時的路上,也許會遇到什麼意外的事情,事實上,確實遇到了讓人鬱悶的意外。

    山海關方面,也有自己的情報系統,確切來說,是進駐在山海關的東廠和錦衣衛有自己獨特的情報系統。他們早就已經打探清楚,信王朱由檢到了盛京城,只是他們沒有繼續追蹤其他的消息,因為在這群錦衣衛的意識裡,進了盛京城,就等於是自生自滅了,被後金那群人幹掉,總比死在自己人手裡好聽一點。

    在這一點上,錦衣衛先生們還真是有點頭腦的。遺憾的是,對於一個被歷史選中的人來說,是沒有那麼輕易被幹掉的。錦衣衛先生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朱由檢先生的生命力,竟然是如此的頑強。頑強到自己沒有什麼事情,還順便把遼東的事情給平了。

    所以,他們更不能讓他輕易的回來了,總要想方設法的讓他在路上出點事才好。比較,信王爺是個比較文弱的人。

    他們的計劃幾乎要成功了。可是他們忽略了,朱由檢身邊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叫做凌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