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六十五章 稱帝建國 文 / 塞外白龍

    龍德殿內,其餘的幾位旗主貝勒早就到齊了。幾個隨朝理政的大佬級人物也都坐好了。就多爾袞自己姍姍來遲。

    現在還是後金時代,旗主們都沒有王爵的封號,貝勒是最高的爵位,這都是虛的,不過相當於個職稱。職稱高的拿高工資,職稱低的也就少拿點,僅此而已。不過,這個時候可沒有後來的那麼多的規矩,現在的貝勒,和後來的親王一樣,內襯蟒袍,外穿著四團龍補服。看起來是個個牛氣的不行。

    別怪我這個旁白太多嘴,要是按照說書的規矩,要多給書聽,才能拿得住聽眾。唱戲的也得字正腔圓,不能總在台上說廢話。可是我只是個寫小說的,還得兼任小說中的旁白和解說員。也挺不容易的。

    有人說歷史軍事類的書木有人看,這讓我著實的不能理解,四大名著裡可沒有玄幻啊。當然我只是在給自己打打氣,讓我繼續有勇氣寫下去,我多寫點,各位多看點。咱們少說廢話。當然,這廢話就不算少了。

    好吧,簡單說一下,後金的朝服。這也算是普及一下歷史知識吧,雖然我這本書是歷史穿越類小說,不能拿著當正史來看。但是說真的,放著一本清史稿,未必有人能看的下去不是嘛。三國演義和能允許三分假七分真呢。

    後金的補服,是仿照明朝的補服來的,稍微有些小改動,這也說明這群人實在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創意了。據說是明朝投降後金的一個秀才範文程幫忙設計的,這也難怪了。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皇家親貴,近支宗室的補子,都是圓的。其餘遠支宗室和文武大臣的補子都是方的,這叫做天圓地方。

    前期,無論是貝勒貝子,都是正龍補服。公爵的補服則是方補,圖案為蟒。文武百官,文官為飛禽,武將是走獸。說句題外話吧,我小的時候啊,一直以為衣冠禽獸是句罵人的話,後來我才明白了,好話,大好話。我也希望自己衣冠禽獸,衣服上有禽獸,說明那是當官的嘛。

    現在殿內滿是穿著團龍補服的旗主貝勒,還有什麼貝子什麼的,好大的氣場啊。皇太極在正中的龍椅上居中高坐。滿面的紅光,這才叫未曾開言三分笑,可以媲美彌勒佛了。

    在下面的多爾袞看著他,心說,你這是有多大的喜事啊。樂得上一頓吃的什麼都快看得見了。皇太極啊皇太極,枉我還認你這個四哥,你逼死了我的母親,這筆帳還沒有算。我可以隱忍,接下來,莽古爾泰暴死,莽古濟被你安插罪名,凌遲處死,正藍旗現在已經完全被你握在手裡了。接下來,就是我多爾袞的兩白旗了!我會不會也有如此的下場!皇太極,你真是笑的出來啊!!

    高高在上滿面春風的皇太極自然不會知道此刻多爾袞在想些什麼,他覺得自己也無需要去考慮這麼多,我為刀俎,你是魚肉,你就在我案板上放著,我還不是想什麼時候切什麼時候切,就不信你們不識相,如果不識相也倒好辦了。這個莽古濟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皇太極看看下面熙熙攘攘的人們,忽然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爽。確實,有理由爽。不過是什麼旗主也好,貝子貝勒也好,你們都得給我下跪磕頭,山呼萬歲。

    爽夠了,開口發言:「既然十四弟也到了,那我就開始說了。近來欽天監稟報,祥瑞現於東北。主王者出,諸位兄弟,你們都是我大金的近支,是我的臂膀,我想聽聽你們是怎麼想的。」。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什麼要出王者,什麼祥瑞現於東北,都是借口,主王者興,你現在已經是大汗了,還想要再進一步,這就是要當皇上唄。有這個要求就明說,拐這麼大一個彎幹什麼。

    大家假模假式的議論了半天,最後大貝勒代善做總結性發言。這事他也是當仁不讓,畢竟他是老大嘛。不過多爾袞還是看著他就牙根癢癢,因為代善是因為生活作風問題沒有當上大汗的。而且據說,他這個生活作風問題的對象也不是別人,就是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大妃。多爾袞心說哥哥你幹的這叫什麼事。

    這篇就算是先揭過去了,代善出班跪倒,山呼萬歲。「大汗,我等商議過了,祥瑞天降,主大汗能興兵滅明。古人說,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大汗應該早日即皇帝位,昭告天下。我等也可帥帝王之師,名正言順的征討。」。

    其實各位兄弟都有自己的打算,說白了,不管是叫什麼大汗還是皇上,那無非是換個稱呼,眼下咱佔有的無非也就是這點地方,僅此而已。不過,這好事不能你自己佔了,你稱帝了,咱們這些原來的貝勒貝子,都得混個王爺當當吧,就算王爺也是個空頭的名號,那畢竟工資待遇和住房條件都上去了。是吧。這就是乾貨啊。

    皇太極聽大哥代善這麼一說,心裡是止不住的歡喜,不過還是得繃著點。「大哥啊,你是在是過獎了。我皇太極剛剛繼承了汗位。毫無功績建樹。也不曾福澤與百姓,怎麼能就等上大位,改元稱帝呢。這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啊。」。

    一群人在心裡這個罵,臭不要臉。想當小姐還想立牌坊,好事都是你一家子的。啊。你不想的當皇上,把我們都叫來,搞得這麼隆重。這是想幹什麼呢。沒事吧你。

    想是這麼想,還得按照程序,實行勸進。所謂勸進,就是有人不想當皇上,那就得很多人一起,搞個情願活動,最後,皇上是當了,但也得昭告天下,當的真實不情願啊,是別人逼我當的啊!

    古往今來,一貫如此。

    多爾袞倒是心裡有數,因為凌雲附在他耳邊說的所謂如此如此,就是皇太極就要建國稱帝,並且將要把國號改為「清」。

    他今天來上朝,本身還是將信將疑的,現在這個勢頭,也不由得他信了一多半。只看接下來皇太極說些什麼了。

    皇太極啊,果然人不如其名,一點都不會玩太極之術,這就沉不住氣了。按說該在推脫幾句。然後等著群臣上表,搞得聲勢越大越好。這樣子才顯得有說服力嘛。然而皇太極實在等不了了,他這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的急性子,就非得今天把這事定下來。

    他一拍自己的龍椅,說了聲:「好,既然如此,朕也不能拂了你們的面子,這樣,禮部挑一個好日子,朕順天應人,即皇帝位。另外,各位哥哥的爵位一律升一級,現在是貝子的,升郡王。現在是貝勒的,升親王。一律食雙俸。」。

    接下來就是王號的問題,估計皇太極早就想好了,所以也不假思索就開始分封。多爾袞獲得的爵位是睿親王。

    這王不王的,他根本也不怎麼在乎,他在乎的是,凌雲說的,皇太極要改國號。這一點,現在也沒說,看來,這個凌雲也不是無所不知的。

    就要散朝。皇太極忽然似想起什麼的,「眾位兄弟,朕想了,為了稍平漢人對我們的牴觸之情,朕決定改後金為滿洲。同時,稱帝后,國號為:大清!

    多爾袞的腦子裡好像炸了一下,頓時愣在當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