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六十二章 九泉含笑 文 / 塞外白龍

    三人裝束停當,出了山海關,一路向盛京城而去。此時的盛京城,正刮起了一股子腥風血雨。

    已經先於三人一步進入盛京的凌雲,全程見證了這一點。

    開原城在一夜之間就變了樣子,經營多年的莽古濟在大軍壓境的時刻,才知道自己從前所作所為是多麼的徒勞無益,所以她選擇了束手就擒,不再抵抗。或許正像凌雲說的那樣,她至少比大明的漢王朱高煦聰明。

    盛京城一如既往,還是那個冰天雪地的環境,滿人也一如既往,習慣了這個環境。就現在來說,瀋陽也不是個太大的城市,當時,城市的擴建比率是肯定達不到現在的水平的。

    **哈赤進瀋陽後,沒有立即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裡)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後金對瀋陽城牆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後。

    多爾袞的府邸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不過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好事,住的太好了招人嫉妒,離著皇宮遠點,不在皇太極眼皮子底下,實在是求之不得。

    此刻,多爾袞正在和自己的上賓攀談,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他昔日的死對頭,山海關駐軍千戶,凌雲。

    凌雲安然無恙的在多爾袞這裡住了幾天了。這些日子吃好喝好的,都覺得自己有點胖了。

    他一邊剔著牙,一邊斜著眼睛看著多爾袞,「我說老多,現在怎麼樣,你說我這個命,算的是准還是不准?」。

    因為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事情,讓這位十四貝勒如同是在雲裡霧中一樣。莽古濟果然被幹掉了,而且正像凌雲預言的那樣,是被凌遲處死。

    一時間,盛京刑場上慘況空前,不得不死,因為皇太極給她找到的罪名,是謀反罪。沾上這條罪名,別說是親姐姐,就是親兒子也甭想著活命了。何況,莽古濟實在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因為莽古爾泰已經死了。

    讀者朋友們也許還記得,不久前,莽古爾泰暴死。死因不詳。當然,這個對外所說的不詳已經由作者代為交代了,這是一出後金版本的不情願的情況下的「李代桃僵」。他是替凌雲承受了這一劫。

    雖然天家子弟多不合,雖然所有**哈赤的後代都可能會對自己的統治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但是皇太極還是容忍了莽古濟和他的弟弟莽古爾泰。

    在弟弟死去的時候,莽古濟想過很多種皇太極的處理方式,偏偏就沒有想到會是這個樣子。

    所以在她臨刑之前,監刑官問她還有什麼話說,她笑著說,「願來世,莫生帝王家」。

    半個月前,皇太極就想動手了,能忍到今天,只能說明他的忍耐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可是現在,已經毫無忍耐的必要了。

    時間回到幾天以前,凌雲的一通忽悠完全起了作用,因為多爾袞將信將疑了,將信將疑,就說明凌雲的忽悠已經奏效了。

    多爾袞把凌雲喬裝打扮,接到了自己的府邸。虛監在府。好吃好喝的供應著,就是限制他的行動,就想看看他的預測是否準確。雖然這個賭注很痛苦,是否應驗看的是自己的親姐姐的死活而定。實在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然而天家子弟,這是必須接受的殘酷規則。

    正藍旗下的旗奴冷僧機一早就去了刑部大堂,敲響了登聞鼓。登聞鼓一響,就算是直達天聽了。刑部的司官和堂官不敢怠慢。第一時間就奏報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在自己聽政的龍德殿召見了冷僧機。

    冷僧機密奏,自己曾經參與莽古爾泰姐弟兩人的密謀,在場的有駙馬吳爾古代,還有正藍旗其他的兩位主將,屯布祿和愛巴禮共七人涉及其中。當時的情況大概如此如此。

    莽古爾泰曾經說,「皇太極新登大位,有兵權的旗主,斷不能被他相容。既如此,還不如先下手為強,設下鴻門宴,毒殺皇太極,自己做大汗。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以依托開原的堅固城池,自立為王。」。對此,莽古濟和吳爾古代焚香盟誓,「我等陽事大汗陰助爾,如不踐言,天地鑒之!」。同時密謀的,還有他們的同母弟弟,德格類。

    冷僧機為首告,皇太極正好抓住這個由頭來做文章。他沒有追究冷僧機的罪責,反而封給他兩個牛錄的人馬,一邊練練誇獎說,「你首告有功,不過,如果正藍旗貝勒還活著,你若告發的話,你的功勞就更大了。」。

    大汗這話說的蹊蹺,讓這位來告狀的冷僧機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想,自己這一步算是走對了,也許大汗早就知道這事情了。

    沒錯,皇太極是早就知道這事了,告密者正是駙馬吳爾古代。他自知自己和莽古濟也不是一路的人,莽古濟也不拿自己當丈夫看,就算是莽古爾泰的陰謀成功了,對自己也沒有任何的好處可言,與其這樣,不如賭一把,所以向皇太極告密也就是自己最明智的選擇了。賭一把,有時候是會收到不錯的效果的。

    他被皇太極封為世襲罔替精奇尼哈哈番,漢文是,三等輕車都尉。其實這也完全沒必要,他現在沒有兒子,也不可能再有兒子了。作為一個過氣的額附,想在娶個媳婦也不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撿回來一條命,還能吃著這個三品官待遇的爵位俸祿,頤養天年。不得不說,他的結局真的很好。

    因為他至少撿回來了一條命,並且得以衣食無憂的善終。而莽古濟、德格類等人,無一例外的是死刑,並且,也是無一例外的凌遲處死。其子侄輩已滿十二歲的凌遲,未滿十二歲的斬首棄市。盛京刑場。連日以來就是哀嚎不斷。

    在莽古濟臨刑的時候,凌雲去為她送行。

    凌雲不是一個濫情的人,也不是一個亂髮慈悲的人,但是他依然去了盛京刑場,冒著被人認出來的危險。起初,他還想給自己找個理由,比如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之類的。然而,他對莽古濟也談不上是什麼情啊,他的心上人是那個傻乎乎什麼都不知道的謝風兒。

    不為了情,也就是為了義。

    在凌雲看來,莽古濟不是什麼好人,但是對自己,她做到了仁至義盡了。凌雲不敢想像,也不能相信,莽古濟也許是真的愛上了自己。這個不可一世的哈達公主,愛上了來自對立陣營的明軍千戶。然而事實上,莽古濟從知道他並非失憶開始,一直到刑部大堂的過堂審訊,隨時都有機會置他於死地。可是沒有。就為這個,也該去為她送行。

    刑場的高台上,莽古濟早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神色,她披散頭髮,臉上蒼白無有血色。身上穿著囚衣,背後插著一個牌子,寫著「謀逆重犯莽古濟」。身邊是兩個彪形大漢的劊子手。他們會在監刑官一聲令下後,開始把她零刀碎剮。

    魯迅先生說過,中國最不缺的就是看客,漢人如此,滿人也如此。盛京刑場,圍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在這人群裡,莽古濟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帶著斗笠,一身黑衣裝束。

    在那人抬頭的一瞬間,莽古濟笑了,她的臉上洋溢出來一種滿足的幸福。這是一個即將被千刀萬剮的人,留在這世界上的最後的笑容。她喜歡的男人來送她了,雖然不能接近,但是他肯為自己穿了黑衣。這就夠了。

    人活一輩子,有可能長壽,也有可能夭折。但是每一天都充實,能走的從容也就是了。莽古濟笑了,她最後留在這個世上的,是一個笑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