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三十二章 慷慨激昂的禿嚕 文 / 塞外白龍

    一個特種兵,應該具備的反偵察素質還是不能丟的,這樣的下雨送傘,這麼機緣巧合的事情怎麼就被我給趕上了呢。可能性不大啊。

    要試探,要摸清楚究竟。只有確切的證實了這個所謂的正藍旗佐領的話不是試探,不是對自己的考驗,才能真正的相信他。並利用他,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想到這裡,凌雲對著那軍官,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低低的說道:「做這等事情。是要……」。

    那佐領哈哈一笑,「土爾圖啊,你也算是大金的勇士嗎。剛才那話怎麼說來著,願意為了主子赴湯蹈火。你難道看不出局勢究竟嗎,大汗駕崩,十四爺這麼著急揮師回京,是想幹什麼去?難道真的是去奔喪?」。

    看著凌雲一臉的茫然之色,那佐領多少的有些不屑的神情,「你說,這新大汗,誰有資格來做?必然是四大貝勒裡的一位,不管是誰做了大汗,都對咱們正藍旗有好處。赫圖阿拉距離這裡千里之遙,恐怕此時大位早就落定了。十四爺如此著急回軍,必然是去奪取這大汗之位。你說他是以什麼名義來起兵呢?是靖難,還是造反。你別忘了,咱們三爺還在京,可他的正藍旗,卻在十四爺的掌控之下啊。」

    凌雲裝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您是說,一旦十四爺坐實了要造反,咱們正藍旗的兵都是他案板上的肉,會被他收拾掉。不能吧,咱們可都是大金的將士,連我們火頭營也是衝鋒陷陣不含糊的」。

    那佐領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逼視凌雲,心裡想跟這傻小子費什麼話。就問他幹不幹得了,他不幹,也得在這幹掉他。因為他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情,他即使干了。也無非是個替罪羊。事後死無對證。

    看來從古至今,很多人都喜歡做沒有本的買賣。

    「土爾圖,這事只要你做成了,我升你做千總」。這是最後的誘惑了,說不通就沒轍了。

    有一種本事叫做見好就收。凌雲看時機差不多了,不像是假。忙不迭的又打個千,那我可就等著您提拔了。」。

    到這裡,可能懂些官階制度的人會問,這個佐領是啥官,前面不是說到,他穿的是七品服色嗎,千總是六品的官階,怎麼他就能說升就升呢。

    簡單說一說官制和八旗制的不同。

    後金實行的八旗制度,把所有的人口編入旗籍,是一種平時為民,戰時為軍的制度,也就是,部落有其常備軍。想打仗的時候隨時拉出去就行。安規定,三百人為一牛錄,長官叫牛錄額真,漢語裡叫佐領。五牛錄為一甲喇,一千五百人。長官甲喇額真。五甲喇為一固山,長官固山額真。這固山,就是漢語所說的「旗」了。當然,隨著人口發展,每個旗已經不限與七千五百人了。

    在旗內,旗主掌握著生殺大權,而且旗人的階層和分明,有主子有奴才。這是旗內的規矩,和軍職以及文職都不掛鉤。有可能一位甲喇額真混差了,只能靠賣房子賣地吃月例錢勉強生活的時候,一位他旗下的佐領當了將軍總兵之類的大官。但是見到吃不上飯的主子還得乖乖的磕頭。這就是規矩。

    所以,這個現在在官場混的不太好的佐領敢說這個話,事情只要做好了,封你個六品千總。

    凌雲心裡有點暗自好笑,心說這人真逗,你凌大哥在大明朝好歹還是個從五品的千戶呢,我會閒著沒事幹去你那干個什麼千總。他忽然想起來明月說嚴世藩的話,通倭,開什麼玩笑,就那幾個破島,干漢奸?讓老子干天皇也不去啊。

    這差事差不多也該應下來了。他笑嘻嘻的跟這個佐領說,「還不知道您的台甫」。

    佐領倒是也爽快,「咱都是旗下人,還學那漢人文縐縐的幹啥,台什麼甫啊,瓜爾佳氏,哈利巴特禿嚕。你要是嫌叫這費勁,你就叫我哈大哥就行。咱們兄弟投緣。日後可要多親多近。」

    凌雲忙不迭點頭,「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請那是兄弟我高攀您了,多仗著哈大哥日後提攜。」。說著他向著帳外正搬東西劈柴的木頭幾個人喊一嗓子,「還不過來見過哈大哥」。

    幾個人進來給哈利巴特禿嚕打千行禮,這真是個比較拗口的名字。

    哈利巴特禿嚕(為了防止費勁,下面就簡稱禿嚕,反正他的出鏡率也不高)看看這進來的幾個人,問凌云:「土爾圖兄弟,這幾位是?」。

    凌雲回答,「哈大哥,這幾個也是正藍旗的人,是我從小撒尿和泥一起長大的弟兄,絕對靠的住,你交代我的事情,我一個人是辦不了的,要讓他們幾個幫我一起辦,我放心。」。

    禿嚕想了想,覺得也好,「兄弟,本來覺得人多眼雜嘴也雜,沒有多想幫手的事情。現在看來是哥哥我疏忽了。這樣,你放手去辦,事成後,你做千總,你這幾個弟兄都是把總。」。他還是沒忘了封官許願。有時候,這一招很管用。屢試不爽。

    這幾個兄弟剛才在外面劈柴火,看這個軍官過來支走了別人,就留下了凌大哥,兩人低估一陣子,凌大哥還給他磕了一個好像。這是怎麼回事,大家心裡都一頭霧水,進來也不敢說話,唯恐言多有失,都等著聽大哥的。

    其實這半天凌雲的腦子一點沒閒著,這個禿嚕是正藍旗的人,他要對兩白旗軍官下毒手,以引起兩白旗慌亂。從凌雲掌握的歷史常識來說,兩白旗和正藍旗向來不和。做出這個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為什麼不找熟人作案,偏偏來找我這個新面孔呢。

    經過思索,凌雲得出了結論是,他要借刀殺人,還不想壞了自己的刀刃,下毒無論成與不成,自己活著逃出的幾率很小,一旦被發現,立時會成為刀下的冤魂。到時候,這個千總把總的空頭支票,還不知道去哪裡能兌的出來呢。

    你要借刀殺人,我還要把你當成刀呢。我凌雲可不能輕易讓別人當槍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