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混沌幻夢訣

第7卷 風雲大宋 第255章 遼邦歸宋 文 / 頑無名

    好個一丈青扈三娘,時而輕攏慢捻,時而如狂風暴雨,時而金戈鐵馬,一個個音符化作利劍,化作快刀,化作長槍,化成箭矢,向遼軍攻擊而去,遼軍瞬間慘叫連連,倒下了一大片。

    飛天此扈成,撲天雕李應,鼓上蚤時遷,飛撲下城牆,來到城門口,斬殺掉城門守兵,打開了城門。

    晁蓋揮軍殺散潰兵,直入幽州城,不消半日功夫,整個幽州城盡在掌控之中,遂出榜安撫百姓,引領三軍,駐紮城中休整待命。

    遼國狼主聞奏丟了幽州城,驚懼不安,急忙升殿會集文武百官,當廷商議:「晁蓋侵奪大遼邊界,佔了我大遼四座大郡,早晚必來侵犯皇城,燕京難保。當國家多事之秋,如何處置?」

    都統軍兀顏光奏道:「我主勿憂!還望狼主親降聖旨,任由我選調三軍,會合各處兵馬,不日興師,我定當擒獲晁蓋林沖等梁山眾將,重新奪回四座大郡,然後揮師南下。」

    遼國狼主准奏,兀顏統軍領了聖旨兵符,即刻來到演武教場,會集大遼眾多將軍,傳下元帥將令,調遣各處軍馬,前來策應。

    其長子兀顏延壽,直至演武台上稟道:「父親一面整點大軍,孩兒先帶數員猛將,會集太真駙馬、李金吾將軍二處軍馬,先行搶到幽州,殺敗梁山泊大軍,挫其氣勢,待父親揮兵來時,甕中捉鱉,一鼓作氣,消滅梁山泊兵馬。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兀顏統軍道:「我兒所言甚是。我給你精騎五千,步兵二萬,作為先鋒,會同太真駙馬、李金吾將軍,剋日進軍,掃滅梁山泊軍。」

    兀顏延壽欣然領了帥令,引二萬五千餘軍馬,會合了太真駙馬、李金吾二將,共領三萬五千遼軍,整頓槍刀弓箭,直奔幽州而來。

    ……

    早有虎堂探子來幽州城裡,報知晁蓋、林沖。晁蓋、林沖便請軍師吳用、公孫勝商議:「遼兵屢次戰敗,丟了四座大郡,此次必選精兵猛將,前來與我虎堂將士廝殺,軍師可有什麼良策?」

    吳用道:「星夜調兵出城,左右各埋伏五千兵馬。待遼國大軍來到,我等出城迎戰,待斬殺敵方主將,兩邊伏兵齊出,遼兵必敗,我等乘勢揮兵攻向燕京。」

    公孫勝亦點頭贊同,晁蓋、林沖覺得此計甚好,於是召集眾將聽令。天王晁蓋道:「兄弟們,探子來報,明日遼國大軍必來奪回幽州。眾將聽令。」

    虎堂眾將齊聲說道:「請元帥下令。」

    晁蓋道:「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赤髮鬼劉唐、沒面目焦挺,你六將領五千虎堂兵馬,於丑時在北門東邊十里處埋伏。」

    六將站起來高興萬分,齊聲道:「末將遵命!」

    晁蓋又道:「病大蟲薛永、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沒遮拉穆弘、小遮擋穆春,你六將引五千虎堂兵馬,於丑時在北門西邊十里處埋伏。」

    六將站起來欣喜若狂,齊聲道:「末將遵命!」

    晃蓋最後道:「其餘各將待敵來時,跟隨我與林教頭殺出去。」

    第二日寅卯之交,托塔天王晃蓋,與豹子頭林沖,已率一萬虎堂將士,布好陣勢,專等遼兵到來。

    未幾,黃沙滾滾而來,雕旗獵獵,馬蹄聲踏踏,不消半個時辰,兩軍相對,晁蓋不給遼兵喘息機會,策馬上前說道:「兀那小小遼邦鳥將,我梁山泊兄弟,代表大宋天朝前來討伐爾等。爾等屢犯我邊境,奪我城池,理當予以嚴懲,快快下馬受死。」

    虎堂之中,豹子頭林沖、一丈青扈三娘夫妻二人修為最高,飛天虎扈成、撲天雕李應、鬼臉兒杜興次之,因為他們在幻夢戒中修煉的時間最長,自然超過其他兄弟一籌、半籌。

    撲天雕李應手握靈器長槍,策馬向前厲聲喝道:「遼邦蠻賊,無知小兒,快快來吃爺爺一槍。」

    兀顏延壽禁住兵馬,擺開陣勢,見梁山區區一萬兵馬,未免輕視,加之撲天雕李應辱罵挑戰,遂問道:「何將出馬迎戰?奪得頭功。」

    李金吾朗聲道:「看末將戰他。」拍馬提刀來到陣前,「何方無名之輩,竟敢辱我大遼將士,快快報上名來受死。」

    李應哈哈大笑道:「你爺爺乃梁山泊撲天雕李應,你快來受死吧。」

    李金吾道:「我乃李金吾,我們乃本家,你降我大遼吧。」

    「誰跟你番賊是本家。吃我一槍!」李應拍馬衝向李金吾,李金吾更不再打話,揮舞大刀前來迎戰,李應故意與李金吾拼了三五十回合,才將李金吾輕輕拍落馬下,用槍指著李金吾。

    太真附馬見李金吾受傷栽下馬來,急忙躍馬提槍,搶來救應,晁蓋知李應用意,更知道他的實力,便沒派將替換。

    待太真附馬搶到面前,撲天雕李應又與他撕殺起來,李金吾趁機欲逃回陣中,李應奮起神威,一槍將太真附馬挑於馬下,死於非命。

    見李金吾正在逃跑,李應策馬追去,眼看要追上。兀顏延壽慌忙手提金背大刀,驅策五花千里馬前來救援,誘敵目的已經達到,李應加快速度,拍馬趕上,將李金吾一槍貫之,捅死在地上。

    一丈青棄馬不用,施展凌波微步,疾若流星,早已靠近兀顏延壽,拋出手中縛妖索,將兀顏延壽捆成了粽子,揮起靈器大刀,削掉了其腦袋。遼兵見三位主將俱皆慘死,嚇得魂飛魄散,慌忙往後逃去。

    晁蓋、林沖指揮一萬虎堂將士,窮追不捨,遼兵退到埋伏之處,梁山泊伏兵殺出,殺聲震天,氣勢如虹,所向披靡。遼兵更如沒頭的蒼蠅,哭爹喊娘,四處逃竄。虎堂將士揮舞靈器、寶器,斬殺遼兵如砍瓜切菜,直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遼兵折了大半兵馬,潰兵逃往燕京城,晁蓋、林沖率虎堂將士直追到燕京城,將遼國都城圍得水洩不通。

    遼國狼主驚慌失措,急命兀顏都統引兵退敵。都統原本折了孩兒兀顏延壽,虎軀怒火中燒,氣憤難平,整頓了五萬精兵,幾十員大將,出到皇城五里阻敵。

    五萬精兵列好陣勢,兀顏都統居中,兩面幾十員大將相隨,便是遼國僅存保國支柱,均有萬夫不當之勇。有哪些?

    左右十一曜大將:

    「太陽星」御弟大王耶律得山

    「太陰星」天壽公主答裡孛

    「森羅星」皇侄耶律得榮

    「計都星」皇侄耶律得華

    「紫薇星」皇侄耶律得忠

    「月孛星」皇侄耶律得信

    「東方青帝水星」大將只兒拂郎

    「西方太白金星」大將烏利可安

    「南方熒惑火星」大將洞仙文榮

    「北方玄武水星」大將曲利出清

    「中央鎮星土星」上將都統軍兀顏光

    右面那二十八宿將軍:

    「角木蛟」孫忠,「亢金龍」張起

    「氐土貉」劉仁,「房日兔」謝武

    「心月狐」裴直,「尾火虎」顧永興

    「箕水豹」賈茂,「斗水獬」蕭大觀

    「牛金牛」薛雄,「女土蝠」俞得成

    「虛日鼠」徐威,「危月燕」李益

    「室火」祖興,「璧水」成珠那海

    「奎木狼」郭永昌,「婁金狗」阿哩義

    「胃土雉」高彪,「昂日雞」順受高

    「畢月烏」國永泰,「觜火猴」潘異

    「參水猿」周豹,「井水犴」童裡合

    「鬼金羊」王景,「柳土獐」雷春

    「星日馬」卡君保,「張月鹿」李復

    「翼火蛇」狄聖,「軫水蚓」班古兒

    兀顏都統一聲令下,諸將率兵移動,不消半個時辰,便布成了一個驚世大陣「太乙混天象陣」,正如雞卵之形,似覆盆之狀,旗排四角,槍擺八方,循環無定,進退有則。

    張震隱身半空,見遼軍擺下如此威力驚人的陣勢,知道逍遙門虎堂弟子,要破此大陣須廢些時日;但他到北宋位面的目的已經達到,太師蔡京、樞密使童貫、太尉楊戡,已經被龍組組長宋江拿下治罪;遼國即將滅亡,大事已處理,是該離開的時候。

    「弟子晁蓋、林沖,待虎堂弟子休整片刻,便即刻發動進攻;此陣乃『太乙混天象陣』,我自會破之;爾等破城後,切忌勿濫殺無辜;遼國必須歸於大宋版圖,成為大宋一個自治區域。」張震傳音於晁蓋、林沖等諸將。

    為了盡快恢復虎堂弟子的體力、實力,張震迅速揮舞雙掌,施展神通,每一個弟子注入一道自己分神中期的靈力,待虎堂弟子恢復實力後,張震道:「你們進攻吧!」

    張震在空中一掌拍下,將『太乙混天象陣』拍得七零八落,遼國兵將東倒西歪,陣勢已亂已破,晁蓋指揮虎堂將士發動了全面進攻。

    林沖、扈三娘當先衝出,正撞著兀顏都統、大將曲利出清,林沖揮槍搶向兀顏都統,兀顏都統拍馬揮刀來迎,兩馬相撞,兀顏都統不及一合,便被林衝刺於馬下。

    大將曲利出清迎戰扈三娘,怎敵得過扈三娘神威,未及一合,被告扈三娘砍於馬下;又撞著大將只兒拂郎,被三娘縛妖索套了,砍了其首級。

    林沖也扈三娘神勇無敵,幾個呼吸間已經斬了數將,飛天虎扈成撞著御弟大王耶律得山,被扈成一合砍為兩截;大將烏裡可安,被撲天雕李應一合挑於馬下;大將洞仙文榮,不是楊雄兩合之敵,亦被楊雄靈刀劈為兩半……

    張震見遼國生力軍已消滅得差不多,將來還需要他們抵抗金兵,便吩咐道:「夢神,種下靈魂烙印吧。」

    張震高聲吩咐道:「虎堂弟子聽令:停止殺敵。待我收復他們,歸順於大宋,留他們日後抵抗其他外族。」

    數萬遼兵跪拜於地,高聲道:「拜見逍遙神!拜見主人!」

    張震於燕京城四處轉了一圈,將燕京城,上至狼主,下至平民,全部種下了靈魂烙印,便吩咐狼主:遼國歸於大宋版圖,屬於大宋自治區域;世代忠誠於中原王朝,不得背叛……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