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雕龍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印度的現狀 文 / 呱呱呱

    這一句話彆扭的很,似乎是英語,但是又和劉振所瞭解的英語不大一樣,費了好大勁才明白對方說什麼,劉振沒好氣的道:「天國說不說英語我不知道,但是這幾個傢伙能活到現在還沒去天國,真是不容易啊……」

    此時,跑遠的那二十多個人也看到劉振和伊莎的到來,漸漸的回轉了過來。

    大叫著一些聽不大明白的音節,表示著對劉振與伊莎的感激。

    亂了一陣後,也漸漸開始用英語交流了。

    印度曾經被英國統治了一百五十年,英語算是官方語言。但是問題在於,印度版的英語和正常的英語,也就是劉振和伊莎所學的英語,根本不一樣。印度英語和英式、美式英語的區別,就好比普通話和粵語的區別。寫出來差不多,但是說起來,完全就是兩種語言。

    不管怎麼說,雖然很古怪的感覺,但是總算能勉強交流了。

    這三十多個人裡,有兩個也是受過高等教育,有過在英國美國留學經驗的。可惜懂中文的依舊沒有,只能用英語交流。

    劉振和伊莎拿出一些食物和衣物發給他們,他們立即大讚「這就是madeinchina,名不虛傳,我以前也用過(大概意思)」,表現的更崇敬了幾分。可見中國的國貨在內地不受重視,在外國卻是非常受歡迎,很多發展中國家都以用過中國貨為榮。

    在這種讓劉振有些苦惱的交流狀態下,花費了大概幾個小時後,總算是瞭解到了印度目前的一個基本情況。

    印度不愧是被稱為「開掛的民族」,在末日到來自後,可能是因為宗教、神話甚是是所謂「迷信」的普及,第一時間覺醒的人居然極多。就算是沒有覺醒,也居然都膽敢第一時間與鬼靈戰鬥。

    就算是普通人,若是敢與鬼靈戰鬥,那必然比不敢戰鬥的,有更高的生存率。

    所以,在印度,整體人類存活率,居然達到了六分之一與五分之一之間。

    要知道,中國大部分地方,都是八分之一的存活率。

    但是存活率高,也就意味著,印度進化者的整體實力反而進化的較慢。目前位置,印度似乎達到不惑期的都屬於極為少見的,凡是達到不惑期的,那都被尊崇為「摩訶薩埵」,也就是大菩薩,大士的意思。

    在印度,一個聚集地裡有千夫長的戰士,那已經算是強大的聚集地。而有著不惑期強者的聚集地,那簡直可以「立國」了。

    換在華夏,這樣的實力基本連第四次鬼靈進攻(也就是劉振融合的那一次)也難以度過。

    但是,末日背後的力量卻是似乎按照人類實力給以不同強度的鬼靈進攻,所以印度的高端強者雖然不多,但是印度的四次鬼靈攻城只在數量上很多,但是高端戰力一樣很少。這也就讓印度的進化者守住了一次又一次。

    關於救世主之力的傳聞,印度也有。

    但是很顯然,因為整體實力的不足,傳聞僅僅只是傳聞,至今也無任務人得到救世主之力的傳承。

    事實上伊莎獲得「金之源力」也是因為劉振這個異數,否則以華夏目前的實力,其實也並未有人有資格獲得這個力量。連高端戰力強出印度一個檔次的華夏也沒有人有資格獲得救世主之力,何況印度現在的局面了。

    印度最大的鬼域有三處,分別在劉振與伊莎現在所在的華氏城(即巴特那,因為是代表著印度古代都城,所以以後就以古代名稱謂),白沙瓦和曲女城。

    印度與華夏不一樣。華夏的鬼域也只有三處,即長安鬼域、洛陽鬼域、以及金陵鬼域。其他諸如荊州,燕京,杭州,開封,成都,安陽等,都只是鬼城格局,而印度卻少有鬼城,僅有一處德裡鬼城(非新德里),更少**鬼鎮。

    三大鬼域之外,印度的遊魂野鬼要比華夏更為密集,但是**和鬼鎮卻並不多見。而更與華夏不一樣的是,印度的三大鬼域其覆蓋面積遠遠超過華夏的三大鬼域。

    只是,這些鬼域雖然覆蓋面積很大,但是鬼域外層的鬼怪實力卻要遠遜於華夏的三大鬼域。

    華夏的鬼域只要進去,遭遇到的最少都是千夫長帶隊的精英鬼靈。而印度的三大鬼域,哪怕是覆蓋範圍最為廣闊的華氏城鬼域,外圍也只有十夫長和百夫長鬼靈而已。只有深入許多之後,才會遇到更強大的鬼靈怪物。

    不知道是不是民族性的原因,印度進化者的進取心,相比華夏進化者的進取心實在差太遠了。

    基本上,印度人很少主動去進攻怪物,在印度甚至流傳著一種影響非常廣泛的說法「人類遭遇鬼靈末日,實為天道循環。人道昌盛了幾萬年,六道輪迴,世界即將由六道中的人間道變化為六道中的修羅道(估計和印度鬼靈大部分是阿修羅造型有關),世界的變化是天道所然,不是人力可以抗拒。人類能做的,就是將自身轉化為阿修羅,成為阿修羅道的子民。

    所以,印度雖然活下來的人很多,其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印度不像華夏那樣,華夏的人民大都是努力想辦法去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努力去主動進攻**鬼鎮,哪怕死也要進化。而印度則是以守成為主,很少有出外征戰的。

    只有極少數的印度人,才會主動去進攻鬼靈,強化自己。

    但是總的來說,就算是主動進攻,也很少出現以弱戰強的情況,大部分都是非碾壓局非順風局堅決不打的狀況。

    一旦出現逆風局,就立馬逃跑……

    不過這樣一來,死的人也確實不如華夏死的多……

    劉振所幫助的這一批人,也算是印度人裡很少有的,有進取心的一部分了。但是也依然缺少華夏進化者那種敢拚敢打的精神,一旦出現無法輕鬆戰勝的對手,就自然而然的選擇逃跑……

    這也是為什麼印度進化者數量極多,但是高端戰力極度缺乏的原因。

    在基本瞭解了下印度的現狀後,劉振和伊莎在遠遠眺望了一下他們的聚集地後,堅決的放棄了進入他們所在的聚集地的打算。

    隔著幾里路,只這麼遙遙望去,劉振就幾乎「聞」到了一股恐怖的臭氣。

    這個在華氏城鬼域附近的聚集地,簡直就是「髒、亂、臭」的代名詞。

    或者說,髒亂差就是這個聚集地的特點。

    如果能詳細點的描述,就是很髒、很亂、很臭。

    遠遠眺望過去,成型的房屋都不多。從上空俯覽,只看到大大小小各種奇奇怪怪形狀的建築物堆積在一起,這些古怪的多邊形或大或小,密密麻麻的擠壓在一起,如果不是裡面有人出沒,還有一些煙塵,你根本無法想到這居然是「屋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