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北洋軍閥史話

二四五、北伐軍底定江西福建 文 / 丁中江

    北伐軍攻佔長沙,奮戰武漢,吳佩孚苦撐待援,孫傳芳卻按兵不動,坐觀成敗。他以五省聯軍總司令的身份,指揮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五省,他的錦囊妙計是等待革命軍和吳佩孚軍兩敗俱傷,他則以逸待勞,以靜制動。

    國民革命軍北伐本是兩路進軍,一路出湖南入湖北;一路經江西入江蘇和浙江。當革命軍揚威兩湖時,孫傳芳乃以大軍增援江西,企圖分路向湘、鄂邊境進侵,並將江西總司令鄧如琢所部分為六路:第一路唐福山、張鳳歧兩部集中萍鄉、宜春進犯株州、醴陵;第二路蔣鎮臣部集中永新、蓮花進犯榮陵、攸縣;第三路謝文炳、陳修爵兩路,謝部集中萬載,陳部集中寧岡;第四路劉寶題集中宜春、撫州一帶為總預備隊;第五路楊如軒、楊池生部集中新城、大-,進犯南雄;第六路賴世璜部偕同閩軍進犯東江。

    15年8月孫傳芳頒發援贛計劃,以皖軍第三混成旅王普部為第一軍,以蘇軍鄭俊彥部為第二軍,謝鴻勳部為第三軍,浙軍周鳳歧部為第四軍,皖軍劉鳳圖部為第五軍,並以浙江總司令盧香亭為援贛軍總司令。9月1日孫聯帥抵贛親自指揮軍事。

    江西的賴世璜部在孫中山第一次北伐時,曾隨同由粵入贛,本為革命部隊。國民政府這次出師北伐時,乃派熊式輝赴江西策反賴世璜,宣達三民主義。熊式輝是江西安義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曾在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是一位謀略家,他銜命赴贛,只身前往,15年7月底行抵筠門嶺,備受歡迎,他以扼要、簡明和有力的辭句說服當地駐軍參加革命,為三民主義而奮鬥。8月初熊續往瑞金會晤賴世璜,賴在熊的剴切說服後,欣然願意投效革命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第一師,仍由賴為師長,熊式輝為師部黨代表。賴投效革命,接受國民革命軍番號沒有公開,因為這時候孫傳芳已命令福建督理周蔭人以重兵集結汀州、龍巖、上杭、永定、和平等地,賴氏如有異動,將腹背受敵,同時由於賴在表面上仍接受孫傳芳和江西督理鄧如琢的指揮,因此孫方的作戰計劃大體可以獲知,賴以此轉報駐軍汕頭的何應欽。

    當北伐軍向湘、鄂進攻時,為了保障其右側背的安全,以及為了將來的進展容易,所以令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朱培德兼右翼指揮,迨賴世璜正式宣佈起義後,即被委為第十四軍軍長,熊式輝亦升任軍部的黨代表。

    8月22日孫傳芳的援軍先頭部隊已在九江登陸,向贛西推進,所以革命軍為了制敵機先,決定乘孫傳芳的援軍未集中完畢前,主動地採取攻勢。

    9月3日革命軍在李濟琛指揮下進攻贛州,由於賴世璜起義,近水樓台,遂於9月6日佔領贛州,楊如軒、楊池生兩部狼狽逃竄。右翼軍在朱培德指揮下亦於6日佔領萍鄉,10日佔領宜春城,18日攻克高安。

    革命軍第六軍程潛部於9月10日攻克高安,即向南昌前進,19日午後程潛親率十九師襲占南昌,由於輕敵冒險,其他各軍事前未有協同,孤軍深入,孫傳芳軍自南潯路及樟樹兩方面積極增援反攻,程潛軍力單薄,眾寡懸殊,被迫退出南昌。

    北伐軍認為江西南昌的會戰關係北伐全局,所以蔣中正由湘、鄂前線折回長沙,轉道入贛,親自督師。15年9月19日,他進抵萍鄉,26日進駐新喻。由於孫傳芳的援贛大軍雲集九江,似有西出鄂境擾襲革命軍側背的企圖,北伐軍乃抽調第七軍李宗仁部集中大冶、陽新準備進攻九紅。

    孫傳芳已由蘇、浙、皖三省大集援軍,編成五個方面軍和一個總預備隊。

    以鄧如琢部編成第一方面軍,下轄唐福山、張鳳歧、蔣鎮臣、謝文炳、楊如軒、楊池生、陳修爵、劉寶題等部,擔任樟樹以南至吉安地區之作戰。

    以鄭俊彥為基幹,編成第二方面軍,下轄李彥清、彭德銓、李良臣、楊賡和、梁鴻恩等部擔任南潯路南段樂化、南昌地區之作戰。

    以盧香亭所部為基幹編成第三方面軍,下轄謝鴻勳、楊震東、劉士林、崔錦-、李俊義等部,擔任南潯中段德安、塗家埠、武寧地區之作戰。

    以周蔭人所部編成第四方面軍,在閩粵邊境及贛南方面與北伐軍對峙。

    以陳調元所部編成第五方面軍,下轄王普、劉鳳圖、畢化東等部,在贛北瑞昌及鄂東武穴、富池口、石炭窯一帶活動。

    以周鳳歧部為總預備隊下轄斯烈、陳光組兩旅,駐守九江、湖口地區策應。

    孫傳芳自己則在九江口外的江新輪上坐鎮指揮。

    9月24日由熊式輝所率領的十四軍兩個團先克泰和,再克吉安,27日攻佔吉水,其他各軍協同前進,29日魯滌平部進駐峽江。

    9月26日李宗仁率夏威、胡宗鐸兩路軍向瑞昌推進,29日向德安進攻,截斷南潯路,30日攻克箬溪。

    9月30日蔣中正進駐清江,10月2日攻佔新淦城。同時在南昌方面萬壽宮地區激戰激烈。蔣中正再移駐高安,對南昌方面親臨前線督戰,10月3日攻克德安,並對南昌形成包圍。

    孫傳芳下令縮短防線,退守南昌,以重兵扼守牛行車站,構築強固的工事,10月6日起至10日,南昌攻防戰進行慘烈,而德安城和永修城也在孫軍反攻後失陷。

    孫傳芳一直駐在九江招商碼頭江新輪上,他本定10月1日返回南京,因為江西戰況緊張,孫的部下均要求孫暫緩啟程,孫本人頗為猶豫,但下令集中兵力死守南昌。

    堅守南昌的孫軍是鄧如琢的部下張鳳歧、岳思寅、唐福山等部隊6000人。而謝文炳、陳修爵兩部則在東鄉、廣信;蔣鎮臣、楊如軒、楊池生等部則在進賢,以與南昌守軍互相呼應。由於孫軍主力在南潯路,而革命軍在南昌的圍城戰未能奏功,各軍事先未能密切協商,只是單獨作戰,因此一直不能殲滅孫軍主力,10月16日晨北伐軍在魯滌平指揮下乃從南昌撤圍。

    江西督理鄧如琢所部在贛州、樟樹一帶遭擊潰,鄧本人則於樟樹棄守時通電下野,其殘部由蔣鎮臣以前敵總指揮名義收容作戰,但士氣低落,戰鬥力遠非昔比。

    革命軍自南昌撤圍後,集中兵力準備先殲滅南潯路的孫軍主力。孫部援贛部隊3.5萬人全部集中南潯路,自牛行至樂化為孫部第二方面軍主力,塗家埠至永修、德安一帶則為孫部第三方面軍主力及第六方面軍一部,馬回嶺至九江一帶則為孫部的總預備隊。孫部第五方面軍則在瑞昌、陽新、武穴、田家鎮方面策應南潯路方面之作戰。在撫州、進賢、東鄉方面的孫軍蔣鎮臣、楊池生、楊如軒、謝文炳、陳修爵等部雖經戰敗,仍保有1.3萬餘人。

    孫傳芳現在也開始了惡運,江西的戰況不利,他欲行不能,革命軍在武漢方面已攻佔了武昌城,北伐左翼軍已進逼沙市,福建的周蔭人部則被北伐東路軍阻於永定、鬆口;江蘇的白寶山和浙江的夏超宣佈了獨立,不受孫傳芳節制,現在孫傳芳的處境比吳佩孚也好不到哪裡了。

    北伐軍鑒於江西戰局關係北伐前途,而肅清江西的孫軍則在於對南潯路總攻擊,以期一舉擊潰孫軍的主力。10月28日蔣中正在高安行營親自下達總攻擊令,並頒布作戰命令云:

    「我軍自出師以來,與賊鏖戰於湘、鄂、贛之間者,三月於茲,吳佩孚軍閥所部已被我殲滅,孫傳芳軍閥之主力亦已被我擊潰,革命力量日益擴大,民眾痛苦逐漸減除,因為先總理呵護之靈,實亦我將士奮鬥之績。風聲所播,慶慰同殷。且我前敵官兵,輾轉應戰,艱苦備嘗,甚至衣被不完,-粥不繼,乃能深明大義,益勵堅貞,奮勇圖功,殺敵致果,此本總司令尤深嘉念者也。邇來國內軍閥冀圖苟延殘喘,遂合力以謀我,復勾結帝國主義者陰相援助,狡焉思逞,日甚一日。孫傳芳尤為軍閥現時重心,黨國前途之障礙。故我軍此次總攻擊,務將孫賊勢力迅速撲滅,使軍閥餘孽不至蔓延,即帝國主義者亦必震懾而不敢發,則時局方可成功。凡我革命軍人,須知我不殺賊,賊必殺我,寧為玉碎,毋為瓦全,能抱最後之犧牲,方能博得最後之勝利,若縱寇長亂,功敗垂成,不獨貽羞天下,死且無葬身之地矣。懍之!勉之!此令。」

    10月28日革命軍在江西總攻擊,迄11月6日,在南潯路的孫軍主力全被擊潰。

    孫傳芳於11月2日乘艦離九江返吳淞。其部隊已潰不成軍,僅有殘留在南昌牛行車站及瀛上一帶的鄭俊彥部憑工事負隅頑抗,還有蔣鎮臣、唐福山、張鳳歧、岳思寅等殘部固守南昌城和郊區。

    11月3日南昌攻城開始,革命軍士氣如虹,前仆後繼,白崇禧率軍將蘇軍及唐福山兩殘部在滁槎附近完全繳械,又在馬口圩附近俘虜李彥清、王良田以下官兵1.5萬餘名及械彈無數。革命軍右縱隊則將南昌城外蔣鎮臣部6000餘人繳械,南昌城內守軍唐福山、張鳳歧、岳思寅部及蘇軍共3000人豎白旗投降。革命軍遂於11月7日佔領南昌城,9日蔣中正進駐南昌,分兵規復瑞昌、九江、湖口、武穴。

    革命軍在進攻南昌時是採取孤立包圍,斷絕其外援,同時以主力擊潰南潯路孫軍的主力,最後迫南昌城內守軍投降,比起對武昌戰役的攻堅,損失少而戰果大。

    革命軍在江西的空前勝利,對於孫傳芳而言,打擊非常慘重。

    福建方面對革命軍一直是很大的威脅,因為由福建進軍粵東,從前陳炯明就是取這一條路,而福建是孫傳芳的勢力,當革命軍在江西和孫傳芳軍大戰時,福建的周蔭人集中主力據守閩粵邊境,對北伐軍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周蔭人的力量說小不小,也有六七萬人,周以十二師師長兼福建督理。當孫傳芳在江西作戰不利時,即一再責令周蔭人迅速率師進襲粵東,以牽制革命軍。15年9月下旬周部張毅、劉俊、李寶珩、孫雲峰、李鳳翔分向饒平、大埔、峰市、蕉嶺前進,周本人亦由龍巖進駐永定督師。

    陳炯明在廣東東江一帶還有餘黨,無日不思再起,周蔭人開始進迫粵東時,亦暗中接濟陳部械彈,令其擾亂革命軍後方。

    蔣中正在北伐之初,即決定派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率三師戍守潮、梅,以防守福建的北軍,並秘密派員入閩連絡周蔭人的部下,同時搜集情報,所以對於福建情況瞭若指掌。

    周部向粵東移後,蔣中正認為粵東兵力周眾何寡,實力懸殊,因此迭電何應欽,責令其採取守勢。何應欽認為轄區地廣兵單,若處處設防,勢將處處薄弱,且對周蔭人部隊的弱點非常瞭解,周部多數是北方人,不善於行山路,多以草鞋套布鞋,行動困難,每天行20餘公里,即感疲勞,而閩、粵邊區地形複雜,山地太多,對周部士兵極為不便。周蔭人在福建竭力搜刮,福建人恨之入骨,各部隊之間同床異夢,互不相助,而福建民軍蜂起,可以牽制周的後方,所以何應欽認為革命軍如能集中兵力擊破周蔭人的主力第三軍,福建不難平定。

    蔣中正接到何應欽條陳,立即接受何的建議,令何率師入閩,擊破周軍,平定福建。何受令後以大敵當前,而潮、惠一帶又有陳炯明的殘餘,乃以中央軍校潮州分校教育長王繩祖為潮州衛戍司令,並令率全校學生400餘人協同代理潮、梅警備司令何輯五擔任潮汕後防。閩省國民黨人更組織閩省參謀團,推宋淵源為臨時主任,領導各路民軍及聯絡海軍在閩響應。何應欽則由汕頭赴高坡指揮一切,9月30日到三河壩,10月9日到左弼,以第三師奇襲永定,10日下午攻入永定城,俘虜城內周軍和周蔭人司令部人員,周本人率衛隊十餘人在當日下午4時倉皇越城逃逸。同日第十四師肅清蘆壩的周軍。於是何應欽乃率部經峰市迂迴鬆口,11日佔領峰市,12日渡河進攻鬆口,分三面圍攻鬆口,當晚何應飲進駐鬆口圩,這場戰鬥俘獲周部支隊長李寶珩及團、營、連長以下官佐50餘名、士兵4000餘人,繳獲步槍4000餘支,炮十餘門。

    周部第二軍李鳳翔部曹萬順、杜起雲兩旅於10月8日在蕉嶺起義,投效革命軍,受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由曹萬順為軍長兼第一師師長,杜起雲為第二師師長。何應欽並命該軍以一部留駐巖前,主力進駐中都,另一部挺進上杭。

    當何軍克復鬆口時,正是革命軍在江西大捷,蔣中正已進駐南昌,自大江南北進軍東南,乃派何應欽為國民革命軍東路總指揮。上杭收復後何軍即向汀洲進擊,10月29日完全佔領汀洲,繳獲步槍500餘枝,機槍三挺,炮五門。10月24日進佔漳州,11月7日進佔南靖,11月20日到達同安,12月7日攻克福州,俘虜萬餘人。周蔭人在閩殘部由其旅長李生春收容,投效革命軍,何應欽令其歸入第十七軍。

    周蔭人殘部向浙江溫、台逃竄,企圖與孫傳芳在浙各部聯合,這時浙江的陳儀已通電響應革命軍,但該軍遠在紹興、甬江一帶,兵力分散,前後受敵,乃放棄紹、甬分兩路南下,迎擊周蔭人竄浙之部隊。

    16年1月上旬陳儀部與周軍接觸,即跟蹤迫進臨海,何應欽乃派十七軍由閩入浙協同夾擊周軍。

    李生春雖在福州投效革命軍,可是自周部竄入浙境,李生春即不聽指揮,何應欽派其入浙作戰,他由福州出發,經古田至建甌,抗命不行,要求補發周蔭人時代的欠餉。3月2日何應欽至延平,即命第二路指揮官馮軼裴率部將李生春繳械,而福建全省遂入革命軍掌握中了。

    福建的平定,何應欽的戰略戰術都運用得非常靈活,且對於敵情,瞭解透徹,所以能轉守為攻,先發制人,以弱勝強,大獲全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