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軍務院組成 文 / 丁中江
岑春煊早在4月初旬就已由上海到了香港,在清朝末年他的聲望僅次於袁,他和袁兩人一直是敵對的。民國後他也是反袁的,而且加入了國民黨。二次革命時,傳說國民黨要擁他為總統以對付袁,可惜二次革命失敗得太快。這一次岑總算趕上了直接參加倒袁的活動,兩廣和西南都是他最有關係的地區,使他有所作為,他遂於4月19日由香港啟程前往肇慶。
岑春煊抵達肇慶後,即由兩廣軍方聯名通電推戴岑為護國軍都司令。5月1日兩廣護國都司令部成立。岑春煊為都司令,梁啟超為都參謀,李根源為副都參謀。
兩廣都司令部成立後,岑春煊、陸榮廷、梁啟超等就打算把護國討袁的重心由滇、黔移到兩廣,因此計劃籌組一個中央機構。
5月8日,梁啟超一手擬議的護國軍中央機構軍務院宣告成立,以代行北京國務院的職權,軍務院的組織如下:
第一條:軍務院直隸大總統,統籌全國軍機,施行戰時及善後一切政務。
第二條:大總統不能親臨軍務院所在地時,一切軍政、民政、對內、對外事宜,以軍務院名義行之。
第三條:軍務院置撫軍,無定員。以撫軍議決或同意行其職權。撫軍以各省都督或護理都督、全省以上聯合軍都司令、都參謀及各獨立地方成軍有二師以上之軍總司令任之。凡新取得前項資格者,同時取得撫軍資格。
第四條:軍務院由撫軍互選撫軍長、副長各一人。撫軍長執行撫軍議決及同意之事項。撫軍得贊襄撫軍長協理一切。撫軍長有事故時,副長攝行職權。撫軍長、副長俱有事故時,得公推撫軍代攝行職權。
第五條:軍務院置政務委員會,由撫軍互選一人領委員長。設各種委員,無定員,分掌外交、財政、軍政、法制各項政務。
第六條:軍務院置各省代表會,由各省都督各派二員列席,以備咨詢。
第七條:軍務院置秘書,無定員,承撫軍長、副長、政務委員之命,掌管機要事宜。
第八條:軍務院遇有關於對內、對外特別重要事宜時,由撫軍之合議或同意得特任專使處理之。
第九條:軍務院所屬各種委員會、各省代表會組織細則,以院代定之。
第十條:軍務院自國務院依法成立時撤廢之。
原來擬議中的撫軍長是岑春煊,其後決定推唐繼堯,因為雲南唐繼堯是首義人,又是實力派。所以應由唐繼堯為撫軍長,以岑春煊為副撫軍長。軍務院設於肇慶,唐遠在昆明,乃由岑以副撫軍長代理撫軍長。並推劉顯世、陸榮廷、龍濟光、梁啟超、蔡鍔、李烈鈞、陳炳-為撫軍。
撫軍資格規定為獨立各省都督及軍長以上的實力派,梁啟超則是特殊的例外,是實力派以外的人,他因為是倒袁的首創者,又是蔡鍔的老師,所以他很自然地成為軍務院中的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從這張名單中看出這是兩廣主唱的戲,一切是梁啟超的策劃,卻把首義的滇、黔降為配角了。
軍務院直隸大總統,這裡所謂的大總統當然不是袁世凱,大總統不能施行職務時,由軍務院代行,軍務院置各省代表會,由各省都督派代表二人列席。以唐紹儀為外交代表,王寵惠和溫宗堯為副代表。唐繼堯遙領撫軍長後,通電中外,略謂:「迫於時艱,勉膺重任,謹掬血誠,誓以公心效忠國事,一俟大難削平,即當退避賢路。」
蔡鍔是反對設立軍務院的,當5月初旬兩廣籌組軍務院時徵求滇、黔同意,蔡即復電認為目前只須迫袁退位,而由段祺瑞出面主持,不宜組織政府,致招爭權奪利之嫌,而啟南北分裂之漸。
軍務院成立後,發表第一號宣言:
「中華民國大總統領海陸軍大元帥一職,依法應由副總統黎公繼任,已由本軍政府宣言在案。但黎公今方陷賊圍,未克躬親職務。查《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第二項云:大總統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以副總統代理之。副總統同時缺位,由國務院攝行其職。今大總統身體蒙難,副總統職尚虛懸,國務院又非俟大總統任命,經國會同意後,不能組織。而軍事正亟,既當求統一之方,至國運方新,尤宜作通籌之計。今由繼堯等往復電商,特暫設一軍務院,直隸大總統,指揮全國軍事,籌辦善後。軍務院置撫軍若干人,用合議制裁決庶政。其對外交涉,對內命令,皆由本院名義行之。俟國務院成立時,本院即當裁撤。除將軍務院組織條例別行公佈外,特此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軍務院各首領就任宣言——
「北京黎大總統,雲南、貴州、南寧、廣州、杭州都督府,瀘州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部、南寧護國軍第二軍總司令部及護國軍各地前敵總司令,各省將軍、巡按使、巡閱使、鎮守使,各師旅長,各道尹縣知事,暨兩廣各團體、各報館公鑒:護國軍軍政府宣言如下:本軍政府設置軍務院,權理軍國重事,業經宣言,並將組織條例公佈在案。今於五月八日組織軍務院成立,遵照條例,以繼堯、顯世、榮廷、濟光、春煊、啟超、鍔、烈鈞、炳-等任軍務院撫軍,並往復通電,互選繼堯為撫軍長,春煊為撫軍副長,啟超領政務委員長,暫定廣東為軍務院所在地。繼堯因雲南地方職守未能遠離,依條例第四條第二項由春煊攝行撫軍長職權。繼堯等菲德庸才,迫於時艱,勉肩生任,謹掬血誠,誓以公心效忠國事。一俟大難削平,即當退避賢路,皇天后土,實鑒斯言。為此佈告中外,鹹使聞知。再,浙江都督呂公望,遵依條例應任撫軍,因交通阻梗,電商未復,除專電敦請加入外,合併聲明。雲南都督唐繼堯、貴州都督劉顯世、廣西都督陸榮廷、廣東都督龍濟光,兩廣護國軍都司令岑春煊、兩廣護國軍都參謀梁啟超、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蔡鍔、護國軍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廣西護國都督陳炳。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