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文 / 普羅斯佩·梅裡美
根據中國和法國的文化交流協定,一九八二年新年伊始,中央歌劇院首次把法國著名歌劇《卡門》搬上中國舞台,轟動了北京。法國《世界報》發表之章說:「中國人用毛澤東的語言演唱的《卡門》,一月一日在北京首演獲得了罕見的成功。」《費加羅報》評論稱:「《卡門》在紫禁城獲得了凱旋般的勝利。」此後,歌劇《卡門》不時在中國舞台上演,在電台、電視台播出,有關唱片、錄像帶和激光盤在中國音像市場暢銷不衰。
喬治-比才作曲的歌劇《卡門》,是由劇作家享利-麥牙克和呂多維克-阿來維根據法國著名作家梅裡美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四幕歌劇的。歌劇《卡門》與小說原著在藝術上可謂珠聯璧合,交相輝映,都是世界文化瑰寶,一部是不朽的音樂名著,一部是不朽的文學名著。
凡是世界名著,大都給讀者、觀眾或聽眾留有無限開放的欣賞時空,也就是說,不同國度、不同時代的讀者、觀眾和聽眾,都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得到藝術的熏陶和享受。
中國讀者對卡門這個藝術形象並不陌生。梅裡美的小說在中國早就有譯本。現在觀眾和聽眾熟悉的吉卜賽女郎卡門,就是讀者早就熟悉的嘉爾曼。卡門就是嘉爾曼,都譯自法語「CARMEN」。為了把小說與歌劇加以區別,我們還是主張保持小說原來的譯名嘉爾曼。
梅裡美小說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少而精」,他的作品雖然不多,但人都是精雕細刻之作。《嘉爾曼》就是作家經過十五年長期生活、知識和藝術積累精心構思的結晶。
梅裡美年輕時不僅愛好文學創作,而且熱衷於學術研究,對考古、社會調查有濃厚的興趣。一八三○年,梅裡美到西班牙旅行,結識了蒙蒂若女伯爵,並成了她的終身朋友。女伯爵向她講述了西班牙北部山區一個納瓦人愛上一個波希米亞女郎,結果為愛情殺了情敵又殺了情人的故事。梅裡美曾到西班牙古戰場進行考古調查,聽到大量關於強盜何塞-瑪麗亞的俠義與罪惡活動的故事。有一次,他在穆爾維德羅附近住進一個鄉村野店,受到一個叫嘉爾曼西塔美麗姑娘的接待,目睹了她的巫術表演。他觀賞過西班牙鬥牛的壯烈,也領略過刑場行刑的悲慘。作家在西班牙的所見所聞,大都通過書信形式在法國文學刊物發表。嘉爾曼的藝術形象一直在他心頭縈繞,多次呼之欲出,但遲遲不肯進入小說角色。直到一八四四年,梅裡美完成了對波希米亞流浪民族廣泛的社會調查,收集了大量有關波希米亞的風俗習慣和生動諺語,並且寫成了學術論著。最後,他在研究唐佩德羅國王歷史時,發現瑪麗亞-帕迪利亞女王是「波希米亞人的偉大女王」,即波希米亞巫術的老鼻祖。於是,梅裡美終於給嘉爾曼找到了「燈街」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活動基點。一個在世界文壇、樂壇、影壇大放異彩的波希米亞女郎形象終於脫穎而出,傾倒了無數的隔世讀者、聽眾和觀眾。作家掌握的原始素材,本來足可以寫出洋洋百萬言的鴻篇巨製,但梅裡美硬是把長篇小說的題材高度濃縮成短篇小說,可見作家苦心孤詣、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和惜墨如金、刻意求工的語言風格。古人云,山不在高在於仙,水不在深在於龍,讀過梅裡美的小說,我頓時想添一句:文不在多在於精。《嘉爾曼》正是梅裡美細針密縷的藝術精品。
嘉爾曼是一個普通的西班牙波希米亞女郎。她聰明伶俐,能歌善舞,機靈潑辣,野性十足而又嫵媚動人。從表面上看,她賣弄風騷,打架鬥毆,走私行騙,甚至賣弄色相,雞鳴狗盜的營生幾乎無所不為;但實際上,她不過是罪惡土地上開出的一朵「惡之花」。
嘉爾曼生活的時代,正是資產階級戰勝封建階級,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時代,資產階級的革命熱情已經熄火,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財富佔有慾,就連女人和愛情也淪為商品,成了佔有的對象。統治階級總愛標榜為自己服務的法律、道德和自由。但他們的法律、道德和自由,都是以財富佔有為前提的。也就是說,誰佔有財富,誰便有了自由,也就因此可以侈談道德,也就因此理所當然受到法律的保護。誰被剝奪了財富,誰就被剝奪了自由,自然談不上道德,也就理所當然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資產階級法律、道德和自由的虛偽面目已經暴露無遺。對資產階級革命曾經抱有強烈幻想的一些知識分子感到大失所望,便從反封建的立場轉入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在文學領域出現了批判現實主義浪潮。梅裡美加入了這個行列。他雖然不像雨果、司湯達和巴爾扎克那樣鋒芒畢露,波濤洶湧,但其藝術功力卻也木入三分,可以滴水穿石。
梅裡美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是通過嘉爾曼這個藝術形象來表現的。嘉爾曼天生愛好自由,過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根本無視國家法律的存在,也不受社會道德規範的約束,向來我行我素,後來發展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她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她追求愛情,但一旦發現愛情使她淪為奴隸,便斷然犧牲愛情;她熱愛生命,但一旦發現生命失去了自由,便斷然選擇了死亡。嘉爾曼不干涉別人的自由,但也絕不允許別人干涉她的自由,包括她的情人唐何塞在內。唐何塞愛嘉爾曼,為了佔有她,不惜執法犯法,殺害了自己的上司,繼而又殺害了嘉爾曼的丈夫。嘉爾曼發現唐何塞為了佔有她,處處干涉甚至剝奪她的人身自由,便明確對他表示不再愛他了。唐何塞得不到嘉爾曼的愛,竟舉刀毀滅了自己的所愛,向現存的法律投降,向社會道德懺悔,心甘情願走上了絞刑架。唐何塞追求愛情不惜剝奪愛人的自由和生命,而嘉爾曼追求自由寧可犧牲自己的愛情和生命,兩種人生哲學水火不相容,愛情悲劇不可避免。
評論家用「惡之花」形容嘉爾曼的確十分精當。我由此聯想到美麗而有毒的罌粟花。罌粟花俗稱鴉片花,如果人們不去招惹她,讓她在野外的天然環境裡自由生長,她該是多麼天真爛漫,可親可愛。但社會如果強迫她到燈紅酒綠的世界裡賣弄,她便不得不強化花果誘人的妖艷和毒性,以暴露和對付既要吸毒又要禁毒的法律和道德的虛偽。
梅裡美創作《嘉爾曼》表現出「十年磨一劍」的非凡「慢功」,不惜花費十五年的構思培育出一朵「惡之花」;那麼,他創作《高龍巴》,則表現出神奇的「快功」,一氣呵成一朵「善之花」。一八三九年,梅裡美作為歷史文物總監,到科西嘉島檢查歷史文物狀況,順便對科西嘉民情風俗進行了考察,聽到不少血親復仇的動人故事。梅裡美創作靈感一觸即發,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於一八四○年就完成了中篇小說《高龍巴》的寫作。《高龍巴》的藝術成就和對當時法律、道德的批判,與《嘉爾曼》有異曲同工之妙。
高龍巴是科西嘉山區土生土長的一個聰明、美麗、善良、機智、勇敢、強悍的山村姑娘。她的父親戴拉-雷比阿上校是拿破侖手下的一位立過戰功的軍官。滑鐵盧失敗後,法國王朝復辟,雷比阿上校退役回鄉,處處受到老冤家、新鎮長巴裡奇尼律師的欺壓,一天突然慘遭謀殺。高龍巴憑著她的敏感和直覺認定是冤家巴裡奇尼一家所為,但她沒有掌握直接的證據。在科西嘉,血親復仇是代代相傳的老傳統和舊風俗,兒子如果不報殺父之仇必被公眾恥笑為孬種。但高龍巴的哥哥戴拉-雷比阿中尉長期在歐洲大陸接受「文明」教育,已經淡忘了科西嘉傳統,滿腦子是「文明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觀念,對官方提供的「證據」深信不疑,相反對妹妹的「猜疑」則橫加指責,一再主張與世仇和好。高龍巴為了報仇雪恨,不僅要同武裝的敵人鬥智鬥勇,還要同當權的法官和省長鬥智鬥法,還要對忘本的哥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謀,激之以恨,做耐心細緻的開導說服工作。結果是,一個沒有受過資產階級文明教育的尚未完全開化的野姑娘,竟然以驚人的膽魄和智慧,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一步步引導哥哥走向有理、合法、成功的復仇之路,並戲劇性地幫助哥哥贏得了一個英國高貴小姐的純真愛情。高龍巴懲惡揚善的高明與成功,藝術地反襯出歐洲「文明」社會法律和道德水準的低下。不僅巴裡奇尼律師不是她的對手,就是省長、國王檢察官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她的哥哥、綠林好漢、英國軍官和貴族小姐,對她也由衷地欽佩。
梅裡美不愧是世界級的故事大師。他講述嘉爾曼和高龍巴的故事,娓娓道來,懸念迭出,高潮突起,驚心動魄,引人入勝,既叫你莫測高深,又讓你感同身受,讀時愛不釋手,讀後拍案叫絕,而且回味無窮。
楊松河
一九九四年十月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