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

譯序 文 / 卡夫卡

    弗蘭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學學文學,後轉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23年遷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於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

    卡夫卡的一生正值奧地利近代史上發生深刻社會變革的時期。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匈帝國面臨著種種無法克服的危機,在一股股革命浪潮的衝擊下東搖西晃,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盡處徹底解體。資產階級共和制得到確立,但舊的矛盾還未盡數妥善解決,各種新的社會矛盾又層出不窮,這些新舊矛盾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當時社會動盪不安的特點。在這動盪不安的社會裡,受苦最深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這動盪年代的各種矛盾中,在新舊觀念的搏擊中,在當時各種思潮的影響和啟發下,卡夫卡以自己獨特的目光認識著這個異化的世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批判著這個充滿罪惡和醜陋的世界。這種認識和批判以及體現在他的作品中的惶恐、不安、迷惘,構成了他的創作基調。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人的歷史、人的本質、人的命運、人的處境、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關係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對人的前途的憂慮和不安,可以看到他對小人物的關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對這世界的醜陋表示了無比的憤怒。

    卡夫卡是位影響遍及全球的作家,然而他的同代人卻並不理解他。我們今天還能從整體上較全面地瞭解卡夫卡,還能看到他較豐富的創作,得感謝引導卡夫卡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馬克斯-布羅德先生,卡夫卡臨終時囑托他燒燬所有的手稿,但他沒有遵囑行事,而是將其整理出版,為世界文學寶庫保存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此功此績是不可磨滅的。

    此譯本據保爾-拉伯(paulraabe)編選的《卡夫卡短篇集》譯出,此集收入了卡夫卡生前發表和未發表的所有短篇。短篇在這裡指的是篇幅較短的作品。從我們對文學體載的劃分標準來看,本集中有相當一部分很難歸入小說類,而為它們找一個具有概括性的合適名稱又相當困難,所以我們權且就稱它們為「短篇」。譯本的第一部分為生前發表過且編成集子出版過的作品,第二部分為生前發表過但未收入集子的作品,第三部分為遺作。遺作部分作品大部分原本沒有標題,現有的標題是布羅德先生整理出版時加上去的。卡夫卡的遺作只是些草稿,有的甚至是非常潦草地寫在稿紙或其它紙上,所以在整理出版時產生了許多文字技術方面的困難,而這就是各種德文版本在某些地方差異較大的原因。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寫,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只要你能讀進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脈絡,定會獲益匪淺。下點功夫讀一讀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為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一陣陣震驚和恐懼,因為他彷彿在為人類的明天敲起陣陣急促的警鐘,他為人類的未來擔憂。每位讀者在讀卡夫卡時都會有自己的感觸、理解、認識、聯想,但我們希望讀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繪的迷惘中。

    譯者

    1995年12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