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青年近衛軍

第55章 文 / 法捷耶夫

    卡佳碰到的坦克是先遣坦克部隊的先頭巡邏隊,一共有兩輛,但是另外一輛停在大路那邊,也是在一個小丘後面,所以她在最初一瞬間沒有發覺。攔住她的那個坦克手是那輛坦克的車長兼先頭巡邏隊隊長,不過這一點倒是猜不出來的,因為那個軍官穿的是普通工作服。這些都是卡佳事後才知道的。

    車長命令她走下小丘,自己從坦克裡跳出來,跟著他又跳出一個坦克手。在車長盤問她的身份的時候,她仔細看著他的臉。車長還非常年輕,但是疲倦得要命,顯然好久沒有睡過覺,所以眼皮不由自主地要耷拉下來,他要費很大的勁才能抬起這兩片發腫的眼皮。

    卡佳向他解釋她是什麼人,來的目的是什麼。軍官的面部表情顯示出,她說的一切也許是真,也許是假。但是卡佳並沒有注意到這種表情,她只看見面前的這位軍官的年輕的臉疲倦得要命,眼泡發腫,這使她一次又一次地熱淚盈眶。

    從黑暗中,沿著大路突然開來一輛摩托車,在坦克旁邊停下,摩托車手用平常的語調問道:

    「出了什麼事?」

    根據問話的性質,卡佳懂得摩托車手是因為她而被召來的。在敵後五個月的工作中,她已經養成習慣去留意平時不為人們重視的那些細節。即使從坦克裡用無線電通知摩托車手的所在地,他也不能來得這麼快。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把他召來的呢?

    這時另一輛坦克的車長走過來,匆匆地打量了卡佳一眼,兩位車長和那個摩托車手便都退到一旁,一起商量了一會。摩托車手就又向黑暗中疾馳而去。

    兩位車長走到卡佳跟前,年紀較大的一個有點不好意思地問她有沒有證件。卡佳說,證件她只能呈交上級指揮部。

    他們一言不發地站了一會,後來第二個車長(他比第一個更年輕)用低音問道:

    「您是從什麼地方通過的?德國人的防禦工事築得堅固嗎?」

    卡佳把她關於防禦工事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他們,並且說明是一個十歲的男孩帶她穿過這些工事的。她還告訴他們,德國人在埋葬他們自己人以及她看到我們的炮彈炸出來的一個彈坑。

    「啊,一顆炮彈原來射到那邊去了!你聽見嗎?」第二個車長帶著稚氣的笑容望望年紀較大的車長,高叫起來。

    直到現在卡佳才明白,白天以及後來傍晚時分,她在迦麗亞家裡聽到的忽而逼近、忽而沉寂的炮轟,原來就是我們的先遣坦克在轟擊敵人的防禦工事。

    從這一分鐘起,卡佳跟兩位車長的關係變得比較友好起來。她居然敢問先頭巡邏隊隊長,他是用什麼方法召來了摩托車手。隊長就向她解釋,他是用燈光打訊號——開亮坦克後面的小尾燈——把摩托車手召來的。

    他們正這樣交談著,摩托車手在車上掛了一個車斗又駛過來了。摩托車手甚至對卡佳敬了個禮,——可以感到,他已經不僅把她當作自己人,而且還把她當作一個重要人物了。

    從卡佳坐進車斗起,她就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感覺。在她到了自己人那裡之後,這種感覺還繼續了好幾天。她猜想,她不過是到了一個插進仍然是敵占區的坦克分隊。但是她已經不把敵人的力量放在心上了。敵人也罷,她卡佳這五個月來所過的那全部生活也罷,她一路上遇到的艱難也罷,——這一切不僅已經留在後面,而且在她的意識中也好像後退得老遠老遠了。

    一條偉大的精神分界線把她跟剛才還包圍著她的一切分隔開來。現在環抱著她的是一個具有和她同樣的感情、體驗、思想方法和人生觀的人們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是非常巨大,跟她到目前為止所生活的那個世界相比較,它簡直是廣闊無垠的。她可以乘這輛摩托車再走上一天,再走上一年,到處也還是這個自己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不用隱藏,不用說謊,不用在精神上和肉體上勉強自己做什麼。卡佳重又覺得自由自在了,永遠自由自在了。

    寒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似的,可是她心裡卻感到,她可以放開嗓子歌唱。

    摩托車手沒有讓她坐上一天,甚至不到一小時,——他疾馳了不到兩分鐘。他在開上一座架在大概是在夏天乾涸了的、現在覆著一層薄雪的小河上的小橋時,就略微減低速度。在由這條小河形成的、兩邊坡度不大的低低的峽谷裡,卡佳一眼就看到沿著大路排列過去的十來輛坦克和幾輛卡車。在卡車裡和卡車旁邊,都有我們的所謂機械化步兵隊裡的自動槍手或坐或立。這是些戴著冬季的暖帽、穿著棉衣的最普通的自動槍手。

    這裡已經在等待著卡佳。摩托車剛駛下小橋,就有兩個穿工作服的坦克手走到她跟前,攙著她的胳臂幫她爬出車斗。

    「請原諒,××同志。」一個已經上年紀的坦克手行了個敬禮,用假證件上寫的那個來自契爾的女教師的姓稱呼卡佳,「請原諒我不得不履行這個手續……」

    他用手電筒照著,從上到下地看了她的身份證,馬上就還給她。

    「一切都沒有問題,大尉同志!」他轉過身去對另一個坦克手說。那個坦克手的臉上有一道剛結疤的新傷痕,傷痕從前額下來,斜著經過鼻樑和左面頰。

    「凍壞了吧?」大尉問。根據他那親切、有禮、有時非常溫柔的聲調以及他那整個謙虛而又威武的姿態,卡佳猜到跟她談話的是坦克隊的指揮員。「又沒有時間可以讓您暖和一下,——我們就要出發了。不過……要是您不嫌的話……」他用一隻不靈活的手很不方便地把掛在肩上的酒壺從腰後面推到前面來,拔掉瓶塞。

    卡佳默默地用雙手接過酒壺,喝了一大口。

    「謝謝。」

    「再來點!」

    「不喝了,謝謝您……」

    「有命令立刻把您送到軍團司令部,坐坦克去。」大尉笑著說,「路上的敵人雖然被我們壓制住,可是這個地區亂得厲害,鬼知道它!」

    「您怎麼知道我的姓?」卡佳問,她覺得這一口攙了水的酒精像火一樣燒著她。

    「他們在等著您。」

    就是說,這都是伊凡-費奧多羅維奇,她親愛的伊凡,為她做好的準備。她覺得心裡熱呼呼的。

    她把她知道的有關村前工事的一切情況又講了一遍。卡佳猜測,坦克隊馬上就要去奪取這些高地。果然,在人家扶她爬上炮塔、再下到冰冷的坦克裡的時候,——她到了坦克近旁才感到它的龐大,——周圍的坦克就令人膽戰心驚地吼叫起來,自動槍手們也都直奔卡車。

    她要完成她的旅途所乘的那輛坦克裡的全體人員一共是四個人。他們各有各的位置。他們讓卡佳就坐在作戰部分的底上。坦克裡很擠,她就坐在車長腳下。全體人員裡只有駕駛員沒有受傷。

    坦克車長頭部受傷。他頭上包了一層厚厚的藥棉,外面又裹上繃帶,所以不能戴坦克帽,他戴著普通士兵戴的帽子。他的一支胳臂也受了傷,掛著吊帶,所以他總是不自覺地非常小心地保護著它,不讓它碰著什麼,有時坦克的衝撞使他痛得直皺眉頭。

    他和他的人員非常不願意離開他們的夥伴,起初他們對待卡佳態度冷淡,認為都是因為她才害得他們到後方去。原來,只有坦克車長和駕駛員是原來的人員,另外兩個是從別的坦克裡撤下來的,儘管他們拚命反對,他們的位置還是由這輛坦克裡沒有受傷的夥伴去頂替了。卡佳被帶到坦克跟前的時候,坦克車長和大尉之間發生了一場小小的爭執,雖然雙方說話非常客氣,然而兩人的臉色都非常難看。不過臉上傷痕沒有痊癒的大尉卻堅持自己的意見。他想利用送卡佳的機會順便把部隊裡的傷員送走。

    坦克開動之後,坦克手們看清楚跟他們同行的是一個年輕婦女,他們對她的態度就改變了。加上他們又知道,卡佳剛穿過他們的坦克隊要去奪取的那些工事,大伙都活躍起來。

    他們都是些年輕人,大約比卡佳小五六歲。

    坦克車長立刻吩咐開闢「第二戰場」——人們給美國罐頭燜肉起的名字。那個機槍手兼報務員轉眼之間就開闢了「第二戰場」,把麵包切成老厚的一片一片,車長也用左手把他的酒壺遞給卡佳。卡佳謝絕了酒,但是津津有味地嘗了燜肉和麵包。坦克手們輪流湊著車長的酒壺喝了酒,於是在坦克裡面就建立起十分融洽的關係。

    他們盡量地開快車。卡佳被顛得左右搖晃。突然,站在打開的艙口的炮長蹲下身子,幾乎把嘴唇貼到車長的耳朵上,說道:

    「上尉同志,聽到沒有?」

    「開始了嗎?」坦克車長沙啞地問,一面用腿碰了碰駕駛員的肩膀。

    駕駛員把坦克煞住。在降臨的寂靜中,大伙聽到了密集的炮轟聲。這些充滿了黑夜的響聲來自卡佳來的那一邊。

    「哈哈,弗裡茨沒有照明彈!」炮長又從坦克裡探出頭來,得意地說,「我們的坦克幹得真帶勁!我看到了開炮的閃光……」

    「讓我瞧瞧!」

    上尉跟炮長換了個位置,小心地把他的裹著繃帶的腦袋伸出去。在他觀看的時候,坦克手們忘了有卡佳在場,對攻勢的進程提出種種推測,又因為他們沒待在自己的坦克裡而表示懊喪。

    車長小心地把裹著繃帶的腦袋縮進來,他臉上的表情簡直好像他是在生病。但是他沒有忘記有卡佳在場,立刻終止這場議論。不過卡佳從他臉上還是能看出他是因為不能參加戰鬥而痛苦。他甚至不得不在他們繼續行駛之前准許大伙輪流看一看那邊發生的情況。

    總的說來,他們都有些情緒低落。但是卡佳是個機靈人,她立刻向坦克手們詳細詢問戰鬥的情況。坦克的軋軋聲使他們談話非常費勁,他們一直在大聲叫嚷。回憶重新給他們帶來溫暖。根據他們的不連貫的敘述,卡佳對於她所到的地帶的戰鬥行動已經有了個初步的、大致的瞭解。

    蘇聯坦克部隊越過了沃羅涅什——羅斯托夫鐵路上介於羅索什和米列羅沃之間這個很大的地段,擊退了卡梅什納雅河德軍防線上的德軍,而在北方新馬爾柯夫卡村那個地區,甚至到了傑爾庫爾河的上游。撤退的德軍匆匆地把卡梅什納雅河和傑爾庫爾河之間的分水嶺,特別是卡佳經過的那些高地,變為前沿防禦地帶。新防線經過李馬遼夫卡、別洛沃茨克、戈羅季希——普羅慶柯領導下的游擊隊現在的活動地區,——一直到頓涅茨河米佳金游擊隊的根據地。對這些地方非常熟悉的卡佳,到現在才能估計出蘇軍突擊的全部威力。同時,她也看到我軍進攻路途上的種種困難。他們得佔領傑爾庫爾河、葉夫蘇格河、阿依達爾河、鮑羅瓦雅河的設防的河岸,得佔領舊別爾斯克——斯塔尼奇諾—魯干斯卡雅鐵路,最後,得強渡頓涅茨河本身。

    卡佳遇到的先遣坦克部隊離開跟在它後面相隔大約十五公里的自己的部隊已經有兩晝夜。部隊朝西方推進,摧毀了路上碰到的敵人的全部抵抗據點,佔領了幾個村莊,其中也包括按照普羅慶柯的指示卡佳要去的那個村子。

    卡佳乘的那輛坦克白天曾在先頭巡邏隊裡參加突擊她所知道的那幾個高地。先頭巡邏隊突然碰上敵人的工事,就開了大炮和機槍,因而招來了敵人的全部火力。在這次突擊中坦克受損壞,車長的頭部和臂部負傷。

    他們離開戰地已經這樣遠,而且這顯然是已經無可挽回的事,所以除了卡佳和駕駛員之外,大伙漸漸都受到疲倦和瞌睡的襲擊。對於在激戰之後能脫身去休息的戰士,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卡佳對他們不由得起了一種愛憐之感。

    他們就這樣經過了幾個居民點。突然駕駛員回過頭來對卡佳大聲嚷道:

    「我們的人來了!」

    他們一直是在大路上行駛,現在卻折到田野裡,接著駕駛員就把坦克停下來。

    夜深了,只有遠處和近處戰鬥的聲音——對於軍人的耳朵是這樣熟悉的聲音——不時打破夜的寂靜。在這片寂靜裡,傳來了迎面開來的大隊鋼鐵巨物的轟轟聲和吱吱聲,愈來愈近,愈來愈響。駕駛員用遮著黑布的前燈打了個燈光訊號。車長和炮長爬出坦克,卡佳也在炮塔裡伸直了身子。

    一隊摩托車手在旁邊疾馳而過,接著出現了沿著大路和草原開過來的坦克和裝甲車。它們的隆隆聲充滿了黑夜。卡佳用手套摀住頭巾底下的耳朵。拖著大炮的黑色炮架尾的龐大笨重的坦克,軋軋地響著,發出刺耳的排氣聲爬過去。它們給人以強大而可怕的印象,而黑暗也更加強了這種印象。

    一輛小裝甲車在他們這輛孤零零的坦克旁邊停下,裡面爬出兩個穿軍大衣的軍人。他們跟車長互相湊著耳朵大聲嚷著交談了一會,間或望望站在坦克炮塔裡的卡佳。後來這兩個穿軍大衣的軍人又爬進裝甲車,裝甲車就在草原上疾駛著去追趕大隊的坦克。

    坦克跟載著機械化步兵的卡車交替向前移動。卡車平穩地在大路上行駛。自動槍手們都朝草原上這輛孤零零的坦克那面張望,在這輛坦克裡,有一個用手套捂著耳朵的婦人也在望著他們。

    黑暗裡,大量的沉重的鐵甲以及彷彿跟它們融為一體的大批人員的這種移動,把卡佳看得目瞪口呆。大概,正是從這一分鐘起,在卡佳內心體驗到的那種被解放的感覺裡,又摻進了一種她久久不能排除的新的感覺。她覺得,看到這一切、經歷這一切的好像不是她卡佳,而是另外一個人。她是從旁邊看見自己,就像人們在夢中看見自己一樣。她初次感到,她對這個以雷霆萬鈞之力闖進她靈魂的世界已經生疏了。所以在使她應接不暇的、時刻變化著的人物、事件、談話,最後,還有人們的概念(其中也有全新的和她久已不用的概念)的萬花筒裡,她久久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她越發希望看見她的普羅慶柯,希望感到他就在旁邊。她為他的擔憂近乎是痛苦。愛和懷念使她心痛,並且因為她早已忘了用眼淚來發洩痛苦而使她更加覺得無法彌補。

    卡佳所遇到的紅軍,是已經意識到自己是勝利者的軍隊。

    經過一年半的戰爭之後,當卡佳看到這個勝利的軍隊的時候,它非但不缺乏裝備,還顯示出那樣強大的武裝力量,這種力量甚至在那些令人無法忘懷的屈辱的日子裡,——當敵人用被奴役的歐洲的最好的工廠所能提供的一切武裝著,沿著熾熱的頓涅茨草原上橫衝直撞、無情地掃蕩一切的時候,——也超過了敵人的力量。但是使卡佳感觸更深的卻是現在命運讓她遇到的那些人。是的,卡佳在萬花筒似的變換中所碰到、所接觸到的人,這是具有新的氣質的人。他們不僅掌握了強大的新技術,他們的精神面貌似乎也已經進入人類歷史上一個更高的新階段。

    卡佳有時痛苦地意識到,他們這些人已經遠遠超越過她,使她永遠望塵莫及。

    由頭部和臂部受傷的上尉指揮的這輛載著這些非常好的「混合」人員的坦克,把卡佳送到了在行軍中被他們碰上的坦克旅的旅部。實際上這並不是旅部,這裡只有旅長帶著一個作戰小組。他們駐紮在昨天早上對故作戰時才遭到嚴重破壞的一個莊子裡。

    年輕的上校在一所唯一倖存的小房子裡接見她。上校眼睛裡充滿血絲,臉色也像他手下的旅部人員一樣,由於睡眠不足而發黑。他因為不能更好地接待她表示歉意,他自己也只是到這兒來稍待片刻,馬上就得出發。不過他還是勸卡佳待在這裡,睡一會。

    「我們的第二梯隊很快就要到來,會有人照顧您,招待您。」他說。

    小房子裡燒得很暖和。軍官們硬讓卡佳脫掉皮襖烤一會火。

    這個莊子雖然遭到嚴重破壞,莊子裡還是有好多居民——大部分是婦女、兒童和老頭。他們看見蘇聯軍人,而且還是坦克手,覺得又高興又新鮮。凡是軍人們,特別是指揮員出現的地方,都圍聚著居民。通信兵在為旅部和它的機關準備一切的時候,已經把電話線接到這座小房子和鄰近的一些殘破不全的房子裡。

    卡佳喝了茶,——這是真正的茶。半小時後,旅長的那輛帶篷吉普車就送她直奔軍部。現在護送她的只有一個帶自動槍的中士。頭部裹著繃帶的坦克上尉和眼睛充滿血絲、臉色黝黑的上校的臉,還有幾十張別人的臉,都從她的記憶中消失了。

    是一個嚴寒的早晨,這一帶都籠罩著白茫茫的迷霧,但是在迷霧後面的什麼地方升起了太陽,卡佳坐的車子徑直對著太陽駛去。

    他們在用平路機平過的大路上行駛,迎面一直有軍隊過來。要不是吉普車不斷讓開大路,在覆著一層薄雪的草原上行駛,卡佳決不會那麼快就到達軍部。不多一會,吉普車就涉水開過在這一帶河水很淺的卡梅什納雅河。由於不斷有坦克和大炮渡河,——大概是在許多地方渡河,——帶來了碎冰、雪和泥砂的混合物,河水變得渾濁不堪。

    霧靄略微消散了一些,可以直視的太陽低懸在地平線上空。在整條河流的兩岸,卡佳都看到現在被我軍佔領的德軍工事。炮彈、來往的坦克和把重炮運往新陣地的牽引車,把周圍這一帶地方到處弄得七高八低。

    過河之後,更難在大路上前進了,因為有大批軍隊向西南方挺進,還有被俘的佔領軍的兵士朝著相反的方向移動。這些俘虜分為大小不等的隊伍被押送過去。他們穿著被燒壞的軍大衣,滿臉鬍子,渾身骯髒,被戰敗和被俘的恥辱所壓抑,在滿是泥濘的大路上或是乾脆在草原上慢騰騰地走著。他們經過的地方都留下他們所造成的可怕的破壞的痕跡。世世代代生長莊稼的肥沃的草原飽受蹂躪,村莊橫遭焚燬。到處都有外部燒焦的坦克和殘缺變形的卡車的黑色殘骸,到處都翹著被擊毀的大炮的炮架尾或是傾側著的漆著黑A字的機翼。草原上和大路上,凍得蜷縮起來的敵軍的屍體遍地狼藉。沒有人、也沒有工夫來收拾他們,坦克和重炮在他們屍體上碾過,把屍體壓成可怕的肉醬。

    在進攻的隊伍裡闊步前進以及乘著坦克和卡車的人

    們,——這些由於持續了將近十晝夜的艱苦卓絕、終於獲勝的戰役而疲憊不堪,同時又受它鼓舞的人們,——他們已經不去理會敵人的屍體。只有卡佳,才偶爾帶著嫌惡的冷淡斜睨著這些屍體。

    這次戰役是歷史上最大的戰役之一,是希特勒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大潰滅的環節之一。這次戰役愈來愈廣泛、愈來愈有力地向西南方向擴展著。在逐漸消散的霧靄中,時而在這邊時而在那邊展開了空戰;在整個遼闊的草原上,重炮轟隆隆地響著。凡是目力所能及的地方,到處都可以看到軍隊和技術裝備、糧食和炮彈的大規模移動(配合著巨大的軍事行動的移動)的畫面。

    要不是有大火的濃煙融散在霧靄裡,這一天準是個大晴天。到中午時候,卡佳抵達近衛坦克軍軍部。這仍然不是一個司令部,而是軍長的臨時指揮所,設在米列羅沃北部的一個倖存的磚砌鐵路車站裡。這個設有車站的小鎮已經被破壞得蕩然無存。但是,也像所有剛解放的居民點一樣,這裡首先使人注目的是,一方面還在繼續激戰,一方面已經在著手安排蘇聯人民的生活。

    卡佳在指揮所的軍人中間看到的第一個人立刻使她回憶起和平生活,使她回憶起她的普羅慶柯和他們全家,也使她回憶起她卡佳的先做教師、後來做謙遜的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勞動。

    「安德烈-葉費莫維奇!我親愛的!……」她情不自禁地這樣叫了一聲就撲到這個人面前,把他抱住。

    這是烏克蘭游擊隊司令部領導人之一,五個多月前普羅慶柯即將轉入地下工作之前曾接受過他的指示。

    「那請您也擁抱我們大家吧!」一個瘦削的、顯得很年輕的將軍,用長睫毛下面的堅定而聰明的灰眼睛望著她,說道。

    卡佳看到將軍的曬黑的剛毅的臉和修剪得很整齊的、兩鬢開始斑白的頭髮,突然窘起來,就用雙手把臉摀住,低下了裹著暖和的農婦式的深色頭巾的頭。她就這樣雙手捂著臉,穿著皮襖和氈靴,站在這些衣冠整潔的軍人中間。

    「瞧,把人家女同志弄得不好意思了!您連怎樣對待女同志都不懂!」安德烈-葉費莫維奇帶笑說。

    軍官們都哄笑起來。

    「請原諒……」將軍用他那細長的手微微碰了碰她的肩膀。

    她把手從臉上拿下來,眼睛放光。

    「沒關係,沒關係。」她說。

    將軍已經來幫她脫皮襖。

    像當時大多數的指揮員一樣,以他的職務和軍銜來說,軍長還嫌年輕。儘管他目前處於這樣的環境,他的態度仍舊沉著穩重,好像並非做作,而顯得自然,他動作精確,認真仔細,言談之間充滿謹慎而又有點粗獷的幽默,同時又是彬彬有禮。在他周圍所有的軍人身上,也有著這種沉著、認真、彬彬有禮和普遍整潔的特徵。

    在翻譯普羅慶柯的密碼報告的時候,將軍把精密地畫著伏羅希洛夫格勒州地圖的那張捲煙紙整整齊齊地攤在桌上的一張大軍事地圖上面,就像普羅慶柯當著卡佳的面所做的那樣。(真難以想像,那不過是前天夜裡的事!)將軍用細長的手指把這張紙弄平,帶著明顯的滿意說:

    「搞得真出色,了不起!……該死的東西!」他忽然叫起來,「他們又在加強米烏斯河的防務了。請注意,安德烈-葉費莫維奇……」

    安德烈-葉費莫維奇彎下身子來看地圖,他的剛強的臉上更明顯地露出使他顯老的細皺紋。其他的軍人也都把臉湊近軍事地圖上面這張小小的捲煙紙。

    「我們已經不必跟他們在米烏斯河打交道了。但是您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將軍抬起他的長睫毛下的眼睛愉快地望著安德烈-葉費莫維奇,說,「他們不至於那麼笨:他們現在真的要從北高加索和庫班撤退了!」

    將軍笑起來,卡佳的臉卻高興得發紅,因為將軍所說的跟普羅慶柯的推測竟不謀而合。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裡有哪些是我們不知道的。」將軍拿起放在軍事地圖上面一個很大的放大鏡,開始細看普羅慶柯的精確的手在一小張捲煙紙上畫的那些記號和小圓圈。「這已經知道了,這已經知道了……唔……不錯……」他不用看那還沒有譯好的說明,就能懂得普羅慶柯的記號的意義。「唔,就是說,我們的瓦西裡-普羅霍羅維奇並不算壞,可是你老說——『偵察隊不行,偵察隊不行!』」將軍帶著非常隱晦的諷刺對軍部的參謀長,站在他旁邊的一個留著烏黑的小鬍子的大胖子上校,說道。

    一個又矮又胖的禿頭軍人——他沒有眉毛,靈活的淺色眼睛裡帶著難以形容的狡猾神色,——搶在上校前面回答道:

    「軍長同志,我們這些情報都是一個來源。」他毫不感到窘迫地說。

    這就是瓦西裡-普羅霍羅維奇,軍部的偵察隊長。

    「哦,我還以為您是自己偵察得來的呢!」將軍失望地說。

    軍官們都笑起來。但是軍長的嘲弄的責備也罷,同事們的哄笑也罷,瓦西裡-普羅霍羅維奇一概都不介意,——顯然他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了。

    「不,將軍同志,請您注意這兒傑爾庫耳河前面的這些材料。要知道,這些材料已經舊了!在這裡,我們知道得還要多些。」他泰然自若地說。

    卡佳覺得,瓦西裡-普羅霍羅維奇的回答似乎在貶低普羅慶柯搜集的情報——她卡佳為之長途跋涉送來的情報——

    的意義。

    「把這些情報交給我的那位同志,」她用毫不客氣的聲調說,「叫我先通知你們:有關敵人撤退的一切新情報,他會發過來,而且我想,他已經在把它發出來。這張地圖跟它的說明,是讓我們知道本州的總的形勢。」

    「不錯。」將軍說,「瓦杜丁1同志和赫魯曉夫同志更需要它。我們要把這張地圖轉送給他們。我們自己只要利用跟我們有關的那些材料。」——

    1瓦杜丁(1901—1944年),蘇軍指揮員,當時任西南方面軍司令員。

    一直等到夜保人靜,卡佳才有機會跟安德烈-葉費莫維奇好好地談談心。

    他們不是坐著,而是站在一間空空蕩蕩、但是爐火熊熊的房間裡,點著繳獲得來的德國燈盞。卡佳問道:

    「安德烈-葉費莫維奇,親愛的,您怎麼會到了這裡?」

    「這為什麼使您奇怪?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烏克蘭境內。雖然地方還小,不過總是我們的!政府要回到我們的故鄉,要建立蘇維埃秩序。」安德烈-葉費莫維奇微微一笑,他的滿佈細皺的剛毅的臉頓時顯得年輕起來。「您是知道的,我們的軍隊已經跟烏克蘭的游擊隊協同動作了。所以我們不在這裡怎麼行呢?」他從上到下打量著卡佳,他的眼睛放著光。但是突然他的臉又變得嚴肅起來,「我本來想讓您休息休息,明天再談正經事。不過您是個勇敢的人!」他覺得有些難以啟齒,但是他的眼睛直望著卡佳的眼睛,「我們想送您回去,直接到伏羅希洛夫格勒。我們需要知道好多只有您才能打聽到的消息……」他沉默了一會,然後輕聲詢問地說道:「當然,要是您非常疲勞的話……」

    但是卡佳沒有讓他把話說完。她心裡充溢著自豪和感激。

    「謝謝您。」她好不容易才說出這句話。「安德烈-葉費莫維奇,謝謝您!……什麼也別說了。您再也說不出什麼能使我感到這樣幸福的話了。」她心情激動地說,她的輪廓分明、襯著金髮的曬黑的臉變得非常動人。「我對您唯一的請求就是:明天就送我走,不要把我送到方面軍政治部去,我不需要休息!」

    安德烈-葉費莫維奇想了一想,搖了搖頭,然後笑了。

    「不過我們並不急。」他說,「我們要把佔領的陣線稍微整頓一下,鞏固一下。傑爾庫耳,特別是頓涅茨,不能一到就拿下來。而且米列羅沃和卡緬斯克還阻擋著我們。也有些情況要您到政治部去談談。就是說,我們暫時不著急。您過兩三天再走吧……」

    「唉,為什麼不明天就走呢?」卡佳叫了一聲,她的心因為想念和愛而痛苦著。

    第三天傍晚,卡佳又到了那個熟悉的村子,到了迦麗亞的農舍裡。她還是穿著那件皮襖,包著那條深色頭巾,帶著契爾女教師的那張身份證。

    現在這個小村裡駐紮著我們的軍隊。但是北方和南方的高地仍被敵人據守著。德軍防線沿著卡梅什納雅河和傑爾庫耳河中間的分水嶺通過去,然後又沿著傑爾庫耳河過去,深入到西部。

    夜間,還是那樣認真、沉默的小薩什柯帶著卡佳沿著以前福馬老頭帶她走過的那條老路回去,於是她又到了幾天前普羅慶柯送別她的那個小農舍裡。

    到了這裡,無數柯爾尼延柯之中的一個轉告她,普羅慶柯知道她要回來,他本人平安無恙,但是沒有機會來和她見面。

    這一回,卡佳已經沒有人伴送,她日夜兼程,一天至多休息兩三小時,好容易到了瑪爾法那裡。可是一到那邊,就被瑪莎的死訊嚇得大吃一驚。

    在烏斯片卡村醫療所的秘密接頭站被發現了。克羅托娃姊妹因為「警察隊」裡有自己人給她們通風報信,得以事先離開,並且把接頭站失事的消息通知了跟她們有聯繫的一些地下組織。但是等出事的消息送到瑪爾法那裡,瑪莎已經動身去烏斯片卡了。

    想在半路上截住她,但是沒有成功。瑪莎落到了憲兵隊手裡,就在烏斯片卡那邊被折磨死了。也是從那個自己人口中聽說,瑪莎至死否認跟地下組織有任何聯繫,也沒有供出任何人。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但是卡佳甚至沒有權利折磨自己的靈魂:她需要力量。

    兩天以後,她已經到了伏羅希洛夫格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