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青年近衛軍

第44章 文 / 法捷耶夫

    萬尼亞要到下亞力山德羅夫卡去幾天,應當得到總部的批准。

    「你知道,問題不單是去看看女朋友。」他對奧列格說,「我早已計劃把組織哥薩克莊子裡青年的全部工作都委託她去做。」萬尼亞有點忸怩地說。

    但是奧列格對於萬尼亞提出的這樣正當的理由似乎充耳不聞。

    「你再等一兩天。」他說。「可能要另外給你一個任務……不,不,也—也在那邊。」奧列格一看萬尼亞的臉上露出戒備的神氣,就突然咧開嘴笑著說。萬尼亞不願意別人猜出他真實感情的時候,臉上總要露出這副神氣。

    最近幾天波裡娜-蓋奧爾吉耶芙娜一再要求奧列格推薦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給劉季柯夫使用。這個年輕人要在克拉斯諾頓到下亞力山德羅夫卡這條專門的路線上做聯絡員。所以奧列格就想到了萬尼亞。

    波裡雅阿姨轉達劉季柯夫的願望時,再三強調說:

    「不過要一個頭腦非常清楚、非常可靠的。要頭腦最清楚和最可靠的……」

    就在萬尼亞和奧列格談話之後的第二天,眼睛近視的萬尼亞已經光腳穿著球鞋,頭上包著一塊紮著四個角的手帕,在不很炎熱的陽光下,沿著草原上的村道上路了。路邊沒有收割的莊稼都是稀稀拉拉的。

    萬尼亞整個身心都意識到他的使命的重大,專心致志地在思考他的這個新任務,——而專心致志地思考問題正是眼睛近視的萬尼亞在旅行時最顯著的特徵,——他在草原上走著,經過許多居民點,但是對於一路上碰到的事物幾乎都沒有注意。

    一個外來的人,——如果會有這樣的人,——來到被德國人佔領的農村地區,看到展現在他視野裡的異常淒慘、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定會感到吃驚。他會碰到幾十個幾百個瓦礫場,那裡,原來的大小村莊只剩下一些爐灶的殘架和燒焦的木頭,還有就是一隻孤零零的貓,在燒得半焦、長滿野草的台階上曬太陽。他也會碰到連德國人的足跡都沒有到過的莊子,如果不算那些偶然闖進來一兩次搶劫財物的德國兵。

    可是也有這樣的村莊:那裡的德國政權是按照它認為對自己最有利和最方便的形式建立起來的;那裡所受的直接的軍事搶劫,也就是過路軍隊進行的搶劫,以及形形色色的野蠻暴行,比起俄羅斯在德國軍事佔領統治下必然要受到的蹂躪來,在程度上毫無差別;那裡德國人的經營可說是表現得最地道的。

    下亞力山德羅夫卡莊正是屬於這一類的莊子。克拉娃和她母親就是在這個莊子裡的一個母系的親戚家裡找到安身之處。

    她們投靠的那個哥薩克是母親的親兄弟,在德國人來以前,他是集體農莊的一個普通莊員。他既不是工作隊長,又不是飼馬員,而是一個普通莊員,帶著家屬參加工作隊,在公有的田地裡幹活,靠勞動日所得和自己園地上的收穫過活。

    所以,克拉娃的舅舅伊凡-尼卡諾羅維奇和他全家,從德國人一來,也就不折不扣地遭受到在德國統治時期一個普通農戶所必然遭受的痛苦。他們在進攻的德軍路過的時候遭受劫掠,凡是被德軍看到的牲畜、家畜和存糧都被搶劫一空,那就是說損失慘重,但是還沒有被搶得精光,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農民能像俄羅斯農民那樣,具有那種世代相傳的在亂世隱藏財物的經驗。

    在軍隊已經過去、「新秩序」——Ordnung開始建立之後,伊凡-尼卡諾羅維奇和其他的人都得到通知,以前規定給下亞力山德羅夫卡集體農莊永久使用的土地,現在也像全部土地一樣將成為德國的財產。但是,「新秩序」——OrdEnung——通過基輔的德國專員的嘴巴說,這片土地(過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經歷了無數周折才聯成一大片的集體農莊的土地),現在將重新劃成小塊,歸每個哥薩克個人使用。但是!這個措施要到所有的哥薩克和農民都有了私人的農具和畜力的時候才能實行。現在他們既不可能有農具和畜力,所以土地仍舊保持原狀,不過已經算是德國的財產。為了耕種土地,村莊裡應設村長一人,由俄羅斯人擔任,但是歸德國人指派,——村長已經被派出來,——而農民們必須每十戶編成一甲。每甲設甲長一人,由俄羅斯人擔任,但是歸德國人指派,——甲長也都派出來了。農民靠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的勞動可以領到一份定量的口糧。為了使農民積極肯幹,就得讓他們知道,只有現在幹活賣力的人,將來才能領到一塊土地歸個人使用。

    德國政府目前不能供應機械和機械用的燃料,也不能供給馬匹,讓農民可以在這大片土地上好好地幹。農民只好用大鐮刀、鐮刀和廚刀對付,至於畜力,就得用私人的牛。誰要是捨不得自己的牛,他就很難指望在將來獲得歸個人使用的土地。雖然這種勞動方式需要的勞動力特別多,可是德國當局不僅不極力把這些勞動力保留在原地,反而想方設法把身體最壯、勞動力最強的那一部分農民趕到德國去。

    由於德國政府目前還統計不出所需肉類、牛奶和雞蛋的確數,所以第一次先向下亞力山德羅夫卡莊徵收下列物品:每五戶牛一頭,每戶豬一頭,還要每戶土豆五十公斤、雞蛋二十個和牛奶三百公升。但是!因為可能還要,——這種需要果然經常發生,——所以哥薩克和農民不准為自己食用宰殺牲口和家禽。如果萬不得已非要宰豬的話,那也要四戶聯合起來才能宰一頭,同時他們還必須給德國政府交三頭豬。

    為了向伊凡-尼卡諾羅維奇家以及他同村的人徵收這一切,除甲長和村長之外,還設立了一個以桑德斯特派員為首的區農業指揮部的機構。這位特派員怕熱,也像施普利克上尉那樣穿著制服和褲衩在大小村莊裡巡視,哥薩克婦女一看到他就畫十字和吐唾沫,好像看到魔鬼似的。這個區農業指揮部隸屬於人員更多的、以格柳克爾特派員為首的州農業指揮部;格柳克爾雖然穿長褲,但是他已經是高高在上,所以不會下鄉。而這個州農業指揮部又隸屬於以施坦德爾少校為首的農業小組,或是簡稱「農工組」。這個農業小組已經高到極點,簡直沒有人看見過它。但是連這個農業小組也不過是以劉德博士為首的第九經濟指揮部,或簡稱「九經部」的一個處。至於這個第九經濟指揮部,它一方面屬於伏羅希洛夫格勒城的野戰司令部,不客氣地說,那就是憲兵局,而另一方面,它又屬於駐基輔的德國專員下面的國家地產管理總局。

    伊凡-尼卡諾羅維奇以及他同村的人都感到頭頂上壓著一級比一級高的官銜繁多、說著聽不懂的語言、但是又要人供養的二流子和盜賊,每天身受到這批傢伙的活動的禍害。他們明白德國法西斯政權非但是野獸的政權,——這是一目瞭然的,——而且是辦事馬虎的、盜竊成風的、也可以說是愚蠢的政權。

    那時,伊凡-尼卡諾羅維奇和他同村的人以及附近大大小小村莊(貢多羅夫斯卡雅、達維多夫、馬卡羅夫-雅爾等等)的居民,就開始拿出一個有自尊心的哥薩克才會使用、而且應該使用的對付愚蠢政權的辦法來對付德國政權,——他們開始蒙騙它。

    蒙騙德國政權的辦法,主要表現為:在地裡裝出幹活的樣子而並不真正勞動;糟蹋浪費,如果有可能,就「盜竊」自己家裡生產的東西;另外就是隱藏牲畜、家禽和糧食。為了便於蒙騙,哥薩克和農民就設法讓自己人當甲長和村長。像任何一個野獸的政權一樣,德國政權也找到足夠的野獸讓他們坐在村長的位置上,但是,常言說:「人無千日好」。德國政權派過村長,可是不久村長就不見了,失蹤了。

    克拉娃十八歲,這些事她都不關心。她痛苦,只是因為生活變得非常不自由,不能唸書,沒有女伴,父親又情況不明。她想念萬尼亞,她的美夢做得非常明確具體,——等這一切混亂現象一結束,他們就結婚,他們將生兒育女,他們要帶著子女過非常美滿的生活,——她就用這樣的夢想來排遣生活中的煩惱。

    她還用看書來消磨時光,但是在下亞力山德羅夫卡,書非常難找。她聽說新的區政府給莊子裡派來一個新的女教師來代替已經疏散了的那一個,她就認為,向這個女教師借書總不是什麼不體面的事。

    女教師住在學校裡原先那個女教師住的小房間裡,據鄰居們傳說,她使用的還是原來的傢俱和什物。克拉娃敲了敲門,不等回答,就用一隻豐滿有力的手把門打開。她走進這個背陰的、窗簾也放下的房間,開始斜著眼打量究竟是誰住在裡面。女教師側面對著克拉娃,彎著腰在用雞毛撣撣窗台。她回過頭來一看,一條彎彎的濃眉突然抬了起來,她猛地向後一退,把身子緊靠著窗台。後來她把身子伸直,重又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克拉娃。

    「您……」

    她話沒有說完,臉上就露出抱歉的微笑,迎著克拉娃走過來。

    這是一個體態勻稱、頭髮淺黃的婦人,穿著普通的衣服,灰色的眼睛裡射出直率、甚至嚴厲的目光,嘴巴輪廓分明,因此在她臉上不時出現的那種單純明朗的微笑更顯得動人。

    「學校裡住過德國人,學校放圖書的書櫥被打破了。連廁所裡都能看到書的散頁,不過多少還留下幾本,我可以帶您去看看。」她說話發音準確而純正,只有優秀的俄羅斯教師才能說得這樣好。「您是本地人嗎?」

    「可以說是本地人。」克拉娃猶豫地說。

    「您為什麼說話要有保留?」

    克拉娃狼狽起來。

    女教師直望著她。

    「我們坐下吧。」

    克拉娃還是站著。

    「我在克拉斯諾頓看見過您。」女教師說。

    克拉娃偷眼看她,沒有作聲。

    「我以為您已經走了。」女教師帶著明朗的笑容說。

    「我哪兒也沒去。」

    「那,您就是送什麼人。」

    「您怎麼知道的?」克拉娃又是害怕,又是好奇地斜著眼睛望著她。

    「我知道……可是您別慌……您大概在想:這個女教師是德國當局派來的,並且……」

    「我什麼也沒想……」

    「您是在想啊。」女教師笑起來,她的臉都成了粉紅色的。

    「那麼您是送什麼人?」

    「父親。」

    「不,不是父親。」

    「不,是父親。」

    「好,就算是吧,那您父親是做什麼的?」

    「煤業聯合公司的職員。」克拉娃滿臉通紅地說。

    「您請坐,跟我別客氣。」

    女教師親熱地微微碰了碰克拉娃的手,克拉娃坐了下來。

    「您的朋友走了嗎?」

    「什麼朋友?」克拉娃的心都跳起來了。

    「別瞞我,我都知道。」女教師眼睛裡嚴厲的神情完全消失了,和善而熱情的微笑使她的眼睛閃閃發光。

    「就是殺頭,我也不說!」克拉娃突然發起狠來,心裡這樣想。

    「我不知道您在說些什麼……這樣是不好的!」克拉娃說了就站起身來。

    女教師已經無法克制自己,縱聲大笑起來。她高興得把曬黑的雙手時而疊起,時而分開,她那生著淺黃頭髮的腦袋左右擺動著。

    「我親愛的……請原諒……您的心事是明擺在外面的。」她說了就很快地站起來,用一個有力的動作抓住克拉娃的肩膀把她拉過來,身子略微挨近她,「我都是開玩笑,您別怕我。我不過是個俄羅斯教師,——人總要活下去,可是即使在德國人統治下也不一定要教壞的東西。」

    有人在門上用力地敲了幾下。

    女教師放開克拉娃,很快地走到門口,把門打開一條縫。

    「瑪爾法……」她欣喜地說,聲音不高。

    一個身材很高、骨骼強壯的婦女走進室內。她披著潔白耀眼的圍巾,曬得黧黑的赤腳上全是塵土,腋下夾著一包衣服。

    「您好,」她說,帶著詢問的神情望了克拉娃一眼。「我們好像住得很近,可是弄到今天才來拜望您!」她高聲對女教師說,笑得露出結實的牙齒。

    「您叫什麼名字?……克拉娃!我送您到教室裡去,您去看看有什麼書。不過您不要走,我一會就完事。」

    「事情怎麼樣?啊,怎麼樣?」卡佳回來之後,激動地問著。

    瑪爾法用一隻操勞過度的曬黑的大手摀住眼睛坐著,她的還很嬌嫩的嘴唇的兩角露出痛苦的皺紋。

    「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受。」她把手拿開,說道。「波高烈萊莊的一個小伙子到我家來,說我的高爾傑依-柯爾尼延柯活著,做了俘虜。卡佳,替我出個主意吧!」她抬起頭來說,接著用俄語說起來:「俘虜們在波高烈萊的林場裡做工,有衛兵看守著。他們大約有六十來人,替軍隊伐木,我的高爾傑依也在那邊。他們住在木屋裡,不准出來……他餓得都浮腫了。叫我怎麼辦呢?還是我到那邊去一趟?」

    「他的口信是怎麼捎給你的?」

    「那邊也有老百姓在做工。有一次他覷空偷偷地告訴莊子裡的一個人。德國人不知道他是本地人。」

    卡佳默默地望了她一會。這是生活中別人無法出主意的一種情況。瑪爾法可能在這個波高烈萊莊待上幾個星期,自己弄得痛苦不堪,結果仍舊看不到丈夫。他們頂多能夠彼此遠遠地望見一眼,但是這只會在她丈夫的肉體痛苦上再增添一些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甚至連偷偷地給他扔點吃的東西都辦不到:不難想像,這是怎樣的一個戰俘營!

    「你憑自己的良心去做吧。」

    「要是你,你去嗎?」瑪爾法問。

    「我會去的。」卡佳說著歎了口氣,「你也會去,不過是沒用……」

    「我也說——是沒用……我不去了。」瑪爾法說了又用手摀住眼睛。

    「柯爾聶-季霍諾維奇知道嗎?」

    「他說,要是准許他帶了游擊隊去,也許可以把他救出來……」

    卡佳的臉上露出煩惱和發愁的神情。她知道,柯爾聶-季霍諾維奇指揮的游擊小組,不能為這個次要的目的使用。

    現在德軍最重要的交通線都通過伏羅希洛夫格勒州。凡是歸普羅慶柯指揮的一切和他重建的一切,現在毫無例外都是用來使遠在頓巴斯千百公里之外的偉大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獲得勝利。

    本州所有的游擊隊分成許多小組,現在都在公路上、土路上以及往東和往南的三條鐵路上活動。就這樣,力量還嫌不夠。所以普羅慶柯就把本州所有地下區委的活動都轉到大路上來進行破壞活動。他的駐地現在只有卡佳、瑪爾法和聯絡員克羅托娃知道。

    卡佳對這一點非常清楚,因為所有不計其數的聯繫的線索都匯合在一起掌握在她的萬無一失的小手裡,然後從她那裡單線通向普羅慶柯。所以她對由瑪爾法轉達的柯爾聶-季霍諾維奇的這一項間接提出才不作答覆,雖然她明知瑪爾法心裡是暗暗地抱著這個希望才來看她的。

    卡佳跟丈夫的聯繫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瑪爾法,更準確地說,是通過瑪爾法的住處。

    但是卡佳沒有問起普羅慶柯的近況:她知道,要是瑪爾法關於他什麼都不說,那就是沒有消息。

    克拉娃站在書櫥前面,——這裡都是童年讀過的書籍。和童年伴侶的重逢,勾起她無限的惆悵。看著這些空空的黑書桌,令人感到淒涼。夕陽斜照在窗上,在這幽靜而濃密的夕照裡,似乎含著一絲惆悵的、無可奈何的告別的微笑。克拉娃本來感到奇怪,女教師怎麼會認識她,可是現在她覺得生活在世上是這樣地憂傷,她甚至不再為剛才那種好奇而煩惱了。

    「挑了幾本嗎?」女教師直望著克拉娃,她的輪廓分明的嘴唇緊閉著,但是灰色眼睛的深處含著悲傷的神色,「您看,生活有時顯得很殘酷,要把人活活拆散。」她說,「可是在年輕時候我們整天忙亂,沒有懂得,給我們安排的生活,就是我們一輩子要過的生活了……要是我能重新變得像您那樣,我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可是現在我甚至無法把這個意思向您表達出來……如果您的朋友來了,請您一定把他介紹給我。」

    卡佳沒有料到,這時萬尼亞已經來到下亞力山德羅夫卡,並且是直接帶著任務來見她的。

    萬尼亞把密碼文件——關於克拉斯諾頓地下區委的活動的報告——交給了她。卡佳也對他口頭傳達了普羅慶柯的要求:將克拉斯諾頓地下組織發展為戰鬥的游擊隊伍,並加強大路上的破壞活動。

    「請轉告他們,前線的情況很不錯。也許,很快我們大伙都要手拿武器去作戰了。」卡佳說,一面探究地望著坐在她面前的這個四肢不勻稱的青年,好像希望知道他的眼鏡後面究竟藏著什麼似的。

    萬尼亞弓著背坐在那裡,很少說話,不斷用手去理他的披散下來的頭髮。但是,要是這個女人能知道在他心裡燃燒著怎樣的熊熊之火,該多好啊!

    不過他們到底還是暢談起來。

    「人們的命運變得真可怕!」卡佳聽萬尼亞講完舒爾迦和瓦爾柯遇難的悲慘故事,這樣說道。「您所說的奧斯塔普楚克,他全家還留在敵占區,也許已經被折磨死了,要不然就是那可憐的女人帶著孩子在陌生人中間流浪,心裡還希望有一天他會來救她和他們的孩子,可是他已經不在人世了……就拿剛才來找我的那個女人來說……」卡佳講起瑪爾法和她的丈夫,「近在眼前,可是連見一面都辦不到。將來還會把他趕到更遠的地方去,他會死掉……他們這批傢伙作惡多端,就是把他們千刀萬剮也不為過!……」她把結實有力的小手緊握成拳頭,說道。

    「波高烈萊就在我們附近,我們有一個小伙子住在那邊。」萬尼亞想起了維克多-彼得羅夫,說道。他頭腦裡閃過一個模糊的想法,但是連他自己還沒有把它想清楚。「俘虜人數多不多?警衛隊大不大?」他問。

    「請您想一下,在克拉斯諾頓我們的人裡面,能做組織工作的人有哪些還活著?」她想起了什麼心事,突然問道。

    萬尼亞舉出幾個人的名字。

    「那麼,在陷入包圍後留下來或是因為別的原因留下來的軍人裡面有些什麼人?」

    「這樣的人很多。」萬尼亞想起了被隱藏在老百姓家裡的傷員:他從謝遼薩那裡知道,娜塔麗亞-阿列克謝耶芙娜暗地繼續給他們治療。

    「您去告訴派您來的人,要跟他們建立聯繫,把他們吸收過來……你們也會很快很快就需要他們。需要他們來指揮你們年輕人。你們雖然都是好樣的,但是他們年紀比你們大。」

    卡佳說。

    萬尼亞講了講他的計劃,要在克拉娃家裡為「青年近衛軍」設一個跟村裡的青年聯繫的接頭地點,並且請她在這方面幫助克拉娃。

    「最好別讓她知道我是誰,」卡佳笑著說,「我們可以做朋友。」

    「但是您究竟是怎麼認識我們的?」萬尼亞忍不住了。

    「這我永遠也不會告訴您,不然您會弄得非常窘。」她說,臉上突然露出了狡猾的表情。

    「你們有什麼秘密?」克拉娃不無妒意地向萬尼亞問道。那時天色已經漆黑,他們坐在伊凡-尼卡諾羅維奇家的上房裡。克拉娃的母親早就把萬尼亞當做自家人一樣,特別是在渡口事件之後。她在一條哥薩克人用的蓬鬆柔軟、暖和得令人昏昏欲睡的鴨絨褥子上,放心地入睡了。

    「你能保密嗎?」萬尼亞湊著她的耳朵問。

    「這還用你問……」

    「你起誓!」

    「我起誓。」

    「她告訴我,有一個我們克拉斯諾頓的人躲在附近,她讓我轉告他的家屬,後來我們又隨便聊了一陣……克拉娃!」他抓住她的手,莊嚴地輕聲說,「我們建立了一個跟侵略者作鬥爭的青年組織,你願意加入嗎?」

    「你參加這個組織了嗎?」

    「當然。」

    「那我當然加入!」她把她的非常溫暖的嘴唇貼到他的耳朵上,「我不是你的嗎,懂嗎?」

    「我要聽你宣誓。誓詞是我跟奧列格寫的,我能背出來,你得把它背熟。」

    「我會把它背熟,因為我完全是屬於你的……」

    「你得把這兒和附近莊子裡的青年組織起來。」

    「我會替你把他們全組織起來。」

    「你對待這件事別那麼輕率。要是失敗,就有性命的危險。」

    「那麼你呢?」

    「我也是這樣。」

    「我準備跟你一起死。」

    「不過我想,我們倆最好還是都能活著。」

    「當然,那好得多。」

    「你知道,他們那邊已經給我預備了床鋪,我得走了,不然不方便。」

    「你何必到那邊去?我不是屬於你的嗎?啊,你明白嗎,我完全是屬於你的。」克拉娃把她的溫暖的嘴唇湊著他的耳朵低語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