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克萊默夫婦之爭

第4章 文 / AveryCorman

    她在學校裡演白雪公主時,是個生蕁麻疹的白雪公主。她在班級的夜間舞會上的選美競賽中名列第二時,也是個生蕁麻疹的亞軍。她第一次跟哈佛大學學生菲立普深交時,得了蕁麻疹。她的父母對她十分鍾愛,比如讓她買稱心的羊毛衫和注目的手鐲,以便參加青年人的競爭,或是在她初到紐約時為她支付房租。他們不斷寄支票給她。她第三次跟有婦之夫交往又得了蕁麻疹,她擔心以後會老是這樣。她告訴母親,母親覺得有些不對頭,於是寄給她一張二十五元的支票,讓她去買些治療的東西。她一緊張就發蕁麻疹,弄得她父母幾乎是把她泡在爐甘石溶液裡。

    她開始學打字和速記時,就覺得皮下奇癢,接著就像蟲叮斑一樣擴散到全身,幾天後再消退;她由於得了這種病,感到很窘。她不喜歡先拖拖拉拉,然後又拚命地趕。她不想對自己要求過高。只要能把工作幹好,當個女秘書也不錯。她不願當個職業婦女,不願意象精力充沛、高度緊張、狼吞虎嚥的編輯主任,以及眼睛不斷抽動的節目編導那樣——她們願意幹那是她們的事。喬安娜可不想重患蕁麻疹。

    三歲的孩子挺煩人。他倆經常精疲力盡。有一次睡覺時,特德看到她身上的蕁麻疹,問道:「那是什麼?」「沒什麼,大概是吃多了水果。」

    網球看來倒是一劑靈藥。打過幾個小時網球,症狀就消失了。過了幾個星期,她完全被網球迷住了。她父母在她中學時代就讓她學網球,就像早先讓她學鋼琴和跳舞一樣。在大學裡,她定期打網球,每次把球打回去都叫對手驚奇。到紐約以後就難得打了,只是在認識特德之前在旅遊地偶爾打過幾回。她跟特德從來沒有一起打過。特德愛騎自行車,有時上附近一個學校運動場跟附近的孩子們打籃球,回到家的時候經常是一邊淌著汗、喘著氣,一邊緬懷著當年在勃朗區年輕力壯的好日子。愛米說她也能打幾下網球,她和喬安娜買了網球場入場券,於是喬安娜在中央公園重新打起球來了。最初,她們湊幼兒園上課時間每週打一次,接著增加到兩次,然後喬安娜報名參加了每週第三天的網球課。如果打得好,她就洋洋得意,打得不好,就垂頭喪氣;不論上哪兒去,她都在細細回顧自己的動作,晚上入睡前也還是在品評比賽中的得失。她開始收看電視中的比賽,水平也提高了,經常以懸殊的比分擊敗愛米。整個春天她一直在打網球。

    由於經濟支絀,公司要求特德減薪百分之十並且只休假一星期。喬安娜堅持說,如果炎暑期間每天帶比裡上門可羅雀的遊戲場去,她的頭腦都會給烤焦的。特德表示諒解,他們商定出錢讓比裡去參加幼兒園裡的一個夏季遊戲團。他倆準備在八月間到鄉下去簡樸地過上一星期,但是喬安娜得停止上網球課,省下費用來。不過她還是照常打球,因為比裡早上都不在家。她和愛米跟另外兩個在幼兒園裡結識的女人每天進行雙打。她給曬黑了,穿著白的網球衫,戴著髮帶把頭髮攏得整整齊齊,腳上穿著帶絨球的襪子,手提著阿迪達斯網球拍袋。至少從外表看來,她現在幹的不論什麼事,都非常得心應手。

    男人們請她去打網球。這麼漂亮的姑娘,球也打得不錯,當然有人願意在網球上降格以求,以便豐富社交生活。她受到自己那些流轉不已的幻想的誘惑:她想跟漂亮的路易斯或埃裡克或卡爾好好打上一局,然後帶著閃爍的汗珠跟他們一起回去,親熱一番並且縱談網球。

    她覺得八月間的一星期休假長得沒有盡頭。特德想談談業務以及公司和自己能否把職位保持到年終。她明白特德目前的處境很困難,但是對他來說也是如此。為什麼他們不能多談談她的事呢?該怎樣巧妙地談論細微末節呢?她日常得處理的無數瑣事把她拖垮了。特德會以為這都是些不值一提的瑣事。

    漢普頓灣是中產階級的旅遊地,在宣傳小冊子上講得挺不壞,他們租了一套經濟實惠的公寓,卻發現這兒實際上充斥著小船、漁場和蚊子。比裡不適應這個儘是些大孩子的新環境,老是象蟲子一樣繞著喬安娜的腿打轉。

    「去玩呀,比裡!你沒有東西玩嗎?」

    「我沒法決定。」

    決定?她感到奇怪——三歲的孩子會用「決定」這個詞嗎?他那麼聰明,那麼漂亮,又那麼叫人頭疼。

    「那就游泳去吧。」

    「天哪,喬安娜。他哪會游泳呀?」

    「那你跟他游泳去。我要休息。我不能休息一會兒嗎?」

    父子倆到池子裡去戲水了,她發誓再也不為他們去度假,再也不上沒有網球的地方去了。

    特德找到了球場。當地一個網球俱樂部在週末以外的時間裡按小時把場地租給外地來的人,甚至還有個代領孩子的人。喬安娜不是答應過跟他打球的嗎?她帶著球拍,特德可以借一個。在城裡,他在人前說自己是被網球奪去了妻子的鰥夫,現在正值假期,她總能陪他打上一小時了吧?

    她覺得這一小時就像這一星期一樣長得沒有盡頭。特德這輩子只打過幾次網球。他在網球場上就像頭野熊。他倆的邊上有一局混合雙打,是幾個上了年紀的人。特德的球老是飛過去打斷他們的比賽,他老是忘記不應該在他們身後走過去檢球,他把球還給他們的動作也很遲鈍,比裡又從看管他的那個十幾歲的姑娘身邊逃開,瞪著黑眼睛透過她身後的籬笆朝裡張望,哀叫著討蘋果汁喝,給了他,他又要另一個牌子的。喬安娜把比裡攆回看管人身邊去,特德把一隻球打到籬笆外邊去了,卻拿隔壁場地上的一個球打了起來。喬安娜覺得丟臉極了。他這樣的人只在離家不遠的學校場地上打過球,一點沒有教養。

    第二天是他們假期的最後一天,總算熬到了這個日子,她把特德和比裡撇在游泳池裡,獨自到海灘去。她坐在碼頭上,望著油膩膩的水。他們知道她走開了嗎?他們會著急嗎?她可不著急。她能在那兒坐上幾個小時,一點兒也不想到他們。回到城裡第一件事就是找愛米,星期一早上打球去;已經損失了一個星期啦。特德打得那麼糟,大概把她的水平也拉下來了。天氣熱得很。這是最糟的一次休假,最糟的一段時間。岸邊有供遊客使用的劃子。她找到一條干的船,推船離了岸。她先用槳划了一陣子,就把槳收回來了,讓船隨波逐流。汽艇開過,她的船就會跟著顛簸。她只是為了讓船順著水勢才劃幾下,大部分時問只是漂蕩。最好的光陰是哪一段時間呢?中學時代嗎?有一次馬蒂羅素請她出去玩而後請維基科爾時,科爾臉紅了。她當時知道自已是楚楚動人的。而今他們在哪兒呢?會不會科爾也在什麼地方的船上漂蕩,並且在想喬安娜怎麼樣。大學時代有些日子也不壞。在紐約的第一年最叫人興奮,以後時好時壞,但是整個這一段時閩,或者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比現在強。現在生活真無聊,偶爾不感到無聊也只足因為她要和比裡廝鬥,受到壓力,甚至於這種廝鬥也叫人感到無聊了,特德也叫人感到無聊,假期照理應該是無聊生活中的一個間歇,可它也叫人感到無聊。她可以從船邊翻下水去,這總比把頭伸進烤箱強些。那不是這種大熱天幹的事。她的父母會痛哭流涕,出錢辦最體面的喪事。比裡也可以從此不挨她罵了。特德能夠相當好地適應新環境,不到兩年就會再次結婚,娶個勃朗區的胖女人,她會給他做飯,讓他吃得像他父親一樣胖。

    她劃回碼頭時,看到他們父子倆站在水邊——她家的兩個男人。他們拿繩子繫著一隻牛奶瓶,裡面放了麵包,用來捉小魚。他們沒注意到她走開了。

    「我今天上J華爾特那兒去了。」

    「是嗎?」

    「找幾個人,打聽打聽。」

    「怎麼樣?」

    「沒啥可幹。」

    「當然羅,現在市面蕭條。我不是減薪了嗎?」

    「他們說會給我留心的。」

    「喬安娜!」

    「我想去問問。打聽一下又沒損害你半根毫毛。」

    「噢,你既然要談這個問題,那麼我們乾脆講講清楚。你離職的時候掙多少?一百七十五元一星期吧?我們假定你還能掙那麼多,你又能給家裡多少呢?算它一百三十吧。雇個管家得多少錢?」

    「一百」

    「還得碰運氣才能雇到。這樣算你掙了三十元。中飯每星期十二元,乘公共汽車五元,零食三元,一共二十元。總的說來,你去工作的話,家裡收入多了十元。可是要上班就得多買不少衣服,一個月買一件毛衣、一條裙子,我們就虧空啦。」

    「別算經濟賬啦」

    「不算不行。你去工作,我們負擔不起。」

    「我有我的需要。」

    「比裡需要一個安定的家。算了,喬安娜,再過幾年,不就行了嗎?你要把他的生活都搞得亂七八糟嗎?」

    在其他場合,特德比別的文夫還要遷就。他帶比裡上公園,有時也做飯,那是他單身漢時期學會的快餐式烹調。他顧家的程度超過他的父親和父親那一代人。可是在喬安娜去工作這一重大問題上,他是頑固不化的。

    她會在各種情況下提起這件事,但是特德的態度從未有過改變。

    「我們乾脆定下來,再生個孩子算了!」

    「我想睡覺了。你請便好了,我不插手。」

    她的時間全花在家務工作上,買東西,做飯,買衣服,把比裡帶到東帶到西。她打網球。時間過得很慢——但還是在過去。她現在三十二歲,孩子快滿四歲了。她最喜歡比裡的時候是他安安穩穩地入睡的時候,因為她不用為了塗錯了花生醬之類的小事跟他糾纏不休。

    她翻閱雜誌尋找文章來為她的想法辯護。她並不反常。旁的母親,至少其中幾個,跟她的想法相問。作為母親呆在家裡不是好受的。對這種窮極無聊的生活,她有權利生氣,這不限於她一個人。她、苔爾瑪,還有愛米,雖然生活在紐約城裡,實際上卻是鄉下人,她們每天在遊戲場周圍守著,等待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

    特德知道她煩躁不安。但他認為自己幫著料理一些家務,就是同舟共濟了。他跟旁的男人談起這件事。《每週新聞》的推銷員馬甫告訴他,自己的家庭關係不穩定,而且據他所知人人都是如此,他們準備搬到郊區去從頭開始。特德的上級廣告經理傑姆奧康納已經結婚二十五年了,他在水冷器邊吐露了真言,說:「女人終究是女人。」他說話時像個受人敬重的長者,嘴裡卻有中午喝的威士忌的酒味。特德不大跟喬安娜爭論,與其說關係緊張,不如說是關係冷淡。喬安娜有時會生氣,有時累得沒興致,特德也是這樣。別人處理得也不見得好些。有一次他在吃中飯的時候碰到牙科醫師查理,這是他們第一回單獨交談,而且沒談到孩子。「喬安娜和我之間的關係馬馬虎虎過得去……」查理會意地點點頭。牙科醫師——可是正派的公民。他對特德漏了真情,說他跟他那個牙科護士發生暖昧關係已經兩年了。

    儘管如此,特德還堅信他們的婚姻挺不錯。可能是他不好,才使喬安娜疏遠了。他一直忙於業務,對家事不夠關心。喬安娜還相當漂亮。應當再生個孩子,這樣會更親近些,生比裡的時候就是如此。不應該等待。應該有四個人:特德、喬安娜、比裡和另一個漂亮的小東西。這樣就有了一個真正的家庭,可以騎摩托車在城裡兜風,就像廣告畫裡一樣。開頭幾年會比較艱難,但是慢慢會好起來,而且他們已經親身經歷過一次,那就更會好起來。要是能順利處理得好,幾年後孩子大了,他們就會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他的美麗的妻子,美麗的孩子。為了日子越過越好,創造出盡善盡美的世界,形成一個以他這個丈夫和父親為中心的新天地;為了彌補他早年因其貌不揚而深藏不露的苦悶,彌補他父母以往對他的抱怨,彌補他自己為探索出路而虛度的歲月,為了這一切,他必須做出非同凡響的成績來;這個成績,就是他所憧憬的那個美麗的小小帝國,那個他在自我陶醉之中建造的空中樓閣。

    「我要用畫著查理勃朗的檯布。」

    「好的,比裡。」

    「我要芹姆戴的那種帽子。大家都戴小丑帽,我卻戴王冠。」

    「行。」

    「寫下來,不然你要忘記的,媽。」

    「我是在寫。查理勃朗檯布,帽子。」

    「我戴王冠。」

    「已經寫啦。看到這個字母K嗎?那就是代表王冠。」

    「能給我買個蛋糕嗎?」

    「當然可以。寫在清單上啦。」

    「J在哪兒?」

    「這是蛋糕。蛋糕是C開始的。」

    「我要一隻米老鼠蛋糕。」

    「不知道巴斯金—羅賓斯店有沒有米老鼠蛋糕。」

    「媽,求求你。我愛米老鼠。我就是歡喜它。」

    「我去瞧瞧巴斯金—羅賓斯賣不賣米老鼠蛋糕。他們不賣,我們就上卡佛爾店去,要是他們也不賣,給你買個唐老鴨行不行?」

    「唐老鴨也行。不過我歡喜米老鼠。」

    「我知道啦。」

    「我快四歲了,媽。我現在是個大孩子了,對嗎?」

    十個四歲的孩子輪流在彼此家裡演出,這次輪到訪問比裡了。幼兒園裡他們同在一班,生日也都相近,他們過生日時請比裡去玩,現在比裡過生日,他們也來祝賀他。喬安娜和比裡一起擬定菜單。他說:他過生日請客要安排得「好得不能再好」,就是說要有烘餡餅、汽水和冰淇淋蛋糕。他們在附近的卡佛爾店裡找到了米老鼠蛋糕,她買了許多小籃子裝兒童糖果,以前她工作的時候曾經在長虹飯店組織過一次盛大的宴會,招待一百位經理、董事和他們的夫人。她買了適用於請客的東西。她買了一套萬能工具的玩具,作為爸爸媽媽送給孩子比裡的禮物,買了成套的有查理勃朗畫像的紙盤和桌布。在四月裡的一個星期天,她跟特德把一切都擦洗乾淨後,這一夥小鬼頭來了,把家裡鬧了個天翻地覆,小米尼亞隆森對巧克力過敏,但是又不說,吃了以後當場渾身發出疹子,喬安娜克萊默呆在她身邊也發起蕁麻疹來。

    「特德,現在不是玩翻斗卡車的時候,我們得打掃。」

    「我不過瞧一眼。別那麼緊張,別高聲叫嚷。」

    「現在是晚上十一點啦。我想睡覺。」

    「我來做善後工作就是。」

    「不,不要。我不歡喜你幹的活兒。」

    「幸虧我不是清潔女工。」

    「清潔女工是我,所以不勞你幹。」

    「喬安娜,往好處想想。今天請客安排得多出色。」

    「當然啦,我都快累死了。」

    「你聽我……」

    「你以為變個戲法,一切就會準備就緒嗎?這些好看的小籃子和討厭的查理勃朗檯布是打哪兒來的,為了這次見鬼的請客,我忙了三天工夫。」

    「比裡玩得真高興。」

    「我知道。他買到了米老鼠蛋糕。」

    「喬安娜……」

    「我為孩子安排吃喝遊戲,安排得棒極了,我只配給他們安排吃喝遊戲。這就是我的工作。」

    「睡吧。」

    「行,亂七八糟的房間到明天再收拾好了,反正有我在家干。」

    他們不吭聲地睡著了。夜裡她起了床,走進比裡的房間,比裡跟一頭玩具熊、一條狗、一隻洋娃娃一起睡覺,他稱這些東西為他的「人」。地上扔著當天的戰利品,萬能工具、多米諾骨牌、玩具卡車和木球,都是隨著勝利地迎來四歲而得到的。她想喊醒他,對他說:比裡,比裡,你別滿四歲,還是做一歲的孩子吧,我們可以重新開始,我跟你玩,跟你笑,我再也不對你叫嚷,我們倆也不會老是爭執不休,我會抱你,吻你,愛撫你;兩歲也不會那麼可怕,我會當一個好媽媽;三歲會過得很好;到了四歲,你就成了我的小小的男子漢了,你在街上握著我的手,我們一邊走,一邊什麼都談,我不會成為完人,我不可能是完人,但我也不會刻薄的,比裡,不會刻薄的,我要更關心你,更愛你,我們的生活會充滿了樂趣——如果我們能夠重新開始,我當真願意一試,比裡。但是,她卻離開了比裡的房間,走進了廚房,為的是怕自己的哭聲驚醒了孩子。

    她開始給自己記分。每當她跟比裡生氣或失去耐心,她都記上一筆;她一天到晚在家照看一個四歲的孩子難免不生氣。不過這證明她不好,她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進一步也可以說孩子對她的影響也不好。她開始也給特德記分。每當他做了有傷體面的事,例如把襯衫扔在椅子上等等,這就證明他是個布朗克斯區的粗人。要是他談他的工作,嘮叨個沒完,就是重男輕女的傢伙。不論他怎麼想幫忙,每件事還都得由她於。還有家務——這些事沒法記分,什麼事都得她這位花生醬主婦去幹。家裡的雜務事,每天上街買東西,手紙用完了換卷新的——這種事每幹一件她都覺得是一種委屈。還有那些互相宴請,下次輪到他們了,也得由她安排:擬定菜單,買食品,烹調——特德只管斟酒,好傢伙;比裡晚上一醒過來吵著要果汁喝,而特德只顧酣睡,一切全由她包了。一種壓力,要捱過每一天都得承受巨大的壓力,這一回蕁麻疹的症狀沒消退,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搔抓患處直到出血。

    除此以外,特德還在鼓吹他的那套看法。他說對生第一個孩子他盡力不夠。回想起來真叫人啼笑皆非。他知道了當母親不容易,所以現在願意更多出些力。上一回分娩並不顧利,現在生過了孩子,彼此能協調得更好。

    「比裡出生的時候,我抱著你,給你打氣,記得嗎?」

    「真的?」

    「當然囉!我抱著你,你在使勁按壓。」

    「真有這事?我記不清你當時是不是在場。」

    他並不氣餒。

    「喬安娜,我們很會生孩子。」

    「是呀,你是個好爸爸,特德。」

    這一點她相信。特德對待比裡挺不錯。可是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再生個孩子嗎?虧他想得出來。一切都壓在她肩上。她身上又癢了。

    起初她想留個條子給他。這樣她有時間把自己的思想整理得有條理些。她甚至問自己:應該手寫以示親切呢,還是用打字機?打字可以清楚些,但是太缺乏個人感情了。接著她又想到出走以後寄一封沒有回信地址的短信。最後,她拿定主意,認為夫妻一場至少也應該和他面談一次,作一次短暫的問答式的談話。

    比裡和他的「人」睡著了。喬安娜和特德正準備收拾盤子和漢堡包,那是他們一年裡第三十回吃漢堡包。

    「特德,我要離開你了。」

    「什麼?」

    「我在這兒快悶死了。」

    「你快怎麼了?」

    「我剛才說過了,我打算離開你。」

    「我不明白。」

    「我想你大概是不明白。我重說一遍。特德,我打算離開你。聽懂了嗎?」

    「這是開玩笑吧?」

    「哈,哈。」

    「喬安娜?」

    「我們的婚姻結束了。」

    「我不相信。」

    「你就努力想法子相信吧!」

    「前不久我們還在談論生第二個孩子吶。」

    「那是你在談。」

    「喬安娜,我們的確碰到過一些問題。但是人人都會有自己的問題嘛。」

    「別人的事跟我無關。」

    「我們連爭執都不多。」

    「我們之間沒有共同點,一點兒都沒有。除了賬單、宴會和少量的夫婦生活以外,再沒有共同之處。」

    「我不明白。」

    「你不用明白。」

    「這是什麼意思?天哪,我什麼地方做錯了事呢。」

    「女人必須獨立自主。」

    「我同意。那又怎麼樣呢?」

    「我快悶死了。我一定得走。」

    「這太荒唐了。我不答應。」

    「你不答應?」

    「我不會讓你走。」

    「真的嗎?再過五分鐘左右我就走了,管你答應不答應。」

    「這不是個辦法,喬安娜。這樣不行。」

    「為什麼不行?」

    「總得先想點辦法。應該去找人談談。」

    「我知道那些精神分析療法專家。去找他們的大都是中產階級,婚姻與他們利害攸關。」

    「你胡說些什麼?」

    「我已經講過了。我一定得走。現在就走。」

    「喬安娜——」

    「女權主義者協會讚賞我的行動。」

    「什麼女權主義者?哪兒有什麼女權主義者?」

    「我要走的,特德。」

    「上哪兒去?找個地方痛哭一場嗎?」

    「說不上來。」

    「說不上來?」

    「這無關緊要。」

    「什麼?」

    「就是這樣。你慢慢地聽懂了吧?」

    「喬安娜,我聽說過別人有這種事,可我不相信我們家也會發生。至少不會這樣發生。哪兒有這麼宣佈的。」「隨便用哪種方式講都一樣。我原想留個便條給你。那樣或許反倒好了。」

    「我們是小學生嗎?你要跟你相愛的老朋友絕交嗎?我們是結髮夫妻呀!」

    「我不愛你.特德。我討厭我的生活。我討厭呆在這裡。我身上的壓力太大,腦袋都快炸了。」

    「喬安娜——」

    「我一天也不想再呆下去了,一分鐘也不想呆了。」

    「我要去打聽一下.找個婚姻顧問之類的人。解決這種問題肯定有更加明智的辦法。」

    「你沒聽我說,特德。你從來不聽我說。我要走了。我的心早就不在這兒了。」

    「聽我說。有時我覺得自己過分熱中於業務了。我的心思全在工作上。我很抱歉。」

    「沒什麼,特德。那毫無關係。問題和你的興趣毫不相干——問題是我。我不能夠再這樣生活下去,只好到此為止。我要為自己找個新出路。」

    「我們該怎麼辦呢?我是說.怎麼處理好呢?是不是要我搬出去?是不是另外有人?是不是讓他搬進來?」

    「你簡直什麼也沒弄明白。」

    「你顯然事先把什麼都安排好了。這該死的事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帶上整理好的提包,再從我們倆共同的儲蓄裡提兩千元錢,我就走了。」

    「你走啦?比裡呢?我們喊醒他吧?他的提包也整理好了嗎?」

    她這時才第一次猶豫起來。

    「不……我……不要比裡。我不帶比裡走。沒有我,他會過得更好一些。」

    「老天爺,喬安娜!喬安娜!」

    她再也說不出話了。她走進臥室,拎起手提箱和網球拍袋,走到大門口,打開門,走了出去。特德呆在那兒望著,不知所措。他還當真以為過一個小時她就會回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