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百年風雲

第二十三回 鬧象州搗甘王廟 戰惡奴會楊秀清 文 / 單田芳

    人間天上無神,

    何必以假當真?

    癡對偶像獻誠心,

    才子變成愚人!

    削偶砸廟挺身,

    一舉震醒萬民。

    反對神權第一人,

    大義凜然可欽!

    洪秀全、馮雲山、錢江、蕭朝貴等人,共聚祠堂,商討傳教大事。錢江提出應去廣西,還說那裡有他幾位朋友,可請他們協助。秀全聽了大喜,忙問:「是誰?」錢江道:「在廣西貴縣有一人姓石名達開,家資巨富,文武雙全,素有大志。在當地,光石姓家族就有一千餘人。石達開雖然青春年少,卻非常受人尊重,在石姓家族之中很有號召力。我會如得此人,何愁大事不成?」錢江接著說:「還有一人姓胡名以晃,廣西平南人,與我是生死之交。此人武藝出眾,膽量過人,對滿清恨之入骨。如得此人,真乃以一當十矣!」洪秀全等人聽了,俱都鼓掌稱善。錢江道:「決準備筆墨,容小弟修書。」秀全忙問道:「你我同去廣西,何必寫信?」錢江道:「福州是我的家鄉,人地熟悉,便於發展會眾,弟有意走上一遭。」蕭朝貴搖搖頭說:「你我大家剛剛聚在一起,早晚還要商討大事,你怎能走呢?」錢江笑道:「兄言差矣!我們不能只在廣西一地發展會眾,多到幾個地方有何不好?各省都有拜上帝會,將來才能『遍地黃金甲,江山一把拿』呀!廣西有各位兄弟主持足矣!」馮雲山說:「錢賢弟說得有理,我看可行。」洪秀全也就同意了。錢江這才提筆在手,給石達開和胡以晃各修書一封,交給了洪秀全。第二天,錢江便與眾人告別。秀全拉著他的手問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方能見面?」錢江道:「最遲一二年,自然會見面的,教主哥哥保重了。」錢江說罷,奔福州去了。

    且說洪秀全,他安排了一下家裡的事情,留下仁發、仁達、宣嬌看家,於一八四四年四月的一天,帶著馮雲山、蕭朝貴前去廣西。

    書要簡短。他們以教書為名,一路上廣泛接觸窮苦百姓,利用一切機會傳播拜上帝會的教義,不到半年時間,就吸收了會眾六百餘人。這一天,他們來到廣西桂平縣的金田村附近。他們發現,這裡真是個理想的地方:群山突起,層巒迭嶂,形勢險要,易於出沒,既可以進攻,又可以退守。金田村北的紫荊山、平隘山乃是礦區,盛產白銀,當時產量居全國首位,有礦工六千多人,還有兩千多名燒炭工人。他們受著礦主和官府的剝削和壓迫,過著非人的生活,胸中積怨很多,對現實強烈不滿,對發展會眾、壯大反清力量非常有利。

    洪秀全掌握了這些情況,非常高興。他們首先結識了一位名叫蘆六的老燒炭工人,把他發展成為拜上帝會的會眾。他們三人就住在蘆六的家裡,洪秀全和馮雲山經蘆六引見,找了個地方教書。閒時參加礦工和燒炭工人勞動,接觸學童家長,傳播教義。蘆六也到處替洪秀全說:「咱們礦上來了一位洪先生,學問很大,心地善良,通曉人間事理,能為百姓排憂解愁。誰有什麼不明白的事情,找洪先生一問就知道了。」消息傳開,不少礦工來找洪秀全,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請他解答。洪秀全利用這個機會,向工人們宣講拜上帝會的教義。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聽講的人越來越多,轟動了整個礦區。

    洪秀全見聽講的人多了,便設立了三個會場,由他和馮雲山、蕭朝貴分頭宣講。洪秀全主持的那個會場,聽講的人數以千計,鴉雀無聲,聽得都入了迷。洪秀全興奮地說:「咱們都是天父上主皇上帝的子女,理應享受天父的慈愛,有飯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福同享,有禍同遭,男女平等,誰也不准欺負誰。可是咱們人間出了個閻羅妖,領著一群妖魔鬼怪與天父做對,與俺們為敵,把大家弄得缺吃少穿,吃苦受罪,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礦工們聽了,都點頭稱是,洪秀全接著說道:「我們應該崇拜上帝,不信邪神,把閻羅妖和那些魔鬼統統消滅了,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到那時候,活著的人有吃有穿,無憂無苦;死了以後,還可以登上天國,享受天堂的快樂。」洪秀全講得繪聲繪色,親切動人,礦工們聽了,又驚又喜。

    這時,有個工人問道:「洪先生,聽說皇上才是天子。您說咱們都是天父的子女,難道咱們也是天子嗎?」「當然是了。咱們才是名副其實的天子呢!」又有一位工人說:「洪先生,您說的這話,叫官府知道了,是要殺頭的!」「哈哈哈哈!」洪秀全朗聲大笑著說:「對,他們是要砍我們腦袋的。因為他們都是妖魔鬼怪,是我們的死敵。有他們存在,就沒有咱們的活路!」「這可怎麼辦呢?」人們焦急地議論著。洪秀全目光炯炯,掃視了一下全場,堅定地回答說:「這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大家抱成一個團兒,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魔鬼就不敢欺負我們了。這就叫『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哪!」「對,說得對!」全場又活躍起來了。又有人問洪秀全:「洪先生,人哪,都是一個人一個心眼兒,怎麼才能把這麼多的心眼兒歸攏到一塊兒,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呢?」洪秀全說:「正因為這是一個難題,所以,天父上主皇上帝才叫我們加入拜上帝會。入了會,都是天父的子女,受天父的保護,有飯同吃,有水同飲,一家有難,眾人相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事情就好辦了。」眾人聽了,又活躍起來,紛紛舉手,要求加入拜上帝會。

    對於這些苦大仇深、飢寒交迫、心靈空虛的人來說,拜上帝會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洪秀全等三人來到這兒不到一百天,就發展會眾三千多人。這些人分佈在金田周圍和紫荊山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潛在力量。

    洪秀全深知:要想叫他們公開起來反抗壓迫,反抗官府和神權,條件尚不成熟。為什麼?自己所宣講的拜上帝會的教義,都是一些很有說服力的道理,但是,只能起到吸引民眾加入拜上帝會的作用,還不可能達到讓他們採取反抗行動的目的。只有用實際行動,叫會眾親眼看到一切邪神和妖魔鬼怪都可以打倒,天父上主皇上帝在會眾心裡才能成為有威又有德的真神,才能鼓起會眾的信心和勇氣。

    洪秀全聽說,在象州有座甘王廟,香火很盛,對當地民眾的精神壓迫很重。傳說甘王爺是一個凶神,曾經活吃了自己的母親,還到處姦淫婦女,無惡不作,給山區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人們怕這位甘王爺降災降禍,就籌款給他修建了一座甘王廟,並規定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為甘王廟會。到了這天,山區人民都爬山涉水到象州甘王廟焚香上供,乞求甘王爺大發慈悲。洪秀全就利用民眾的這種心理,決定先拿神權開刀。

    三月二十八日這天到了。洪秀全把馮雲山留下處理教務,他和蕭朝貴帶領二十名有膽量又有武藝的會眾,直奔象州,來到甘王廟前。這座廟字建在一個山坡之上,群山環抱,蒼松翠柏,風景極其秀麗壯觀。洪秀全站在廟前放眼四望,就見漫山遍野都是人流,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推車,有的擔擔,從四面八方擁來。在廟前有個廣場,不少商販搭起涼棚,擺上貨物,開起飯攤,高聲叫賣。賣香的、賣供的、賣水的、賣飯的、賣糖果糕點的、賣衣服鞋帽的,應有盡有。

    洪秀全看罷,感歎一聲,率領大家轉身進了山門。但見這座山門,是用石頭砌成,非常宏偉壯觀。穿過山門,就是廟門了。廟門左右放著一對石雕的「望天吼」,廟門上高掛金匾,上寫「甘王神殿」四個大字。洪秀全率領眾人穿過人流,擠進了頭層院子。院內香煙繚繞,鍾磐齊鳴,很多的善男信女手舉高香,閉著眼睛,跪在院中禱告,也不知嘴裡嘟嚷些什麼!

    洪秀全轉過香火池和一座七級石塔,邁步走進大殿,見大殿正中的神龕內,塑著一尊有一丈五尺多高的甘王像。這位甘王爺,上身赤背,腰扎圍裙,露著毛茸茸的前心和雙腿,左腳下踏著一名裸體少女,右腳下蹬著一個小男孩兒,懷中還抱著一名少婦。這位甘王爺,圓睜環眼,盯著這位少婦,張著血盆似的大嘴,露著鋼錐一樣的獠牙,誰看了都要嚇一跳。也不知是誰出的點子,把甘王爺塑造成這個樣子。

    在甘王爺的像前,放著一張供桌,桌上擺著一對錫制大蠟台,一對嵌著金字的大紅蠟燭正在燃燒,鼎足而立的大香爐上插著無數高香,供桌上還擺滿了各種供果。供桌前跪滿了焚香許願的老百姓。在供桌旁還放著一個大竹盤子,不少人往裡扔錢。洪秀全想,崇拜偶像真是坑人不淺哪!雖然他們生活那麼困難,還勒緊褲帶,把錢獻給神佛。洪秀全略停片刻,「噌」一聲跳上供桌,面對人群高聲喊道:「眾人聽著!」他清了清嗓子,便唱起歌來。他唱道:

    神天之外更無神,

    何故愚頑假做真?

    只為本心渾天閥,

    焉能超生在凡塵!

    此時,將近中午,正是人多的時候。洪秀全這一嗓子,把跪在地上念佛許願的人都嚇呆了,有好幾位被嚇得趴在地上。心裡說:這位是幹什麼的,莫非是個瘋子?

    大家正在發愣,就見洪秀全手指甘王像高聲說道:「父老鄉親們,兄弟姐妹們!這個甘王是什麼東西?假如真有此人的話,他就是妖魔鬼怪,對這種人就應該斬盡殺絕!他做了這麼多的壞事,如此慘無人道,我們為什麼還要燒香祭他?請問,他能為我們降福兔禍嗎?大家不要再上當受騙了。要想真正過好日子,得由我們自己起來爭取,我們應把這種騙人的偶像砸爛、毀掉!」洪秀全說罷,「刷」的一聲,從腰中抽出明晃晃的斬妖劍,揮手就把甘王的腦袋砍掉了。接著,又「喊裡喀嚓」幾劍砍掉了甘王的手足。這一來,把那些上廟進香的老百姓嚇得膛目結舌,-呆呆發愣。

    這時,蕭朝貴也跳上神龕,一頓拳腳就把甘王爺的泥胎砸爛了,土塊子和爛稻草撒了滿地。那二十名會眾,也鼓起了勇氣,七手八腳,砸碎了神龕,扔掉了香爐,踢翻了供桌,撒了錢盤子。這半盤子銅錢,一桌子供果,「唏裡嘩啦」滾了一地,把甘王廟弄了個亂七八槽。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啦,人群一陣大亂,四處奔逃,有些婦女都嚇哭了。諸位看看,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人們應當拍手稱快,可是在當時,大多數的人接受不了,要想叫他們不信鬼神,真比登天還難。由此可見,當時人們的思想叫神權控制得多麼嚴重!

    洪秀全和蕭朝貴,正在領人砸廟,忽聽廟外有人高聲喊道:「哪裡來的逆賊?竟敢如此造孽!」隨著聲音,有一夥人衝進大殿。只見為首的這個人:四十七八歲,頭頂緞子帽墊,頂門安著一顆紅珊瑚的帽正,身穿月白色綢子長衫,腳穿紫緞子蹬山鞋,面皮青黃,顴骨高聳,一對黃眼珠子,看樣子是個居官為宦之人。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小鼻子,小眼,尖嘴巴,猴腮幫,穿件天藍色的長衫,好像一名闊少。在他們身後,還跟著十幾個保鏢的。

    書中代言:首先進來的那個人姓周名信義,家住桂平縣城,是這一帶有名的周舉人。他與桂平知縣張慎修是換帖的把兄弟,交情很厚。他就仗著官府的勢力,在桂平縣橫行霸道。他身後那個年輕的闊少,就是他的兒子週三兒。今天,周舉人領著週三兒和一群家奴前來象州甘王廟進香,正趕上洪秀全砸甘王像。周舉人剛要進大殿,就聽「嗚」的一聲,一隻香爐飛了出來,好懸,差點砸到他的臉上。周舉人大怒,一步躥進殿內,用手指著洪秀全和蕭朝貴,大聲喝道:「這座甘王廟乃是極樂善地,靠聖神造福於萬民。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虔誠朝拜。爾等何人,狗膽包天,竟敢如此妄為?來人,把他們捆了!」

    周舉人一聲令下,那些保鏢的如狼似虎,往上就闖,蕭朝貴怕秀全吃虧,趕緊過來,把周舉人的家奴迎住,大聲喝道:「什麼聖神造福萬民,純粹是滿嘴胡說,欺騙百姓。老子非砸不可,看你們這群妖魔敢把我們怎樣!」說罷,舉起拳頭與十多個家奴戰在一處。洪秀全和那二十名會眾也衝了上去,與眾人廝打起來。洪秀全不會什麼武藝,轉眼之間,被人打得口鼻流血。周舉人的兒子週三兒指揮家奴把洪秀全抓住,往外便拖。

    正在這時,就聽有人喊了一聲:「住手!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爾等何故隨便抓人?」此人聲似巨鐘,嗓音清脆,把眾人都鎮住了。洪秀全從幾個家奴手中掙脫出來,大口喘著氣,抬頭觀看:

    見此人,好相貌,

    凜凜身材六尺高。

    頭上戴,軟便帽,

    一條大辮身後飄。

    白面皮,長得俏,

    劍眉虎目鼻樑高。

    方海口,嘴唇薄,

    二目如燈放光毫。

    藍布褲褂多可體,

    白布袖頭高挽著。

    虎體彪軀多威武,

    恰似雞群現仙鶴。

    這個人的年紀有二十七八歲,長得做骨英風,盛氣凌人,不怒而自鹹。秀全看了,暗中稱讚。周舉人的小眼睛翻了翻,咧著嘴說:「你是什麼人?仨鼻子眼兒——多出這口氣兒!難道你和他們都是同黨嗎?來人,把他也給我抓起來!」「哈哈哈哈!」此人一陣冷笑,說道:「姓周的,放聰明點兒,睜開你的狗眼,看看這個世道。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絕了,你可是有名有姓的,到桂平縣找你可不費勁兒。老實說,我可什麼都不怕!」接著把胸脯一挺,「抓吧!我看你們誰敢動手!」不知道為什麼,周舉人的家奴一個也沒敢上,殿內鴉雀無聲。

    此人掃視了周舉人、週三兒和他們的家奴幾眼,繼續說道:「不客氣地說一句,你周舉人要敢碰我一下,我就抄了你的狗窩!」這句話真靈,把周舉人和他的家奴都唬住了。周舉人一看這個人很有來頭,深恐在這大山溝裡吃了虧,便用手指著此人說道:「好,好,好,咱們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你可敢報個名嗎?」「哈哈哈哈!大丈夫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就住在紫荊山裡的新村,以種山燒炭為業,姓楊叫楊秀清!」

    楊秀清是近百年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家住桂平新村,祖祖輩輩以燒炭為業,家境貧苦。五歲失父,九歲喪母,是叔父把他拉扯大的。他的叔父是個貧苦農民,楊秀清從小就跟叔父吃苦受罪,給財主家放過羊,在當鋪當過學徒,他還當過礦工,保過鏢,護過院。後來,他為生活所迫,到處顛沛流離,足跡踏過兩湖、兩廣,什麼行當都幹過。因為他走得地方多,結識了不少各行各業的人物,開擴了眼界,豐富了頭腦,增長了不少知識。他沒有念過書,但他聰明好學,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他不但精通歷史、懂得軍事,而且對《五經》、《四書》、名人軼事也無不通曉,真是多才多藝。有人說他是「綠林狀元」,這話並不過分。

    另外,楊秀清對國家政局的變化非常關心,對國內外出現的一些重大事件也略曉一二。由於他是窮苦人出身,對普天下的受苦人十分同情和憐憫,無論是否相識,凡有求於他,無不解囊相助;窮哥們兒要是受了欺負,他總是盡力相幫,甚至不惜生命。因此,楊秀清在紫荊山一帶威望極高,都說他像「夏天的涼傘,冬天的火盆」。

    由於近些年時局動盪,在外不易謀生,楊秀清在頭幾年就回到新村燒炭了。麗些日於,他的叔父在海南島病故,秀清赴去弔喪,好長時間沒有在家。昨天,他才從海南歸來,有不少朋友去看望他,在閒談之中,就提到了洪秀全。他們說洪秀全為人正直,和藹可親,通曉古今,學問很高,專替窮人說話,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還說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廣收教徒,有很多人都入了會。楊秀清聽了之後,就知道這三個人必有來歷,很想見洪秀全一面。他今日天還沒亮就起身奔金田村,一打聽,不巧,洪秀全領人去象州甘王廟了。楊秀清急切想見到洪秀全,隨後又趕到象州甘王廟,正遇上了周舉人狗仗人勢,要抓洪秀全。楊秀清這才大吼一聲,當眾解圍。周舉人心中不服,可又怕吃眼前虧,便領著兒子週三兒和眾家奴,灰溜溜地逃回桂平去了。

    且說洪秀全向前一步,拱手道:「若非楊兄相助,俺二人必遭毒手。洪某這廂謝禮了。」楊秀清也拱手說:「久聞洪先生大名,本應早日拜會。因家叔病故,某去海南治喪,故而來遲,還望洪先生海涵。」洪秀全又把蕭朝貴引見給楊秀清,三個人又寒暄了一番。楊秀清把洪秀全和蕭朝貴接到家中,盛情款待。還讓妻子把上房騰出來,請秀全等人在此下榻。洪秀全見秀清出於至誠,卻之不恭,也就同意了。同時,又叫蕭朝貴去蘆六家接來馮雲山。從此,兄弟三人就住在楊秀清家裡了。之後,四位英雄朝夕相處,食則同桌,臥則同榻,左右不離,越處感情越近,越覺著志同道合。洪秀全向楊秀清述說了拜上帝會的教義,楊秀清欣然接受,並表示願盡全力支持洪秀全,共建大業。洪秀全為楊秀清洗了禮,接受他加入拜上帝會,地位在蕭朝貴前,成了拜上帝會的四把手。

    書要簡短,自從楊秀清加入了拜上帝會,會務進展得非常順利。他的全家人都加入了拜上帝會,光楊秀清一個人就發展會眾兩千多人。紫荊山的會眾遍佈四方,星羅棋布,力量越來越壯大了。

    這一天,兄弟四人正在屋中閒談,洪秀全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對秀清說:「四弟,我從花縣起身來桂平時,你三兄錢江曾寫了兩封信,向我薦舉了兩位兄弟,一位叫石達開,一位叫胡以晃。你可瞭解這兩位嗎?」楊秀清說:「石達開住在貴縣,廣有良田,家資巨富。此人文武兼備,品格端莊,確是一位英雄。我會若得此人,何患大業不成?當初我在貴縣時,曾與此人見過幾回面,不過沒有什麼深交。至於胡以晃這個人,我也聽說過,可沒見過面。」洪秀全說:「目前我們正在用人之際,愚兄打算親自去拜會這二位義士,你看如何?」楊秀清思索片刻,說道:「哥哥乃是教主,應主持會中大事,另差能事之人就可以了。」洪秀全說:「我不去貴縣倒可,四弟可差人去和石達開聯繫。只是桂平,我確想親自去一次,一為察訪民情,二為發展會眾。會中之事,有勞四弟代為主持了。」眾人見洪秀全執意要去,不便強阻,只好同意了。洪秀全把錢江給石達開寫的信交給楊秀清,又把斬妖劍交給馮雲山掌管,這才告辭起程。

    紫荊山的新村,離桂平僅五六十里。洪秀全走了不到兩天,就進了桂平縣城。他見這座縣城雖不太大,倒也十分熱鬧。貫穿東西和南北的十字大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道兩旁,店舖林立,賣什麼的都有,是僅次於廣州的熱鬧城鎮。洪秀全無心觀看街景,按照信上的地址,尋找胡以晃的住處。將近中午,果然找到了。

    原來,胡以晃住在東城的一條僻靜胡同裡,名叫順城街孝感巷。洪秀全找到這裡,一打聽老胡家,無不知曉,有人指出第三個黑門便是。洪秀全手打門環,時間不長,就聽院中響起了腳步聲,接著有人說道:「來了,請等一等。」說罷,「光當」一聲,兩扇門一開,從裡邊走出一人:身高足有六尺,身體魁梧,剛健有力,面如鑄鐵,粗眉闊目,看年紀有四十歲了。洪秀全迎上前去,笑著問道:「請問,這可是胡以晃胡先生的寶宅嗎?」此人還禮道:「在下正是胡以晃,您是……」洪秀全大喜道:「敝人姓洪。有位錢江錢先生,托我給您捎來一封信。」秀全說罷,從懷中把信取出遞給他。胡以晃大笑著說:「這麼說,都是自己人了,快請到屋中坐吧!」說罷,洪秀全跟他走進院內。

    洪秀全邊走邊看,只見小院不大,倒也乾淨,對面兩間上房,都是磚瓦結構。胡以晃把洪秀全讓進屋中,分賓主落座。

    此時,胡以晃把錢江的信展開觀看。看完之後,喜形於色,抓住洪秀全的雙手道:「唉呀,失敬,失敬。原來是洪教主駕到,適才不曉,死罪,死罪!」洪秀全也客氣了一番。當下,胡以晃準備了酒飯,二人邊吃邊談。胡以晃道:「我與錢先生是莫逆的好朋友,他說話比聖旨都靈驗,您有什麼事,就只管吩咐好了。凡是我能辦到的,一定竭盡全力。」洪秀全說明了來意,胡以晃皺眉說:「桂平縣受苦的人是不少,要想叫他們加入拜上帝會,可也不容易。這些人私心重,顧慮多,膽子又小,很難說服。再說,官府在桂平縣駐有重兵,對百姓看管得很嚴,一般人不敢輕舉妄動。這兒的知縣張慎修又是個有名的酷吏,提起他來,沒有不害怕的。我想,教主在此傳教,恐怕不會順利的!」洪秀全點了點頭。談到拜上帝會,洪秀全向胡以晃詳細地做了解釋,喜得胡以晃手舞足蹈,表示願意加入此會。飯後,洪秀全為胡以晃洗了禮,正式收他為會眾。因為是錢江引見的,秀全對他格外器重,按教會的等級,把他排在第十三個位子上。胡以晃非常高興,願替洪秀全在桂平城內發展會眾。

    當天晚間,二人宿在一處。洪秀全奇怪地問:「你的妻小住在何處,因何一直未見?」胡以晃苦笑著說:「老婆早就死了,沒有留下兒女,我隻身度日已經二十餘年了。」秀全問道:「為何不續娶一房?」胡以晃搖了搖頭:「咳,家境不好,娶個老婆也難養活呀!再說,我還想幹一番事業,不想被人拖後腿!」洪秀全大笑著說:「哈哈哈哈,真英雄也!」

    兩個人正在說話呢,突然聽見有人砸門,「砰」,「砰砰砰砰」,聲音一陣比一陣緊。還沒等他倆穿上衣服,大門就被砸開了,「呼啦啦」,一群公差破門而入,各拿刀槍繩索,衝進屋內,大聲喝道:「都不許動!你們的官司犯了。奉知縣大人之命,拿你二人前去伏法!」說著上來兩個公差,各拿繩索,往洪秀全和胡以晃的脖子上就套。嚇得二人臉色變更,齊聲問道:「你們何故捉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