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世界上下五千年

古代卷 格拉古兄弟 文 / 佚名

    公元前133年年初的一天,羅馬城風和日麗,在中心廣場上,人群熙熙攘攘,一位年近30歲的年輕人正在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

    「意大利的野獸都有一個可以棲息的巢穴,而那些為意大利戰鬥和犧牲的人卻只能享受空氣和陽光。他們無家無室,攜妻帶子到處流浪。將軍們欺騙士兵為保衛祖墳宗廟而戰鬥,但全是謊話,因為沒有一個士兵有自己的祭壇和祖墳,他們只是在為別人的榮華富貴而出生入死。雖然他們被稱作羅馬的主人,自己卻沒有哪怕是一小塊土地,這難道公正嗎?」聽眾激動地高呼「不!」

    這個青年人是誰?他在講什麼事情呢?這個年青人叫提比略-格拉古,是羅馬的保民官,他正在公民大會上為使他提出的土地改革方案獲得通過而進行遊說。

    那麼羅馬為什麼要進行土地改革?提比略-格拉古及其土改方案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已經知道,平民是羅馬具有選舉權的公民,他們開墾荒地或從羅馬屬國分得一份土地,從事個體農業生產。平民有替羅馬國家服兵役的義務,是羅馬軍隊的主要來源。但是,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意大利、進而確立其在地中海地區霸權的過程中,農民連年隨軍出征,土地無人耕種,農民被賣為奴隸,大規模使用奴隸勞動的大莊園迅速遍佈各地,小農經濟無力與之競爭,紛紛破產、土地也被兼併。因此平民強烈要求重新得到土地。並且,羅馬的兵役法規定,服兵役的人必須自備服裝和武器。由於平民破產,他們無力再去當兵,因而羅馬國家面臨兵源枯竭局面。為解決上述問題,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格拉古兄弟毅然發動了一場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改革運動。

    格拉古兄弟出身於羅馬貴族家庭,父親是羅馬高官,母親是有名的美人。提比略-格拉古早年做過占卜官,後來多次參加過羅馬海外軍事殖民戰爭,在羅馬官方是個有影響的人物。

    公元前134年12月10日,提比略在平民的支持下當選為保民官。一上任,他就制定了一個土改方案,其中規定:每戶公民佔有國有土地不能超過1000猶格(約合250公頃),超過部分由國家償付地價後收歸國有,然後分成每份30猶格的小塊土地分給無地平民。然而,這個方案遭到了擁有大量土地的貴族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他們一方面千方百計轉移地產,一方面準備尋機殺死提比略。

    春去秋來,正當土地改革舉步維艱、緩慢開展之時,提比略保民官的任期快要屆滿了。為防止改革事業中途夭折,提比略決定再次競選下一年的保民官。

    選舉日來臨,天剛大亮,羅馬中心廣場已經是萬頭攢動。大家都明白,提比略一人的去留牽動幾乎所有羅馬公民的利益,所以不少外地的農民也都星夜趕到羅馬。乘著夜黑人多,以納西卡為首的貴族率領僕從和支持者,身藏暗器,或手持棍棒,混在人群中,準備伺機鬧事。提比略入場時受到支持者的熱烈歡迎,場內氣氛明顯對提比略有利。投票進行到一半時,提比略已勝券在握。正在這時,有人告訴提比略,貴族保守派佈置了大量武裝人員,正預謀對他下手,要小心提防,並說:「提比略,你還是先回家避避,我們在這兒盯著,看他們能鬧出什麼名堂。」提比略回答說:「我這時離去將是我的極大恥辱,人民將會失望,而我的敵人也會惡意取笑我。」他迅速告知他周圍的人準備自衛,會場有些混亂起來。遠處的人不知怎麼回事,都伸長脖子,踮起腳尖向裡面望,嘴裡連連問:「怎麼了?怎麼了?」提比略於是把手放在頭上,作了個生命受到威脅的手勢。這時,一個貴族保守派的暗探立即大聲叫嚷起來:「壞了!壞了!提比略正在要求一頂王冠,人民就要擁護他當國王了!」納西卡見時機已到,跳起來大叫:「既然最高長官背叛國家,那麼挽救國家的人都跟我來吧!」然後把外罩朝肩上一撩,率領著手持刀槍的暴徒向提比略衝去,廣場上頓時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戰鬥。結果因事起倉促,寡不敵眾,提比略及其支持者300百餘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提比略被害,激起了廣大平民和正直的貴族的極大憤慨,納西卡成了過街老鼠,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向他喊叫,咒罵他是玷污羅馬的罪人。不得已,他只好像喪家狗一樣遠赴小亞細亞,最後於孤寂冷清中客死於異鄉。元老院懾於眾怒,也沒敢輕易廢除土地改革,提比略死後6年,先後有8萬平民分到了土地。

    公元前124年,提比略的弟弟蓋約-格拉古當選為123年度保民官,公開譴責10年前貴族保守派的暴行,博得平民的歡呼。貴族保守派驚呼:「提比略又回來了。」蓋約比提比略小9歲,他同哥哥一樣,為人耿直,處世嚴正。但二人在性格和作風上頗有差異。提比略溫文爾雅、嚴肅理智;蓋約性情急躁、咄咄逼人,講演時慷慨激昂,在台上走來走去,時而把長袍掀到肩上,時而高聲怒罵。他對民眾更具吸引力,對貴族保守派更具危險性。

    蓋約上任以後,立即提出糧食法案和土地法案,並在公民大會上通過。糧食法案規定,由國家供應城市平民以廉價糧食。土地法案規定,繼續進行提比略的土地改革。但這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羅馬國內的國有土地已經不多了,所以蓋約提出了一項建立3處移民地的計劃,兩處在意大利本土,另一處在非洲。

    蓋約的計劃一提出,貴族保守派為籠絡平民,破壞改革,便指使另一個保民官李維-德魯斯提出了反對建議。他們利用一些平民不願離開本土的心理,說3處移民地太少,要建立12處,並全部設在意大利本土。可實際上,意大利根本沒有可供建立12處移民地的地方,德魯斯的建議僅僅是忠惑人心的一紙空文。然而一部分平民對此卻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德魯斯的反對建議雖博得了部分平民的好感但仍有不少平民堅定地支持蓋約。貴族保守派深知,要徹底扼殺改革,還必須通過暴力。

    在一次討論北非殖民地的公民大會上,保守派方面的一個執政官侍從故意稱蓋約黨人為流氓並做出侮辱手勢,蓄意激怒改革派。結果,蓋約的部下在暴怒之下當場刺死這個侍從。此事正中保守派下懷。次日,他們一面舉行遊行,一面令武裝暴徒對改革派展開大規模屠殺,蓋約及其支持者雖進行了頑強抵抗,但最終經不住有組織的武裝襲擊,當場有3000多人遇害。蓋約逃入叢林,在絕望中自殺。事後,保守派在羅馬厚顏無恥地建起一座神廟,取名「和諧」。然而一個夜晚,神廟大殿的銘文下被人刻上了一段譏諷的話:「一樁極不和諧的事件,竟生出一座『和諧』之殿。」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最終失敗了,但它提供了整個內戰時代各種改革方案的藍本,揭開了內戰時代的序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