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中國通史

34 文 / 中國通史

    後唐長興元年(930)十一月,馬殷病死,年79歲,謚武穆。子馬希聲襲位,稱遺命去建國之制,復藩鎮之舊。後以馬希聲為武安、靜江節度使。周行逢周行逢,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身農家,年輕時貧賤無行,「嘗坐事黥,隸辰州(今沅陵)銅阬」。後應募為靜江軍卒,與王進逵、潘叔嗣、張文表等人結為「十兄弟」,在十人中最有謀略,成為馬希萼部的軍校。後周廣順元年(95),馬希萼等降於南唐,楚政權滅亡。周行逢隨王進逵成為佔據朗州的劉言部將。次年,劉言命王進逵等攻南唐滅楚的大將邊鎬,收復長沙等地;命周行逢率別部攻益陽(今屬湖南),殺南唐兵2000餘人,擒其將李建期等。廣順三年,後周升朗州為武平軍,以劉言為節度使,以王進逵為武安軍節度使(治長沙府)。周行逢被任命為集州(今四川南江)刺史,擔任王進逵的行軍司馬。當王進逵與劉言之間矛盾激化時,周行逢為王進逵出謀劃策,襲殺了劉言。

    顯德元年(954),後周太祖郭威即以王進逵為武平軍節度使,鎮朗州;以周行逢為武清軍節度使,權知潭州事。「是歲,湖南大饑,民食草木實。武清節度使知潭州事周行逢開倉以賑之,全活甚眾」。顯德三年,潘叔嗣殺王進逵,自量不能服眾,便派人到潭州迎請周行逢入主武陵。「行逢入武陵,或請以潭州與叔嗣,行逢曰『叔嗣殺主帥,罪當死,以其迎我,未忍殺爾。若與武安,是吾使之殺王公也。』召以為行軍司馬。叔嗣怒,稱疾不至。行逢怒曰『是又欲殺我矣!』乃佯以武安與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則殺之」2。周行逢在任武清節度使知潭州事期間,因他「起於微賤,知民間疾苦,勵精為治,嚴而無私,辟署僚屬,皆取廉介之士,約束簡要,其自奉甚薄。或譏其太儉,行逢曰『馬氏父子,窮奢極靡,不恤百姓,今子孫乞食於人,又足效乎?』」3後周世宗於顯德三年,「秋七月辛卯朔,以周行逢為武平軍節度使,制置武安、靜江等軍事。行逢既總湖湘,乃矯前人之弊,留心民事,悉除馬氏橫賦。貪吏猾民為民害者,皆去之。擇廉平吏為刺史、縣令。朗州民夷雜居,劉言、王進逵舊將多驕橫,行逢一以法治之,無所寬假,眾怨懟且懼。有大將與其黨十餘人謀作亂,行逢知之,大會諸將於座中擒之。數曰『吾惡衣糲食,充實府庫,正為爾曹,何負而反?今日之會,與汝訣也。』立撾殺之。」4他「每遣人伺察郡縣守宰,有聚飲偶語者,必逮捕下獄,以謀反誅」5。他的妻子嚴氏曾諫他用法太嚴,於己不利,他不納。嚴氏就離開他回鄉隱居,再三勸諭也不肯返回。

    周行逢「為治嚴整,不徇私黨,躬履儉約,以率群下」。他的女婿「唐《資治通鑒》卷292,顯德元年十一月。

    2《新五代史》卷《楚世家·周行逢傳》。

    3《資治通鑒》卷292,顯德元年十一月。

    4《資治通鑒》卷293,顯德三年七月。

    5路振《九國志》卷《周行逢傳》。

    《資治通鑒》作鄧氏,今從《新五代史》。

    路振《九國志》卷《周行逢傳》。

    德求補吏,行逢曰『汝才不堪為吏,吾今私汝則可矣,汝居官無狀,吾不敢以法貸汝。』與之農具而遣之」2。

    北宋建隆三年(92)十月,周行逢病死,其子周保權繼立領軍務。次年二月,宋師平荊湖。

    第二節高季興後梁荊南節度使高季興(858—928),本名季昌,避後唐莊宗祖父李國昌諱,改名季興,字貽孫。陝州硤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人。幼年時為汴梁商人李七郎家僮。朱溫收李七郎為養子,賜姓名為朱友讓,在其家見到高長相特別,便令朱友讓將其收為養子,於是也改姓為朱。

    後來,高季興成為朱溫的牙將,由制勝軍使陞遷為毅勇指揮使。天復元年(90),唐昭宗被宦官韓全誨等劫持到鳳翔(今屬陝西)投靠李茂貞。次年朱溫圍攻鳳翔,李茂貞堅壁不出,日久不能下。眾將議論打算撤兵,只有高季興不同意。他分析形勢提出破敵策略說「天下豪傑窺此舉者一歲矣,今岐人已憊,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慮者,閉壁以老我師,此可以誘致之也。」3朱溫採納了他的主張,隨即命他招募勇士馬景實施誘敵出壁之計,結果大敗李茂貞,迫使其交出唐昭宗求和,高季興從此知名。天復三年,被任為宋州刺史。後又跟隨朱溫攻破青州(今山東益都),再立軍功,改任穎州(今安徽阜陽)防禦使,並且複姓高氏。

    唐末,朱溫攻下江陵(今湖北荊沙),以高季興為荊南留後,鎮守江陵。「荊南舊統八州,乾符(874—879)以來,寇亂相繼,諸州皆為鄰道所據,獨余江陵」。高季興到任時的江陵城,「井邑不完,季興招葺離散,流民歸復,梁祖嘉之」2。後梁開平元年(907),朱溫任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高季興注意招致人才,以倪可福、鮑唐為將,梁震、司空薰、王保義、孫光憲為謀士。梁震為唐末進士,歸蜀途中為高季興所留,禮遇備至,而梁震恥受高氏官職,提出只「以白衣侍樽俎」的要求,高季興也即應允,「以為謀主,呼曰先輩」3。開平中,高季興攻破朗州(今湖南常德),擊敗雷彥恭有功,加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此時高季興開始修築江陵的內城外壘,並且「厚斂於民,招聚亡命」4,進一步積蓄實力,俟機擴張。

    朱溫死後,後梁國勢日益衰弱。高季興先是出兵攻歸(今湖北秭歸)、峽(今宜昌)二州,結果為蜀將王宗壽所敗;隨後又以「助梁擊晉」為名襲擊襄州(今襄樊),結果為梁將孔勍所敗,他便斷絕給後梁的貢賦。梁末帝當時忙於應付北方,對他採取優容政策,於貞明元年(95)封他為渤海王,並賜給袞冕劍佩,而他直到貞明三年才恢復貢賦。

    2《十國春秋》卷70《周行逢傳》。

    3《新五代史》卷9《南平世家·高季興傳》。

    《資治通鑒》卷2,開平元年五月。

    2《舊五代史》卷33《高季興傳》。

    3《資治通鑒》卷27,開平二年十月。

    4《舊五代史》卷33《高季興傳》。

    後唐南平王同光元年(923),後梁滅亡。後唐莊宗進入洛陽,下詔慰諭高季興促其表明態度。司空薰等都勸高季興入朝,梁震認為梁、唐世為仇敵,作為梁室故臣的高氏朝見後唐新主有被扣的危險,勸他取消此行。高季興不聽,入朝於洛陽,結果李存勗果然想要扣留他,幸得郭崇韜勸李存勗應推信義於華夏,高「季興以身述職,為諸侯率,宜加恩禮,以諷動來者」。李存勗才「厚禮而遣之」。過後李存勗又反悔,密詔襄州的劉訓在中途將其截留,結果由於高季興提前離開襄州而僥倖逃出虎口。

    這次入朝,高季興親身探知後唐朝廷的虛實,斷定李存勗不可能有大作為。他對近屬說,李存勗「百戰以取河南,對功臣誇手抄《春秋》,又曰『我於手指上得天下。』其自矜伐如此,而荒於游畋,政事多廢,吾可無憂矣!」2在洛陽期間,李存勗待之甚厚,從容問曰『朕欲用兵於吳蜀,二國何先?』季興以蜀道險難取,乃對曰『吳地薄民貧,克之無益,不如先伐蜀。蜀土富饒,又主荒民怨,伐之必克。克蜀之後,順流而下,取吳如反掌耳』。」3高季興的本意是想把後唐這個強大的威脅力量引向易守難攻的蜀地去消耗時日和兵力,不想前蜀政權不堪一擊,被郭崇韜一舉消滅。「高季興聞蜀亡,方食,失匕箸,曰『是老夫之過也。』」梁震曰『不足憂也。唐主得蜀益驕,亡無日矣,安不知其不為吾福!』」4同光三年,後唐封高季興為南平王,從此他的這一割據政權就以南平為正式稱號。

    稱臣於吳同光三年,後唐出兵伐蜀時,高季興表請以本道兵自取夔(今重慶奉節東)、忠(今重慶忠縣)、萬(今重慶萬縣)、歸、峽等州,於是後唐就任他為峽路東南面招討使,可是他並不出兵。等到後唐滅了前蜀,「得蜀金帛四十餘萬,自峽而下,而莊宗之難作。季興聞京師有變,乃悉邀留蜀物,而殺其使者韓珙等十餘人」。

    後唐明宗李嗣源入立後,高季興請求將夔、忠等州為屬郡,遭拒後又屢請,才勉強答應,但刺史仍要由後唐朝廷派員委任。高季興得寸進尺,「請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為之」2。朝廷不許。他就乘夔州刺史潘炕罷官之機派兵突襲佔領州城。後唐派西方鄴去接任刺史,高季興拒而不納,雙方關係緊張,加之李嗣源查問40餘萬蜀物下落時,高季興答稱「(韓)珙等舟行下峽,涉數千里,欲知覆溺之故,自宜按問水神。」李嗣源大怒,「制削奪季興官爵,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劉訓為南面招討使,知荊南行府事,忠武節度使夏魯奇為副招討使,將步騎四萬討之;東川節度使董璋充東南面招討使,《新五代史》卷9《南平世家·高季興傳》。

    2《新五代史》卷9《南平世家·高季興傳》。

    3《資治通鑒》卷272,同光元年十一月。

    《新五代史》卷9《南平世家·高季興傳》。

    2《資治通鑒》卷275,天成二年二月。

    新夔州刺史西方鄴副之,將蜀兵下峽,仍會湖南軍三面進攻。」「高季興堅壁不戰,求救於吳,吳人遣水軍援之」。後來由於「江陵卑濕,復值久雨,糧道不繼,將士疾疫,劉訓亦寢疾」。另派孔循攻江陵又不克,李嗣源才下令撤軍。高季興則「請舉鎮自附於吳」,吳的權臣徐溫不務遠略,「受其貢物,辭其稱臣」。到徐溫死後的天成三年(928),「高季興復請藩於吳,吳進季興爵秦王」2。李嗣源詔令楚王馬殷進討,馬殷派許德勳將兵攻荊南,高季興戰敗,被迫求和。這年十二月,高季興病死,終年7歲,後唐謚曰武信。吳主以其子高從誨為荊南節度使。

    《資治通鑒》卷275,天成二年二月、三月、四月、五月。

    2《資治通鑒》卷27,天成三年六月。

    第十二章王建孟知祥第一節王建節度永平軍王建(847—98),字光圖,許州舞陽(今屬河南)人。年輕時是個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業,因排行第八,鄉人稱他為「賊王八」。唐朝末年投軍,成為忠武軍(鎮許州,今許昌)的士兵,後逐漸升為隊將。黃巢攻破長安時,唐僖宗逃到蜀地。忠武軍將鹿晏弘以8000兵馬隨楊復光鎮壓起義,擊敗黃巢後,楊復光把部眾分為八都,每都000人,王建和鹿晏弘都被任為都將。楊復光死後,鹿晏弘率這八都人馬前往成都迎駕,沿途擴充兵力,進至興元(今陝西漢中),趕走山南西道節度使(鎮興元)牛叢,自稱留後,讓王建等掛上屬州刺史的頭銜。唐僖宗得悉後即任鹿晏弘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不久,鹿晏弘與王建分道揚鑣。鹿晏弘率部東向,王建則與韓建率3000人西奔唐僖宗所在的成都。唐僖宗非常高興,重賞之後將這些人分為五都,由王建、韓建、晉暉、張造、李師泰統領,稱之為「隨駕五都」。觀軍容使、宦官田令孜把王建等五名將領全都收為義子。僖宗返回長安後,王建等都分別統領神策軍,並且遙領刺史。

    光啟元年(885),與田令孜有矛盾的河中節度使(鎮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王重榮進犯長安,僖宗出逃到鳳翔(今屬陝西),次年又輾轉到興元,一路上以王建為清道使。王建盡心竭力,保駕有功。而田令孜因這次事件與其有關,擔心僖宗加罪,主動請求到成都出任他的同母弟、西川節度使(鎮四川成都)陳敬瑄的監軍。於是觀軍容使改由楊復恭擔任,王建不受信任被外放為壁州(今通江)刺史。僖宗回長安後,楊復恭以親信楊守亮鎮守興元以防王建。王建招兵擴軍後攻取了閬州(今閬中)、利州(今廣元),接近了西川地界。陳敬瑄擔心他繼續西進,田令孜說王建為其義子不難羅致麾下,就派人前去。王建得知非常高興,把家屬托給故交東川節度使(鎮梓州,今三台)顧彥朗後率2000精兵趕赴成都。可是陳敬瑄反悔,派人在鹿頭關(今德陽東北)阻止。王建大怒,攻破鹿頭關,佔領漢州(今廣漢),顧彥朗也派兵相助,相繼擊敗陳敬瑄的部將句惟立、山行章後,王建兵勢更盛,開始進攻成都。唐昭宗即位後,派李洵為兩川宣諭和協使,下詔令顧彥朗等罷兵,顧彥朗則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鎮守蜀地,並且為王建請求旌節。昭宗表示同意,於文德元年(888)六月派宰韋昭度為西川節度使,同時將西川西部的邛(今邛崍)、蜀(今崇州)、黎(今漢源北)、雅(今雅安)四州劃出另立永平軍,任命王建為永平軍節度使。

    建立前蜀韋昭度入蜀,以王建為招討牙內都指揮使。由於陳敬瑄拒絕調動,不讓韋昭度接任,昭宗令顧彥朗等部征討,可是久攻不下。王建又不願受韋昭度《舊五代史》作「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今據《新五代史》。

    《資治通鑒》作利州刺史,今從新舊《五代史》。

    約束,就以勸他回朝定中原為借口將其逼走。韋昭度剛一離開,王建就派兵扼守劍門(今劍閣北),切斷了中原與東西兩川地區的聯繫。

    此後,王建首先逼降眉州(今眉山)的山行章,又經一個多月用兵,招降資(今資中)、簡(今簡陽西)、戎(今宜賓)、茂(今茂縣)、嘉(今樂山)、邛等州,佔有了成都周圍的廣大地區,於是急攻成都。田令孜被迫夜入王建軍營,交出西川節度觀察牌印,次日陳敬瑄開門迎降,王建入成都自稱留後,報告朝廷。大順二年(89)十月,唐朝廷任命王建為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觀察處置、雲南八國招撫等使。在此期間,他先後派人殺了陳敬瑄和田令孜。

    在佔有西川之後,王建開始把目光投向東川。由於與顧彥朗有姻親關係,礙於情面沒有立即下手。恰在這時顧彥朗病死,其弟顧彥暉代領其職,雙方關係出現滑坡。鳳翔的李茂貞乘機拉攏顧彥暉,結成同盟。於是王建出兵攻梓州,顧彥暉得到李茂貞出兵相助,王建只好撤軍,從此與李茂貞交惡多年。從乾寧二年(895)起,王建多次派王宗滌等攻打東川,直到乾寧四年十月才攻破梓州,顧彥暉自殺。唐廷便任王宗滌為東川節度使。這樣,王建就控制東、西兩川之地,兵力越來越壯大。

    天復元年(90),朱溫應崔胤之邀帶兵進入長安,大殺宦官。韓全誨等把唐昭宗劫持到鳳翔依靠李茂貞,朱溫圍攻長達一年多,李茂貞最終被迫求和。在此期間,王建曾遣使力勸李茂貞堅守拒和,答應派兵往援,其實則別有所圖。他派王宗滌以迎駕為名北上進攻興元,俘節度使李繼業。鎮守洋州(今陝西洋縣)的武定節度使拓跋思敬以地歸降。這樣,王建又輕易地並有了山南西道。天復二年,荊南節度使(鎮江陵府,今湖北荊沙)成汭死,山南東道節度使(鎮襄州,今襄樊市)趙匡凝派其弟趙匡明攻佔荊南,王建乘機攻下荊南西部的夔(今重慶奉節東)、施(今湖北恩施)、忠(今重慶忠縣)、萬(今重慶萬縣)等四州,進一步擴大了地盤。天復三年八月,唐廷封王建為蜀王,大大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次年,唐遷都洛陽,改元天祐。由於當時信息不通,王建控制地區仍稱天復年號。天復六年,他又攻取歸州(今湖北秭歸),控制了三峽咽喉要地。

    天復七年,朱溫滅唐建梁,派使者招諭,王建拒而不納,且馳檄四方聯合討梁。各地藩鎮知道王建不過是虛張聲勢,所以未予響應。這年九月,王建在成都即帝位,廟號高祖,史稱前主;國號蜀,史稱前蜀。次年,改年號為武成。

    優禮文士,保境息民王建「為人多智詐,善待士」。他稱帝時,除封諸子為王、以養子王宗佶為中書令外,所用多唐朝名臣後代。如以韋見素的孫子韋莊為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以張濬之子張格為翰林學士等等。對待文士,他總是恩禮有加,很是謙恭。臣下有的認為禮遇太過,他說「蓋汝輩未之見也。昔吾在神策軍時,主內門魚鑰,見唐朝諸帝待翰林學士,雖交友不若也。今我恩顧比當時才百分之一爾,何謂之過當耶!」《新五代史》卷3《前蜀世家·王建傳》。

    《五代史補》。

    對於文士的意見,王建也比較重視而予以採納。早在唐天祐元年(904),西川的將領們見李茂貞的勢力日蹙,紛紛主張出兵攻取鳳翔,王建徵求當時任節度判官的馮涓的意見。馮涓說「兵者凶器,殘民耗財,不可窮也。今梁晉虎爭,勢不兩立,若並而為一,舉兵向蜀,雖諸葛亮復生,不能敵矣。鳳翔蜀之藩蔽,不若與之和親,結為婚姻。無事則務農訓兵,保固疆埸,有事則覘其機事,觀釁而動,可以萬全。」王建認為這個策略穩妥,就與李茂貞修好,實行保境息民的政策。王建賦斂重,人都不敢直言。馮涓在向王建祝壽時獻頌,「先美功德,後言生民之苦」。王建讀後愧悟,讚揚說「如君忠諫,功業何憂!」2從此賦斂得到減輕。一次,王建登興義樓,一個和尚挖出自已的一隻眼睛獻上,王建很感動,下令「飯僧萬人以報之」。翰林學士張格諫上說「小人無故自殘,赦其罪已幸矣,不宜復崇獎以敗風俗。」3王建覺得有理,就撤銷了成命。由於較能納諫,所以前蜀建國前期政局較為穩定,百姓得以安居,具有一定實力,加之山川險固易守難攻,因此敢於與後梁互爭高低。永平二年(後梁乾化二年,92)後梁遣使交聘,落款印文作「大梁入蜀之印」,經張格解釋,王建得知這是後梁拿他當「夷狄」加以蔑視。隨後不久,朱溫被殺,王建派使者前去弔唁,落款印文即作「大蜀入梁之印」,以此作為回敬。

    王建晚年多內寵,又重用宦官。由於原太子元膺在一場宮廷政變中被殺,改立其幼子宗衍為太子。光天元年(後梁貞明四年,98)王建病死,終年72歲。子王宗衍即位,改名衍,是為前蜀後主。

    第二節孟知祥奉命鎮蜀孟知祥(874—934),字保胤,又作保裔,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西南)人。祖父孟察、父親孟道,世代都在郡裡當軍官。伯父孟方立官至邢洺節度使,叔父孟遷曾任澤潞節度使。在梁晉爭霸之時,孟遷以澤(今山西晉城)、潞(今長治)二州降梁,而孟道一直留在晉方擔任並不顯要的職務。

    孟知祥得到晉王李克用的賞識,李克用把侄女嫁給他,任他為左教練使,頗受信任。李存勗繼位為晉王后,作為姻兄的孟知祥更受重用,擔任中門使,掌理機要。當時任中門使的人常因得罪而被殺,孟知祥向李存勗請求更換職務,李存勗改任他為馬步軍都虞候,但要他薦人自代。他推薦郭崇韜繼任中門使,郭崇韜因此很感激他。李存勗稱帝后,以太原為北京,任孟知祥為太原尹、北京留守。

    同光三年(925),李存勗命其子李繼岌為掛名統帥、郭崇韜為招討使帶兵伐蜀。臨行前郭崇韜向李存勗推薦孟知祥,說他是平蜀後鎮守西川的最佳人選。因而前蜀被攻滅後,李存勗就任孟知祥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孟知祥前去辭行時,李存勗設盛宴款待,言談很動感情以示親密無間。次年正月,孟知祥到達成都,其時郭崇韜已經被殺。李繼岌帶兵東歸時,先2《資治通鑒》卷25,天祐元年七月。

    3《資治通鑒》卷2,開平二年春正月。

    《新五代史》卷3《前蜀世家·王建傳》。

    鋒康延孝反,攻破漢州(今廣漢),聲勢頗大。孟知祥立即派大將李仁罕會合任圜、董璋的部隊前去鎮壓,很快俘殺了康延孝。康的部將李肇、侯弘實率數千人降,孟知祥收為親軍,壯大了勢力。

    割據兩川同光四年(92)四月,李存勗在兵變中被殺,李繼岌在渭南(今屬陝西)被害,李嗣源繼位為明宗,改元天成。在後唐朝廷發生這一大變動後,孟知祥萌生了據蜀中稱王的念頭。他訓練兵甲,擴大兵力,新增義勝、定遠、驍銳、義寧、飛棹等軍共7萬多人,命李仁罕、趙廷隱、張業等親信分別統率。與此同時,對於來自後唐朝廷的命令開始實行抵制的政策,首先從兩件事情上表現出來。一件是這年冬天,宰相任圜派太僕卿趙季良入蜀要孟知祥送交當初為送李繼岌班師時所征剩餘的200萬緡犒軍錢,並由趙季良制置兩川徵賦,孟知祥大怒,拒不奉詔。趙季良因是他的故交,才得以留在蜀中任職。另一件事是樞密使安重誨覺察了孟知祥的割據動向,不顧明宗已罷諸道監軍的做法,派宦官李嚴入蜀去做監軍以加強控制。孟知祥先是陳盛兵於邊境,想把李嚴嚇回去。此舉無效後,就在成都的酒宴上以「今諸方鎮已罷監軍,公何得來此」為由,強加給李嚴矯詔赴任的罪名殺之。弄得明宗還不便查問,只好改變策略,把扣留在鳳翔(今屬陝西)的孟知祥的妻兒送到成都以示恩信。從此,雙方維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

    隨著孟知祥在蜀中地位的鞏固,他自任趙季良為他的節度副使,事無大小,均與之商量決定。後唐朝廷要離間他們的關係,於天成三年任趙季良為果州(今四川南充)團練使,而以何瓚為節度副使。孟知祥將這些人事命令放置一旁,上表請求讓趙季良留任,未獲批准後又派雷廷魯到洛陽(今屬河南)再三論請,後唐明宗不得已只好勉強答應,何瓚後來被改任為行軍司馬。這表明朝廷號令已經大打折扣,而且這種趨勢日益明顯。

    這一年,後唐軍討伐荊南(鎮江陵府,今湖北荊沙),命孟知祥出兵三峽予以配合,他只派毛重威率3000人屯戍夔州應付場面。不久,高季興病死,其子高從誨聽命於後唐朝廷時,他就要求撤軍。在未獲批准的情況下,他讓毛重威鼓動士兵自動潰散返回。第二年,明宗要在南郊舉行盛大祭祀禮,派李仁矩去向孟知祥要助禮錢00萬緡,他不肯出,拖延到最後以50萬緡應景。建立後蜀針對孟知祥日益明顯的割據意圖,安重誨就在東、西兩川境內各州安插自己的親信。以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駐遂州(今遂寧);任命與東川董璋有矛盾的李仁矩擔任新設的從東川分出來的以閬州為駐地的保寧軍節度使;又讓其表兄武虔裕任綿州刺史。擺出了一付切割兩川分而殲之的架勢。孟知祥與董璋儘管心存芥蒂,為了共同利益也只好採納趙季良的意見,與董璋互通婚姻結為同盟對付後唐朝廷,要求撤回派遣的節度使和刺史。明宗雖未照辦,也不好發作,只好「優詔慰諭之」。

    《新五代史》卷4《後蜀世家·孟知祥傳》。

    《新五代史》卷4《後蜀世家·孟知祥傳》。

    長興元年(930)九月,董璋首先發難,攻破閬州,擒殺了李仁矩。接著,孟知祥也舉兵反唐。明宗以石敬瑭和夏魯奇為正副都招討使前去討伐,孟知祥則派李仁罕、張業、趙廷隱率兵3萬與董璋會攻遂州,襲殺夏魯奇,佔領遂州。石敬瑭部在劍門(今劍閣東北)之戰中先勝後敗被迫撤軍,孟知祥乘機佔領利州(今廣元)和夔州等地,進一步擴大了地盤。

    明宗殺安重誨後,把伐蜀的責任推在安重誨身上,派使者前去招諭孟知祥。孟知祥打算與董璋一起入朝,被董璋拒絕,雙方發生戰爭,結果董璋父子被殺,東川也為孟氏所有,勢力大為膨脹。於是更加睥睨後唐朝廷,要求明宗封他為王並按他的意思任趙季良等5人為節度使,蜀中刺史以下等官由他自任。明宗只好答應。於長興四年二月封他為蜀王、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成都尹、劍南東西兩川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安撫制置等使,允許他總攬蜀中全權。但是當孟知祥要把先前留在蜀中的數萬後唐兵及其家屬禮送出境時,明宗下詔不許。這反映了明宗的深層思考,只是由於這年十一月明宗病死,為孟氏稱帝提供了一個機遇。

    後唐應順元年(934)閏正月,孟知祥在成都即帝位,國號蜀,史稱後蜀,廟號高祖,史稱前主。當時後唐朝廷正一片混亂,李從珂在鳳翔起兵,李從厚派兵鎮壓大敗,根本無暇顧及西蜀。與蜀地相鄰的山南西道節度使(鎮興元府,今陝西漢中)張虔釗和武定軍節度使(鎮源州,今洋縣)孫漢韶都以其地歸附於蜀。孟知祥於四月改年號為明德,可是六月在歡迎張虔釗的酒宴上突然發病,七月死去。所以他在帝位僅個月,終年歲。其子孟昶繼位,史稱後主,維持了32年的統治。

    第十三章李璟李煜韋莊歐陽迥顧閎中董源第一節李璟李煜李璟李璟(9—9),李璟長子,字伯玉,初名景通,即位後改名璟,顯德四年(957)附後周時以避周諱又改名景,世稱中主。

    李璟兄弟五人,因李璟生前鍾愛次子和四子,並在病危時有傳位四子之意,造成李璟兄弟之間矛盾重重。昇元七年(943)李璟繼位時,「以仲弟遂為皇太弟,季弟達為齊王,仍於父柩前設盟約,兄弟相繼」。改元「保大」,希望不動干戈保持太平。次年,乘閩國內亂髮兵攻之,至保大三年2(後晉開運二年,945)八月攻佔建州(今福建建甌),閩主王廷政出降,閩亡。南唐於是佔有了原屬閩國的大部分地區。保大九年,又乘楚國馬氏兄弟內訌,派兵攻破潭州(今湖南長沙),盡遷馬氏之族於金陵,滅了馬氏楚政權。南唐疆土遂「東暨衢婺,南及五嶺,西至湖湘,北據長淮,凡三十餘州,廣袤數千里,盡為其所有,近代僭竊之地,最為強盛」。但後來多次與後周作戰,均告敗績。交泰元年(後周顯德五年,958),遣使向後周上表,盡獻江北之地,劃江為界,願以國為附庸,去帝號,改稱南唐國主,奉後周正朔。北宋建隆二年(9)六月李璟病卒,終年4歲2,廟號元宗。

    李璟「多才藝,好讀書」3。「美容止,有文學。甫十歲,吟新詩云『棲鳳枝梢猶軟弱,化龍形狀已依稀。』人皆奇之」4。「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5。據此可知李璟所寫詩歌當為數不少,但流傳至今的僅有詞4首。其中《應天長》寫孤零無依的苦悶,《望遠行》寫所懷未遂的心願。另兩首《攤破浣溪沙》則是他的代表作,其詞雲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

    這兩首詞中滲透了悲憤的情調,可以看出他的委婉哀愁的風格。馬令《南唐書》記述說「元宗嘗戲(馮)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對曰『未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特高妙也。』」這表明李璟的詞在當時已有好評。無名氏《雪浪齋日記》記「(王)荊公問(黃)山谷,江南詞何處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東流』為對。荊公雲,未若『細雨夢迴雞《舊五代史》卷34《李景傳》。

    2《新五代史》作保大四年,此從《資治通鑒》。

    《舊五代史》卷34《李景傳》。

    2《新五代史》作終年4,此從《舊五代史》。

    3陸游《南唐書》二。

    4馬令《南唐書》。

    5《釣磯立談》。

    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塞』。」王國維《人間詞話》則說「南唐中主詞『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乃古今獨賞其『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詹安泰先生說「這兩首小詞已明顯地標誌著作者特有的藝術風格第一,詞句間很少修飾,已擺脫了『鏤玉雕瓊』的習氣;第二,層次轉折多,又能靈活跳蕩,沒有晦澀或呆滯的毛病;第三,意境闊大,概括力強,拆開來看,各個句子都有獨立的意境,合起來看,卻從各種各樣的意境中來表現同一主題;第四,感慨很深,接觸到自己的感受時,都傾瀉出無可抑遏的熱情。這一切,在和他同時的詞的結集——《花間集》裡是找不到的。」李煜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山隱士、鍾峰隱者、鍾峰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2。由於五個兄長皆早亡,李煜以次封吳王。後周時李璟已臣服,北宋建立後繼續納貢稱臣,奉北宋正朔。建隆二年(9),李璟立李煜為太子,自己遷居南都洪州(今江西南昌)而讓李煜留在金陵監國。六月李璟病死,25歲的李煜繼位為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李煜一共做了4年多的小皇帝,在位期間對北宋卑躬屈節,不斷以金帛珠寶結宋朝皇帝的歡心。史載「煜每聞朝廷出師克捷及嘉慶之事,必遣使犒師修貢。其大慶,即更以買宴為名,別奉珍玩為獻。吉凶大禮,皆別修貢助。」李煜篤信佛教,禮佛極誠,被北宋皇帝所利用。史載「南唐主酷信浮圖法,出禁中金錢,募人為僧,時都下僧及萬人,皆仰給縣官。南唐主退朝,與後服僧衣,誦佛書,拜跪手足成贅。僧有罪,命禮佛而釋之。帝聞其惑,乃選少年有口辯者,南渡見南唐主,論性命之說,南唐主信之,以為一佛出世。由是不復以治國守邊為意。」2宋開寶三年(970)冬,「南唐南都留守建安林仁肇密表言,淮南諸州戍兵,各不過千人,宋朝前年滅蜀,今又取嶺表,往返數千里,師旅罷敝,願假臣兵數萬,自壽春北渡,逕據正陽,因思舊之民可復江北舊境,彼縱來援,臣據淮對壘而御之,勢不能敵。兵起之日,請以臣舉兵外叛聞於宋朝。事成國家亨其利,敗則族臣家,明陛下無二心。」林仁肇的這一分析很有道理,安排又很妥帖,預先為李煜鋪好了開脫的退路,可是對這樣的有限的冒險李煜卻是「懼不敢從」。不僅如此,就連吳越他也不敢碰沿江巡檢盧絳「嘗說南唐主曰『吳越仇讎也,它日必為北朝響導,犄角攻我,當先滅之。』南唐主曰「大朝附庸,安敢加兵!』絳曰『臣請以宣歙州叛,陛下聲言討伐,且乞兵於吳越,兵至拒擊,臣躡而攻之,其國必亡。』南唐主亦不用。」開寶四年(97)二月,宋滅南漢。「煜懼,上表,遂改唐國主為江南國詹安泰編注《李璟李煜詞》前言。

    2《新五代史》卷2《南唐世家·李煜傳》。

    《宋史》卷478《李煜傳》。

    2《續資治通鑒》卷4,宋乾德二年十二月。

    《續資治通鑒》卷,宋開寶三年十二月。

    主,唐國印為江南國印。又上表請所賜詔呼名,許之。煜又貶損制度,下書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為司會府,御史台為司憲府,翰林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降封諸王為國公,官號多所改易」。然而,李煜「雖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禮,而內實繕甲募兵,潛為戰備」2。次年,宋太祖趙匡胤要留在宋都開封的李煜之弟李從善「致書風國主入朝,國主不從,但增歲貢而已」3。開寶「七年秋,遂詔煜赴闕,煜稱疾不奉詔。冬,乃興師致討」。以曹彬為昇州西南面都部署、潘美為都監率眾伐江南。李煜一方面派人到開封「買宴,貢絹二十萬匹、茶二十萬斤及金銀器用、乘輿服物等」4,以求宋軍罷戰退兵;另一方面在宋軍於長江採石磯段架設浮橋過江後組織了反覆抵抗。整個戰事長達一年多,趙匡胤曾一度以「南土暑熾,軍卒疫死,方議休兵,以為後圖」5。後來接受左司員外郎權知揚州侯陟的意見取消此議,繼續進攻,終於在開寶八年(975)十一月攻破了金陵城,李煜出降,南唐亡。開寶九年(97)正月,曹彬等「上露布,以煜並其宰相湯悅等四十五人上獻。太祖御明德樓,以煜嘗奉正朔,詔有司勿宣露布,止令煜等白衣紗帽至樓下待罪。詔並釋之,賜冠帶、器幣、鞍馬有差」。李煜被封為違命侯,掛名擔任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千牛衛上將軍,實際上則是較體面的囚徒罷了。同年十月,趙匡胤死去。趙光義即位後,才除去李煜違命侯的封號,改封為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二年(977),「煜自言其貧,詔增給月奉,仍賜錢三百萬」。次年七月八日卒,終年42歲。贈太師,追封吳王。

    關於李煜的死,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元代纂修的《宋史》及柯維騏《宋史新編》等書均未明說被毒死之事,而畢沅《續資治通鑒》的考異說「李後主之卒,它書多言賜鴆非善終」2。其中記述比較具體的是王銍的《默記》「徐鉉歸朝為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太宗一日問曾見李煜否,鉉對以臣安敢私見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見可矣。鉉遂徑往其居,望門下馬,但一老卒守門。徐言願見太尉。卒言有旨不得與人接,豈可見也。鉉雲,我乃奉旨來見。老卒往報。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舊椅子相對。鉉遙望見,謂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頃間,李主紗帽道服而出。鉉方拜,而李主遽下階引其手以上。鉉告辭賓主之禮。主曰,今日豈有此禮。徐引椅稍偏乃敢坐。後主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長吁歎曰,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鉉既去,乃有旨再對。詢後主何言,鉉不敢隱。遂有秦王賜牽機藥之事。牽機藥者,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又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雲。」3李煜的一生,作為一國之主,他疏於治國,雖然也實行過某些輕賦寬刑的仁政措施,卻不能知難而進持之以恆;面對北宋強兵壓境雖堅持抵抗一年有餘,終於不免為亡國之君。然而他在文學藝術方面的造詣則是歷代帝王中2《宋史》卷478《李煜傳》。

    3《續資治通鑒》卷7,宋開寶五年閏二月。

    4《宋史》卷478《李煜傳》。

    5《宋史》卷270《侯陟傳》。

    《宋史》卷478,《李煜傳》。

    2《續資治通鑒》卷9,宋太平興國三年七月。

    3王銍《默記》上。

    所罕見,尤其是他的詞作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早期作品承晚唐以來的「花間派」詞風,綺麗柔靡;後期寫亡國之痛,感傷哀婉,撼動人心。王國維評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是五代時期詞壇最耀眼的星辰,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衝破了「花間派」的樊籬,開創了一個詞史上的新時期。

    李煜的詞,流傳下來比較可靠的有30多首,按其內容約可分為三類。一是寫豪華生活和艷情的,例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未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二是寫別離懷抱和其他傷感情調的。例如《清平樂》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三是寫囚徒生活和哀痛心情的。這一類是李煜入宋後的作品,突出表現了他對「故國」、「江山」的痛念,感情強烈激越,撼人心魄,催人泣下。王國維所謂「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2,正是指這一時期的詞作。如《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又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兩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其中包蘊著的內容有許多是不容易明白表達的,但讀起來竟像是脫口而出,隨筆寫成,看不出一點選詞煉字的痕跡,有力地顯示了他的不凡的藝術成就。

    第二節韋莊歐陽迥韋莊韋莊(83—9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據考證其直系遠祖是武則天時的宰相韋待價。高祖父韋應物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王國維《人間詞話》捲上。

    2《人間詞話》捲上。

    詳見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韋端己年譜》。

    人。到韋莊時家道中落已久,所以史稱他「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2。關於韋莊的確切生年,尚難考定。夏承燾認為他生於開成元年(83),曲瀅生認為生於大中五年(85)。今多從夏說。青年時代的韋莊,屢次應試科舉而未中。廣明元年(880),他又一次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起義軍攻入京城,韋莊身陷重圍與弟妹失散,又患大病,經歷了一次人生的磨難。中和二年(882)春,他脫身長安,到了唐軍駐守的洛陽。次年寫了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從此詩名大振,被稱為「秦婦吟秀才」。同年,他南下江南,投奔駐守潤州的鎮海節度使周寶,做了三年幕僚,然而未受器重。其間曾卜居金陵,寫了《台城》等名篇。周寶被部將逐走後,韋莊於文德元年(888)客居婺州(今浙江金華),過著寄情詩酒的隱居生活。其間曾到過今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後又回到婺州。景福二年(893)又一次入京考試,仍然落第,很是潦倒。乾寧元年(894),他終於考取了進士,釋褐為校書郎,心情頓時轉憂為喜。乾寧四年(897),他被兩川宣諭和協使李詢闢為判官,奉使入蜀,返回長安後被任為左拾遺,後又任左補闕,這是他在唐朝所任最後職務。

    天復元年(90),他再次入蜀,被西川節度使王建聘為掌書記,開始了他在西蜀的仕宦生涯。唐朝滅亡前一年,王建任他為安撫副使。「及建開偽蜀,莊托在腹心,首預謀畫,其郊廟之禮,冊書赦令,皆出莊手。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前蜀武成三年(90),病死於成都花林坊,終年約75歲,謚文靖。

    韋莊的文學成就有詩詞兩個方面。敘事長詩《秦婦吟》是他的代表作,全詩共字,是唐詩中篇幅最長的巨製。儘管《秦婦吟》的思想內容精蕪雜糅,但由於詩中寫出了黃巢起義軍銳不可擋的巨大聲勢和攻佔長安後「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的鎮壓措施,因而具有生動的史料價值。韋莊的詩風與白居易相近,多鞭撻時弊,譴責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對水深火熱中的廣大人民深表同情。如《憫耕者》何代何王不戰爭,盡從離亂見清平。

    如今暴骨多於土,猶點鄉兵作戍兵。

    韋莊的詠史詩也寫得很好,最為膾炙人口的當是《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儘管韋莊的詩既有名作,又有獨特的風格,然而他歷來以詞名世,與溫庭筠並稱「溫韋」,是「花間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詞,語言清麗疏淡,多用白描手法,表達了比較真摯的情感。王國維《人間詞話》譽之為「骨秀」。如《思帝鄉》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其代表作是膾炙人口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韋莊的詩詞多有散佚。經近人向迪琮校訂的《韋莊集》包括《浣花集》、《浣花集補遺》和《浣花詞集》,共收詩323首、詞55首。

    2辛文房《唐才子傳》卷0。

    《唐才子傳》卷0。

    歐陽迥歐陽迥(89—97),迥又作炯,益州華陽(今四川成都)人。父歐陽玨,曾任通泉(今射洪東南)令。歐陽迥年輕時在前蜀做官,為後主王衍的中書舍人。後唐滅前蜀時,他隨王衍到洛陽,被後唐任為秦州(今甘肅天水)從事。孟知祥鎮守成都時,歐陽迥回到蜀地。孟知祥稱帝建後蜀,歐陽迥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後蜀廣政十二年(949)被後主孟昶任為翰林學士,「明年,知貢舉、判太常寺。遷禮部侍郎,領陵州(今四川仁壽)刺史,轉吏部侍郎,加承旨。二十四年,拜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北宋滅後蜀時,歐陽迥又隨孟昶「歸朝,為右散騎常侍,俄充翰林學士,就轉左散騎常侍」。開寶四年(97)北宋滅南漢,為祭南海之事歐陽迥得罪了宋太宗被罷職,以本官分司西京。同年卒,終年7歲,贈工部尚書。

    歐陽迥生性坦率,在奢靡相尚的後蜀能自守儉素,頗為難得。他好為歌詩,又雅善長笛,曾仿白居易作諷諭詩50篇獻給孟昶,受到嘉獎,可惜詩已失傳。其長篇古詩《貫休應夢羅漢畫歌》和《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內容充實,筆力蒼勁又具浪漫色彩,堪稱五代詩壇的佳作。然而歐陽迥還是以詞人著稱於世,他的詞風婉約輕和,節奏明快。有的表達深沉的情感,如《巫山一段雲》春去秋來也,愁心似醉醺。去時邀約早回輪,及去又何曾。歌扇花光黦,衣珠滴淚新。恨身翻不作車塵,萬里得隨君。

    有的吸收了民歌的長處,情調歡快,如《南鄉子》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裡住。有的則顯出穠麗的格調,如《春光好》中寫景的麗句花滴露,柳搖煙,艷陽天;雨霽山櫻紅欲爛,谷鶯遷。

    又如《西江月》中寫人的麗句鈿雀穩簪雲髻綠,含羞時想佳期。臉邊紅艷對花枝,猶占鳳樓春色。

    此外,他的《江城子》可稱為詠史佳作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趙崇祚編輯《花間集》時,不但選入了歐陽迥7首詞,而且請他寫了《花間集》的序,這是有詞以來的第一篇詞論,代表了部分花間詞人的觀點。第三節顧閎中董源顧閎中顧閎中,生卒年不詳,江南人。南唐元宗、後主時畫院待詔。善畫人物,是目識心記的寫生高手,其存世之作為工筆重彩畫《韓熙載夜宴圖》,突出顯示了他的藝術造詣,與南唐的另一畫院待詔周文矩同為五代的人物畫大家,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韓熙載夜宴圖》是顧閎中奉後主李煜之命所作。韓熙載,《宋史》有《宋史》卷479《歐陽迥傳》。

    傳。他是後唐進士,頗有聲名。後唐明宗時投奔吳政權。李璟建南唐稱帝,他被任為秘書郎。李璟繼位後開始受到重用,累遷為知制誥、虞部郎中、史館修撰、中書舍人,其間曾受到宋齊丘等人的排擠,一度被貶。李煜繼位後,被任為兵部尚書,充鑄錢使。他「畜妓妾四十餘人,多善音樂,不加防閒,恣其出入外齋,與賓客生徒雜處。煜以其盡忠言事,垂欲相之」。但聽說韓熙載「荒縱,然欲見樽俎燈燭間觥籌交錯之態度而不可得,乃命閎中夜至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於是就產生了《韓熙載夜宴圖》這幅名畫。這幅絹畫共分五個場景,有眾人聽一人獨奏琵琶的場面,也有一人聽眾人合奏篳篥和笛子的情景,還有歌妓跳舞、韓熙載擊鼓等寫照。畫面上人物眾多,栩栩如生,無一雷同之態。韓熙載的形象出現了五次,刻畫十分傳神,表現了人物的內心思想和情緒,生動地描述了韓熙載「好聲伎,專為夜飲」,「賓客揉雜,歡呼狂逸,不復拘制」2的放蕩生活。也許正是這幅畫向李煜證實了韓熙載的為人,「終以帷薄不修,責授右庶子,分司洪州」。韓熙載也一度盡斥諸妓,可是改授秘書監後他又故態復萌,李「煜歎曰『吾亦無如之何!』遷中書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3,終於沒有用他為相。據專家考證,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已不是顧閎中原作,而是北宋人的臨摹本。即使如此,我們仍可通過摹本想見真跡所畫人物的生動形象和描染的細膩精工,它確乎代表了五代人物畫的最高成就。

    董源董源,又名董元,字叔達,江南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在南唐任北苑(即後苑)副使,世稱董北苑,為五代時期著名山水畫家。沈括說「江南中主時,有北苑使董源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又說董源的畫「皆宜遠觀,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如源畫《落照圖》,近視無功,遠觀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悉有反照之色,此妙處也」。《宣和畫譜》也稱董源「所畫山水,下筆雄偉,有嶄絕崢嶸之勢,重巒絕壁,使人觀而壯之」2。

    董源山水畫的重要特點在於著色,因而景物富麗,人稱宛然有類似金碧山水著稱的李思訓的畫風。不過他的水墨山水也十分出色,宋米芾說「董源天真平淡多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嵐色郁蒼,枝幹勁挺,鹹有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3元湯厚說他「水墨礬頭,遠林疏樹,平遠幽深」4。所謂礬頭,是指山水畫中山頂上的石塊,因形如礬石頂部的結晶而得名,畫之以增山峰雄峻之氣。董源在構圖方面的特點是「出自胸臆」,他「寫山水、江湖、風《宋史》卷478《韓熙載傳》。

    2《宣和畫譜·人物三·顧閎中》。

    3《宋史》卷478《韓熙載傳》。

    沈括《夢溪筆談·書畫》。

    2《宣和畫譜》卷《山水》。

    3米芾《畫史》。

    4湯垕《古今畫鑒》。

    雨、溪谷,峰巒晦明,林霏煙雲,與夫千巖萬壑,重汀絕岸,使覽者得之,真若寓目於其處也,而足以助騷客詞人之吟思,則有不可形容者」5。

    董源畫山,最著名的手法是披麻皴。這是一種細長圓潤的石紋畫法,形如麻線下披,因而得名。董源畫大樹,曲處甚簡,多作勁挺之狀;「畫小樹,不先作樹枝及根,但以筆點成形」。「畫雜樹,只露根,而以點葉高下肥瘦,取其成形最為高雅,不在斤斤細巧」。這些都表明了董源的技法在前人基礎上的發展。

    董源的代表作有《秋山晚靄圖》。元人柯九思題跋此圖說「樹石幽潤,峰巒清深,得山之神氣,天真爛漫,意趣高古此卷景趣奇辟,如入武夷曲,如行山**,令觀者流連不忍釋手。」清孔尚任評論說「董源《秋山晚靄圖》小卷,紙墨古澹,畫意簡妙,樹身石塊,多不細皴,而峰巒煙雲變滅之狀,皆非近手所及。」2董源的人物畫也十分逼真,宛然如生。傳說後主李煜在碧落宮召馮延巳入宮議事,馮延巳行至宮門,逡巡不敢進。後主久待不至,遣內侍催促。馮說「有宮娥著青紅錦袍,當門而立,未敢竟進。」內侍與他走近同看,原來是董源所繪嵌在八尺琉璃屏中的夷光像。由此可見董源不但擅長山水,畫人物也很出色。

    5《宣和畫譜》卷《山水》。

    董其昌《畫眼》。

    2孔尚任《享金簿》。

    第十四章遼太祖述律後第一節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872—92),即遼太祖。漢名億,小字啜裡只。唐鹹通十三年(872)出生於契丹迭刺部的一個貴族家庭。自其八世祖耶律雅裡重整契丹部落聯盟並任夷離堇以來,這個家族就成了契丹社會的新貴。阿保機出生時,正值契丹貴族爭奪聯盟領導權的又一次高潮之後。在這次權力爭奪中,阿保機的家族失利,祖父勻德實被殺,父與諸伯、叔被迫逃離本部藏匿於鄰部突呂不部貴族耶律台押之家。祖母對此時降臨人世的愛孫寄以厚望,恐其遇害,常將其藏於別帳,不令人見。青年阿保機身材魁偉,胸懷壯志,武藝高強。「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言必及世務」。初為於越侍衛軍撻馬狘沙裡時,就多次帶兵出征,屢立戰功。伯父耶律釋魯為迭刺部夷離堇和聯盟於越時,遇有疑難,常常同他商量,將振興契丹、光大耶律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年輕有為的部落聯盟首領遙輦氏聯盟後期,可汗家族勢力漸衰,耶律家族掌握了聯盟的實權。唐天復元年(90),遙輦家族的痕德堇繼為聯盟可汗,三十歲的阿保機則為迭刺部夷離堇(軍事首長),掌握了聯盟的兵馬大權,得專征伐。他多次率軍出征,連破室韋、於厥和奚人部落,南下掠奪河東、代北,俘獲了大量牲畜、人口,進一步壯大了本部和本家族的實力。903年,伯父於越釋魯被殺,阿保機繼為於越,集聯盟軍政大權於一身。在不斷向周圍遊牧部落用兵的同時,開始向中原發展勢力。他插手中原事務,與河東割據勢力晉王李克用結盟。907年,他取代遙輦氏,做了聯盟的可汗。作為草原遊牧政權最高統治者的可汗,阿保機並不僅僅把目光局限在草原地區,在俘虜和來投的漢人以及與之結盟的中原割據勢力的影響下,他不甘於受部落貴族和可汗世選制度的約束,因而自擔任聯盟可汗之日起,就積極進行建國稱帝的準備。一方面,他繼續以武力征伐周邊地區和民族,進一步擴大聯盟的統治範圍和軍事實力。繼續征服黑車子室韋、吐谷渾、烏丸、奚、烏古和阻卜等部,積極向遼東和代北、河東、平州、幽州等地用兵。另一方面,加強內部統治機構的建立,調整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削弱契丹貴族中的保守勢力,加強培植個人勢力集團。後梁建立後,他背棄了與李克用的盟約,向朱溫遣使請求冊封,以鞏固和加強自身的地位。參與劉仁恭父子兄弟間的爭權鬥爭,以收漁人之利。

    909年,阿保機置羊城於炭山之北,以通市易。在草原地區建立城鎮、寺廟以安置被俘漢人和僧尼,同時廣建碑銘以張大其功德,樹立個人的權威《遼史》卷《太祖紀》上。

    《遼史》卷《太祖紀》上稱,「元年春正月庚寅,命有司設壇於如迂王集會堝,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學界有人主張此即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的記錄。撰者意此為取代遙輦氏為聯盟首領時間,正式建國稱帝應為神冊元年(9)……在契丹貴族內部,為了給自己取代遙輦氏披上合法外衣,他命本家族居於遙輦九可汗族人之後為第十帳。在部眾日增的情況下,他組建了自己的侍衛軍——腹心部,先後以心腹摯友耶律曷魯和蕭敵魯、蕭阿古只總領。為調整家族內部關係,908年設立了掌管皇族政教的宗正官——惕隱。為加強個人勢力,他提高了在爭權活動中他的妻族述律氏的地位,90年任命妻兄蕭敵魯為北府宰相。在取得對諸弟鬥爭的勝利後,為防範來自迭剌部的威脅,又任命耶律曷魯總軍國事,並擔任迭剌部的夷離堇,剝奪了耶律氏舊貴族對強大難制的迭剌部的控制權。在比較牢固地控制了軍政大權之後,他便置聯盟傳統的選汗制度於不顧,連續九年擔任可汗而拒不受代,堅定地向建國稱帝的政治目標邁進。但是,當契丹社會發展至文明的門檻時,覬覦帝位者並非只有阿保機一人。當他一步步逼近皇帝寶座之際,諸弟以剌葛為首便打起了傳統的旗號,同他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平定諸弟之亂與建國稱帝按照契丹社會的世選制,當汗位轉入耶律氏家族之後,凡耶律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被選舉權。諸弟與諸叔又是最有優先權的人物。可汗權力的擴大,威權的提高,更增加了這一職務對契丹貴族的誘惑力。阿保機要完成劃時代的社會變革,必須衝破世選制的束縛,成為舊制度的掘墓人。諸弟要奪回這一職務,則必須借助於傳統。於是,從阿保機擔任聯盟可汗的第五年開始,爭奪聯盟領導權的鬥爭便在他與諸弟之間展開,並得到了族叔耶律轄底和堂兄耶律滑哥(又作化哥)的。

    阿保機是一個有雄才大略同時也十分狡詐的政治家,他身邊又聚集了一些有勇有謀的契丹社會精英人物和來自漢地的人才。在實現其遠大政治目標的鬥爭中,阿保機既表現出了堅定的意志,又能隨機應變,盡量化解矛盾以減少對抗,因而能在傳統勢力還十分強大時,取得鬥爭的勝利。

    9年,諸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劃改選可汗,這是阿保機與諸弟開展的第一次爭奪。由於安端妻事先將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阿保機,使他有了準備,諸弟陰謀未能得逞。阿保機「與諸弟登山刑牲,告天地為誓而赦其罪」。在傳統和權力的較量中,雙方各自作出了讓步和妥協,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和。

    次年十月,在於越轄底和惕隱滑哥的和鼓動下,諸弟再次向阿保機的權力宣戰。他們乘阿保機親征阻卜(術不姑)回軍之際,以兵阻道攔截,迫使他參加選汗大會。阿保機避開兵鋒,率領自己的擁護者,搶先舉行了燔柴告天儀式,造成連選連任的既成事實,使他的權力又具有了合法性,迫使諸弟遣使謝罪,又一次戰勝了傳統勢力的挑戰。但不久,諸弟識破了他的陰謀,並認識到傳統的約束已不能令阿保機就範,於是,雙方的對抗終於發展為武裝衝突。

    93年,三月間諸弟私下擁立剌葛,自備旗鼓。使迭剌和安端詐稱入覲,劫持阿保機赴會。阿保機依靠自己的武裝力量,戰勝了迭剌和安端的武裝,據《遼史》載,契丹人建立的第一個城鎮是902年於潢水之南建立的龍代州,同時建有開教寺。908年,建明王樓。909年在龍化州又建大廣寺以紀功德,同時建羊城通市易。

    《遼史》卷《太祖紀》上位面巔峰sodu。此一史實記載十分簡略,只稱「諸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謀反」。收編了他們的軍隊。於是剌葛率兵直犯老營,「焚其輜重、廬帳,縱兵大殺」,並奪走了象徵聯盟最高權力的旗鼓。阿保機之妻述律氏組織留守兵力自衛,僅奪回了旗鼓。阿保機則在土河秣馬厲兵,縱剌葛率敗兵遠遁,待其部屬懷土心切,將士離心之際,再奮兵出擊,終於在五月擊敗叛軍,生擒剌葛,取得了對迭剌部舊貴族爭權鬥爭的完全勝利,為建國稱帝掃清了一大障礙。94年,他重新任命了迭剌部夷離堇和惕隱等官,判處參與叛亂的300餘人死刑,對參加奪權活動的諸弟,首犯剌葛和迭剌處以杖刑,寅底石、安端等從者釋罪不問。

    鎮壓了迭剌部中的敵對勢力後,阿保機又用陰謀手段迫使契丹八部首領再一次確認了他的權力。9年,遂正式建國稱帝,成為遼政權的創始人2。阿保機稱天皇帝,以妻述律氏為地皇后,長子耶律倍為太子。天顯元年(92)七月,阿保機在征渤海國回軍途中,病死於扶余府(今吉林農安),享年55歲,謚號昇天皇帝,廟號遼太祖。聖宗統和二十六年(008),加謚大聖大明天皇帝。興宗重熙二十一年(052),增謚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開拓境土,草創制度遼朝建立時,分散遊牧於漠北的草原諸部比較弱小,沒有形成統一的勢力。東鄰渤海、高麗也已大大衰落。朱溫雖然取代唐朝建立了後梁,但河東的李克用、李存勗父子一直與之對抗。於是,阿保機便加緊向周邊用兵,以期征服漠北,佔領遼東,臣服高麗,南下幽、薊,將統治範圍推進到黃河以北。

    割據中原的諸藩鎮,常常將契丹作為一種借用的力量,幫助自己打擊對手,擴充實力,這就給阿保機提供了向中原發展勢力的契機,也刺激了他向南擴張境土的慾望。神冊二年(97),李存勗率軍進攻後梁,徵兵新州,激起軍民不滿,部將盧文進兵變降遼,為契丹提供了一次絕好的南下機會,阿《遼史》卷《太祖紀》上。

    《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錄》一記載了一個傳說故事,雖然頗具戲劇性,可能也並非完全是向壁虛構。以阿保機和述律氏的陰險狡詐,其事未必無憑。故事稱「諸部以其久不代,共責誚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其地可植五穀,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不復思歸。阿保機知眾可用,乃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諸部大人曰『我有鹽池,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然,共以牛酒會鹽池。阿保機伏兵其旁,酒酣伏發,盡殺諸部大人,遂立,不復代。」這可能是一次以武力威迫強行通過的選汗大會。2阿保機9年建國,國號契丹。947年改為遼,983年改為大契丹,0年又改稱大遼,直至25年滅亡。本書統稱為遼。

    阿保機先後應盧文進、張文禮之約,參與中原割據勢力間的爭戰,雖不曾取勝,卻日益明確了向中原擴張勢力的軍政目標。李嗣源即位後,曾遣姚坤為使與契丹結好。《舊五代史》載,阿保機對姚坤說「漢國兒(指唐莊宗李存勗——引者注)與我雖父子,亦曾彼此讎敵,俱有噁心,與爾今天子(指後唐明宗李嗣源——引者注)無惡,足以歡好。爾先覆命,我續將馬萬騎至幽、鎮以南,與爾家天子面為盟約,我要幽州,令漢兒把捉,更不復侵入漢界。」《資治通鑒》記載阿保機與姚坤的談話為「若與我大河之北,吾不復南侵矣。」又說「河北恐難得,得鎮、定、幽州亦可也。」適足以說明黃河以北已經成為阿保機既定的軍政目標。

    保機發動了對中原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新州、幽州之戰。三月,盧文進與契丹兵進攻新州,擊敗晉將周德威,並乘勝圍攻幽州達半年之久。後雖在晉援軍的強大攻勢下被迫撤軍,但仍以盧文進為幽州留後、盧龍節度使,令其常居平州,打開了南下中原的一道門戶。神冊六年二月,鎮州防城使張文禮使人殺成德節度使王鎔,自請為成德軍留後,與晉王李存勗有隙,遣使向契丹求援。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也遣子王郁求契丹出兵解鎮州(今河北正定)之圍,又給契丹提供了一次插手中原事務的機會。十二月,阿保機率軍入關,下涿州(今河北涿州),圍定州(今河北定縣),與李存勗大戰於沙河、望都,「會大雪彌旬,平地數尺,契丹人馬無食,死者相屬於道」,遂撤軍。但阿保機的指揮才能和契丹軍隊嚴明的紀律卻令能征善戰的李存勗讚歎不已2。

    兩次用兵失利後,阿保機改變了戰略部署,將進攻方向轉向西北和東北,計劃先征服草原諸遊牧部落和渤海,解除來自側翼的威脅,再全力南下與割據勢力爭奪河北、河東。天贊三年(924)六月,他召開貴族大會,對軍事征伐作出了新的部署3。他親率大軍,「大舉征吐渾、黨項、阻卜等部」。兵鋒北至烏孤山(肯特山)、回鶻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右岸哈喇八喇哈孫),西抵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破城子),掃蕩了北至臚朐河,西達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為日後草原各遊牧部落同遼朝政治關係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次年,他宣佈「所謂二事,一事已畢,惟渤海世仇未雪,豈宜安駐!乃舉兵親征渤海」4。天顯元年(92)七月,下渤海邊城扶余(今吉林農安),圍渤海首都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東京城),渤海國王被迫出降,於是招降渤海郡縣,搜索軍民兵器,改渤海故地為東丹國,冊皇太子倍為東丹王,主渤海事務。將原渤海統治地區納入了遼朝版圖。

    連年的對外征伐,俘虜了大量人口、牲畜和財富,遼朝的統治範圍不斷擴大,控制的人口急劇增加,契丹人的部落組織數目陸續增多。為了有效地統治新征服的遊牧民,加強皇帝對契丹諸部落的控制,鞏固新建的政權,阿保機對契丹部落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形成了「太祖二十部」。

    部落是遼朝治理遊牧人口的基層政權組織,有時也譯作「營」,相當於定居人口的州。這一政權形式是自匈奴以來就逐漸確立的。阿保機對契丹部落的整編,既是契丹社會人口急劇增加的結果,也是他鞏固統治的客觀需要。整編是在原遙輦部落的基礎上進行的,「二十部」中,繼續保留了原有的遙輦八部2。同時,又將在征伐戰爭中掠奪的人口相繼編入契丹新部落,任命契《資治通鑒》卷27,後梁均王龍德元年。

    2《資治通鑒》卷27,後梁均王龍德二年。

    3天贊三年六月,阿保機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帥及二宰相、諸部頭等總結了前此個人的征伐活動,最後說「然未終兩事,豈負親誠?」所謂兩事,即征服草原諸部和渤海。

    4《遼史》卷2《太祖紀》下。

    所謂「太祖二十部」,是契丹貴族對外征伐的結果,也是阿保機賴以建立政權的基礎。隨著遼朝統治形勢的變化,此後也仍不斷的進行調整和改編。參見李桂芝《遼金簡史》第二章第一節,福建人民出版社99年版。

    2遙輦八部為迭剌、乙室、品、楮特、烏隗、涅剌、突呂不、突舉。

    丹貴族為部落首領,管理新附的遊牧民3。契丹社會中,與部落組織有著同樣職能的還有「遙輦九帳」、「皇族三父房」、「二國舅帳」和諸宮衛。通過重新編部,阿保機一方面進一步籠絡和控制了契丹舊貴族,一方面使諸強部互相制約,從而加強了皇帝對整個契丹社會的控制。他按照唐朝對周邊民族上層賜姓加以籠絡的方式,將以前曾作過部落聯盟首領的家族——大賀和遙輦,也賜以國姓「耶律」,從而形成了遼朝契丹人中的所謂「三耶律」。而為了限制皇室貴族的權力和影響,則提高與皇族通婚的二國舅族的地位,將他們從契丹部落中析出,組成二國舅帳,使之對皇族的勢力發揮一定的牽制作用。奚人與契丹關係密切,也是最早被征服或歸附的部落,奚人上層在部落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和較重的權力,同時也是阿保機必須防範的對象;乙室部也是契丹大部,且與迭剌部關係密切。於是在編部時,遼太祖又藉機提高乙室部貴族的權力,使之對奚貴族發揮一定的制衡作用。迭剌部是契丹強部,其首領為阿保機堂兄弟或族兄弟,也是皇權的一大威脅。天贊二年(922),阿保機將迭剌部一分為二,組成五院(北大王院)、六院(南大王院),同時,使二院與遙輦互相制約。

    阿保機在為聯盟長時,就重視對遼東的經略,築長城防禦渤海、高麗。

    建國後,修遼陽故城,實以漢戶、渤海戶,進一步加強對遼東的控制與開發。在契丹人生活的草原地區,也早就有漢人流入,他們或因逃避中原戰亂,或在契丹人的征伐掠奪戰爭中被俘,或因出使等種種原因留居草原,使得阿保機在建國前就已經接觸了漢人和漢文化,摸索和採納了一些治理農耕人口的方法和經驗。漢人進入草原,帶入了先進農業、手工業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對契丹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是阿保機得以迅速戰勝對手的重要因素之一。阿保機本人所領的屬民,既有遊牧人口,也有從事農業生產的漢人,這些人口多為其征伐所得,也是他賴以壯大和建立政權的基礎。因此,他對如何安置漢人自始至終都十分重視。這一點為遼朝歷任皇帝所繼承,使遼朝社會受益非淺。

    令大批被俘的漢人完全改變其經營方式和生活方式,並非易事,處理不當,將引起漢人的大量逃亡。於是阿保機採納漢族士人的建議,為其「樹城郭,分市裡」,使之繼續從事農業生產,不但使漢人得到了妥善安置,而且為遊牧社會增添了新的經濟、文化內容。對漢人的妥善安置,使阿保機受益良多。時值中原多故,尤其是幽州地區,在劉仁恭父子的殘暴統治下,戰事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躲避中原戰亂之苦,百姓甚至逃往草原,使阿保機的勢力迅速壯大起來。

    初期,漢人被安置在草原耕作,在牧區開出了部分農田。他們以原籍名稱為新居地命名,於是,在草原上出現了漢人的州縣。這些州縣,初期多是以皇帝、皇后、貴族、外戚和諸功臣私城的形式出現的,即《遼史》中所記3以新附民所編的部落是以奚人為主的奚王府六部五帳分、迭剌迭達部、乙室奧隗部和楮特奧隗部,以室韋為主的突呂不室韋部、涅剌拏古部,以達魯虢為主的品達魯虢部和以於骨裡(烏古)為主的烏古涅剌部和圖魯部。

    《遼史》卷45《百官志》一稱遼太祖「有英雄之志者三任國舅以耦皇族,崇乙室以抗奚王,列二院以制遙輦。」

    《遼史》卷74《韓延徽傳》;《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錄》一也載「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不復思歸。」

    的投下州縣,這是遼朝投下軍州的濫觴。建國和滅渤海後,仍不斷有漢人和渤海人進入草原,作為國家地方政權機構的州縣也逐漸建立起來,成為治理定居農業人口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

    在安置漢人的同時,草原上的城鎮也逐漸建立起來,出現了一些作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的城市。如果說早期的投下軍州是安置漢人的一種措施,那麼建國以後,阿保機則是更自覺更有意識地使其統治方式兼顧契丹等遊牧人口與漢、渤海等農業人口,使遼朝成為兼治蕃漢的政權了。這一轉變的重要表現之一是興建皇都。神冊三年(98),阿保機以漢人康默記為版築使,在西樓之地修建都城,即後來的上京。上京雖坐落在契丹人活動的中心,卻是一座兼具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特色的城市。皇都雖在太宗時有所擴建,但其基本形制在阿保機時已經奠定。全城分南北兩部分,北面為皇城,建有宮殿、衙署、寺廟,西北部除寺廟和窯址外,其空曠地當是契丹貴族安扎帳篷的所在。南城為漢人、渤海人和回鶻人居住之地,除少量官署和寺廟外,主要是民居和作坊,並建有留居使臣的館驛和停住回鶻商人的回鶻營。皇都這一設計特色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阿保機對漢、渤海、回鶻等文化兼收並蓄的態度。政權的建立和大批漢人、渤海人進入草原中心地區,使遼朝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契丹固有的體制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阿保機在建國的過程中及建國後,不斷制定一些新制度、新措施以完善其統治機構。他除了按傳統方式任命效忠於己的本族和妻族子弟為南北府宰相和惕隱以控制契丹諸部外,又積極網羅漢族將領和士人,協助他治理所俘漢人。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等在制定禮儀、法令和外交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平定諸弟之亂後,阿保機開始制定一系列制度和禮儀。93年,定吉凶儀。98年,建孔子廟。92年,詔定法律,正班爵。同時,不斷調整契丹部落組織和任命必要的官員以完善其統治機構。

    對於逃入和俘獲的漢人、渤海人,阿保機並沒有強令他們改變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在設立州縣的同時,在朝廷也設置了管理漢人事務的漢兒司,任命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兼掌諸國禮儀。遼政權自建立之日起,就使漢制與草原行國體制並存,為日後胡漢分治的南北面官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創製文字,發展草原文化阿保機與一些契丹貴族人士多通曉漢語文,對中原政治、軍事形勢有一定瞭解,重視吸收中原統治階級的治國經驗、教訓,學習漢文化。但這並不影響他對遊牧經濟和草原文化的重視,特別是對契丹人固有的勇武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因此,他雖通曉漢語,卻「歷口不敢言,懼部人效我,令士兵怯弱故也」。他以後唐莊宗李存勗失敗的教訓為戒,激勵自己,「舉家斷酒,解放鷹犬,休罷樂官」2。

    為了便於草原牧業文化的傳播和政令的推行,也為了提高契丹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修養,他命耶律突呂不和耶律魯不古等,參照漢字制定了契丹大字,於神冊五年(920)頒布推行。此後,因用大字記錄契丹語有種種不便,又令皇弟迭剌參照回鶻字創製了契丹小字,小字為拼音文字,「數少而該貫」《舊五代史》卷37《契丹傳》。

    2《舊五代史》卷37《契丹傳》。

    3,成為與漢字和契丹大字並行的遼朝官私通用文字,並一直使用到金章宗時,對契丹和遼朝文化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今天,雖然用契丹字書寫的文獻已不復存在,但用契丹大、小字鐫刻的碑銘卻不斷被發現,是契丹民族文化和遼朝文化的歷史見證。

    阿保機以其卓越的軍事、政治才幹,在部落聯盟的廢墟上建立了國家政權,統一了中國北疆的大片領土和處於分散狀態下的草原各遊牧民族,促進了契丹民族和北方各遊牧、漁獵民族的發展,加速了北方諸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

    第二節述律後建國有勳述律後(879—953),名平,小字月理朵。太祖神冊元年,立為應天大明地皇后。太宗天顯二年(927),尊為應天皇太后。會同元年(947),尊為「廣德至仁昭烈崇簡應天皇太后」。穆宗應歷三年(953)死,享年75歲,謚「貞烈」。興宗重熙二十一年,更謚「淳欽」。

    述律家族的祖先本為回鶻人,月理朵曾祖魏寧初為舍利(郎君),祖父慎思官任梅裡(又作「梅祿」、「密祿」、「媚祿」、「杯祿」、「不亦魯黑」等),父月碗(又作容我)先後為梅裡和阿札割只2。月碗娶耶律氏女、阿保機姑為妻,生女月理朵。

    契丹貴族間盛行姑舅表婚姻,月理朵既長,遂與舅撒剌的之子阿保機結婚。她「勇決多權變,阿保機行兵御眾,述律後(月理朵)常預其謀」3,對阿保機的事業有著重要的襄助之功。據說,月理朵曾見地神於潢水與土河合流處,後者竟倉猝避開,故童謠稱「青牛嫗,曾避路」,於是她就成了地神的化身,在契丹社會軍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增加了神秘色彩。平時,她積極為阿保機網羅人才,成就大業。遼朝佐命功臣之一的韓延徽,就是由她薦舉入仕的。阿保機出征,她則經常統兵居守後方。93年,諸弟剌葛、寅底石引兵犯行宮時,是她命人從叛軍手中奪回了象徵權力的旗鼓。當阿保機的權力受到挑戰時,是她為之出謀劃策,制服部落首領的。她的同母異父兄敵魯和弟阿古只等也全力耶律阿保機,她的家族在阿保機變家為國的軍政活動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而也就成了遼朝僅次於四帳皇族的契丹權貴。

    阿保機建國後,作為地皇后,她在軍政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更大了。阿3《遼史》卷4《皇子表》。

    舍利為契丹貴族子弟無官職而勇武者的稱號,參見李桂芝《契丹郎君考》,《民大史學》第期,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99年版。

    2梅裡(buiruq)為突厥官號,或為統兵官,或為皇家總管,前後職掌有所不同。參見韓儒林《突厥官號考釋》,載《穹廬集》,上海人民出版社982年版。阿札割只為遙輦氏聯盟時官職,遼建國後併入樞密院。3《資治通鑒》卷29,後梁均王貞明二年。

    《遼史》卷7《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又,契丹人中一古老傳說稱,「古昔相傳有男子乘白馬浮土河而下,復有一婦人乘小車駕灰色之牛,浮潢水而下,遇於木葉之山,顧合流之水,與為夫婦,此其始祖也。」見葉隆禮撰,賈敬顏、林榮貴點校《契丹國志·契丹國初興風土》,上海古籍出版社985年版。保機出征,她居守大帳,保護後方之際,「摘蕃漢精銳為屬珊軍」2,組建了個人的武裝力量,建立了個人的宮衛蒲速碗斡魯朵(長寧宮)。阿保機北征,述律後留守之際,「黃頭、臭泊二室韋乘虛合兵掠之;述律後知之,勒兵以待其至,奮擊,大破之,由是名震諸夷」3。除統兵作戰外,述律後也常常參與阿保機用兵方略的制定。吳王嘗向契丹進猛火油,可用於攻城。阿保機擬選兵攻幽州以試猛火油的威力,述律後力阻其行,並提出了騷擾幽州的策略。阿保機在神冊二年、六年兩次南進失敗後,終於採納了她的意見,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此後,「其平渤海,後與有謀」2。

    偏於守舊、重牧輕農但是,在治理國家的政治傾向上,述律後是偏於守舊的;在經濟思想上,她是重牧輕農的,她的一系列主張都反映了這一傾向。

    天贊四年(925)十二月,述律後隨從阿保機親征渤海。天顯元年(92)七月,阿保機死於扶余府,述律後稱制,權決軍國事,奉阿保機靈柩返回上京。阿保機既葬,她於天顯二年十一月親自主持召開了契丹貴族大會,推舉繼承人。

    從阿保機即位時立耶律倍為皇太子的決策看,他是準備按中原傳統行嫡長子繼承製的。但滅渤海後,他卻改渤海為東丹,「冊皇太子倍為人皇王以主之」3,又按遊牧民族傳統將耶律倍分封在東丹。這一轉變,當是述律後施加影響的結果。《遼史·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載「初,太祖嘗謂太宗必興我家,後欲令皇太子倍避之,太祖冊倍為東丹王。太祖崩,太宗立,東丹王避之唐。」顯然,將太子倍分封在東丹,正是皇后的意圖。而阿保機死後,按照遊牧社會的傳統,在新皇即位之前,政權由皇后權攝。皇位繼承人,由貴族大會推舉。述律後以攝政皇后的身份,有權主持召開推舉新皇帝的貴族大會,並能利用其地位與影響,按照自己的意願確定繼承人。

    2《遼史》卷35《兵衛志》中。

    3《資治通鑒》卷29,後梁均王貞明二年。黃頭室韋為室韋中的強部。臭泊,《遼史》中又作術不姑、述不姑、直不姑、直不古、阻卜,是契丹人對室韋系統蒙古語族各遊牧部族的泛稱。述律後反對輕易向幽州用兵,她的策略是「以三千騎伏其旁,掠其四野,使城中無食,不過數年,城自困矣。」她擔心輕易用兵,「萬一不勝,為中國笑,吾部落亦解體矣。」此後,契丹對幽州便採取了「抄掠饋運」的策略,使「幽州食不支半年」。參見《遼史·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資治通鑒·後梁紀》四、《後唐紀》一。

    2《遼史》卷7《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

    3《遼史》卷2《太祖紀》下。

    關於這次推舉新皇帝的貴族大會,《資治通鑒》卷275,後唐明宗天成元年有一段具體生動的描述,「契丹述律後愛中子德光,欲立之,命與突欲(即太子倍)俱乘馬立帳前,謂諸酋長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其轡。』酋長知其意,爭執德光轡歡躍曰『願事元帥太子。』後曰『眾之所欲,吾安敢違?』遂立之為天皇王。突欲慍,帥數百騎欲奔唐,為邏者所遏;述律後不罪,遣歸東丹。」可見,太宗之立確是由述律後主持的貴族大會決定的。《遼史》中的有關記載,隱去了這次大會的實情,或是因原始資料不全,或是出於為尊者諱的目的。《太宗紀》稱,「人皇王倍率群臣請於後曰『皇子大元帥勳望,中外攸屬,宜承大統。』後從之。」似乎此議是由太子倍與群臣共同提出,述律後僅是俯循輿情而已。其實不然,這次的權力交接,不但引起了當時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而且為此後皇室內部的權力對這次權力交接中的鬥爭,《遼史》沒有明確的記錄,似乎是在很平穩正常的情況下進行的,其實不然。述律後的意見並不為全體契丹貴族所認可,反對者大有人在。對於持不同意見者,述律後採取其一貫的作法,以陰謀狡詐的手段殘酷地予以懲治和鎮壓。

    阿保機在世時,曾命三子采薪,「太宗不擇而取,最先至;人皇王取其干者束而歸,後至;李胡取少而棄多,既至,袖手而立。太祖曰『長巧而次成,少不及也。』」2可見東丹王耶律倍與大元帥耶律德光各有所長,皆可有所作為。倍「通陰陽,知音律,精醫藥、砭爇之術。工遼、漢文章」3,仰慕漢文化,主張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治國之術。可能正是這一點不為其母所喜。他與耶律德光在契丹貴族中,都有一批擁護者。述律後為貫徹自己的意圖,利用契丹的人殉舊俗,以殘酷的手段打擊耶律倍的者。在主持阿保機喪葬儀式時,她以「為我達語於先帝」的借口,令一些不易駕馭的人為阿保機殉葬,「前後所殺以百數」。最後,輪到平州漢人趙思溫,思溫不肯行。述律後說「汝事先帝親近,何為不行?」思溫答以「親近莫如後,後行,臣則繼之。」述律後以「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為辭,並不得已「斷右腕納於柩」。這就是「太后斷腕」的背景。後來,述律後便以「斷腕太后」著稱於史。《遼史》稱其「欲以身殉,親戚百官力諫,因斷右腕納於柩」的記錄,與史實恐未必相符。

    耶律德光即位,述律氏為太后,一如既往地參與朝政,權力和地位並無絲毫削弱。這一地位既是由她個人的條件也是由遊牧社會的傳統所決定的。她「簡重果斷,有雄略」2,在契丹貴族中有一定的影響和威望;而在遊牧社會中,女性參與軍國大事決策並不像中原王朝那樣受到非難;耶律德光皇后也出自述律家族,為其弟室魯之女,述律家族在遼朝是一個實力和威望不在宗室之下的契丹家族,這是她行使權力、施加影響的強大後盾;耶律德光又是她親自選立的,因此在太宗朝她依然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史稱耶律德光「性孝謹,母病不食亦不食,嘗侍於母前,應對或不稱旨,母揚眉而視之,輒懼而趨避,非復召不敢見也」。這固然是耶律德光的天性,但母后的權威與舅氏的勢力,也是他不能不顧忌的客觀原因2。

    由於述律後傾向於維護契丹故俗,又偏愛幼子李胡,所以耶律德光立李胡為皇太弟和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決定極有可能是在她的影響下做出的3。鬥爭埋下了無窮隱患。

    2《遼史》卷72《章肅皇帝傳》。

    3《遼史》卷72《義宗倍傳》。

    參見《契丹國志》卷3《太祖述律皇后》、《遼史·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資治通鑒》卷273所載與此小異,「述律後召諸將及酋長難制者之妻,謂曰『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又集其夫泣問曰『汝思先帝乎?』對曰『受先帝恩,豈得不思!』曰『果思之,宜往見之。』遂殺之。」2《遼史》卷7《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

    《資治通鑒·後唐紀》四、《契丹國志·太宗嗣聖皇帝上》。

    2據《資治通鑒》卷28,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載,耶律德光滅晉後,於天福十二年(遼大同元年,947)三月,召晉百官,告以將北歸「省太后」,晉群臣請迎太后,「契丹主曰『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形象地說明了述律後及其家族在遼朝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3契丹在部落聯盟時期,首領由世選產生。述律太后作為遊牧社會傳統的代表人物,極有可能提出立李胡的主張。耶律德光之立既得益於述律氏的態度和古老的傳統,在做了皇帝後,雖想改變舊制以己子繼承皇在遼朝是否應南下中原的問題上,述律後與阿保機、耶律德光存在意見分歧。她只滿足於對草原諸遊牧部落的統治,對向農業區深入缺乏熱情。當阿保機應盧文進之約發動幽州之戰時,述律後就持反對態度,她說「吾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可勝窮也,何必勞師遠出以乘危徼利乎!吾聞晉王用兵,天下莫敵,脫有危敗,悔之何及?」4故而她對中原用兵的目的還僅僅停留在騷擾和掠奪上,沒有將農業區納入統治範圍的高瞻遠矚。耶律德光即位後,繼承阿保機遺志,始終不忘謀求南下參與中原事務的機會,以期將疆域擴展至黃河以北。他在這方面的行動,也不時受到述律太后的牽制。當他準備應石敬瑭之約領兵南下時,也不得不借助於神的啟示。兵行之際,太后又反覆叮嚀,再三告誡2。當他滅晉回軍病死欒城,遺體運回上京之際,太后不哭,也不立即主持發喪,要「待諸部寧一如故」3,才肯為之舉行葬禮。被幽禁至死耶律德光死後,述律太后依然準備依契丹故俗和她個人的意願,立幼子李胡為帝。但李胡暴戾殘忍,不得人心。述律太后自捨東丹王立耶律德光以來,也在契丹貴族中造成了不和。一些因擁立東丹王而被殺的諸貴族的子弟既已長成自立,他們決心對遼朝皇位繼承施加影響,以削弱太后的勢力。於是以南院大王耶律吼、北院大王耶律窪和直宿衛耶律安摶等為首的契丹貴族,在軍中立東丹王之子耶律阮為帝4。遣使上京報告述律太后,同時發兵北歸。述律太后大怒,她說「我兒南征東討,有大功業,其子在我側者當立。汝父棄我,走投外國,乃大逆人也,豈得立逆人之子為帝乎?」遂遣李胡領兵逆擊,以隨石重貴北遷的故晉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韜為排陣使,與耶律阮軍隔潢水而陣,這場皇位爭奪戰大有演變成武裝衝突之勢。但李彥韜陣前向耶律阮軍迎降,李胡兵敗。惕隱耶律屋質乘勢勸太后與耶律阮議和。述律太后鑒於阿保機時諸弟之亂給契丹社會造成的重大創傷尚未平復的教訓,勉強同意立耶律阮為帝。但她依然不甘心失去左右國家軍政大事的權力,仍然策劃廢耶律阮而立李胡。事覺,被幽禁在祖州阿保機墓所,最終死於幽禁之所。

    位,也決不敢貿然行事。懾於太后的威勢和守舊勢力的影響,他可能不得不暫時屈從於述律氏的主張。4《資治通鑒》卷27,後梁均王龍德元年。

    耶律德光擬出兵助石敬瑭時,恐述律後不允,曾假托夢見神人「令送石郎為中國帝」。參見《資治通鑒》卷280後晉高祖天福元年、《遼史》卷37《地理志》一。

    2《資治通鑒》卷280,後晉高祖天福元年記載了述律太后與趙德鈞的一段談話,述律稱「吾兒將行,吾戒之曰『趙大王若引兵北向渝關,亟需引歸,太原不可救也。』」又問趙德鈞,「太原今屬誰?」德鈞對稱「屬太后。」也可見述律太后在遼朝的地位並不在皇帝之下。

    3《資治通鑒》卷28,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

    4參見《遼史》卷77《耶律吼傳》、《耶律窪傳》、《耶律安摶傳》。安摶之父迭裡為南院夷離堇,「太祖崩,淳欽皇后稱制,欲以大元帥嗣位。迭裡建言,帝位宜先嫡長;今東丹王赴朝,當立。以黨附東丹王,詔下獄,加以炮烙。不伏,殺之,籍其家。」及耶律阮立,「太后問安摶曰『吾與汝有何隙?』安摶以父死為對,太后默然。」可見,耶律阮之立是遼朝自東丹失位以來爭奪皇權鬥爭的繼續,是述律太后以己意擅行廢立造成的直接後果。

    《契丹國志》卷4《世宗天授皇帝》。

    第十五章遼太宗耶律德光(902—947),即遼太宗,契丹名堯骨,遼太祖次子。天贊元年(922),任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兵略薊北,下平州,降胡遜奚,南攻鎮、定。天贊三年,從阿保機北伐、西征,破阻卜、於厥裡(烏古)諸部,定黨項,取回鶻單于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喇八喇哈孫)等役,所在皆有功。天贊四年,從阿保機出兵滅渤海。天顯元年(92)一月,與南府宰相耶律蘇、南院夷離堇迭裡、北院夷離堇斜涅赤圍渤海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東京城),渤海國王出降。五月,討平降而復叛的渤海南海、定理二府。

    天顯二年十一月,在由其母述律後主持的契丹貴族大會上被推舉為皇帝,行柴冊禮即位,號嗣聖皇帝。大同元年(947)四月滅晉回軍途中病死於欒城(今屬河北),享年4歲。廟號太宗,謚孝武皇帝,重熙二十一年增謚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繼承阿保機遺志,一方面繼續完善統治制度,鞏固契丹政權;一方面繼續對外征伐,擴張疆土。

    第一節排擠政敵,鞏固權位耶律德光是在述律後主持之下取代其兄太子耶律倍繼承皇位的。耶律倍對這樣的安排自然不滿,契丹諸貴族意見也有分歧。因此,他即位後便著手鞏固自己的地位。

    即位之初,「閱近侍諸班」,「閱北剋兵籍」,「閱南剋兵籍」,「閱皮室、拽刺、墨離三軍」,是加強對諸軍控制的步驟。而人皇王耶律倍的東丹國,更是他要加意防範的對象。耶律倍統治了原渤海國的大片領土,北至松花江流域,南至鴨綠江流域,物產豐富,居民文化素質也較高。在耶律倍管轄下,它的發展將對耶律德光的契丹政權形成威脅。因此,天顯三年,他乘耶律倍離開其國留居皇都期間,採納東丹國相耶律羽之的建議,「遷東丹之民以實東平」,「升東平為南京」2。此舉雖有防渤海為亂的意圖,恐亦有縮小東丹國規模,遷東丹於近地,便於牽制的個人因素。

    天顯四年八月、十月耶律德光在南京和皇都兩次「幸人皇王第」,這或是為安撫耶律倍,或是為了掌握他的情況,以便對他採取必要的監控措施。總之,這如果不是兄弟間親密無間的反映,則必定是矛盾加深的表現。而在耶律倍留居皇都期間,耶律德光又只身前往南京,也極有可能是在做剝奪耶律倍治國權力,割斷他與其封國關係的安排。五年,冊皇弟李胡為皇太弟,此舉雖然可能出自太后,也是對耶律倍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人皇王耶律倍歸國前,耶律德光「宴人皇王僚屬於便殿」,可能也是在做加強對他的控制與監視的工作。歸國不久,又下詔「以舍利普寧撫慰人皇王」,「詔置人皇王儀衛」,都明顯地暴露了耶律德光加強了對其兄監控的意圖。兩個月後,耶律倍浮海投奔後唐,則是失去權力的耶律倍所能採取的最後措施。至此,耶柴冊禮為契丹遙輦氏聯盟首領阻午可汗時制定的可汗即位典禮,即所謂燔柴告天儀式。詳見《遼史》卷49《禮志》一。

    《遼史》卷3《太宗紀》上。

    2參見《遼史》卷75《耶律羽之傳》、《遼史》卷3《太宗紀》上。

    律德光除掉了來自東丹王耶律倍的威脅,鞏固了自己的權位。

    第二節繼續爭戰中原,伺機開拓疆土遼朝統治者雖然主觀上有插手中原事務,進而將統治範圍推進到黃河以北的主觀願望,並不時侵擾與之相鄰的燕雲地區,但進一步向南發展勢力,客觀上卻不得不利用割據勢力間的矛盾和衝突,伺機而動。自阿保機以來,他們慣用的手法就是應中原某些割據勢力之邀援助一方與另一方對抗。阿保機時曾配合盧文進、王郁、張文禮,進軍涿、定諸州境,均無功。耶律德光繼其未竟之業,繼續等待時機參與中原割據勢力間的鬥爭。天顯三年(928),後唐義武軍節度使兼中書令王都因謀求更大的權力,被明宗削奪官爵,遭到討伐,遂通過奚禿裡(又作「禿餒」,漢譯「太尉」)鐵剌向契丹求援,給契丹南下參與中原事務提供了又一次機會。耶律德光遂命鐵刺率軍前往援救,並陸續派出契丹軍增援。但契丹軍每每失利,兵士戰死和被俘者數千人,首領數十人被俘。天顯五年,東丹王耶律倍又投奔後唐。後唐明宗在位期間,中原比較穩定,耶律德光的軍政目標還難以實現,於是他一面不斷派兵攻打雲中等郡縣,一面加強了與後唐的政治交涉。

    93年(契丹天顯十一年,後晉天福元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與末帝李從珂互生猜忌,欲奪後唐以代之,遣使向契丹求援,約事成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以北,稱臣,以父禮事耶律德光,為耶律德光提供了又一次干預中原事務的機會。於是耶律德光應石敬瑭之約,親率5萬大軍援助石敬瑭,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按照協議,晉將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十六州割與契丹,每年向契丹輸帛30萬匹。938年(契丹會同元年,後晉天福三年)晉使至遼,「奉表稱臣,謂契丹主為父皇帝」,獻十六州圖籍,上述律太后尊號為「廣德至仁昭烈崇簡應天皇太后」,耶律德光尊號為「睿文神武法天啟運明德章信至道廣敬昭孝嗣聖皇帝」。通過援立石敬瑭,契丹不但使中原政權成為附庸,而且將燕雲十六州納入自己的直接管理之下。

    十六州的併入對契丹政權有著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從此,它不但統治了俘獲和流亡到草原的漢人,而且直接統治了漢地。發達的農業為契丹政權提供了豐富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增強了契丹社會的經濟實力;先進的漢文化對契丹社會的影響更加直接;同時,契丹統治者也直接面臨著如何統治以漢人為主體的農業區的問題。

    晉高祖在位的七年中,契丹與晉關係良好,對中原局勢的穩定和契丹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作用。會同五年(943)晉高祖死,群臣立石重貴為帝,對契丹稱孫而不稱臣。契丹遣使責問,晉臣出語不遜,激起了耶律德光的不滿;契丹盧龍節度使趙延壽欲代晉為中原皇帝,乘機鼓動對晉用兵;晉平盧節度使楊光遠又密通契丹,告以「晉主負德違盟,境內大饑,公私困竭,乘此際攻之,一舉可取」,再一次激發了耶律德光南下的政治熱情。會同六年底,他下令「趙延壽、趙延昭、安端、解裡等由滄、恆、易、定分道而進,《資治通鑒》卷28,後晉高祖天福三年。

    《資治通鑒》卷283,後晉齊王天福八年。

    大軍繼之」2,同時又遣將從雁門南下,發動了與晉爭奪中原的戰爭。

    自會同七年(944)至九年,經過了三年的征伐,晉北面行營招討使杜重威以20萬軍不戰而降,晉軍主力喪失殆盡。晉帝自焚不果,上降表,耶律德光終於實現了自其父以來佔有黃河以北地區的願望。於是,他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改契丹國號為大遼,以鎮州為中京,以趙延壽為中京留守。顯然,耶律德光心目中的大遼是將晉朝統治地區包括在內的。但是,由於契丹軍隊的掠奪激起了中原漢人的頑強抵抗,劉知遠又在太原稱帝,耶律德光在任命了各州郡節度使後,便於大同元年四月撤軍北歸,在回軍途中病死。東丹王之子耶律阮(契丹名兀欲)在軍中被諸將擁立為帝,此即遼世宗。耶律阮北歸後,與其祖母述律氏為爭奪政權幾乎釀成一場武裝衝突,留守中原的契丹軍心也發生了動搖。

    耶律德光北歸後,漢人節度使相繼叛遼,或自立,或附漢。各地人民也紛紛起事殺遼官,襲擊契丹軍。留守汴州的宣武軍節度使蕭翰和其他留守中原的契丹軍將也擅自北歸,耶律德光經三年鏖戰所得的中原晉地乃為北漢和後周所有,遼朝並未能享受到勝利果實。

    滅晉戰爭的勝利,除依靠契丹騎兵的軍事優勢外,耶律德光也充分利用投靠契丹的漢官的政治野心和晉朝官僚將領間的矛盾。首先,他利用趙延壽謀求取代晉帝為中原皇帝的野心,充分調動了趙延壽的滅晉積極性,使他充當滅晉的急先鋒;同時,他對晉朝內部的情況也有相當深入的瞭解2,也隨時注意利用晉朝將領間的矛盾,以分化和拉攏的手段,使之為己所用3。這樣,就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削弱了晉軍的戰鬥力。當然,這一切,都得益於他們對中原情況的瞭解和熟悉。

    契丹騎兵雖勇武善戰,但他們所面對的卻是人數、武器裝備遠勝於己且2《遼史》卷4《太宗紀》下。

    用兵之初,耶律德光將山後和盧龍兵5萬人交與趙延壽統領,並「委延壽經略中國,曰『若得之,當立汝為帝。』又常指延壽謂晉人曰『此汝主也。』延壽信之,由是為契丹盡力,畫取中國之策」;遼中路軍的勝利,多由延壽之力,故耶律德光回南京整軍期間,諸將多受責罰,唯趙延壽得免;契丹軍再次南下時,延壽又以詐降配合。可見趙延壽在滅晉之役中是何等賣力。但晉朝滅亡後,耶律德光任官遣將,卻絕口不提先前的承諾,趙延壽不得已求為太子,也被拒絕。耶律德光竟冠冕堂皇地說「我於燕王,雖割吾肉,有用於燕王,吾無所愛。然吾聞皇太子當以天子兒為之,豈燕王所可為也」;當張礪奏擬趙延壽為中京留守、大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樞密使時,他卻取筆塗去「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此足以看出耶律德光在用人行政上不但很有主見,而且與其父一樣善於權變。參見《資治通鑒》卷283、284、28。

    2遼晉宗藩關係的確立,加強了雙方的交往和聯繫;遼朝統治集團中,有相當數目的漢官;末帝時,晉臣中也不乏通遼者;最根本的是遼自阿保機、耶律德光以來,一直不曾放棄佔有黃河以北的軍政目標,故遼朝統治者對中原的情況一向關心,也隨時注意搜集有關情報。故滅晉後,耶律德光「每謂晉臣曰『中國事,我皆知之,吾國事,汝曹不知也。』」

    3契丹南下,楊光遠即與之配合;貝州軍校邵珂為之提供貝州軍情;太原節度使劉知遠則身為北面行營都統,卻按兵不動,「慎事自守」。杜重威統率晉軍主力,畏敵怯戰,且有降意,耶律德光又以中原相許,以堅其降志,他說「趙延壽威望素淺,恐不能帝中國,汝果降者,當以汝為之。」重威果降,晉朝大勢亦去。杜重威既降,耶律德光又遣趙延壽「衣褚袍至晉營慰撫士卒,曰『彼皆汝物也。』杜威以下皆迎謁於馬前,亦以褚袍衣威以示晉軍,其實皆戲之也。」見《資治通鑒》卷285。看來,不論是對趙延壽,還是對杜重威,耶律德光的許諾皆無真意,不過是利用他們的野心為自己的軍政目的服務罷了。佔有地利優勢的晉軍。初期,契丹軍屢屢失利,戰爭進行得十分艱苦,耶律德光不得不三次徵兵和調整作戰部署。會同七年,契丹軍三路南下,耶律德光自領中軍主力,以趙延壽為先鋒。但西路在太原、雁門受阻,東路初獲小勝,繼而失利,只有中路長驅直入,無功而還。

    會同八年第二次大舉南下,又為晉將皇甫遇、慕容彥超、李守貞、符彥卿等所敗。國內人畜多死,諸部厭戰。時晉又遣使求和,太后也力促議和班兵。但耶律德光依然堅持「割鎮、定兩道隸我,則可和」。

    會同九年十一月,再次南下。主力自易、定趨恆州。利用杜重威怯懦不敢戰的弱點,以大軍與杜重威夾滹沱河列陣,遣將出晉軍之後,斷其糧道及歸路。同時以中原皇帝的高位向杜重威誘降,終於扭轉了戰局,取得了滅晉之役的勝利。它不僅表現了耶律德光堅韌不拔的毅力,也體現了他拓土開疆、佔有中原的意志和決心。

    在滅晉的前後,也不斷遣將繼續征烏古、黨項、吐谷渾等,鞏固遼朝對這些部族的控制。

    第三節奠定統治基礎將渤海人遷往遼東,是耶律德光削弱耶律倍勢力的第一步。耶律倍投奔中原,朝廷又以耶律倍妃主東丹國事,同時更進一步加強了對其封地和屬民的控制。原來的東丹國實際上是遊牧政權中的親王封國,有著相當大的獨立性,可自建國號、年號,可直接遣使與周邊其他政權交往;每年向朝廷貢納布5萬端、馬千匹;宰相以下百官可自行除授。耶律倍妃主東丹後,朝廷於天顯六年置中台省於南京,加強了對東丹封國南京地區事務的直接干預。契丹自建國以來,治下就有相當數目的漢官與漢民。漢官曾為政權的建立與國家的治理出謀劃策,漢民對草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的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對草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又通過契丹統治者治國的方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契丹社會和契丹政權的面貌。

    阿保機時期,為治理漢人和發展農業生產,曾設立漢兒司管理漢人事宜。十六州入契丹後,耶律德光沒有改變燕雲地區的經濟基礎和治理方式,「公卿庶官皆仿中國,參用中國之人」,以趙思溫為南京留守;趙延壽為樞密使,後改政事令;以張礪為翰林學士。從而,開創了遼朝南北面官制的先河。會同元年,後晉獻十六州圖籍。耶律德光以此為契機,對統治機構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以皇都為上京,府曰臨潢。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改新州為奉聖州,武州為歸化州。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離堇為王。以主簿為令,以令為刺史,刺史為節度使,二部梯裡已為司徒,達刺干為副使,麻都不為縣令,縣達刺干為馬步。置宣徽、閤門使,控鶴、客省、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諸宮院世燭,馬群、遙輦世燭,南北府、國舅帳郎君官為敞史,諸部宰相、節度使帳為司空,二室韋闥林為僕射,鷹房、監冶等局官長為詳穩。

    上京居於契丹各遊牧部落之中,除作為都城具有崇高的地位外,臨潢府《資治通鑒》卷284,後晉齊王開運二年。

    《遼史》卷4《太宗紀》下。

    又是治理遷入這一地區的漢人和渤海人的機構。東京遼陽府與南京析津府並列為兩大地區行政中心,從而使東京地區與南京地區一樣成為遼朝治下的兩大行政區域,為日後遼分全國為五道奠定了基礎。通過這一調整,將東丹封國改由遼朝的道、府等地方行政機構管轄,事實上剝奪了耶律倍的封國。雖然耶律德光主觀上是從加強個人的地位和權力做出這一調整的,客觀上卻有利於遼朝對地方的控制,有力地防止和避免了封國的分裂趨勢。

    官號的改變實際上就是對官制的局部調整,將北、南二院和乙室部首領由夷離堇改為大王,使北、南二府和乙室部地位提高。北、南二府的首領出自皇族,乙室部與耶律氏所從出的原迭刺部關係密切,他們與二國舅帳是契丹人中的核心部落。前此,為了籠絡奚人貴族,阿保機時曾以奚人上層為奚王統領奚人各部;耶律德光天顯十年,又以皇太后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帳並為國舅,置尚父統領。二院皇族設王府可以抗衡二國舅帳,乙室部建王府可牽制奚王。於是皇族二院、二國舅、乙室部和奚王府在契丹政權內既是為遼政權鎮守一方的強部,又是互相制約的力量。

    朝官中增加了一些漢官職位,諸部中的某些契丹官名也改為漢官名目。

    可以說,這次調整總的趨勢是漢製成分的增加。

    第四節學習漢文化,總結和積累治國經驗在阿保機網羅漢士、借鑒中原統治經驗的基礎上,耶律德光繼續留意廣泛搜羅蕃漢人才、學習中原文化和積累、總結治國經驗。

    即位之初,耶律德光即下詔「選遙輦九帳子弟可任官者」。會同初,得燕雲十六州,曾以漢士平素所習之業選拔漢士,治理漢地,得名臣室昉等。會同三年,「東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賢不法,詔僚佐部民舉有才德者代之」2。五年,又下詔求直言,選拔有才識者,果奏對稱旨,則可擢置高位3,表明了廣泛延攬人才的願望。

    滅後唐援後晉之役,得後唐掌書記張礪。耶律德光對他格外重視,以其人才不可多得,令手下人妥善照應。張礪感奮,亦以忠直事耶律德光。「太宗見礪剛直,擢翰林學士。礪臨事必盡言,無所避,上益重之」4。滅後晉之後,又以張礪為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張礪能言人所不敢言5,耶律德光對他雖未必言聽計從,但他畢竟能使契丹統治者聽到來自漢官的建議和呼聲,這對他的統治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耶律德光重視農業生產,留意積累治國經驗。特別是得燕雲十六州後,他更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不以游幸妨農時,禁止扈從擾民和行軍踐踏禾稼。不但保護十六州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在適宜於耕種的草原地區發展農業。會《遼史》卷3《太宗紀》上。

    2《遼史》卷4《太宗紀》下。

    3參見《遼史》卷3《耶律海思傳》。

    4《遼史》卷7《張礪傳》。

    5滅後晉之役取得勝利,張礪曾向耶律德光進言稱「今大遼已得天下,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苟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猶將失之。」耶律德光當時雖沒有採納他的建議,但他未必沒有考慮這一建議。故而後來北歸時,耶律德光才會做出了此行有「三失」的總結。《遼史》卷7《張礪傳》、《資治通鑒》卷285。

    同二年(939),以烏古部水草肥美,詔北、南院徙三石烈戶居之。三年,賜於諧裡河、臚朐河近地為農田,使契丹人也能從事農業生產。又詔有司教民播種紡績,發展契丹社會的手工業。

    他關注社會穩定,整頓賦役制度,懲治不法官僚。思奴古多里、乙室部大王和南王府二刺史等都曾因盜竊官物、攤派賦調不均和貪蠹而受到懲罰。為減輕部民負擔,罷北、南二府民上供及宰相、節度諸賦役非舊制者。他也能借鑒中原統治者的治國經驗,吸收中原封建禮儀制度和思想觀念。

    會同元年,詔建日月四時堂,圖寫古帝王事於兩廡,表現出學習和吸收中原統治者治國行事經驗的意向。

    會同三年,至燕,行入閣禮,在禮儀制度上吸收漢制;除姊亡妹續之法,以法令方式改變契丹社會的婚姻舊俗;詔契丹人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不但為契丹人與漢人間的相互影響和學習創造了條件,而且為南面官制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內容。

    儘管耶律德光對中原情況有一定瞭解,但親身南下與後晉爭奪中原的戰爭實踐卻使他增加了更多的感性認識。不但他親眼看到了中原文物之盛,眼界大開,同時也親身體驗了統治與治理中原的不易。

    滅後晉後,為了安撫百官和軍民,他「詔晉文武群官,一切如故;朝廷制度,並用漢禮」。他希望從此以後罷兵安民,不事征伐。進入汴京時,遣通事諭百姓說「我亦人也,汝曹勿懼,會當使汝曹蘇息。」當然他也不忘收買中原人心,轉移民眾對他所發動的這場戰爭的不滿,竟稱「我無心南來,漢兵引我至此耳!」入晉宮召集百官時,他「改服中國衣冠,百官起居皆如舊制」,對群臣宣佈「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戰馬,輕賦省役,天下太平矣」。並任命了一批漢官主持漢地事務。但是,對中原的治理,他並沒有成熟的意見,依然遵循立後晉的作法,「欲擇一人君之」。而晉朝降臣不敢另立新君,聲稱「夷、夏之心,皆願推戴皇帝」。耶律德光自認為他的軍事、政治目標已經達到,他也就成了夷夏共主,從此可安享太平了,於是下詔「自今節度使、刺史毋得置牙兵,市戰馬」。他「服通天冠,絳紗袍,登正殿,設樂懸、儀衛於廷。百官朝賀,華人皆華服,胡人皆胡服,立於文武班中間」。耶律德光本人改著漢服,說明他與其父兄一樣能積極吸收漢文化。他們的這一傾向,對後世遼朝諸帝和貴族、百官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遼朝皇帝和南面官著漢服,皇后和北面官著胡服的制度可能也自此開始形成。

    但是,契丹社會的傳統習俗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改變。遼軍無輜重糧餉,所到之處,「縱胡騎打草谷;又多以其子弟及親信左右為節度使、刺史,不通政事,華人之狡獪者多往依其麾下,教之妄作威福,掊斂貨財,民不堪命」2。為了犒賞契丹騎兵,耶律德光令後晉降臣征括州縣財物,激起了百姓的不滿和社會動盪。面對漢地軍民的反抗和無賴之徒聚眾為盜,耶律德光無力穩定其在中原的統治,無可奈何地發出了「我不知中國之人難制如此」的感歎。並因不服中原水土,眷戀遊牧生活,遂於大同元年四月北歸。沿途,他看到了戰爭造成的社會殘破,聽到了中原軍民反抗的消息,反省和總結了這次軍事行動的教訓,他說「我有三失,宜天下之叛我也!諸道括錢,一失也;《資治通鑒》卷285,後晉齊王開運三年。

    2《資治通鑒》卷28,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

    《資治通鑒》卷28,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

    令上國人打草谷,二失也;不早遣諸節度使還鎮,三失也。」對治理中原,也有了一些初步想法,他致信皇太弟稱「夙夜思之,制之之術,惟推心庶僚、和協軍情、撫綏百姓三者而已。」2這一總結說明耶律德光在戎馬倥傯之際仍時時以國事為心,在新的環境中,新的條件下,對待新問題,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並及時思考解決辦法。可惜天不予其時,回軍途中病死於欒城,使他未能親自將經三年征戰和認真思索總結出的治國方針付諸實施。

    2《資治通鑒》卷28,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遼史》卷4《太宗紀》下。第十六章耶律曷魯耶律屋質第一節耶律曷魯擁戴太祖,功居首位耶律曷魯(872—98),字控溫,一字洪隱,遼太祖阿保機族兄弟,也是其主要擁戴者,在阿保機二十一功臣中,位居首位,被喻為「心」。

    曷魯與阿保機同齡,二人自幼交遊,情好甚篤,既長又易裘馬為友。從父釋魯認為二人是耶律家族的希望所在2。曷魯父偶思臨終前也將曷魯推薦給青年阿保機,並囑咐曷魯善事於他3。

    阿保機為撻馬狘沙裡時,參與部族事務。知曷魯可以信賴,軍機事常徵求他的意見。曷魯勇於建功立業,曾領數騎召小黃室韋來附。征討越兀、烏古諸部時,曷魯為前鋒,戰皆有功。

    曷魯有勇有謀,不但能戰,也善辭令。90年,阿保機為迭刺部夷離堇,討奚部,攻之不下,遂遣曷魯持箭前往勸降。既至,被執。曷魯對奚長術裡說「契丹與奚言語相通,實一國也。我夷離堇於奚豈有凌轢之心哉?漢人殺我奚首,夷離堇怨次骨,日夜思報漢人。顧力單弱,使我求援於奚,傳矢以示信耳。夷離堇受命於天,撫下以德,故能有此眾也。今奚殺我,違天背德,不祥莫大焉。且兵連禍結,當自此始,豈爾國之利乎!」術裡信其言,遂降。

    903年,於越釋魯在契丹貴族的爭權活動中被殺,阿保機也面臨著威脅2,曷魯則常佩刀從阿保機,以備意外。不久,阿保機為於越,掌聯盟軍政大權,欲以曷魯為迭刺部夷離堇,曷魯固辭。仍留在阿保機身邊,充當侍衛。此後,阿保機征室韋,戰劉仁恭,結盟李克用,曷魯無不從行。

    907年,遙輦痕德堇可汗歿,阿保機屬下同心推戴他取代遙輦氏為聯盟可汗,曷魯則是其中態度最堅決、行動最積極者。他們不但打出奉痕德堇可汗遺命的招牌,而且從天意、人心、祖宗和時事等諸多方面為耶律氏取代遙輦提供依據,以解除阿保機的顧慮,堅定其心3。

    阿保機取代遙輦後,又一步步向其所追求的更高目標邁進。這期間,耶律曷魯無不密切配合,鼎力相助,以阿保機的需要為進退的依據。在征戰的過程中,阿保機勢力漸盛,部眾日增。當爭權鬥爭進入短兵相接的狀態時,阿保機選諸部豪健2000人,組建了個人武裝力量——腹心部,作為對外征伐和對內爭權的工具。這支私人武裝的統領者就是曷魯和阿保機妻兄蕭敵魯。自9至93年,諸弟連年作亂,逼迫阿保機交出權力,曷魯、敵魯和敵魯曷魯死於98年,享年47歲,則生於872年,與遼太祖同年。

    2《遼史》卷73《耶律曷魯傳》載「從父釋魯奇之,曰『興我家者,必此二兒。』」3偶思病,召曷魯曰「阿保機神略天授,汝率諸弟赤心事之。」阿保機來問疾,偶思執其手曰「爾命世奇才。吾兒曷魯者,他日可委以事,吾已諭之矣。」見《遼史》卷73《耶律曷魯傳》。《遼史》卷73《耶律曷魯傳》。

    2《遼史》卷73《耶律曷魯傳》載「太祖顧釋魯曰『滑哥弒父,料我必不能容,將反噬我。今彼歸罪台曬為解,我姑與之。是賊吾不忘也。』」

    3《遼史》卷73《耶律曷魯傳》。

    弟蕭阿古只等全力阿保機,終於使他戰勝了諸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