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中國通史

4 文 / 中國通史

    最外一重為外城,也稱羅城,始建於後周顯德年間(954—90)。北宋定都開封後,曾多次在後周外城的基礎上重修和擴築。外城經考古勘探試掘,已發表了平面實測圖,共有水旱門20個,其中水門7個。除北壁為4個城門外,余均為3門,城垣平面形狀並不十分規則。城門位置與裡城城門相對。勘探實測表明,外城與今開封保存的明清城壁基本平行,東牆距今牆最近為.4公里,最遠的西牆距今牆2公里。實測東牆長70米,西牆7590米,南牆990米,北牆940米,全城周圍長29公里余(合2920米),與文獻所記元豐年間擴修後的長度基本相符(據宋太府尺計算應為城牆夯築,現均深埋在地下,一般距地表3米左右,其中保存較好的西牆,寬度為0—20米。已探出旱水門缺口0處,疑為處旱門和4處水門的遺開封宋城考古隊《北宋東京外城的初步勘探與試掘》,《文物》992年第2期;丘剛《北宋東京三城的營建和發展》,《中原文物》990年第4期。

    址,其中南牆的南薰門為一甕城門,略呈長方形。遺址東西長30米、南北寬80米,甕門在甕圈中部,寬達70餘米,與城內探出古州橋遺址及宋皇宮遺址所在——龍亭呈一南北直線,從而證明今開封市區縱貫南北的中軸線——中山路,即是宋東京開封城內的中心大道——御街。西牆的新鄭門規模較南薰門還大,門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城門缺口寬達30米,是已發現諸門中保存最好的一處,試掘發現甕門和門道間的路土和幾條明顯的車轍印。外城裡外都是版築的夯土牆,西城牆經解剖現存高度為8.7米,頂部殘寬4米,底部寬城牆夯土層次分明,多採用梅花夯築法。夯土中雜有「天聖」、「治平」年號的宋錢,並有多次修補痕跡。另外,城牆外側發現了專為減緩水的下衝力設置的洩水槽,這說明築城技法到宋代又有了新的發展。

    裡城及外城牆外均有寬城壕,城內河道較多,號稱「四水貫都」,汴河兩岸是繁盛的街市所在。城內御街橫跨汴河的重要橋樑之一——州橋遺址也已被發掘,橋面寬度達30米,河流對城市佈局及其發展有一定影響。

    城市幹道系統以宮城為中心,正對各城門,形成縱橫有序的方格網。其他一般道路及巷道也多呈方格形,或有丁字形相交的,但不見坊裡劃分。在裡城和外城間尚有數條斜街,這顯然與唐代兩京嚴整的方格型道路網不同。住宅和店舖、作坊等都面臨街道建造,有些街道已成為各行各業集中的地段。臨安五代吳越國都城杭州和南宋臨安城與現代浙江杭州城基本重合,調查發掘困難很大。文獻載杭州城為隋楊素所築,周3華里。南宋都城臨安的城垣是在五代吳越城的基礎上增修而成的,由宮城和大城兩重,旱門3、水門5座,成不規則形。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對臨安城的考察。983年吳越捍海塘的發掘,不僅查明了海塘的走向及構築技術,也為南宋宮城方位的界定勘察做了必要的準備。

    宮城在城南鳳凰山東,原為吳越時王府所在的子城。周圍9里,南北各開門,規模較小,宮殿和官署分佈其內。考古探明了宮城的北城牆、東城牆和城內若干夯土基址,同時配合基建發掘了與德壽宮及六部遺址有關的道路或建築基址。

    全城市肆密佈,據載多達440個,主要街道與商業大街結合在一起。大運河在城市北門外,為主要運輸線。城市中河道很多,商業點主要依據河道而列。

    遼上京遺址位於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為遼代五京之一。遼太祖神策三年(98)開始築城,天顯元年(92)擴建,天顯十三年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抗戰期間日本人曾在此挖掘。92年重新進行了勘測,基本上搞清了皇城內的平面佈局和部分漢城內的遺跡分佈狀況2。

    遼上京由皇城和漢城兩大部分組成,城牆由黃土版築而成,周圍約400米。皇城在北,是契丹族居住的區域,殘牆最高達9米,現存有南、西、北3座門址。門外都加築甕城,東、西、北三面牆上還保留有「馬面」遺跡。城內東、南一帶建築遺跡很多,有的還殘存院牆痕跡,應為官署、府第、廟宇和作坊。自皇城南牆正中向北,有一條大道直通「大內」,各組建築物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新近十年的考古工作》,《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990年版。

    2內蒙古文物工作隊等《內蒙古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979年版。

    亦有不規則的道路相連接。城內西部的小山上有寺廟和窯址,窯址出土匣缽、支釘等窯具及大量的白瓷片,器型以碗、盤等食具為主,盆、罐等容具次之。城內北部為空曠地帶,不見建築遺址,應是搭設氈帳的地區。大內位於皇城的中部,是宮廷所在,四周有圍牆,殘牆高僅米多,南牆遺跡已很不明顯。主殿基址在城中部最高處,原是天然石丘,經平整後興建宮殿,殿後有排列整齊的小型建築台基。

    漢城在南面,是漢、渤海、回鶻等族居住的地方,其北牆即皇城的南牆,現存有4座門址。城內除少數官署廟宇外,多為民用住宅和工匠作坊,並有少量市樓建築遺跡。由於白音戈洛河河床逐漸北移到皇城南牆附近,城內遺跡受洪水沖刷,僅保存了北部中央的部分。

    遼中京遺址在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名)城,959—90年間進行了全面勘測和重點發掘。全城有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重城,城牆全用黃土版築,殘跡最高約4米。

    外城南北長約3500米,東西寬約4200米,周長共約5400米。內城在外城中央稍偏北,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2000米,與外城構成回字形平面,牆上有「馬面」無角樓。皇城在內城的正中偏北,僅築有東、南、西三牆,其北牆即內城北牆,每面長約000米,四角有角樓基址。外城的朱夏門、內城的陽德門和皇城的閶闔門、左右掖門的遺址已被發現。皇城正門閶闔門有3個門道,自朱夏門經陽德門至閶闔門以內的中軸大道也已鑽探清楚。外城部分路寬約4米,內城部分路寬約40米,用黃土、灰土及砂子鋪墊。路面中央略凸起,剖面呈弧形,路兩側有排水溝,溝上蓋木板或石板。中軸大路兩旁各有南北縱街3條,東西橫街5條,寬者達5米,窄者約4米,東西兩側對稱佈局,次序井然。外城南部為坊市所在,北部還發掘了官署、廟宇及廊捨遺址。廊捨在中軸大道之西,為一南北向的長方形建築,柱礎和夯土台基尚存。在外城西南隅土山頂上發掘了寺院遺址中的一座佛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皆為5間,殿內用方磚鋪地,中央有佛壇。內城陽德門至閶闔門之間的大路寬約40米,兩旁無建築遺跡。皇城閶闔門內的大路寬約8米,東西掖門也有道路通往武功、文華兩門。武功、文華兩個殿址也已被發現,佈局上均屬漢式傳統木構架建築。遼中京城比遼代初期所建的上京城更多地模仿了中原都城的制度。

    金上京遺址位於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為金代初期的都城遺址。金太宗時稱會寧府,熙宗天眷元年(38)稱上京。貞元元年(53)海陵王遷都中都,削上京之號。正隆二年(57)毀上京宮殿、宗廟及諸大族邸第等建築,夷為耕地。世宗大定十三年(73)復稱上京,為陪都。大定二十一年(8)陸續修復宮殿、城垣。

    金上京分為南北二城,平面呈曲尺形,北城南北長828米,東西寬553米;南城東西長248米,南北寬528米,兩城之間築隔牆,有門相通。全城現有9個可能是城門址的豁口。夯土城牆和角樓、馬面、甕城等遺跡尚存。南城西北部有皇城,南北長45米,東西寬500米。皇城午門外有土闕,午門內的中軸線上有5個宮殿台基,兩側有左右廊基址,殿基平面呈「工」字形。近年在上京遺址內外常發現金代遺物,如上京路的官印、腰牌,打有「上遼中京發掘委員會《遼中京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穫》,《文物》9年第9期;李作智《論遼上京城的形制》,《中國考古學會第五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985年版。京翟家記」戳子的銀鐲、銀錠,鑿有「上京警巡院」等驗記的銅鏡,還發現窖藏的銅錢、銀器等。

    金中都位於今北京舊城外城的西南部,為金代都城。金海陵王天德三年(5)在遼燕京城(又稱南京城,即唐幽州城)的基礎上擴建,並重建宮城。貞元元年(53)新宮告成,從上京遷都於此,改名為中都。959年曾對城垣遺址作過調查,95—9年又對外城城垣、宮殿和街道等遺址進行了重新勘測2。

    金中都外郭城的東南角在今永定門火車站西南的四路通,東北角在今宣武門內翠花街,西北角在今軍事博物館南皇亭子,西南角在今豐台區鳳凰嘴村。鳳凰嘴村南和馬連道附近的地面上,尚保存有南垣和西垣的夯土殘壁。外郭城東、西、南各開3個城門,北城垣據《金史》記載有4個城門,總計3個城門。宮城位於全城的中央,平面呈長方形。前朝是大安殿,遺址在今廣安門外濱河南路西側,經鑽探得知面闊為間,與文獻記載相符。宮城正南門應天門、皇城正南門宣陽門和外郭城正南門豐宜門在同一條軸線上。豐宜門內大街、端禮門內大街、會城門內大街,以及豐宜門和端禮門之間東西向橫排的街巷,都已被勘查出來。已發掘的一處夯土遺跡,南北長0米,東西殘長0米,夯土厚近5米,參照文獻記載,該遺址很可能就是金中都大安殿遺址,是在遼代宮殿的基礎上加以擴建的。水關遺址位於今右安門西南,距現地表5.米,呈南北向,入水口東南兩「擺手」呈倒「八」字排列,石板構築,並以鐵錠固定。擺手殘高.5米,擺手前排有密集的、起保護作用的圓柏木樁。水關主體呈長方形,流水面平鋪石板,石板下襯有粗大的方形橫木,即襯石枋;地面上靠近入水口的石板,還用大鐵釘固定在襯石枋上。襯石枋之下是成排的地釘,兩者用榫卯結構垂直相接。水關遺址是煉獄榮光最新章節目前所知金中都城址內保存最大的一處遺址。

    據考古復原研究,金中都原屬於遼南京城範圍內的街道,仍保存著唐代街坊的形式,而金代新擴展的部分,則改為沿大街兩側平行排列。兩種不同形式的城市街道共處於一個城市之中,是金中都規劃的特點。

    地方城市這一時期地方城市發展很快,在數量和規模上都超越了前代,特別是工商業的發達,對地方城市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根據考古調查和分析,這一時期地方城市佈局有明顯的地方特色,中原北方地區流行方形十字街式,南方地區則流行長方形縱街橫巷式,一些典型的商業城市則自發形成不規則狹長形城市。

    揚州宋城位於今江蘇揚州,為現代城所疊壓。宋代揚州城是由三個互不相屬而又關係密切的城圈組成,自南而北分別為大城、夾城和堡城,分佈範圍大體與唐代揚州城相同。南北全長500米,總體平面佈局略呈「呂」字形。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從出土文物看黑龍江地區的金代社會》,《文物》977年第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984年版。《中國考古學年鑒》,文物出版社99年版。

    揚州城考古隊《揚州城考古工作簡報》,《江蘇揚州宋三城的勘探與試掘《考古》990年第期、第宋大城即州城,約當唐代羅城東南部分,為南北向長方形,建於五代,南北長2900米、東西寬2200米,今四周城壕猶存。城牆以黃粘土夯築,外包砌青磚,大量城磚有「武鋒軍」戳記。其四垣城門經發掘或鑽探已得確定,其中南門門址直接疊壓在唐城門址上。城內主要大街、河道都沿襲了唐城的規劃。宋大城實測周長00米,與《宋會要輯稿》記載相近。

    堡城是由唐代的子城改築而成,西、南城牆和北城牆的大部分都沿用了唐代城牆,實測周長5000米。四垣各設一門,其中南門沿用了唐代子城南門。夾城位於堡城和大城之間,為南北向長方形,周長2700米。四面城壕依然存在,夾城東牆和北牆中部各發現城門遺址一處。

    宋揚州三城城內均開十字形大道並與四面城門相連。宋大城南北大街西側並行一條市河,與南北水門通。大城內的東西向街皆互相平行,間距300—350米,其間又平行分佈三條東西小巷,巷口通往南北街道上。探明東西向主幹大道共有三條。南北大街兩側為開放式的街巷。這種縱街橫巷式的佈局常見於我國南方宋城。大街傍臨河道則是揚州宋城的特點。揚州宋三城的出現和歷次增築,均與當時的軍事形勢密切相關。

    平江城位於今江蘇蘇州的宋代平江城,考古工作雖然做得不多,但南宋紹定二年(229)刻成的現存宋代城市圖中最詳密的圖碑——平江圖碑,翔實地記錄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佈局。

    平江城有外城、子城兩重城牆。外城呈南北長的矩形,城內外均有壕,北、南、西三面各一城門,東面二門。每門均水門、旱門並列,除南門外均無城樓。各城門均不相對,無穿城直街。街道均取南北或東西正方向,呈丁字或十字相交。北半部為居民區,採取南北街和東西巷的佈置。街巷多與河並行,組成水陸交通網。住宅多面街背河。城的南半部官署、學校、寺觀較多。全城共有357座橋,5座跨街而建的牌坊。

    子城在城內中部,平面呈長方形,內為府衙,僅南、西兩面有城門。南門以內於軸線上建府衙,前設廳,後為「王」字形平面的宅堂。兩側為府屬各廳。

    平江城不同於古代北方城市平面那樣的規則方正,這與水網地區河道縱橫的自然地形有關。平江城居民區小巷橫列、跨街建坊等佈局為後代城市所倣傚,為坊市制度廢除後宋代城市規劃發展的新形式。

    遼金地方城市東北地區的遼代城址發現很多,周長在4公里以上的都屬府城或節度使州州城,刺史州州城一般不足3公里,比較小的城址則應為當時的縣城。吉林省境內的城址保存較好,有清楚的城垣,夯土版築,形制整齊,均有甕城、角樓、馬面等設施。城內出土有遼地生產的鐵器、陶瓷器,也有中原地區製作的瓷器、錢幣等。

    遼代在東北地區興築的五國部之一奧裡米故城,經考古勘查,在今黑龍江綏濱。該城南牆被河流沖毀,北牆保存完整,全長92米,夯築,高3—4米,附有馬面8個,牆外有壕。城正南北向,近方形,全城周長約2200餘米。城內土丘起伏,排列有序,其上遍佈瓦礫、陶瓷片,應為建築遺址。位於今黑龍江克東的金代蒲峪路故城,975—979年曾兩次被發掘,發現的遺跡有甕門、官衙址等,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的金代城市考古。城為橢圓7期。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隊《松花江下游奧裡米故城及其周圍的金代墓群》,《考古》977年第4期。形,實測周長2892米,南北甕門各一,該城城牆外表的磚砌技術,官署區與手工業居民區分設的城市佈局,以及室內外先進建築技術的應用,都是難得的研究金代城市史的資料2。

    西夏地方城市西夏建國前,024年李德明在定州建省嵬城。遺址在今寧夏石嘴山市東廟,94—95年曾調查和小規模發掘。城略作方形,城牆夯築,未用磚包砌。東門遺址保存有兩壁下部的基礎條石和排叉柱洞的痕跡3。

    黑水城遺址,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治達賴湖波鎮東南,遺址為早、晚兩座城址壓在一起,外圍大城為元代亦集乃路故城,小城位於大城東北隅,為西夏黑水鎮燕監軍司治所。小城呈正方形,邊長約238米,正南設城門,有甕城、馬面、角台等設施,20世紀初以來出土了大量西夏文書4。

    金代界壕遺跡金代北部邊界遺跡——界壕,東北起嫩江右岸,西南抵大青山之北,全長約2500公里,界壕在金初由泰州都統婆盧火開始建築,代有增修,至金章宗承安一年至二年(9—97)全部告竣。20世紀50年代以來曾作過多次調查,已基本搞清楚了它的分佈和形制,全線除東西兩端為單線外,中間地段還分為內、中、外線和一些支線。東北的悠悠在今內蒙古莫力達瓦旗治尼爾基鎮北8公里的七家子附近,沿大興安嶺東南麓,經扎蘭屯、扎賚特旗等地,至科右前旗西南分為南北兩線北線經突泉北部,在科右中旗北部穿越興安嶺,進入錫林郭勒草原,經東烏珠穆沁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又於阿巴嘎旗北部進入我國內蒙古境內,再經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至四子王旗;南線從科右前旗西南經突泉、科右中旗、扎魯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克什克騰旗,在達爾泊西南入錫林郭勒草原,然後再經正藍旗、正鑲白旗、鑲黃旗,向西南經過商都縣和蘇尼特右旗境內,再經察右後旗,在四子王旗的查干腦包與北線會合。會合後的界壕,自四子王旗西以東北—西南方向經達茂旗境內至武川境內,消失在大青山北部的群山之中。

    界壕遺址以東北路北段保存最好,一般都有主牆和副牆。主牆基寬0米,牆外即為壕溝,壕寬2.5米,自壕底至牆頂高約4—5米。主牆上每隔80—00米設一墩台。主牆外側20—30米外築與主牆平行的副牆,個別地方設兩道副牆。在主牆之內約數百米處設50米見方的邊堡,邊堡之間相距約0公里。在約200公里長的界壕上設有9個邊堡和3座城堡。邊堡中出土有鐵鏃、鐵馬具、鐵鏟、鍘刀、石磨和陶器等遺物,反映了金代屯駐在邊堡上戍卒的生活情況。界壕西部和中部南線的形制與東北路的形制相同,但中部分叉處南北兩線大不相同,北線無副牆,南線不僅有副牆,且每隔數十米築有一馬面。界壕和邊堡工程浩大,它不僅反映了當時這一帶蒙金對峙的激2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省克東縣金代蒲峪路故城發掘》,《考古》987年第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寧夏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況》,見《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4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內蒙古黑水城考古發掘紀要》,《文物》987年第7期。黑龍江省博物館《金東北路界壕邊堡調查》,《考古》9年第5期;《內蒙古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見《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烈形勢,也顯示了金代北部地區的經濟水平。

    哲裡木盟博物館《內蒙古霍林河礦區金代界壕邊堡發掘報告》,《考古》984年第2期;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省考古工作近十年的主要收穫》,見《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990年版。

    第二節手工業遺跡和遺物這一時期商品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民營手工業蓬勃興起。

    全國範圍內的手工業遺跡和遺物發現很多,經考古發掘或系統調查的手工業遺跡和遺物主要是瓷窯遺址。此外,也發現了一些冶鑄、煤礦遺跡等。手工業遺物除各地遺址、墓葬中大量出土外,還有作為財富或遇戰事埋藏地下的各類窖藏出土的精品。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手工業產品已不再僅僅是生活用品,更是當時商品交流的產物,因而其分佈範圍更廣,品種更為多樣,甚至出現了宣傳產品及其產銷者的商標銘記等,其豐富的內涵是研究這一時期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第一手資料。

    礦冶遺址包括冶鐵鑄造遺址和煤礦遺跡。冶鐵鑄造遺址在河北邢台,安徽繁昌,黑龍江阿城和河南滎陽、林縣、安陽,福建同安,山東萊蕪等地均有發現。林縣鐵牛溝冶鐵遺址有煉鐵爐座,均依山坡建爐以使爐體堅固。火膛內徑0.9—2.米,在坡上平台裝料便於運輸,下面平台鼓風、出鐵、出渣、操作。這種利用地形建爐的方法,節省人力,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邢台朱莊至綦村一帶,在北宋以前即有冶鐵,皇祐五年(053)開始置官,所鑄造的鐵斧上印有「豐明」二字。繁昌的冶鐵作坊就設立在礦山附近,範圍甚廣,煉爐作圓形,用栗樹柴作燃料,石灰岩作熔劑,只煉鐵塊,不造成品,是單純的採礦冶煉作坊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