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部 三足鼎立 第三十七章 非常君臣 文 / 易中天
《百家講壇》從2006年2月開始推出《易中天品三國》節目,到今天一共播出三部分,分別是「魏武揮鞭」「孫劉聯盟」和「三國鼎立」,易中天先生在這三部分共36集中講述了魏、蜀、吳三大集團的形成和鬥爭過程,刻畫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三國人物群像,正是「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三國最終被晉朝統一。那麼,曾經人才輩出的吳、蜀兩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強大的魏國又為什麼被司馬氏家族改朝換代?易中天先生將為您一一揭開這些謎團,《易中天品三國》的最後一部大戲「重歸一統」從今天開始將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首先,易中天先生從劉備死後的蜀漢入手,帶領我們一起去感受諸葛亮和劉禪這一對關係特殊的君臣。劉禪繼位,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諸葛亮輔政,卻是大權獨攬。在他們這種特殊的關係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歷史隱秘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作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非常君臣」。
蜀漢章武三年,劉備托孤於諸葛亮,諸葛亮接過了蜀漢政權這副沉重的擔子。這對於他來說,一方面是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和政治報復的機會,另一方面也面對著諸多難題。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對於諸葛亮來說,他要處理的是四大關係:第一是君臣關係,第二是同僚關係,第三是盟友關係,第四是敵我關係。從這一集開始我們就要講諸葛亮如何處理這四大關係。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和後主劉禪的君臣關係。這是一對特殊的君臣,非常的君臣。因為劉備在托孤的時候,有兩個交待,或者說有兩個安排:一個是對劉禪說,你對待丞相要像對待父親一樣,「事之如父」;第二是他對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所以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關係。那麼我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劉禪他執行了劉備的政治遺囑嗎?結論是肯定的,執行了,不但執行了,還有加碼。我們可以來看一個表,這就是諸葛亮在劉禪繼位以後得到的待遇。第一,封武鄉侯,這是給他崇高的地位。第二,開府治事,這是授予他獨立的相權。什麼叫開府呢?就是他自己建立一整套辦事機構,擁有相對獨立於皇權的相權。這個制度後來沒了,曹操率先恢復了丞相制度,而且自任丞相,他是開府的。劉備建國以後,也恢復了丞相制度,但是不開府。那麼劉禪讓諸葛亮開府,這件事情至關重要,將來我們還會一再提到。第三,領益州牧,這是授予他全國行政權。我們知道所謂蜀漢這個政權,它的地盤也基本上就是益州,那既然你是蜀漢的丞相,你還領益州牧幹什麼呢?有什麼必要呢?有必要,因為雖然從地理上講它基本上是一回事,但是從國家制度講它是兩回事。蜀漢是王朝,是中央;益州是郡縣,是地方。蜀漢丞相是中樞政要,益州州牧是地方官員。那麼又讓諸葛亮領益州牧這個意思,就是把整個國家都交給他了。而且據裴松之注引《魏略》,劉禪還對諸葛亮說了這樣的話,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什麼意思呢?就是所有的軍政大事都由您說了算,寡人只做一件事情,就祭祀天地和先祖。再說得白一點,就是軍國大事都交由諸葛亮處理,劉禪只做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所以《三國誌·諸葛亮傳》說:「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的大事小事,無論大小,所有的事,都有諸葛亮拍板作決定。因此我們可以說,劉禪繼位以後,諸葛亮的地位和曹操一模一樣。我們也可以來看一看曹操和諸葛亮的比較。曹操的頭銜是什麼呢?封武平侯,丞相,領冀州牧。諸葛亮是,封武鄉侯,丞相,領益州牧。武平侯和武鄉侯都是縣侯,他們兩個擔任的丞相都是開府的丞相,冀州和益州都是當時的大州。大家看看,何其相似來爾!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麼不同的就在於曹操的這些頭銜,多半是自己弄來的;而諸葛亮的這些封號、頭銜,是蜀漢兩任皇帝心甘情願授予他的。
把曹操和諸葛亮放在一起對比,我們感覺上總是有些異樣。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是奸臣,而諸葛亮是忠臣。奸臣總是要犯上作亂,所以傀儡皇帝漢獻帝如果對曹操恨得牙根發癢,一般人都能夠理解。而作為忠臣的諸葛亮來輔佐蜀漢的有主劉禪,劉禪是不是睡覺的時候都會笑成一朵花呢?那麼,這是劉禪的真實感覺嗎?劉禪的真實感覺會是什麼樣的呢?
劉禪的感覺如何?不爽。有證據嗎?有一點兒。根據裴松之的注所引《襄陽記》,諸葛亮去世以後,全國各地都紛紛要求為諸葛亮立廟。結果是什麼呢?「朝議不聽」,就是不批准。於是老百姓沒有辦法,只好在街頭巷尾自己設一個靈台,來祭祀他們無限懷念的丞相諸葛亮。這個時候就有人向朝廷提出來,說是不是可以在成都為諸葛亮立一個廟呢?結果是「後主不從」,又不批准。後來有人提出來,說這樣也不太好,因為私祭你是阻止不住的,不如把民間這些隨意的祭祀由我們政府規範起來。這才勉強同意,在定軍山諸葛亮的墓前立了一個廟。那麼這個事情呢,是有爭議的。有人說這個劉禪不批准為諸葛亮立廟,這也是制度規定的嘛。因為《襄陽記》的原文是:「朝議以禮秩不聽。」就是根據禮法的規定,是不可以這樣做的,因此他是按制度辦。那麼我們要問的是,在那樣一個時代,制度當真就那麼重要嗎?比方說,劉備恢復了丞相制度,諸葛亮去世以後怎麼樣呢?劉禪把它廢了,諸葛亮去世以後蜀漢無丞相了。還有,諸葛亮定下來的北伐曹魏的國策,劉禪也廢了。那麼大的制度都可以改,如果劉禪是打心眼裡崇敬他的相父,他應該破例,他為什麼不做呢?我們就要弄清楚劉禪為什麼不爽,三個原因。第一,形同軟禁。劉禪繼位以後我估計就沒有出過宮,一直到諸葛亮去世以後,在建興十四年四月劉禪才去了一次都江堰。這個事情被《三國誌》大書特書,講劉禪到了都江堰什麼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看了岷江的水。而且據說還有人議論,說丞相要是在世的話他能去嗎!你想劉禪17歲繼位,一個十七八歲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整天就在宮裡面不能到處走,看一看都江堰還要被人說成是玩物喪志,他爽嗎?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不免挨訓。這個我們去讀一下諸葛亮的《出師表》就知道,《出師表》怎麼教訓劉禪的?比方說:「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說你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嘛,這是一個大人訓小孩子的口氣。而且我統計了一下,不長的一篇《出師表》十處提到先帝。一開始就是「先帝創業未半」,然後就說先帝如何如何、先帝如何又如何,某某事情是先帝定下來的,某某人是先帝看重的,某某人「先帝稱之曰能」,陛下應該如何如何,臣呢是受了先帝的委託,如何如何報效先帝,全是講先帝。所以將心比心,他就等於對一個人說,你看你爸活著的時候什麼什麼,你爸原來如何如何,你爸是怎麼怎麼交待的。那別說是一個皇帝是吧,就是一個平民家的男孩子,他也受不了一個人整天在耳朵旁邊說你爸如何、你爸如何。我爸如何、我爸如何,那朕呢?朕如何?不爽嘛。我倒不是說諸葛亮這個說得對還是不對,我這裡沒有判斷對錯的問題,我只是說劉禪不爽。第三個,難以親政。按照傳統的顧命或者托孤的規矩,這個政權遲早是要交還給皇帝的,只是因為這個皇帝還小,未成年,又失去了父親,所以「謂之孤」。那他成年以後呢?他該不該由一個見習皇帝轉個正,變成一個在職皇帝呢?而你作為顧命大臣、托孤大臣,你的任務是輔政,而不是執政。而我們顯然看不到劉禪有親政的可能。有此三條,我估計他是不爽。當然也沒有反對,但是心裡面嘀咕不嘀咕,這難說,鬱悶不鬱悶,就不好說了。
易中天先生在這裡賣了一個小關子,我們乾脆把這層窗戶紙捅破,劉禪肯定是在心裡要犯嘀咕的,那肯定是非常鬱悶的。別說劉禪是皇帝,就是一般人,老是被人訓斥,還沒有人身自由,也不讓做事,心裡能不嘀咕,能不鬱悶嗎?那麼我們就有了一個疑問,諸葛亮為什麼要讓劉禪心裡嘀咕呢?諸葛亮還政於君不就完了嗎,自己還落得省事,他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通常的說法是,那很簡單,劉禪扶不起來嘛。不大家都說扶不起來的劉阿斗嘛,智商低,能力差嘛。有沒有證據呢?也有,四條。第一條,輕信小人。他後來自己執政以後不就是在那兒重用小人嗎,宦官嗎?第二,不戰而降。第三條,忘恩負義。怎麼個忘恩負義呢?忘記趙雲救他之恩。景耀三年的時候,後主追諡前朝的幾位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追了謚號,就是不謚趙雲。後來是姜維等人出來為趙雲打抱不平,才追諡趙雲一個尊號。這叫做忘恩負義。第四條,沒有心肝。劉禪後來是亡國了,投降了以後到了洛陽。到了洛陽以後司馬昭設宴招待他,演奏蜀國的音樂,表演蜀國的樂舞。當時蜀國跟過來的人全都痛哭流涕,只有劉禪喜笑自若,開心得不得了。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一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就從這來的嘛。說完這個話以後,他帶來的一個舊臣就跑去找他說,不能這樣說呀,這樣說實在太沒心肝了,下回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蜀國,我沒有一天不想,然後把眼睛閉起來。好了,下一回司馬昭去問劉禪,說想念蜀國嗎?劉禪說:啊呀,先人的墳墓都埋在那兒,我沒有一天不想。司馬昭說不對啊,這話我怎麼聽著不像你說的,像那個誰誰誰說的。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哎,對啊,就是他說的,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我說劉禪如果是電視台的主持人,還要說猜對了,加十分!沒有心肝。但是這些說法也是可以討論的。第一條,歷代皇帝身邊哪個沒有小人?漢文帝有,漢武帝也有,昭烈皇帝劉備身邊也有,很多學者就認為劉備身邊那個法正就是小人。所以你不能說身邊有小人他就是差勁皇帝,對吧。第二個,不戰而降,那劉璋也是不戰而降。劉璋不戰而降降劉備就對了,劉禪不戰而降降了曹魏就錯了?這講不通吧。第三個,不封趙雲,其實是繼承他的父親對趙雲的待遇。有人說五虎上將,為什麼獨不封趙雲?我告訴你,沒有五虎上將,劉備當時封將軍的時候就封了四個: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四大將軍。趙雲在劉備手上就是雜號將軍,不是名號將軍。就是前後左右將軍叫名號將軍,其他七七八八的那些叫雜號將軍。趙雲終其一生他都是一個雜號將軍。那麼他第一次追諡的時候他肯定是要謚名號將軍,這也不能說是劉禪忘恩負義。而且後來姜維他們提出這個問題來,劉禪也接受了,也追諡了趙雲,這應該叫做從善如流。那麼第四個問題,當然這個,怎麼看他都是沒心肝。——但是也有人認為這其實是裝瘋賣傻。這個時候你已經做了人家的俘虜了,所以劉禪說完這個話以後,左右皆笑,就像今天一樣哄堂大笑。這一哄堂大笑,司馬昭就再不會起殺心了。當然你說這劉禪降魏以後的這個表現,好看不好看?不好看,比起另一個亡國之君差多了。另一個亡國之君就是孫吳的亡國之君孫皓,孫皓也是投降了的,然後也到了洛陽。那個時候已經是晉朝了,皇帝是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一看孫皓進來,讓他坐:請坐,朕設了這個座位等你,可是等了很久了。孫皓馬上說:臣在南方也設了個座位等陛下。那倒是好像骨頭挺硬的。但是孫皓是個暴君啊,相比較劉禪我覺得還應該算個仁君啊。所以,也不能夠把劉禪貶那麼低。
易中天先生認為劉禪是個仁君,有人又有說法了,如果說劉禪是仁君,那也正說明他懦弱,耳根子軟,不會用人,也沒有骨氣,根本就是弱智,「扶不起來的阿斗」這句話沒說錯。諸葛亮不把軍政大權交給劉禪,是因為他看懂了劉禪,知道劉禪不中用,所以只好事事親歷親為。那麼,劉禪真的就是一個不中用的弱智嗎?
實際上劉禪並不弱智。有證據嗎?有。第一,劉備臨終的時候給劉禪有一封詔書,詔書裡面提到了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什麼評價呢?四個字:「智量甚大」,翻譯成現在的話說就是非常聰明,非常有前途。如果說劉禪是一個弱智,那豈不等於說諸葛亮說了假話?當然有人說,這是一種善意的假話,劉備因為快去世了嘛,怕劉備不放心,安慰安慰他。就像我們醫生對病人一樣,這個病人已經病入膏肓了,可能過兩天就要死了,病人問醫生你看我還有救嗎?醫生說沒問題沒問題,是吧,你儘管放心治療,你這個肯定能治好。其實治不好,這叫善意的謊言。但是呢,看當時的情況,也不至於說是「智量甚大」,如果劉禪弱智的話,諸葛亮會用另一種方式來安慰劉備。這是第一點。第二點,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就廢除了丞相制度。然後任命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兼管軍事。又任命費禕為大將軍,主管軍事,監管行政。也就是把原來集權於諸葛亮一身的這個職務和權力,他一分為二分成了兩個人,而且還讓兩個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這樣一種精緻的政治安排,難道是弱智的人能夠做出來的嗎?不可能。而且後來蔣琬去世以後,劉禪乾脆自攝國政,自己主政,親政了,這也不像弱智的人的作為啊。那麼還有一個證據是第三點,延熙元年的時候,北方出了一點事情。按照諸葛亮當年的做法,肯定這個時候蜀國就要北伐了。這個時候劉禪下詔給蔣琬說:這當然是天賜良機了,因為相父的隆中對策已經講過了,說天下有變我們就要怎麼怎麼樣,當然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不過你也不要輕舉妄動,「須吳舉動」,看看吳國動不動,要是吳國動了我們也動,我們兩國一起動,去打曹魏。那麼,這樣的一種決策難道是弱智的人做的嗎?所以劉禪並不弱智。
易中天先生舉的例子讓我們知道,所謂「扶不起來的阿斗」這句老話看來站不住腳,劉禪不僅不是弱智,而且還很有頭腦。那麼我們就更加奇怪了,諸葛亮作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蜀漢丞相,他是想發展壯大蜀漢政權的,我們也知道諸葛亮是沒有篡位野心的,那他為什麼遲遲不還政給劉禪呢?
那麼這現在就有問題了。第一,劉備托孤說得很清楚:「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交待得清楚,兩種可能,他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他不能輔佐再怎麼辦。那麼,根據前面分析看,劉禪也不是一個不可以輔佐的人,所以諸葛亮輔佐了他。但畢竟你是輔佐,不是自取,為什麼不還政於君呢?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解釋是這樣的,它的原文是這麼說的:「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請相父去做,寡人只做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了。接著下面一句話是:「亮以禪未閒於政,遂總內外。」這個「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熟悉。就是諸葛亮也因為劉禪還熟悉行政事務,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治國經驗,這才總攬全局。那麼我們要問,如果劉禪「閒」了呢?是啊,他現在是沒有經驗;他將來有經驗呢?再說了,你不給他實踐的機會,他哪來的經驗,他不是永遠沒經驗嗎?經驗只能來自於實踐啊。所以我歷來主張的,這個家長對小孩子不要管太多,不要怕他犯錯誤,讓他自己去學,哪怕他碰個釘子摔個跤,它也是人生的一個經驗教訓,他自然就會成長起來。你老是說這孩子他小,他不會,他沒經驗,你老包辦代替,他永遠長不大。這給人感覺這個時候諸葛亮就老是把劉禪包在自己的翅膀裡面保護他,當然心是好的,用心是好的,但是劉禪不能成長。所以我們就要問到底是為什麼。也只能提出一點兒猜測性意見,我的猜測有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我猜,諸葛亮是想恢復西漢初年的政治制度。西漢初年的政治制度是什麼呢?就是皇帝作為全國統一的象徵,不處理日常的具體的政治和軍事的事務;日常的政治的軍事的事務由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起來叫宰相,由他們來處理,五日一朝。而且這個時候是三公會議已經把處理方案做好了,遞上去給皇帝,皇帝認可一下。那麼說得再白一點,就是讓皇帝當橡皮圖章。這個制度我稱之為虛君實相,皇帝是一個象徵,實權在宰相那裡。這個制度我個人認為是中國帝國史上最好的制度。為什麼是最好的制度?因為它是一個可以問責的制度。就是我們拿今天一家公司來比方,好的公司一定是董事長不管事的,管事的是總經理。應該是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會,董事會選舉董事長,董事長任命總經理,然後這個公司就交給你了。一旦你做壞了事情,董事會可以代表股東,就是產權的主體,問責於總經理,甚至可以罷免。這就責任有人可問,有人可擔。我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他講得也很清楚,請陛下授臣以什麼什麼之權,如果臣沒有做好的話,請陛下問責於臣。這是一種最好的制度,但是這個制度後來給破壞了。那麼諸葛亮是一個有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人,他是不是考慮到要恢復這樣一個西漢初年建立的最好的制度呢?那我也沒有證據,沒有證據說明他就是這麼想的,但是我覺得有這種可能。第二個呢,就是任重道遠,不敢放手。我們去讀《出師表》,《出師表》裡面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夫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就是諸葛亮接過了一個沉甸甸的擔子,他的責任心是很重很重的,他深怕有差錯,他不敢放手讓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去做。這是第二種可能。第三種可能呢,就是這個時候的蜀國是內外交困,危機四伏。這個我們也是可以從《出師表》裡面讀出來的話外之音,《出師表》一開始就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話說得非常地嚴重,危急存亡。但是通常的理解,都理解為外部的壓力,北邊有曹魏,虎視眈眈;東邊有孫吳,不懷好意。而益州這個時候,也就是蜀漢這邊,一批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已經先後去世了,人才也匱缺。所以感到很危急,這是通常的理解。其實這個時候的蜀漢政權,還有一個危急,這就是他們的內部矛盾。蜀漢政權的問題就在於它內部矛盾一直得不到解決,也正是這個內部矛盾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所以諸葛亮接過了劉備交付的這個重擔以後,除了要處理好他和後主劉禪的君臣關係以外,他還必須處理好蜀漢政權當中他的同僚們,那些來自不同的陣營、代表不同政治派別和集團利益的這些人之間的關係。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了諸葛亮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嚴之間的嚴重分歧,最後導致李嚴被廢。那麼李嚴被廢又是怎麼回事?在李嚴被廢的事件當中,隱含著蜀漢政權怎樣的內部危機和隱憂呢?請看下集——難容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