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傳統武俠 > 天下有敵

第十六章:太陰帝國 1.慘敗 文 / 溫瑞安

    終於一敗塗地。

    ——落得如此田地!

    天下第七掉落下來的時候,仍甩不走、扔不去、擺脫不掉葉告和陳日月,這兩個小童就像陰魂不散、冤鬼索命一般的夾纏著他,糾纏不已。

    他怕、痛、驚和慌,只見樓下人影幢幢,群魔亂舞,第一次感覺到死亡的陰影如此逼近——比無情一開日,就把暗器打入他眼裡更逼近——近得就像他墜入太陰帝國地獄城他裡,再也見不到陽光和希望,只有殺戮與血腥、折辱和痛楚,磨刀霍霍的在苦候著他。

    世上沒幾人能面對死而不會驚怕的。

    他知道自己已慘敗。

    但他還是不想死。

    當他發現雷怖的情形不會比他好上多少,而樓下的局面只怕比樓上還要糟的時候,他怕得全身都簌簌震顫起來。

    ——他在心裡矢誓,只要他還能活過今朝,他一定要報復。

    不再讓自己跌入如此危境,而且,他更加要盡情地、痛快的好好去折磨他要殺的人,以平衡、平伏這次難忘的慘敗。

    他一路翻滾下來,只瞥見樓下還有兩盞燭光,分別還坐著兩桌子的人。

    一桌的人太遠,他也在驚惶中無心、無法、無及細看、只知有老有少,鎮定如恆。

    另一桌的人他乍見只覺眼熟——至少,那個蠕動不已、不住聳動的人、他認識這人、這人是見過的。

    ——對了,是他!

    他有了一線希望:

    所以大喊:

    「救命!救我啊——只要救了我、我就什麼都依你,什麼都聽你的,什麼都告訴你,包括破解『傷心小箭』、『山字經』的訣法!」

    這是他大海中的舟子。

    火海中的水源。

    他的「救星」。

    是以他不顧一切,喊出了他具有被救的價值。

    可是他慌亂中忘了一個「要害」:

    ——如果確是那人在這裡,又怎會任由「霹靂堂」的雷怖遭此慘狀、陷於苦鬥、卻仍置之不理,置若罔聞?

    雷怖正負隅、負創、負傷頑抗之際,忽然,身邊又多添了一個落難人,同時,還向他呼救求助,這使得本來就正覺得無望於求生的他,更加絕瞭望。

    ——原來連天下第七也如此下場!

    他也是一個疏神,毀在兩個小童的暗算下、沒想到,看來,跟他一個以「殺戮」聞名於世、一個以「煞氣」令江湖人聞風色變的天下第七,都是折在小孩子的手裡!

    他一路退到這裡,手裡抄著什麼,便用什麼來抵擋、反攻——此時他知道殺出去已無望,但仍至少要多殺一個得一個,陪他死!

    他有一隻手已給孟將旅震斷了指骨,所以,他每握一物,即痛人心澈,他強以五指第一指節骨:即是最靠近掌部的指節強拿住奪來攫取的兵器(只有一隻無名指是連這一節一齊震碎,余皆仍完好)強持拚命。

    但沒有比他更清楚。

    他已慘敗。

    ——甚知已可預見悲慘下場。

    他心中發誓、只要能活過今朝,日後,他一定盡量減少殺人,至少,縱殺人也盡可能不折磨死者——原來死亡是那麼可怖的,受傷是那麼痛的!

    就在這時,像要盡快速傳他達致「悲慘收場」似的,魚姑娘偷偷發出了她的秘技:

    「女人心,海底針」!

    不只一口,而是四口。

    正好,天下第七正滾到身邊來,「女人針」一向是「認穴不認人、攻血不攻骨」的,一時間,天下第七、雷怖、陳日月、葉告同時中針,無一倖免。

    捱了針,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枚,陳日月和葉告都會全身酥麻,立時鬆手,與天下第七各自滾開一邊喘息。

    天下第七著了針,情知不妙,此時他已雙手皆傷,幾乎失去了手臂應有的功能,只急喘向雷怖小聲疾道:

    「快!我腰畔的笛子有兩道『九天十地、十九神針』,臂上嵌著一把好劍,你快拿去殺敵,至少可以擋住一陣。「天下第七情急,涕淚交零,」只要你救了我,日後,我一定報答你,有我這樣的強助,一定會有你的好處。」

    他因為怕死,所以才會說出這種低聲下氣、情急失態的話。

    他一向用畏怖的手法殺人,給他追殺的獵物無不膽戰心寒,死狀極慘,他又擅於暗殺、狙擊、死的人多不服氣、不甘心,但輪到他臨危受難時,卻怕極了、畏極了、恐怖極了,如墮地府,飽受煎熬,但就是不肯死,不願受戮。

    卻不料雷怖比他還怕死。

    這個人,平時殺慣了人,動輒大屠殺,但今兒輪到他死,他可是死都不肯死,只求活命,只想苟延,比誰都怕死,窩囊,聽得天下第七雖有利害武器在身、且也將信將疑,趁隙道:

    「我救你?誰來救我!」他氣吁吁的說,「何況,我萬一用你的武器殺不了他們,他們可不會再饒我的了!」

    他們兩人並不相熟,武功也不相近,行事作風手法更是大異。

    可是,他們也有相近:

    兩人都嗜殺。

    兩人十分殘忍。

    而今,兩人都受了重傷,兩人都折在小孩子的反撲下,兩人都怕死、兩人也不互相信任、兩人都想活。

    掃瞄校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