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傳統武俠 > 大唐雙龍傳

第四十七卷 第六章 戰場夜話 文 / 黃易

    大唐47卷

    第六章戰場夜話——

    徐子陵於黃昏時份抵達慈澗,王世充的大軍二萬五千人陸續進駐,紮營於城池兩側,

    另一邊的李世民則在羅士信的木寨外,亦即昨天寇仲和楊公卿遙窺敵營虛實的高丘另立

    一寨,兩寨互相呼應。

    此時雙方均為加強營寨的防禦工事忙個昏天黑地,徐子陵在營寨中軍營入口報上來

    意,守門衛士立即飛報正在帳內與王世充及諸大將密議的寇仲,寇伸大喜出迎。

    兩人在寨門碰頭,均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徐子陵環目一掃,見遠近守軍目光無不集中到他兩人身上,低聲道:「我們到外面

    說話。」

    寇仲一把摟著他眉頭,朝營外走去,道:「我今天剛小勝一場,殺敵近千之眾,今

    王世充那老狐狸高興得合不攏嘴。我現在愈來愈有把握可擊退李小子,若你肯來助我,

    此仗將更添勝算。」

    徐子陵苦笑道:「我今趟來不是助你打仗,而是另有要事。唉!對李世民你千萬不

    可輕敵,否則我下趟來會是為你收屍。」

    寇仲無奈道:「我也知道陵少你老人家不會回心轉意,只是忍不住說出心中的願望,

    沒有你在旁說笑胡吹,日子真的很難過。一世人兩兄弟,卻要這麼各走各路的,確是造

    化弄人。你不是扮司徒福榮去騙池生春嗎?為何還能抽空來探小弟?」

    徐子陵苦笑無言。

    寇仲一呆道:「不是又來勸我退出爭天下吧?」

    徐子陵哂道:「我才不為此費唇舌,你這冥頑不靈的傢伙,來吧!」展開腳法,往

    北馳去。

    寇伸大笑道:「我們好久沒比拚過腳力,看誰跑得快一點。」

    追在徐子陵背後,兩人一前一後疾掠如飛,流星般投往兩邊營地燈火不及的暗黑深

    處,當徐子陵奔上離兩方營地足有三里遠的一座小山崗上,倏地立定。

    寇仲來到他旁,笑道:「好小子!只差那麼一點點,就是追不上你。」

    徐子陵欣然道:「我也撇不掉你。」

    寇仲探手搭上他眉頭,用力摟個結實,指著李世民的營地道:「唐軍訓練的精良、

    紀律的嚴明,是我在中土從未遇過的,明天我將會與李小子在這廣闊的戰場上拚個你死

    我活,看看他縱橫無敵的玄甲天兵厲害至何等程度?」

    徐子陵愕然道:「你不是說剛勝他一仗嗎?為何又說得像尚未與李小子交手的樣兒?」

    寇仲歎道:「今天我只是和老秦老程的先鋒軍交戰,且勝來僥倖,全因羅士信新降

    李世民,急於立功下便宜了小弟。」

    徐子陵岔開道:「老跋仍未來找你嗎?」

    寇仲笑道:「他去會初戀情人,怕怎都要纏綿一段日子,哈!希望他不會被柔情感

    化,放下偷天劍過其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就好哩!」

    徐子陵笑罵道:「原來你這小子既自私又不安好心,老跋肯為一個女人安定下來,

    你該為他高興才對。」

    寇仲歎道:「你該知我在說笑。老跋是怎樣一個人,你和我最清楚。哈!少說廢話,

    陰小子那古怪傢伙有否到長安尋池生春的晦氣?」

    徐子陵臉上蓋上陰霾,頹然道:「仍沒有他的影蹤,教人擔心。」

    寇仲道:「這種事擔心是沒有用,只好期望他吉人天相。你今趟來究竟有甚麼重要

    的事?」

    徐子陵道:「此事一言難盡,坐下再說。」

    兩人席地坐下,徐子陵凝望左遠方處燈火耀空的慈澗城,淡淡道:「我在長安碰上

    石之軒,還與他交過手。」

    寇仲失聲道:「甚麼?」

    徐子陵一五一十把到長安後的遭遇詳細說出,最後道:「若待石之軒傷勢盡愈,我

    或你遇上他必死無疑,石之軒魔功已臻出神入化的境界,即使祝玉妍比之他仍有一段距

    離。」

    寇仲思索道:「這個當然,否則祝玉妍就不用使出自殺招數『玉石俱焚』,你最熟

    悉石之軒,究竟有否尋出破他不死印的方法?」

    徐子陵搖頭道:「我只覺略有頭緒,卻不敢肯定是否有效,問題是他的幻魔身法和

    不死印結合為一,根本無隙可尋,無虛可乘。」

    寇仲斷然道:「我才不信他真能變成無法擊敗的惡魔,只要是人就有弱點,例如祝

    玉妍的玉石俱焚能重創他。現在他內傷末愈,更可能因與你激戰牽動內傷,此實殺他的

    千載一時之機,兼且我們曉得他藏身何處。」

    徐子陵狠狠盯他一眼,沉聲道:「你可以分身嗎?」

    寇仲目光投往李世民營地,道:「若我的兄弟徐子陵有難,我寇仲甚麼都可以拋開。」

    徐子陵道:「事有緩急輕重,你這樣離開如何對得起楊公卿,況且我再回長安會化

    身為司徒福榮,暫時該沒有危險。」

    寇仲頹然道:「說得對。我確該看看這裡戰況如何發展,才能決定何時抽身回到長

    安和你聯手宰掉石之軒,一了百了。一日不除石之軒,必後患無窮。」

    徐子陵又把遇上玲瓏嬌被羊漠和闊羯兩人追殺,他出手救助之事說出來,當然略過

    玲瓏嬌的心事不提,緊守承諾。

    寇仲呆住半晌,才道:「她回家也好,表示她終看破王世充猙獰的真面目。這麼說

    大明尊教的人已抵洛陽。他娘的,新的原子會是誰,不會是玉成那傻子吧!」

    徐子陵道:「我絕不希望你猜中,但機會卻很大。玉成的資質你和我都清楚,根基

    更是好得沒有話說。此事真令人頭痛,你不但要小心大明尊教,且要小心楊虛彥,我和

    侯希白均猜他公報私仇的已奉李淵之命來行刺你。」

    寇仲哂道:「我會怕他嗎?」

    徐子陵道:「勿要托大,在正常情況下他當然奈何不了你,可是若慈澗失利,你們

    被迫退返洛陽,然後李世民大舉攻城,你仲少久戰力疲下,養精蓄銳的楊小子將有可乘

    之機,別忘記他得傳石之軒的幻魔身法,又是第一流的刺客。」

    寇仲信心十足的道:「慈澗此仗,我是不會輸的。」

    徐子陵語重心長的道:「不要過份自信,因問題可能會出在王世充身上。要說的都

    說完哩!我還要去見李世民。」

    寇仲失聲道:「甚麼?」

    徐子陵聳肩道:「有甚麼好大驚小怪的。魔門的勢力在他家內生根,大家一場老友,

    在情在理我好該給他一個警告,對嗎?」

    寇仲苦笑道:「陵少想出來的,會錯到那裡去。唉!若我跪下來求你,你肯留下來

    助我勝此一役嗎?然後大家開開心心的去算計石之軒,聯手破他娘的甚麼不死幻。長生

    對不死,大家應是旗鼓相當,但我們的兵力卻是他的一倍,合共兩條好漢。」

    徐子陵轉身沒好氣的道:「你會這樣做嗎?」

    寇仲哈哈笑道:「當然不會。現在老子有頭有臉,哈!有甚麼好笑的,去找你的李

    小子好朋友吧!」

    徐子陵斂笑淡然道:「告訴我?你是否真的想成為另一個楊堅,一統天下後做皇帝?」

    寇仲深深凝望著他,一字一字的緩緩道:「我可否答過這問題後,你再不會懷疑我。

    我可對任何人說謊,卻絕不會騙我的好兄弟徐子陵。我對做皇帝半丁點兒興趣都欠奉,

    但一統天下使百姓過太平日子,卻是我肯付出性命作為代價以追求的夢想。兵法就是刀

    法,對我寇仲來說,武道的最高體驗正是身體力行的以武力去換取天下的太平,我確信

    對得住自己的良心。若師妃暄挑選的是我而非李小子,子陵就不用這麼為難。」

    徐子陵苦笑道:「好小子,終忍不住吐露內心的不滿。如你大哥的目標只是希望天

    下太平,那一切都好商量,你奶奶的!」

    寇仲一把摟著徐子陵眉頭,微笑道:「最真心的那一句,就是我寇仲要贏,不但要

    贏眼前慈澗一戰,還要爭天下的每一場戰爭,就像老跋以戰養戰式的修行。當我一統天

    下,建立霸業的一刻,便是功德完滿的一刻。那時得煩子陵去請妃暄仙子下山來給我們

    挑他娘的一個皇帝出來,這方面她可比我們兩兄弟在行得多。」

    徐子陵啞然失笑道:「希望你不是給勝利沖昏頭腦,尚未與李小子交手,就一副勝

    券在握的樣子。李世民非一般庸手,至少在駕御將領一項上遠勝過你,至於兵法戰略,

    就要打過此仗始可分明。」

    寇仲放開徐子陵,正容道:「兄弟!去吧!大家永遠是兄弟。我是絕不敢輕敵的,

    李小子的厲害,我比任何人更清楚。」

    ※※※

    寇仲回到營地,心中仍想著徐子陵,也有點後悔,他尚是首次對徐子陵說這麼重的

    話,因為徐子陵在這時刻去見李世民,今他心裡很不舒服。現在這不舒服的感覺已煙消

    雲散,遂較能體諒徐子陵的矛盾和苦衷。

    他比任何人更明白與他關係比兄弟更親近的徐子陵,他有著悲天憫人,時刻為天下

    蒼生著想的好心腸。若非為了他寇仲,徐子陵說不定會全力助李世民統一天下,至乎登

    上皇位,完成師妃暄對李世民的期待。可是因他與李世民在爭霸路上的衝突,徐子陵唯

    一可做的惟有置身事外,他內心的痛苦和矛盾可想而知。

    若現在他寇仲仍是無掛無牽,則一切好辦。可惜他已是泥足深陷,欲退不能,少帥

    軍、楊公卿和他的將士,宋缺的和期望,都是他既拋不開也不願捨棄的,何況李世

    民現在仍非是李淵的繼承人。

    剛踏入寨門,麻常迎上來道:「王世充著少帥立即去見他,他在城樓上。」

    寇仲心中暗歎,心忖這老狐狸今趟不知又要弄甚麼花樣。

    ※※※

    李世民摒退左右,當寬廣的帥帳內剩下他和徐子陵兩人,他拉著徐子陵的手在帳心

    席地坐下,然後放開他的手欣然道:「他們差點要抗命不肯離開。因為怕你是為寇仲來

    行刺我,哈!徐子陵是甚麼人?他們太不瞭解。今晚我們定要談個痛快。」

    徐子陵心中浮現李世民手下諸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龐玉等人離帳時的不情願表

    情,苦笑道:「剛才我和寇仲分手時,他臨別的贈言是大家永遠是兄弟,其含意是無論

    我怎樣對待他,甚至出賣他,他仍當我是兄弟。」

    李世民哈哈笑道:「徐子陵會出賣朋友?我李世民第一個不相信。子陵今趟遠道而

    來,分別見寇仲和小弟,究竟有甚麼急迫的事。」

    徐子陵把侯希白的話轉述,最後道:「你的老爹已完全被別有居心的女人和小人所

    蒙蔽,視你為楊廣而李建成為楊勇,再沒有甚麼道理可說,世民兄可有甚麼打算?」

    李世民默然片晌,歎道:「想不到魔門手段如此厲害,哼!不過天下一日末統,我

    李世民尚有被利用的價值。唉!坦白說,我也不知怎辦才好,子陵對我有甚麼忠告?」

    徐子陵淡淡道:「世民兄一天不回長安,沒有人可奈何你。」

    李世民一震道:「子陵是否暗示我須在關外自立呢?」

    徐子陵沉聲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除非世民兄有十足把握,否則回長安後

    將陷於完全被動,任人漁肉的劣境:石之軒現在魔功大成,再無任何破綻,天下恐難有

    能鉗制他的人。」

    李世民苦笑道:「實不相瞞,我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家族內的鬥爭,又或魔門的陰謀,

    而是寇仲加宋缺而成的威脅,那是長安上下的噩夢,也是妃暄的夢魘,若不能趁宋缺北

    上前徹底擊垮你兄弟的少帥軍,天下將重陷南北分裂的局面,那時突厥入侵,我們勢將

    沒有反擊的能力。」

    徐子陵念道:「寇仲加宋缺。」

    李世民神色凝重的道:「世民非是危言聳聽,我剛收到南方來的消息,宋缺正在嶺

    南集結兵力,俚僚的戰士加上宋家的子弟兵,兵力可達十萬之眾。估計召集和裝配需時

    兩至三個月,還須另加三個月至半年的訓練和演習,那時宋缺會親率大軍東來,若再加

    上寇仲和他的少帥軍,天下誰能攖其鋒銳。」

    徐子陵皺眉道:「宋缺開始動員?」

    李世民道:「所以我只餘頂多半年許的時間攻打洛陽和平定北方,否則誰都無法逆

    料未來的變局。」

    徐子陵苦笑道:「宋缺加寇仲,唉!世民兄對宋缺這個人瞭解多少?」

    李世民歎道:「此人雄材大略,學究天人,不但是精通兵法的統帥,更是對天下山

    川形勢有深刻認識的人,在戰場上則是無敵的猛將。手下更視他如神明,對他忠誠方面

    沒有人敢懷疑。若再有寇仲輔他,將如虎添翼,在戰場上與他們交鋒,誰敢誇口有勝算。」

    徐子陵苦笑道:「寇仲說過他只有爭霸天下,讓蒼生安享太平的興趣,卻無當皇帝

    的野心。唉!我怎麼說才好。」

    李世民默默凝視著他,好一會忽然問道:「我們的關係弄成現在這樣子,是否起因

    於秀寧?」

    徐子陵啞口無言。

    李世民無奈地道:「秀寧沒向我說過甚麼,是我自己回想當日的情況猜出來的。大

    家本是好好,寇仲卻忽然拒絕我的提議,還要取賬簿離開,我和他的關係從此逆轉惡化,

    現在還要在戰場上對決。假若有一天寇仲不幸命喪我李世民手上,子陵會怎樣對待我?」

    徐子陵平靜答道:「我會求秦王你讓我把他的遺體領走,帶回小谷安葬。」

    李世民歎道:「或者死的是我李世民,相信寇仲亦會善待我的遺骸,天下落在寇仲

    手上,怎都勝過落在石之軒手上。」

    徐子陵明白他是因聽到李淵輾轉為魔門控制,故生出感觸,才會有這種說話。

    李世民又往他深深瞧來,輕輕道:「子陵可知妃暄返回靜齋前,曾到長安找我,與

    我詳談近兩個時辰,對我作了很多有用的指示。」

    徐子陵湧起連自己都不明白的滋味,就像師妃暄芳蹤再現人世,當然那非是實情,

    只是因她下定決心再不出世,故而要與李世民見最後一面。

    艱澀的道:「妃暄有甚麼話要說。」

    李世民搖頭道:「她主要是問我關於我們李家的情況,唉!到現在我才明白,為何

    上一輩的超卓人物,在碧秀心被石之軒害死後如此傷痛欲絕!因為眼前有妃暄這好例子,

    誰能不被她高尚的胸懷情操,仿如天仙下凡的秀慧引起愛慕之心,可是愛意只能密藏在

    心底下,不敢表露絲毫,怕對她冒瀆不敬。」

    徐子陵一震道:「世民兄!」

    李世民苦笑道:「這是我首次向人吐露心聲,因為小弟曉得子陵比任何人更明白我

    的感受。哈!說出來後舒服多哩!」

    徐子陵欲語無言,在某一程度上卻感到自己的幸運,至少他曾和這動人的仙子試過

    「師妃暄式」談情說愛的醉人滋味。

    李世民又道:「她走時說過一句奇怪的話,是關於你的。」

    徐子陵愕然道:「甚麼話?」——

    上一頁下一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