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凡爾納傳

第三十四章 神甫推薦的一部小說 文 / 儒勒·凡爾納

    凡爾納傳--第三十四章神甫推薦的一部小說

    第三十四章神甫推薦的一部小說

    根據巴斯葛爾-格魯賽(安德烈-勞裡)的構思,儒勒-凡爾納創作了《蓓根的五億法郎》(1879)

    1878年,赫澤爾跟他這位朋友談起了他收到的一部書稿,並說這部書稿是一位神甫推薦給他的。我們從維埃納夫人那裡得知,這位神甫叫馬納斯。可惜的是,這部書稿寫得太不像樣,雖然出版商很想幫幫作者的忙,但始終無法將它發表出去。把它交給一位更加精明的作家改一改,或許能寫出一部可供發表的作品。他開誠佈公地跟儒勒-凡爾納談了,儒勒-凡爾納認為,「這部小說中的1/3顯得不錯,那是因為有2/3寫得很糟,」還說,出版商想將它完全改好,這純屬徒勞。赫澤爾以這種方式創造了條件之後,建議他去作這項工作,把這部小說重寫一遍。

    改完《一位十五歲的船長》的校樣後,儒勒-凡爾納開始閱讀這部題為《朗熱沃爾的遺產》的書稿。他的評價十分嚴厲:

    這部小說(如果稱得上小說的話)根本沒寫完。裡邊

    沒有情節,沒有衝突,因而談不上什麼趣味。我從來沒見

    過這麼缺乏條理的東西。本來可以產生趣味的地方卻沒

    產生。可以明顯看得出來,趣味在於所談到的大炮與魚

    雷之間針鋒相對的衝突,可大炮沒發射,魚雷也沒爆炸!

    這純屬失敗之作。那位神甫以為有了一件新武器,因而

    顯得得意忘形……可我卻沒看出任何能發揮作用的東

    西。

    我同樣沒看出對那座鋼鐵城市與那座先進的福利城

    市所作的對照,因為,對於這座福利城市,根本就沒作什

    麼描述……其實,沙拉賽恩醫生無非是個美國式的人物。

    而跟這位德國人作對的那個法國人,也本應寫得更富於

    藝術性。

    那座克虜伯工廠又怎麼樣呢?的確,所牽涉到的正

    人是克虜伯。這座工廠確實非常保密!馬爾賽只能化妝進

    去,只能靠一把挫刀出來!這很不高明。對於他被判死

    刑,並沒作出任何反應。關於他的越獄,本來可以寫得十

    分出色,卻隻字未提。對小說家所應具備的最普通的常

    識這樣無知,我可從來沒見過……也許得全部重寫,但這

    裡邊畢竟提供了一個題材……至少可以說,提供了一個

    我善於處理的題材……

    赫澤爾企圖為《朗熱沃爾的遺產》的作者辯護,說他在這部書稿中主要談的是一個政治和哲學問題,但這純屬枉然。儒勒-凡爾納非常瞭解他的用意,但還是反駁說:

    不管他想表達什麼,畢竟沒表達出來。我甚至可以

    說,這部小說只存在於您的頭腦之中,而且我可以肯定,

    您一定會令人讚歎地把它搞出來,但作品本身的確不成

    樣子……我非常瞭解作者的主題,但我並不認為他已觸

    及這個主題,並像您認為的那樣,發揮了這個主題的作

    用。

    赫澤爾從意大利回來和儒勒-凡爾納從南特回來以後,兩人於10月份在巴黎相見。毫無疑問,赫澤爾徹底地披露了他的心事;他是要幫助書稿的作者巴斯葛爾-格魯賽。此人是個被流放的公社戰士,後來當選為巴黎的社會主義者議員。

    格魯賽一直手頭括據,想通過自己的筆弄點人息。他雖然聰明幹練,但至今仍然是個笨拙的新手;後來,他以達裡爾和安德烈-勞裡的筆名,在各國發表了一系列關於「獄中生活」的小說,並獲得成功,從而顯示了自己的才華;他在翻譯和改編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就。但在1878年,他大概處境十分狼狽;因此,赫澤爾向他提了許多建議,並給他預支了一筆較大的款子,但他畢竟無法考慮出版像《朗熱沃爾的遺產》這樣一部不成熟的作品;他所能作的,就是將他的這部書稿買下來。我們知道,這部書稿包含兩個構思:一座用以發展軍火生產的德國城市與一座以甜美的生活為象徵的法國城市之間的競爭;能發射填滿炭酸的炮彈的大煙與魚雷之間的衝突。

    這兩點都只寫出一個綱要;格魯賽無法將它們寫成小說;因受政治見解的影響,他從這個題材中僅僅看到,這是對導致1870年戰爭的德國野心進行批判的一個機會;但要想使這種批判變得有效,就必須作出更為認真的研究。

    為了幫幫赫澤爾及其被保護人的忙,儒勒-凡爾納承擔了這個任務。仔細想來,他對格魯賽所虛構的這個故事的實質還是滿意的。他自己當時也受到1870年戰爭所造成的創傷的影響,內心蘊藏著一種因失敗而變得更加激烈的愛國情感,況且,他一直保留著那次在克虜伯展出其產品、尤其是一門精良巨炮的博覽會使他產生恐懼的記憶。

    我們知道,他善於利用別人提供的題材,並善於將這個題材變成大不相同的東西;他善於表達德國的實力使人產生的憂慮,尤其是善於表達在德國占支配地位的精神狀態。但他對鄰國居民所具有的才智還是表示欽佩的;蘇爾策先生絲毫沒受到侮辱和譏諷,而是作為一個聰明過人、彬彬有禮的人物出現的。

    我們不得不贊成沙拉賽恩醫生的抱怨:「唉!為什麼這個稟賦非凡的人竟會是我們的敵人呢?為什麼他不把自己少有的智慧用在有益於人類的事業上呢?你想,損失了多少力量啊!要是當初我們能把這些力量和我們團結在一起,並且使它有一個跟大家一致的目標的話,原可以發生很好的作用的!」

    跟希特勒後來那樣,蘇爾策先生的死是因為他「不擇手段」。

    或許有人會這樣認為,儒勒-凡爾納在寫這部書的時候,流露出沙文主義的情緒;其實,他僅僅顯示了自己的遠見卓識,他只希望一點:讓今天的敵人變成明天的朋友。不少德國人也抱這種情感,「從敵對力量的滅亡中撈不到好處。」很顯然。鋼城斯達爾施塔特就是埃森1和克虜伯工廠的翻版。法蘭西城只不過是一座理想都市的藍圖。在這樣一座城市裡,房屋之間互相隔開,街道寬敞而通風,道旁種滿樹木,一切都是合理的、豪華的、符合衛生的,城裡的居民過著一種既愉快又富裕的生活。

    1德國西北部城市,煉炭和冶金工業中心,1810年,克虜伯家族在該城興辦軍火工業。

    《蓓根的五億法郎》發表於1879年;正如儒勒-凡爾納原先所擔心的那樣,這部書有點太短,因此在出版時附上一個中篇《邦蒂島的造反者》。這個中篇敘述的是剛開始對波特凱恩島實行殖民化時所發生的一起歷史事件。

    ------------------

    轉自書香門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