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一百一十四節 後勤體制改革 文 / 吹牛者
第一百一十四節後勤體制改革
第一百一十四節
「可惜他這次的改制典禮趕不上了。」索普說。
「也不見得趕不上。」東門吹雨說道,忽然意識到自己這話有點冒失,便住口不言了。
幾個人都像沒聽見這話一樣的。何鳴指了指面前的文件對索普說:「你寫得關於動員體制的備忘錄很好,很周詳,我們都很滿意。正如你在備忘錄寫的那樣:除了物資和儲運外,後備役動員這些人力資源的利用是重中之重!很多人只會盯著那點物資,卻從來沒想到過我們人力資源利用是如此的低。」他低頭看了一下手上的圖表,繼續說道:
「整個海南在我們控制下的人口即將達到達30∼40萬,而我們直接能支配的人口只有10多萬。即使在臨高這樣的核心區,除了我們自己設立的公社屬下的各個移民村,土著村落裡只有鹽場村、十八村地區那些我們控制了村政的村落有直轄的民兵,其他民兵都是半游離於我們控制以外像黃家寨那樣的宗族寨兵。先不說他們是不是靠得住,光戰鬥技能對我們來說就沒什麼價值。直轄民兵有戰鬥經驗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第二次反圍剿澄邁戰役我們只能出動5個陸軍營和1個海兵營。除了海軍就沒有其他戰略預備隊了--這非常的危險。工農業部門把自己的工人都看成寶貝疙瘩,不到危機關頭誰也不願意拿出來服現役。所以當務之急是把人力資源動員統籌起來,建立起完善的預備役、民兵系統,並盡快組建地方守備部隊,把野戰軍從日常守備中解放出來,並為下一步擴軍打下來基礎。」
「還有就是以後新佔領區域的資源動員體系也要落到實處。現在新佔領區搞得合理負擔太過粗糙,也不利於大量動員物資。」陳海陽補充道,同時遞給索普一份文件,「這個是執委會和聯合作戰司令部同意你建立糧食草料戰略儲備的批復,你找時間和企劃院、農業口以及殖民貿易部的同志一起定下方案馬上落實一下。」
4月30日,伏波軍聯合會議在馬裊堡陸軍大禮堂召開,禮堂前方懸掛著伏波軍的陸海軍軍旗:正式名稱是星拳紅旗,不過大家私下稱之為:鐵拳爆菊大出血旗。伏波軍的雙頭鷹軍徽。禮堂裡人頭湧湧,除了伏波軍海陸軍軍官外,還有大量工業組的人員,但是元老比較少,大部分都是歸化民中的技術骨幹。執委會這次打算讓歸化民技術人員擔當主力,元老只是負責監督和指導。
東門吹雨坐在主席台上看著下面,歸化民出身的軍官們都坐的非常端正,一個個皮革武裝帶咯吱作響。而元老們則有些隨意,相互間在交頭接耳。
「同志們,海軍人民委員陳海陽海軍少將,陸軍人民委員何鳴陸軍少將。總參謀部常務秘書東門吹雨同志。」一位一臉嚴肅的年輕陸軍少尉從禮堂後方另一側的門走了進來,大聲說道,然後轉身立正敬禮。陳海陽、何鳴和東門吹雨健步走了進來,軍官和技術員們迅速起身敬禮。
「請坐,同志們。」陳海陽在主席台中間坐下,揮手讓大家就坐。東門吹雨作為總參秘書坐在他的左邊,何鳴則坐到了右手邊。
東門吹雨等禮堂裡安靜下來,首先起立向陳海陽和何鳴致意,接著說:「我們現在開始會議,會議備忘錄已經發給大家了,請大家打開。」
會議內容並沒有什麼新鮮東西。在座軍官和技術人員都已經或多或少的瞭解到了足夠的機密內容,今天的會議主要是為做情況通報,更重要的是編製和部門的更改。
「第一,經執委會批准,軍務總監部裁:撤銷原後勤司令部,成立聯合後勤總部,負責海陸軍的後勤物資、裝備的採辦、運輸、儲存、安保等工作。」東門吹雨等大家都打開文件後,大聲的讀著文件。
「訓令如下:自1631年5月1日起,伏波軍所有部隊物資的調撥均由聯勤總部負責,軍隊中主要運輸工具及後勤補給部隊均由其直屬部隊和聯勤總部雙重指揮。戰區內徵用的所有民間、殖民貿易部的運輸工具自動歸屬聯勤總部指揮。」
這個新班子比起過去後勤司令部二個元老帶幾個參謀運作的方式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就是把機構完善起來了。
所謂完善機構就是擴大了人員編制。新版本的聯合後勤總部機關編製有四個局,因為現在軍隊規模較小,也沒有足夠的高階軍官。讓一群中尉上尉佔據相當於四總部下各局局長的位置似乎有所不妥,所以決定暫時只叫組。
人員物資組(局):負責後備役人員與各種物資的動員、分發、調配工作,並與民政部門協調民眾救濟事項。
物資裝備採辦組(局):負責裝備、物資的設計、生產、檢驗、採辦、倉儲;並且負責與民政部門聯合辦理民間物資徵用、採辦、繳獲事項。
海陸運輸組(局):負責後勤運輸工具的設計、生產、檢驗、採辦;接管與協調海陸軍運輸工具的使用;負責徵用戰區民用、殖民貿易部運輸工具(包含民夫),並負責運輸線路、貨物流程的規劃與管理。
後勤內衛組(局):負責後勤倉儲、運輸的內衛安全。戰時,經聯合作戰司令部同意,可以直接調用作戰部隊。」
宣佈編制之後,照例是人事任命令:
「經執委會與組織處批准,任命:洪璜楠少校擔任聯合後勤總部部長!任命索普少校為聯合後勤總部副部長。」
在熱烈的掌聲中,索普從陳海陽手裡接過機關旗幟、任命書和部隊主官佩劍。洪璜楠既然不在,他的一套行頭就由索普代替了。
「好好幹,以後你就是我們伏波軍的大管家了。」陳海陽拍著索普的肩膀說,「計劃很重要,但是執行力更重要,我們期待你們的表現。」
索普默默的向著陳海陽和主席台的幾個伏波軍大頭目敬了一個禮,轉身立正向著禮堂所有人敬禮,又是一陣如潮的掌聲。
「第二,經執委會批准:伏波軍建立後備役動員體系如下:後備役動員體系由民兵、國民軍(陸軍)、海岸警衛隊(海軍)三部分構成。民兵是不脫產的群眾武裝組織,在元老院與伏波軍的指揮下,擔負戰備勤務、防衛作戰任務,協助維護社會治安。民兵是伏波軍和國民軍、海岸警衛隊的主要後備役來源。國民軍和海岸警衛隊是由伏波軍退役人員、脫產專職人員及半脫產人員組成的海陸軍部隊,主要職責是在元老院與伏波軍的指揮下,擔任本地區的安全防務和守備工作,維持社會穩定和參加搶險救災,國民軍和海岸警衛隊也是伏波軍的主要後備役來源。伏波軍可以調用國民軍和海上警衛隊部隊到戰區輪換參與作戰,輪換期為9個月。」
後備役的構成也是元老們爭論的焦點,組建一個由民兵和類似於舊時空的武警+預備役的國民軍構成的體制大家都沒什麼異議。但是有不少元老提出要求組建各職業兵種的後備軍,理由是炮兵、工兵等職業兵種的專業性強,普通的後備役人員無法擔當。而反對者則舉出舊時空二戰裡,德國陸軍人力極為缺乏,而海空軍的後備軍則無所事事的例子,並且認為目前臨高的人力資源無法同時支撐這麼多的不同編製。最後妥協的結果就是後備軍體系暫時取消,伏波軍各部隊建立自己的支援部隊(兵站),而國民軍的編制構成向伏波軍靠攏,
由於海軍不願意和陸軍共享國民軍這個稱呼,也不喜歡搞出一個什麼「海上國民軍」,最終決定採用海軍的國民軍稱為「海岸警衛隊」。
海岸警衛隊是早就存在的一個兵種--但是長期以來,海岸警衛隊除了一塊牌子和一個光桿隊長高曉松之外是不存在的,這次軍事體制調整之後,它將正式獨立成軍。
國民軍和海岸警衛隊目前在指揮和業務指導上依然由海陸軍各自負責。但是在未來,它們將各自成為獨立軍種。
「第三、由聯合後勤總部、殖民和貿易部聯合提出的運輸容器、載具標準化提案,經元老院、執委會與聯合作戰司令部批准,即日起開始執行,具體規定請大家參閱會議備忘錄裡的附件乙部分。」
儘管被吳南海笑稱其為奪人飯碗,索普依然堅持己見,強硬要求包裝尺寸以及與貨物流通有關的一切空間尺寸的標準化,來提高後勤和物流效率。涉及到所有的貨品包裝容器和載具,包括鐵路貨車、載重車輛、船舶的載貨空間尺寸,甚至包括倉庫和貨物堆棧區的設計尺寸。一下子導致工業組的元老怨聲載道--這麼一來等於現有的規範和圖紙都要做修改,而且要額外增加材料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