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臨高啟明

第四卷 第三百八十三節 安遊樂市的最後一夜 文 / 吹牛者

    第三百八十三節安遊樂市的最後一夜

    天快要亮了,夜幕依然濃重。沿街店舖和住家的油燈和火把的光線幽幽的投射在沙礫路上。酒店、小飯鋪和妓館裡還有燈火,不時傳來一陣陣的喧嘩聲。錯過了風信在這裡歇冬等待季風的海船上的商人、管事和水手們困在這個偏僻的「天涯海角」之地,成天無事可做,唯有把精力和時間花在酒和女人身上。

    胡遜穿著一件羅袍,披著斗篷,不顧凌晨的寒意,昂然走在安遊樂市惟一的一條大街的中央,後面跟著一個奇怪的隊伍。一個清俊的僮僕托著只套著錦緞面棉套的茶壺,旁邊是穿長衫留鬍子的師爺模樣的人,再後面,有個家丁槓著一張交椅。另一個拿著一根毛竹片--這是刑具。然後就是一隊手持棍棒刀槍的丁壯了。

    胡遜正在履行他作為本地的保正的職責--巡夜。盤詰任何可疑的人員。安遊樂市雖然不大,治安問題卻是很突出的。這裡經常聚集著大群海上討生活的人,脫離了海上勞累無聊的生活,在陸地上一放鬆,偷盜、爭吵、鬥毆乃至白刃相交都是常見的事情。在最高潮的時候,每天都要在鬥毆中死好幾個人。

    死人的事情,胡遜是不上報到縣裡的--純屬自找麻煩,縣裡也解決不了。這地方出了城就是荒山野嶺,離城幾十里就是黎人的地盤了,上哪裡去追緝兇手。

    但是作為地面上的頭面人物,起碼的秩序還得保證。胡遜每天晚上都要親自帶人在街上巡視,看到有喝醉吵鬧的或者帶著刀棍的,一律先扣押起來再說。順便也得些花銷--船主要放人少不得要花錢具保。若是無人具保的窮光蛋也沒關係,等下一波海船到了之後再把人賣了就是--船上死人極多,一次航行死掉三分之一的人不算什麼,管事很樂意多預備些人的。

    今天的安遊樂市很安靜,但是安靜不代表太平。作為下南洋前的最後的一個駐泊地,安遊樂市在某些人眼中也有很有油水的。胡遜平日裡防盜最要緊的一件事情就是清查可疑人員--海盜很可能會派出探子進來,找機會「開門」。

    特別是天快亮的時候,天色即黑,守夜的人又睏倦,最容易被偷襲所乘。所以每到這會,胡遜總是要親自出來巡夜。

    從街尾走到街頭,他登上了面朝海灣的西門門樓,幾個寨丁睡眼惺忪的站著,守望著大東海的海面,幾盞氣死風燈在海風中搖曳。胡遜扶著木寨牆向外眺望,寨牆下的碼頭上的燈光亮著,各條船隻上的風燈也亮著,船隻隨著海水起伏著,側耳聽去只有海水的撞擊礁石和船隻的浪濤聲。

    海灣的對面能看到幾點燈火,那是去年來這裡的臨高海商築得寨子。雖然雙方買賣物品互相交往,彼此笑臉相迎,一直相處的不錯,但是暗地裡他非常戒備,生怕對方別有企圖。

    然而這許多日子以來,寨子裡的人始終也沒超過三十個。每天早出晚歸,不是種菜養雞打漁自給,就是去採椰子,伐木。他們的活動給安遊樂市帶來了活力,安遊樂市裡的貧苦寨民很多都受雇於他們去伐木采椰子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按日取酬。而對面寨子不時也到安遊樂市來採購物品僱傭匠人。

    不過胡遜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初那位王掌櫃說他們是專跑南洋貿易的商人是假話。幾乎每週都有船隻停泊到「臨高寨」的前的棧橋上,運走椰子、原木和其他本地的土產,運來一些尺寸一致的箱子。

    胡遜沒下過南洋,過路的客商可是見過無數,南洋的情形也知道點。那地方原木和椰子更不值錢,顯然裝了不是運到南洋去得。

    他幾乎可以肯定,這夥人幹得是違禁的買賣,至於到底是什麼,他並不關心--大家相安無事就好,管人家閒事做什麼?

    「有什麼異狀?」胡遜問門樓上的頭目。

    「沒有異狀,平安無事。」

    夜裡的海風有些凜冽,胡遜不由得掖了掖斗篷。月亮已經快要下去了,海面上海火時隱時現,看上去沒有任何的異狀。

    「叫大家小心,別又打瞌睡了!」胡遜說著從門樓上下來,自會去抱小老婆睡覺去了。

    離開這裡不到十海里的地方,「榆特04」特務挺的艇長阮小五通過望遠鏡觀看那一長列在他後面破浪前進的船隻。足足有五十艘之多。

    在他前面,是快速單桅帆船,輕快的船身在風浪的作用下傾斜的幾乎要貼近水面,有幾次阮小五甚至以為這船要傾覆了,但是每到關鍵時刻,船頭總會即使的轉動。讓看得人時刻捏著一把汗。

    駕駛這種單桅帆船的全是士官生和水手中最膽大也是技術最熟練的人,他們操縱這種速度快又靈活的小船走在船隊的前面和兩翼。時刻探查異常情況。在單桅快帆船後面是一長列各種雜型船隻組成的特務艇編隊,船上除了武器和水手,艙室裡塞滿了各種補給品。

    然後就是蔚為壯觀的五桅大帆船三亞一號了,它的五根大桅張滿了巨帆,在船隊中特別的顯眼,它和周圍不那麼壯觀的其他帆船一起,運載著數以千計的勞工、士兵、建築材料、工具、車輛和糧食。

    但它還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在後面:那些在一般土著中神秘異常,不用帆不用槳的船。迅鯨號自推駁船、大鯨號平甲板駁船、67式登陸艇和2艘8154漁輪。迅鯨號廣闊的甲板上堆滿了用油布嚴密包裹著的奇形怪狀的大型物件。而登陸總指揮部就設在其中1艘漁輪上。

    在所有這些船的右舷,是另外一支編隊,以鎮海和伏波兩艦為首,6艘三桅風帆炮艦成縱隊航行,炮門關得緊緊的。

    阮小五對自己在如此壯觀的船隊中航行而感到自豪--不錯,論及船隻的數量比澳洲首長船多的海主多得是,但是他們的船算得了什麼呢?破爛骯髒的甲板、拼湊起來的船帆、粗糙的大炮少得可憐,而且是用繩子捆在船上的,一開火大炮甚至會跳起來來個空中翻滾!火藥亂七八糟的堆在甲板下面,充作炮彈的廢銅爛鐵裝在筐子裡,裡面甚至還有石子和碎掉的瓷片!海軍士官生們參觀的投誠來的海盜船上就是這麼一副模樣,每個士官生都露出了藐視的笑容--一夥土包子。

    在旗艦上,未來三亞特區的主要領導擠在用原來的冷凍艙改裝成的指揮室內,8154的排水量不大,船身在風浪中顯得很是顛簸。卓天敏暈船暈得厲害,乾脆躺在長椅上開會

    這幾個人擠在一張小桌子旁,再過二小時天就亮了,登陸行動也就正式展開了。

    雖然這不是敵前登陸,岸上也沒有大炮、雷場和機關鎗,但是協調一支如此規模的隊伍登上陌生的海岸依然是件艱巨的任務。船隊滿載著各種物資、設備和人員,光他們平平安安的送上陸地就是件複雜精細的工作。

    為了準備這次關係重大必須全力以赴的登陸,細緻的計劃進行了差不多一個月。由總參謀部和企劃院的組成的聯合小組在王洛賓的直接領導下,為登陸計劃制定了詳細的步驟。

    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無比複雜--這種登陸在軍事上有很多先例,但是穿越集團是在17世紀,在極其有限的現代支援能力下進行登陸。甚至與d日相比更為複雜。d日他們不過500人,現在他們要讓3000人登陸!

    他們有一大堆的疑問需要解決。應該在何處登陸?何時為宜?第一批登陸應該有多少人?勞工多少,士兵多少?運載這些人員需要多少交通工具?乾糧需要準備多少天的份額才能支持到流動廚房能夠充分的供應熱食?多少人通過小艇登陸,多少人通過棧橋,怎麼來組織他們分批上岸?從船上下到棧橋或者小艇上需要繩網梯,需要多少小艇?這些小艇該怎麼運輸?

    這些僅僅是制定計劃的人必須回答的大量問題中的一小部分。問題還有許許多多。最後他們的方案在定稿的時候已經成為一部厚厚的大書,巨人計劃的每個細節都做了詳盡的規定,對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制定了相應的預案。

    「制定計劃的時候先不要想打勝了怎麼辦,先想失敗了怎麼收拾殘局。」王洛賓在小組會議上這樣要求。

    「有誰能打敗我們?」參與制定的計劃的人感到匪夷所思,「難道是安遊樂市的寨丁?」

    「要考慮到各種可能的情況,」王洛賓說,「比如船隊遭遇大風,沉了一半的船;或者我們正在登陸,鄭芝龍的船隊來襲擊……都要考慮進去怎麼應對。」

    「真喪氣,沒開始就想這個……」

    「做什麼事情都要把最壞的可能性考慮在內,」東門吹雨表示支持王工的看法,「怎麼應對突發情況是我們制定的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家想得越周全越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