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之人族有聖

《》人族大治 第百七四章 舊戀難忘 文 / 宮闕樓台

    卻說伯邑考來了朝歌幾個月,卻得不到召見,無奈之下,伯邑考也只能出了下冊,便是賄賂那壽王身邊的臣子。

    近些天伯邑考越是聽聞百姓對那妲己的謾罵,伯邑考越是想見一見妲己,他不信,不信小時候連螞蟻都不願意踩死的小妲己,會幹出如此滅絕人性的事情來,而伯邑考卻不知此妲己已經非是彼妲己了。

    「公子,尤渾費仲兩位大人都收下了我們的禮物,他們看到了那些金銀都顯的很高興,並對公子表達了謝意,說是很快安排公子覲見王上。」卻是伯邑考的侍者回來稟告。

    伯邑考雖然公私分明,兼顧大義卻也不是傻子,如果就此等待比干,那不知是何年月才能見到妲己,不計小節才能辦成事情,如果連這點都不懂,那西伯侯姬昌也不可能選他當繼承人。

    聽到這裡,伯邑考也就放心了,有尤費兩人在壽王身旁說與,想來很快便能覲見大王。

    且說西岐的長公子伯邑考聽了手下的匯報,很高興,但卻決定先拜訪一下比干王叔,瞭解一下情況,不要到時候見不到妲己,自己再死在那裡,就不划算了。

    王叔比干聽說他來了,是熱情接待,延之與廳堂,公子行了禮,又獻上了一些珍玩,比干推辭不了,也就收了。

    雙方落座後,遂談起西伯侯的情況,公子說:「王叔,你和我父親交好已非一日,啊,已經有些年月了,我一直就把你當作父輩看待,啊,叔父,小侄今日前來,一個是來拜訪叔父,祝你老人家身體健康,二來的呢,便是問一下如今朝堂如何,那壽王的妃子蘇妲己真的如民間傳聞那樣,禍國殃民麼!」

    比干見伯邑考異常俊朗,也很是喜歡他,更喜歡他的巧嘴,考慮了一會,就對他說:「如今這朝堂啊,被費仲尤渾兩個奸臣霸佔著,我們這些老臣如果不是仗著以前的功績,早就被那個些妄臣給害死了,至於妲己,那就是個妖精……」想起自己的老朋友九候的慘死,比干就一陣心痛,說到那妲己,比干更是咬牙切齒,如今壽王對那妖妃迷惑,妲己所說的話是言聽計從,眾多大臣都只能忍氣吞聲。

    比干話落,伯邑考憤怒的站了起來,:「這不可能,你胡說,妲己怎麼可能是妖精,我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她的個性我最瞭解,平時連一個螞蟻都不敢踩死,怎麼可能去做那些禍害天下之事!」伯邑考本來已經做好了準備,妲己會被比干謾罵,可是當真的聽到比干說妲己的時候,伯邑考還是沒能忍住,站起來打斷了比干的話。

    一番對妲己的辯解說完,伯邑考才意識到自己如今的境地,自己面對的可是號稱忠字當頭的王叔比干啊,難道妲己真的就和外面說的一樣,是個禍國殃民的妖妃,想到此處伯邑考又不禁一陣黯然。

    比干見伯邑考憤怒的神情不禁愕然,比干和西伯侯也算是有些交情,畢竟那西伯侯除了對朝廷聽調不聽宣外,表面上還是接受王上聖旨的。比干和西伯侯也有些來往,伯邑考身為西伯侯的嫡長子,比干自然也是經常看到,以往的印象都是翩翩公子不溫不火,如今這樣子倒是沒見多。

    忽地想起這妲己妖妃在進宮之前好像和人定過親,而那定親之人好像就是西伯侯的兒子,那人不會就是伯邑考吧,聽他說的話這妲己還他的青梅竹馬呢,如此說來倒也難怪,自己當著人家的面說人家的未婚妻,倒也失禮。

    西岐長公子見比干緊盯著自己看,一時竟是失了言語,「王叔贖罪,伯邑考失言了!」兩人僵了一會,伯邑考回過神來便要附身請罪。

    比干急忙攔住,「賢侄,你不要這樣,這樣反而是見外,賢侄,只要是對成湯有利的人物,都是我尊重的,不似那班賊子,他們在,就亂了朝綱,唉,不說了,我和武成王等人皆是那肝膽相照君子,走的是正道,我們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昏君能遠離尤渾費仲那班小人。」

    見比干王爺如此說,伯邑考不敢應,更怕被他知道曾送禮於尤渾費仲,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另外比干的話,暗藏著玄機,說的不對,指不定就是要掉腦袋,伯邑考怎麼敢應了?

    伯邑考歸還,心裡尤自不停的跳,回到驛站等待著王上的召見。

    這日,比干見壽王,「大王,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特來朝歌獻寶,求得見大王一面。」

    「啊,王叔,他獻什麼寶呀?」

    「大王,他獻的這個寶物世間少見,名叫七香寶車。」

    呵呵,當今的寶馬奔馳不如它也。

    壽王乃問尤渾費仲道:「愛卿,依你等之意,這伯邑考,可召見嗎?」

    尤渾得了西岐的禮物,嘴上巧妙了許多,他稟道;「陛下,臣聞伯邑考音律,為天下一絕,早想一聽,可以見。」

    費仲見尤渾幫腔,自是不甘落後,也是進言:「陛下,臣聽聞伯邑考這次帶來的寶車,準備送與蘇娘娘作鳳攆,其誠心可嘉,可以一見。」

    這兩個收了禮,能不替伯邑考講話嗎?

    壽王高興,傳令宣,伯邑考俯身上殿,三呼萬歲。

    「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壽王見伯邑考,雖是三十多的年紀,卻面如冠玉,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猶如不到二十的孩童。

    群臣見了,也都是感歎,這樣的人才那裡去找?真和畫上的人兒一樣,渾身上下沒有一點缺陷,尤渾一向自栩相貌不俗,世間少有,見到了伯邑考,此刻亦自感不如,他的眼裡露出嫉妒的光。

    「啊,這伯邑考真是世間少有的風景人物呀。」

    「這樣的人才鳳毛麟角,無論到了哪裡,都是女孩所追最求的對象。」

    「倘若他留在本王身邊,時時相戲,寡人倒又要增加不少樂趣。」

    壽王見群臣誇讚伯邑考,亦是賞目,情緒高昂,遂帶群臣見識七香寶車。

    遠遠的,群臣就聞到了一股奇特香味沁人心脾,帶了近前,再見這七香寶攆木質瓦亮,雕刻龍鳳圖案,上置華蓋,周圍又掛有祖母綠,貓眼,寶石藍、、、、、、等等各種式樣玉器,微風吹來,叮噹作響,似彈奏一動聽的歌曲。

    那八匹俊馬亦皆為神駒。不外是追風,絕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輝,光,騰霧,挾翼之流。

    群臣看到寶馬寶車,都是讚不絕口,「啊,這樣的寶車,唯有大王和蘇娘娘在一起,才能配享用。」

    壽王更是歡喜,即傳蘇妲己前來,「既是如此,傳美人前來。」

    嘿嘿,寡人要和她在這香車之上品嚐世間奇樂。

    聞聽蘇娘娘要來,伯邑考心中跳動,不知他如今怎樣了。

    妲己姍姍來遲,壽王拉著她,迫不及待的上了寶攆,聞著奇香拂面,不能自己,當即手舞足蹈,摸索著奇香之源。妲己掙扎,「大王,莫讓群臣看著了笑話。」

    「讓他們羨慕著吧,誰讓我是大王呢,哈哈哈。」

    看著自己曾經的未婚妻兼青梅竹馬,就在自己眼前和他人歡好,伯邑考的心情可想而知。

    寶車拉著他們到了鹿台,壽王高興,即令伯邑考,尤渾,費仲等俱前來伴駕。不一時,群臣俱到。

    上得鹿台,壽王興致勃勃,坐於高處,對伯邑考道:「聞伯愛卿善於音樂,可撫琴一曲,與朕和愛妃一聽。」

    伯邑考不敢辭,乃盤坐琴旁,十指輕攏慢捻,起了一曲,《風入松》。

    細聽詞是這樣的:

    風入松林兮,千針擺搖,有位美人呀,林蔭道上,鬱鬱寡歡,不知她心在何方?

    風入松林兮,千針擺搖,那位美人呀,

    心在前方,一位勇敢的將軍,正馳騁沙場……

    一曲終了,弦停意未停,如繞樑之音,不絕於耳,眾人陶醉其中,不能自己,良久,方鼓動雙掌。卻不知伯邑考在琴中述說著自己對妲己的愛意,當年伯邑考和妲己害死小的時候,伯邑考便和妲己說過,他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馳騁疆場的大將軍。妲己說,當他當上大將軍是,他就去做大將軍的新娘。

    那邊的妲己聽到伯邑考的琴音,身子也不由一顫,當然不是出自哪九尾狐,是妲己的這副身子做出了感應。

    此刻,伯邑考抬起頭,向上細觀,他看到了蘇妲己,兩人曾是兒時的玩伴,今又一見,恍如夢見過一樣,但見她:

    「眉似翠柳,肌若瓊脂,臉如桃花初綻開,眼若秋水逐波來,鬟堆玉翠,身披紅綾,玉指纖纖如春筍,細腰渺渺若柳擺,說什麼傾國傾城,道什麼羞花閉月,談什麼沉魚落雁,縱然是月裡嫦娥,瓊池仙女,也不過如此。」

    伯邑考看在眼裡,心裡吃驚,心中的愛意便再也壓抑不住,行為越靦腆。

    他的舉止,妲己在上面看的最清楚,心中暗笑,剛剛聽費仲尤渾說了伯邑考的身份,卻也不禁吃驚,這伯邑考真是大膽,身為西伯侯之子如今竟然還敢來朝歌,此時來的更好,我便利用你逼反那西伯侯,如此便能更快的壞了這大商社稷了。可是當妲己體內的九尾狐這麼想的時候,竟然感到這妲己的肉身在違逆自己,不禁愕然,難道這肉身和這伯邑考還有交情,妲己不由感歎自己這肉身還真是搞對了,不但能更好迷惑這壽王,如今害起這伯邑考來,怕也是事半功倍了。

    她見大王沉醉於音樂,還沒醒過來,乃悄把眼黛提,細把公子端。

    且說妲己把伯邑考默默端詳,只見他:

    「面似白玉盤,眉如春黛色,唇紅齒如銀,兩耳輪廓清,丰姿英偉,相貌昂揚,瀟瀟灑灑,好一個風流才子,浪裡嬌娃。談什麼潘安宋玉,道什麼鄒忌徐公,即是天上金童,文曲下凡,也只得爾爾。」

    當下,妲己對這伯邑考也是好感倍增,待壽王回過神來,她即嬌媚橫生,風情萬分的請求;「大王,此誠是天帝才常聽到的仙樂,我要能學會,讓它永留大王身邊,也不愧大王的神聖,啊,我也無愧於來世間一番。」

    壽王乃啟金口:「伯愛卿果然名不虛傳,堪稱當代琴聖,美人羨慕愛卿的琴藝,愛卿,可代傳一二?這樣,愛卿既可揚名與宮廷內外,又不負平生所學。」

    伯邑考本就是為了見妲己而來,他自不願錯過這個機會,當下,伯邑考蚊音而應:「臣遵旨。」

    伯邑考應了,又啟道:「陛下,學琴非比其它事,不是一日兩日功,不知娘娘可吃得其中苦,受得其中罪。」卻是想和妲己多相處些時日,故意如此說道。

    妲己一門心思想要害這伯邑考,盡快完成女媧給予的任務早日修成正果,如此一來更好,就接過話題說:「但要公子傳授,我必盡力學,為討大王歡心,臣妾再苦再累也是能承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