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天墓棺咒

正文 第191章 我是他兒子 文 / 斬雪千山

    第一百九十一章我是他兒子

    茅山掌教真人,這可是當世了不得的大人物啊,這可是傳已經修煉到地仙的大神級人物。

    先不掌教真人,就是茅山宗的名頭也是大得嚇人,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也就是公元49年,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

    他繼承楊羲、許謐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及歷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實際上,當時茅山已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後來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

    這就是茅山宗的由來。

    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稱太師,第二代稱玄師,第三代稱真師,其後各代皆稱宗師。嗣法宗師的絕大多數皆出身茅山附近的句容、丹陽、溧水、金壇等縣世代崇道的隱逸之家,自幼受道教的熏陶。

    嗣法宗師的傳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楊羲、許穆、許翽所傳上清經菉為憑。自劉混康獲得朝廷賞賜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劍後,嗣法宗師的傳法信物增添了印劍。現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圭、哈硯、玉符四寶仍藏茅山道院,為「鎮山四寶」。

    後來又有柔光鏡的出現,茅山掌教真人借助此寶退了當時潛伏進中國的島國方士,也讓柔光鏡登上了鎮山寶物之位,成為茅山宗五寶,可見其來歷不凡。

    這麼一個大教派的興隆並非是偶然的,上清派許多宗師出身具有較高的化修養。上清派自創教之日起,其代表人物或出生於士族大家,官宦高門,或為飽學之士,這樣的領袖人物從一開始便賦予了上清派與眾不同的貴族和人氣質,同時也開啟了道教向上發展深化的路徑。

    其創始人,南朝卓越的道教學者陶弘景,對以往流行於南朝的葛洪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菉道教,以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進行了總結和改革,悉心編纂了專門記述著上清派早期的教義、方術,以及歷史的《真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的兩百餘卷道經,在此弘揚上清經法。

    後又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後人因以茅山為祖庭,才逐漸發展演變成了以後的對後世道教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陶弘景及茅山宗,在道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能夠在靈界引領茅山宗這麼一宗龐然大物不倒,那掌教真人豈會是簡單人物?

    「茅山道術是中國傳中神秘的道術,施展開來能夠驅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時至今日,偶爾出現的所謂茅山法門多見於附道外道的民間巫術。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聞於世的,有的人是為了殊不知茅山宗的教義精華卻跟這些毫無瓜葛。之所以會這樣的名聲,一則是後世弟子為了騙吃騙喝,而愚弄鄉民所至,二則是那些無知信徒們誇大其詞,以訛傳訛造成的結果。」

    龍一鳴道,這話的時候,他語氣很是真誠,絕對沒有借助茅山宗的名頭害人的意思。

    我知道很多人對道術存在著誤解,其實驅鬼、降魔也是對的,但還治病救人,懂中草藥,從採藥認識到配製都經過自己的手。治病不滿天要價,這樣的人隱住民間治病行醫都是靠口碑。

    其實我也想著讓二叔收巫魚魚為徒,但二叔當時,不如把她送到茅山宗,那兒才是她的真正歸宿,我當時很是奇怪,如果正一道收了巫魚魚這個弟子,難道不是一件好事情麼?有哪個學校嫌棄自己的弟子太過優秀的?

    只是,既然二叔這麼了,我也沒有多問,我知道二叔一定有自己的理由,這兒理由他以後會對我的,我的想法時,從湘西歸來之後,再想辦法把巫魚魚送去茅山宗。

    但後來我又否定了這個想法,如果是我們把巫魚魚送上茅山宗去,巫魚魚一定得不到最好的待遇,我雖然不是一個商人,但直到如何爭取最大利益,我想要的就是,讓茅山宗的自己找上門來。

    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遇到了龍一鳴,這個號稱茅山掌教弟子的人,我很是好奇他當年為何不留在茅山宗學藝卻要下山來闖蕩,只是他好像很不願意提起這件事,我也只得作罷,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不是那麼八卦的人。

    我絲毫不懷疑龍一鳴話的真實性,因為茅山宗真的有柔光鏡這個寶物,我只是擔心,如果被別人知道了這枚鏡子的存在,巫魚魚可就危險了。

    我忙著給巫魚魚辦理身份證的原因就是去湘西的時候帶著她去,畢竟把她留在這裡也不是一件事,舉目無情的,又還沒有完全適應都市的生活。

    見我孩子由於,龍一鳴一狠心,又拿了一個東西出來,他拆開一個包,露出來一把劍,他道:」這是七星劍,我把它傳給巫魚魚,算是拜師禮。」

    我不由得感覺很荒唐,人家的拜師禮都是徒弟送給師父,沒想到龍一鳴這傢伙倒是反過來來了,要給徒弟送禮物。

    「七星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使用過的,譚嗣同遊歷了黃河上下、大江南北。「七星劍」是他旅途的忠實伴侶,伴隨著他壯游祖國山河,行程8萬餘裡,足跡遍佈1省,結交義士,拜訪名家,大開眼界。特別是有一次譚嗣同仗劍策馬射獵,7晝夜行程1700多里,雖遇「髀肉狼藉」,但他仍然「怡然自樂」。壯游期間,譚嗣意外地從兩個極其偏遠的地方,得到了他平生最崇敬的人物天祥的兩件舊物:「蕉雨琴」與「鳳矩劍」,對這兩件寶物他珍愛如命。從此,他將「七星劍」留在「大夫第」,後來被茅山掌教得到。」龍一鳴介紹道。

    其實,作為十大名劍排名第五的名劍,這把劍的名頭,遠比柔光鏡要大。

    這把劍傳是由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世巨龍盤臥,是名「龍淵「。

    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事實姓名的普通漁翁:魚丈人。

    話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一天慌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波濤滾滾。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游有一條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

    伍子胥上船後,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

    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托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

    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仰天長歎,對伍子胥道:「搭救你只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完,橫劍自兒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七星龍淵是一把誠信高潔之劍。

    同時拿出來柔光鏡和七星劍這兩件世間少有的寶物,我頓時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兩件寶物,其中一種都是得一都要令無數人紅眼爭奪的啊,龍一鳴到底是什麼身份,同時擁有這兩種寶物?

    一個普通的茅山宗弟子會有這麼好的待遇?即便他了自己是茅山宗掌教的弟子,但這也太沒有信服力了,其中必要有妖怪啊!

    我和伍仁行面色不善地盯著他,他頓時有些顫抖,道:「你們要幹嘛?」

    「你和茅山掌教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和伍仁行異口同聲地問道。

    「我過了啊,茅山掌教是我師父。」龍一鳴道,眼光有些閃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