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王李自成新傳

草原爭霸 第七十三章光澤縣 文 / 老茅

    鉛山縣不虧是號稱為八省通衢之地,從大明中葉以來,這裡已經成為江南地區五大手工業區域。異常繁華。唐軍的到來。使這裡和福建。浙江等地的交通一下子切斷。許多商家一下子陷入困境。

    但這只是短暫的現象,很快唐軍的大量採購就讓鉛山縣的商家喜笑顏開。紙張,你有多少,軍隊全包了,有人忍不住偷偷問:「軍隊要這麼多紙幹什麼?」

    有懂得人馬上回答讓這些紙商們大吃一驚:「當然是學文化?」

    傻大兵,傻大兵,什麼時候大兵也要學習文化了,以前聽到傳言說唐軍的軍官個個讀書明理,許多人還以為謠傳,沒想到連大兵也要學習,商人不由對唐軍大為服氣,難怪唐軍能夠戰無不勝。

    還有茶葉,也是軍隊大量所需,喝茶能讓人安神提氣,減少士兵的煩悶。還有糧食,肉類,絲綢,棉布,軍隊都要大量採購,一時之間,鉛山縣的商人像發狂似的從各地將貨物運來,只要你的東西能運過來,不愁你不脫手,唐軍只比本地的賣價低一成收購。可是架不住量大,又轉手快,商人們都賺得盆滿缽滿。

    本來這些東西都是要在後方採購,再由民夫運到前線,現在全部轉給了商人,這是戶部侍郎陳宇大力推動的結果。陳宇在攻下京師時就算過一筆帳,唐軍地軍需如果由民夫來運的話。到了前線。價格基本上要翻上二倍,而就近購買,最多翻上一倍就行。

    唐軍雖然沒有特別提出重商的政策,但每攻下一個地方,首先就是大量修整道路,撤消厘卡,給商人極大的便利,陳宇就向李鴻基提出可以由商人來承擔運送部分軍需。

    這個提議在唐軍中引起了極大的反對。李鴻基自然知道唐軍自己來運送效率低下,但軍隊的安全當然不能掌握在商人手裡。除了糧食和軍械必須保證由軍隊自己來運送外,李鴻基同意了其它物品可以由軍需官作為試點向商人採購,才引發了這次軍隊對商人的大採購。

    陳宇一下子成了唐軍中最忙的人。他每天都催促手下採購大量軍需物品。計算他們的成本,看用何種方法合算。毫無疑問。唐軍這次向商人採購軍需地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唐軍各種物質成本至少要下降四成。

    李鴻基從畬族回來後。就將皇帝的行轅從廣信府搬到了鉛山縣。安排好了各支軍隊對鄭軍關卡的進攻後,他這個皇帝倒是無所事事。

    唐軍的兵力雖大,但在這樣地地勢下卻展不開手腳,敵人也沒有偷襲的可能,每天只能靠雙方的實力硬拚,如果不是有李巖的一支奇兵,可以想像,唐軍除了寄希望於夜間偷襲成功外,就只能和鄭軍一直耗下去。直到鄭軍受不了為止。

    這些自然都有將軍們來指揮,李鴻基只能每天坐在鉛山縣府煩悶的等待。好在身邊有一個田淑英一直陪著,田淑英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李鴻基閒暇時可以欣賞一下田淑英的歌舞或者讓田淑英陪著自己下下棋。讓李鴻基不至於太過煩悶。

    唐軍的各個將領也是焦急異常,贛閩邊境的關卡多能容納十萬唐軍的攻擊,他們許多人只能看著前線拚殺地熱火朝天,卻沒有他們什麼事,每個人都盼望前線早日能傳來取得突破的消息。

    唐軍發起攻擊的十幾天來。每天的傷亡達一千多人。如今唐軍的傷亡達到了前所未有地一萬多人,這個傷亡卻必須繼續下去,李鴻基和他手下的唐軍將領都在等待,等待前線傳來突破地消息,唐軍才能長驅直入,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實力。

    四天了,李巖和鍾華二人率領的這支唐軍在水裡漂了四天。除了晚上能上岸休息外,唐軍全天都在水裡,承受著各種危險,全身被水流打濕只是小事,還隨時要防備前方突然出現一段十來米的懸崖,一不小心筏子上地人就會全部掉入水中。

    這也不是最危險的事,懸崖下多半水很深,掉下去受傷難免,卻基本沒有生命危險,唐軍最怕地就水流中間突然多出來的大石,若是躲避不及時,任由木筏在奔騰的水流中撞了上去,筏子馬上解體,上面的人非死則傷。

    今天他們終於都可以上岸,而且再也不用下水,遠處的高山已在身後,前面雖然還是起伏不定,灌木林立,卻已露出了可以行人的小道。

    望著身後滔滔的溪水,每名唐軍眼中都閃過一絲複雜難明的神色,對這條溪水,閩江的第二大發源地,唐軍也不知是愛是恨。

    這條溪水,使他們本來可能需要七天,或者八天的路程縮短到了四天。沒有這條溪流,他們現在還在深山中打轉。可是同樣這條溪水。卻葬送了唐軍二百多條生命,至於受傷的,落水的,更是不知有多少。

    「前面就是光澤縣了,大家打起精神來,我們進城去。」

    「進城!進城!」剎時間,唐軍扔掉了那種複雜難明的神色,全都興奮起來。

    出發時的五千唐軍,現在只有四千五百人,身後的大山和溪水吞掉了他們十分之一的袍澤。但那又如何。他們終於過來了。那就是勝利。

    光澤只是邵武府的一個小縣,整個縣的百姓加起來不超過三萬人,而縣府所有百姓也不過一萬五千餘人,平時只有不到上百的衙役、捕快,不過此時光澤作為最前方的物質基地,鄭軍還是派了一千名士兵防守。

    唐軍地一百名前鋒在數十名畬人的帶領下,全部裝成進城交易的畬人,浩浩蕩蕩的直接走向城門,城上的鄭軍沒有絲毫懷疑,只是心中暗暗奇怪,哪裡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畬人。

    對於畬人,當地的官府都不太敢得罪,這些畬人最容易抱成團,又是睚眥必報,惹了一個,就會惹來一族,非讓你損失慘重不可,若是派兵圍剿,他們往山中一躲,誰也找不到他們。加上他們又有本朝太祖的聖諭,允許他們自己管理,不必納稅。因此官府對於畬人。只要不是鬧得太過份,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畬人的族長也是精明,他們一般都能約束畬民不會幹出讓朝庭難以容忍的事情,幾百年下來,朝庭竟然一直容忍了這個族游離於自己地勢力之外,在閩、贛、粵邊界。若是當地的官府不能處理好和畬人的關係,這個官也當不下去。

    所以見到了這麼多的畬人一下子出現,鄭軍雖然奇怪,也不理會。只是這些畬人進入了城,突然之間翻臉,一百多人同時抽出了兵刀,將十幾名看門的鄭軍全部砍倒,正在門口地百姓大驚,急忙四散逃離,大喊:「造反了,舍人造反了。」

    城上的鄭軍大吃一驚,畬人雖然不服王化,對境內的漢人也多有欺壓,但說到造反,卻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城上的守將並沒有發現畬人砍殺守城士兵之事,還以為又是一起畬漢糾紛,怕城下的士兵不足應付,慌忙又派了數十人下來。

    這數十個人的下場可想而知,剛下城牆就被唐軍的特種兵射殺了一小半,畬人也殺了另外一小半。剩下的人連滾帶爬地跑回了城牆,向守將報告:「將軍,不好了,畬人真的造反了。」

    守將這才相信,他素知畬人善戰。親自集中了北方的所有守軍,正要向城下殺去,一個軍士突然驚叫起來:「將軍,快看,那是什麼。」

    前方驚起來了一層灰塵,一隊數千的人馬正向縣城而來。唐軍已顧不得掩藏形跡,每個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向縣城奔來。

    「畬人,那是大隊地畬人,快,趕快把下面的畬人殺了,關上城門,否則大家都要死在畬人手中。」

    唐軍剛從山中出來,衣服都是破破爛爛,加上被塵土一掩,更是難看,守將看到上百名畬人入城,先入為主,自然以為來地也是畬人,殊不知大錯特錯。

    守將還想著把先進來的畬人殺光,關上城門,只是他們連這一百多人都應付不了,唐軍沒有動用火器,見大量鄭軍下來,一個個發出了自己手中的弩箭,鄭軍成片成片的倒了下來。

    這種弩箭地距離在五至十米範圍內殺傷力極強,可以連發五支,只是上箭的時候有點麻煩,近距離交戰,比使用短槍更管用,是特種兵必備地裝備。

    鄭軍守將見對方一抬手。自己的部下就被「唆、唆」的被弩箭射倒了一百多人,他心中有一種明悟,這決不是什麼畬人。

    可惜他明白的太晚,這個念頭剛一起,他只覺得咽喉一痛,就轟然倒下,一個鄭軍大喊起來:「將軍死了,將軍死了。」

    剩下的鄭軍更是心膽皆喪,連人家一百多人都對付不了,何況後面還有數千兵力,想通了此點的鄭軍不再猶豫,紛紛丟下了兵器投降,隔得遠的就悄悄退走。

    等到唐軍的大隊趕到時,北門已完全掌握在唐軍手中,唐軍馬上接管城門,並派人向其它各門的守軍攻擊。不到半個時辰,唐年已經將光澤縣城全部控制,城中的守軍不是死了就是投降,有的鄭軍看到情況不妙想逃跑,卻被早已埋伏好的唐軍全部俘虜,光澤縣的守軍連一人也沒有逃出來。

    光澤縣縣令聽到唐軍進城,嚇得半死,急忙脫下官帽想逃走,城門卻已全部被唐軍控制,他就是想逃也逃不到哪裡,被唐軍搜了出來。

    那名縣令落到了唐軍手中,以為唐軍要殺他,拚命求饒,李巖的個命令卻讓他目瞪口呆:「你去把縣裡所有的衙役、捕快、還有酒樓的廚師都請來,馬上給我軍做飯,越快越好。」

    那名縣令看到唐軍破破爛爛的衣裳,還有消瘦的臉孔,若有所悟,連忙跳了起來,喝斥其他捕快,衙役:「快,去給大軍做飯。」

    看到唐軍進城,光澤的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來,鄭芝龍接管福建的政事以來,福建省的百姓過得還算富足,鄭芝龍的資財多取於海上,陸上的賦稅不足二成,因此鄭芝龍反而減免了福建的不少賦稅,讓福建的民心多有傾向。

    光澤縣只有兩家稍大一點的酒樓,廚師也只有六人,好在還有一些小酒館,各種小吃店,都被光澤縣令帶著衙役氣勢洶洶的抓到了衙門,總算湊足了五十多人,加上全部衙役,臨時給成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開始替唐軍燒起飯菜來。

    唐軍和鄭軍的戰事一起,鄭軍對唐軍的宣傳自然盡力抹黑,因此福建的百姓對唐軍也是怕的要命,那些人莫名其妙的被衙役拿來,都是恐懼不已,聽到是為唐軍做飯才放下了心。

    光澤縣的各種軍需堆積如山,糧食自然不必說,一百多人齊動手,很快會為唐軍做好了香噴噴的白米飯,許多唐軍等不及菜端上來,就開始大口大口的扒拉起來,活像餓死鬼投胎。

    唐軍在山中已是半個多月,除了那五斤大米,吃得都是野菜,野果。就是這些東西也填不飽肚子,能重新吃得白米飯,就是沒有菜每人也能吃下數碗。

    吃完了飯,李巖和鍾華兩人才開始審訊起光澤知縣來,那名知縣膽小如鼠,基本上是有問必答,唐軍沒有問的也主動答了出來。

    李巖和鍾華兩人從知縣的口中得知。下面的邵武府每五天就會給光澤縣送一次物質,將物質在光澤縣下,然後再由光澤縣組織人力將物質送到黃土隘,如今距離上次輸送物質已過了三天,還有二天下一批物質就會來到。

    李巖等人的任務本來是到了福建後,就馬上選一個關卡強攻,唐軍裡外夾擊,將一個關卡拿下來。李巖和鍾華兩人得知這個新情況,商量後,決定暫緩攻擊,將邵武運送物質過來的鄭軍拿下後,再趁給黃土隘前線送物質的機會,發動對黃土隘的突襲,將黃土隘拿下,把握會大許多,也可以減少自己的傷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