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王李自成新傳

草原爭霸 第五十四章 緩攻 文 / 老茅

    其實若大昌軍再能維持二三天這樣的進攻,李雙喜原先估計至少可以維持一兩月的物質,除了子彈還會有剩餘外,豐城的各類炮彈,手雷恐怕就要消耗殆盡,大昌軍減弱了攻擊強度,讓李雙喜緊繃的心放了下來。雙方開始了拉鋸戰。

    唐軍仍每夜派人偷襲,讓大昌軍一直不能好好休息,張獻忠防不勝防,只好將營地再離城二里,唐軍的偷襲才告停止,只是每天的攻擊,大昌軍士兵又要多走上二里路。

    安慶的下方是桐城縣,桐城漢時曾作樅陽,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於江中,曾作《盛唐樅陽之歌》。晉代陶侃曾任樅陽令。隋開皇十八年改樅陽為同安縣。唐至德二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注1)

    桐城縣地理位置特殊,境內河流縱橫,水系發達,西面被白兔湖、菜子湖包圍,南和黃池隔江相望。東面是白蕩湖、陳瑤湖、水上運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裡地理位置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東吳大將呂蒙建城於下樅陽,以阻魏兵南進;唐代輔公裙起兵反唐於樅陽鎮;南宋李全鎮守幕旗山抗擊金兵;元末陳友諒紮寨於浮山,朱元璋屯兵於城山,二人在今樅陽境內多次血戰。

    唐改成桐城縣後,縣府搬離了原先三面環水之地,到了白兔湖的北面,而原先的縣府所在變成了樅陽鎮。這所鎮上地農民多是靠打漁為生,精通水性,如今鄭家的水師就駐紮在這裡。發揮著艦隊三面環水的優勢。

    鄭家地艦隊足有一萬多人,唐軍不用仔細搜查就知道了鄭家的落腳之地,唐軍頓感難受。這裡水面開闊。正適合於水軍的行動。若是派出大軍圍剿,鄭家地艦隊一入水,就如蛟龍入海,若是不理,鄭家艦隊隨時可以沿江而上,讓唐軍不敢過江。

    唐軍只得派人一遍一遍地催促弘光朝將鄭家水師召回。朱由崧也生怕唐軍翻臉,對鄭芝龍傳出多道旨意,哪知鄭芝龍就是借口找不到人而拒不召回艦隊,朱由崧派到樅陽鎮上地傳旨太監不是路上被強盜搶劫。就是在水上溺水而亡,到最後沒有一個太監敢再去傳旨。

    這下唐軍也絕了由弘光朝召回鄭家艦隊的想法,剿滅鄭家水師,或至少逼得他們遠離樅陽鎮,被李鴻基提上了議事日程,否則唐軍絕不能渡江攻打張獻忠。

    樅陽鎮的地理位置已讓唐軍的情報人員打探出來,對於如何圍剿鄭家的艦隊,唐軍將領都面面相覷,樅陽的地理位置太好了,簡直是一個天然地水軍基地,何況除了樅陽,鄭家還可以隨時沿著長江攻擊唐軍長江以南的黃池,銅陵,青陽等地。

    這些地方的唐軍極為薄弱,多是大昌軍退去後,那些地方的民眾自發驅逐大昌軍地官員,向唐軍投靠,唐軍只派出小部分官員赴任,有的地方甚至官員也沒有派,就是委任的當地人,鄭家的水師若有意,恐怕只要大軍一移向,那些地方就馬上要易幟,唐軍討論來,討論去竟然拿不出一個方案,讓李鴻基頗為氣悶。

    唐軍的將領要說在陸上打仗,那是一個叫的比一個凶,可是對方藉著江河之利,打不過隨時可以溜走,等你不防備又可以殺回來,李過、崔爾達、劉體純、左光先、劉芳亮、拓養坤、虎大威……等數十名唐軍將領一個個都低下了頭,像蔫泥兒似的。

    最後宋獻策打破了沉默,向李鴻基建議道:「萬歲,我軍不如轉向廣濟,大軍從那裡過河,不必理會鄭家的艦隊。」

    廣濟處在九江的上方,九江已被唐軍攻下,唐軍完全可以在兩面修築炮台,將整個長江封死,從那裡過河,唐軍可以不必擔心鄭家的艦隊會衝破炮台的封鎖來攻擊自己。

    可是這樣一來,就等於把長江下游拱手相讓,而且鄭家艦隊隨時可以通過湖口,進入潘陽湖,對唐軍的後路產生巨大的危脅,李鴻基絕不願意在攻擊張獻忠的時候,後面有一支精銳的艦隊隨時對自己虎視眈眈。

    宋獻策一說完,李鴻基就連連搖頭:「不行,朕是大唐天子,不能對鄭家一支小小的艦隊退避三舍,各位再說說看,有什麼辦法能將鄭家這支艦隊殲滅?」

    劉芳亮搖了搖頭:「難,難,這裡三面是水,易守難攻,就是我軍費大力氣攻破了他們的防線,鄭軍只有往湖中一退,我軍就毫無辦法。」

    拓養坤道:「奶奶的,要是那幫龜兒子不逃走就好了,莫說他們才一萬多人,就是有個十萬,也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李鴻基聽得眼睛一亮,心中一個念頭一閃而過,好像有什麼東西正要抓住又溜走了,不由向拓養坤道:「你剛才說什麼,重說一遍。」拓養坤還以後皇帝惱怒自已剛才說了粗口,若是平時,可能嘻嘻哈哈就過去了,此時大家正心煩,見皇帝滿臉嚴肅的盯著他,不由嚇了一跳:「皇上,臣該死,不該口出粗言。」

    李鴻基搖頭:「不是這一句,把你剛才說得話重複一遍。」

    拓養坤仔細看著皇帝的臉色,好像並沒有對他生氣,才小心問道:「皇上,真要重複啊?」

    李鴻基本來是坐在正中間的椅子中,因為議論了半天也沒有結果,不由心煩,已經走了下來,見拓養坤吞吞吐吐的樣了,抬腳向他踢去:「少囉嗦,還不快講。」

    拓養坤挨了一腳,反而放下心來:「皇上,那我講了?」

    李鴻基頓時抬腿又要踢,拓養坤忙道:「臣講了,剛才臣說奶奶的,要是那幫龜兒子不逃走就好了。莫說……」

    李鴻基已打斷了他:「對了,就是剛才那一句,就是要讓那幫龜兒子不逃走。」

    拓養坤愕然。

    皇上莫非急糊塗了,要讓人家不逃走,怎麼可能。鄭軍又不是傻子。打不過還不會逃走嗎。只是見皇帝臉上興奮,卻不敢提醒,萬一追究他剛才地粗話,君前失議,也是一個不小的罪名。

    其他唐軍將領也是一片茫然,宋獻策和李巖卻若有所悟。

    李鴻基已經開始下令:「崔爾達、劉體純、李巖。」

    三人一起應聲:「臣在。」

    「你們三人從明天開始。負責在沿江修建炮台,每隔二里為一座,每座炮台要容納三十門大炮。」

    「臣等遵旨。」

    「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

    「臣在。」

    「你們三人負責將樅陽外出的道路全部封死,不准一粒米。一顆鹽流入樅陽,若有樅陽本地百姓外出要進入樅陽,必須要讓他們放下手中地全部物質,如果百姓想遷出來,一律歡迎。」

    「臣等遵旨。」

    「劉芳亮、左光先、拓養坤。」

    「臣在。」

    「你們三人,每天抽調一部分兵力,隨著水師偷偷渡河,加強長江南岸銅凌,黃池等地的防守,如果鄭軍敢來進攻,一定要將他們狠狠擊退。」

    「臣等遵旨。」

    「其他人等和朕一起坐守中軍大營,好了,各位愛卿可以下去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鴻基說完,馬上就要離開,拓養坤急了,拉住李鴻基的衣袍:「萬歲,你還沒說派誰攻打樅陽呢。」

    「攻打什麼,朕不是已經安排好了嗎。」

    「可是,可是……」拓養坤急得舌頭都要打結,安排好了,我怎麼沒有聽到。

    宋獻策拍了拍拓養坤地肩膀,喝道:「放開萬歲地龍袍,這成何體統。」

    拓養坤才知道自己地失態,急忙放開了手,他不敢再纏著李鴻基,忙拉住宋獻策:「侍中大人,你一定知道皇上安排的用意對不對,麻煩你對下官解說解說,不然下官回去後,一定會睡不著覺,若是睡不著,又如何能完成皇上安排的任務。」

    宋獻策將拓養坤的手彈開:「你有什麼任務,不就抽點兵力過江嗎,動動嘴皮子就可以,真正辛苦的是水師的郝大人。」

    拓養坤忙道:「那是,那是,不過侍中大人,你就看在我們交情多年地份上,幫我解答一下迷惑。」

    宋獻策搖了搖頭,得意的道:「也罷,看你實誠,就告訴你一下。」

    拓養坤看著宋獻策賣關子,恨不得掐住他的脖子,讓他快快說出來,此時卻只能陪笑:「侍中大人慢慢說,慢慢說。」

    宋獻策道:「無他,進攻無非有急攻和緩攻兩種法子,以前大家都想一口將鄭家水師吃掉,反而想不出辦法,皇上只好按下性子,來個緩攻。」

    拓養坤心裡更是如百爪撓心:「如何緩攻法?」

    宋獻策只好耐下心,慢慢的告訴了他,拓養坤才歡天喜地地離去。

    第二天,安慶的數十萬唐軍開始沿線佈防,並在安慶的下方修築炮台,此時長江遠不是後世才數公里寬的模樣,在長江入海口南北兩咀的最大寬度為二百里,(注2)裡面分成支流,還有沙洲和暗沙,往上大通(今安徽大通))河口延伸,江面逐漸縮窄。江面寬在二十里左右,唐軍一面修築的炮台並不能完全封鎖江面,但對鄭家的水師卻有限製作用。

    鄭彩發現唐軍的意圖後,自然不甘心一半的江面不能行走,鄭軍的艦隊每天出動,對唐軍的炮台轟擊,開始鄭軍大戰上風,唐軍各處的炮台州建起就被毀掉,但唐軍百折不繞,憑著強大的實力和鄭軍拼消耗,屢毀屢建。

    最後鄭軍只能屈服,他們所帶的炮彈有限,若是把炮彈用完,他們這支艦隊的實力就要損失大半,沒有大炮的艦隊就像沒牙的老虎,再也不能給唐軍產生威脅。

    鄭家雖然佔了水師之利,卻發現日子並不好過,他們拒不聽從弘光朝地調任。朱由崧惱火之餘,嚴令各部明軍嚴查進入長江的船隻,凡是鄭家所屬的船隻一律扣留。他們地補給一點也運不進來,不但炮彈無法補給,就是米糧也有問題。只能靠陸上鄭家的關係網偷偷接濟一點。但相對於一萬多人的大軍。無異杯水車薪。

    雖然長江和其所屬地湖泊魚蝦極為豐富,但一萬多人總不能全靠打魚為生吧,何況船員們也不能整天吃魚,而樅陽鎮本身才一萬多人,他們大部分靠賣魚為生,也沒有多餘地糧食疏菜接濟鄭軍。

    況且唐軍封鎖了樅陽鎮所有外出地道路。他們打的魚蝦賣不出去,換不來生活必須用品,對鄭軍也頗有怨言,只是鄭軍勢大。本地的居民並不敢招惹。

    唐軍怕鄭軍一攻就走,對樅陽並沒有進攻,只是將樅陽四周的湖岸都限制起來,不准一點物質流入樅陽,到了八月中旬,鄭軍對自己艦隊的接濟完全斷絕,樅陽的鄭家軍日子越來越難過。

    所謂溫水煮青蛙就是這個道理,若是唐軍一開始就展開對樅陽地大規模攻擊,鄭家的水師即使打不過,馬上就可以走,他們如果將銅陵,黃池等長江以南之地攻下來作基地,唐軍只能乾瞪眼。

    可是唐軍對樅陽只封鎖不進攻,卻讓鄭軍捨不得這塊兵家必爭之地,這裡離安慶太近了,又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實在太過理想,等到鄭軍發覺不對時,他們已經陷在此地不能動彈了,銅凌,黃池這些地方的唐軍已得到了大大地加強,再也不是鄭軍這支缺糧少彈的部隊可以輕易攻下。

    劉文秀和楊威帶著三十多名親兵也在鄭彩的軍中,那天鄭彩率隊追擊唐軍水師時,劉文秀和楊威既不能跟著唐軍的水師逃跑,又怕引起鄭軍的誤會,素性向鄭彩的艦隊迎上去,表明自己的身份。

    楊威還以為既然雙方是盟友,鄭家的水師一定會待他們如同上賓,劉文秀卻知道未必如此,果然,在他們上船後,鄭家知道他們是大昌軍的將領時,雖然表面熱情,事實上卻冷淡的很,事事都向他們保密,鄭彩只是見了他們一面就愛理不理,他們的武器也全都以保管的名義收剿起來,周圍還安排人每天監視,實際上是把他們軟禁起來。

    到了樅陽鎮數天後,鄭軍已被唐軍發現,樅陽鎮被封了起來,鄭軍對劉文秀等人的監視才放鬆了一點,允許他們自己四處走動,並將武器發還給了他們。

    這天,劉文秀剛從外面回來,卻發現有兩個鄭軍士兵已在他的住處等著,見到他忙熱情的迎了過來:「劉大人回來了,我家將軍有事要與大人商議,還請劉大人馬上去見我家將軍。」

    上面已有四千四百字,以下免費:(1注1949年2月份桐城縣重為桐城、桐廬兩縣,桐廬縣轄區即為今樅陽縣境,縣治初設項鎮鋪,後移湯家溝。1951年改桐廬縣為湖東縣。1954年縣治遷入柘陽鎮,1955年7月1日,恢復漢時縣名樅陽縣。)

    (注2,兩千年前,長江是在鎮江、揚州附近入海,呈漏斗狀河口灣,南北兩咀的距離約為180km。到晉朝(公元265年)長江河口延伸到江陰附近,潮區界在九江附近,崇明島在唐朝初期(公元618年)出水,現在長江河口的形勢是在唐宋以後才形成的。自1842年起,長江口已有海圖口在這一百多年內,長江口門南北兩咀(蘇北咀和南匯咀)的寬度又由118km縮窄至90km,水下三角洲則逐漸向海伸展,普遍向海伸展510km(南港口外最大伸展距離達14km),潮區界下移至安徽大通。隨著河口延伸,江面逐漸縮窄。歷史時期鎮揚河段和江陰河段江面寬都在10km以上,而今分別縮為23m和15km;南通河段在1915年寬度尚有18km,1920年在瀏海沙河南岸並岸之後江面縮窄到70m左右,長江河口縮窄的特點是沙洲或暗沙並岸,由分汊水道並為單一水道,河床趨於穩定。歷史上長江口曾七次沙洲並岸。其中除最近兩次由於人為因素加速了演變外,其餘五次皆為自然演變的結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