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爭霸 第五十章 形勢分折 文 / 老茅
這支船隊正是東海霸主鄭家最精銳的艦隊,一共八艘巨艦,每條艦上載有十六至二十門大炮,後面還跟著上百條小船,或用來接敵近戰,或用來縱火,每條船都各有功用,總兵力達到了一萬多人。
此時十五歲的鄭森正站在最前的一艘戰艦上,興奮的看著唐軍的艦隊一艘艘在已方火炮的打擊下沉沒,這次鄭家出兵,和他有很大關係。
弘光帝執於要和唐軍簽訂和約,讓許多人都痛心不已,周家和鄭家更是失望,他們本身就在一方諸侯,若非唐軍勢大,他們就有可能自已起來爭奪江山,為了自保,才聽眾弘光朝的號令,可是如果聽眾朝庭之令,說不定會滅的兩家自然都另打主意。
鄭家一直和唐軍有接觸,鄭芝龍本有意向唐軍投降了事,又怕投降唐軍後,唐軍會將他們海上的實力全盤接收,再也不能如此逍遙,一直患得患失,他的兩個弟弟鄭芝虎、鄭鴻逵更是大力反對投降。
鄭芝龍不能決定,便問鄭森該如何處理,本來鄭芝龍也沒有指望鄭森來說來什麼大道理,只是鄭森是長子,他有意拿自己的難題讓長子知曉,畢竟以後他要繼承家業,鄭森說出的話卻讓他大吃大驚:「父親大人,若大唐得了天下,是會禁海還是開海?」
鄭芝龍想了一下才道:「我聽說唐皇曾在一年前就派出商隊遠赴歐巴羅貿易。依唐皇對商人地重視來看,多半會是開海。」
鄭森點頭:「這就是了,若唐皇開海。是否會容許海上的力量為他人掌控?」
鄭芝龍恍然大悟,只是遲疑的道:「雖如此,但現在投降唐軍。亦不失為保命之計。」
鄭森道:「父親大人為何如此悲觀。若我軍能與周家聯合。莫說不一定會敗,就是陸上敗了,父親大人還有海洋,又何必要仰人鼻息。
鄭芝龍深覺有理,其實他內心也不甘心不打一仗就投降唐軍,遂打消了投降地念頭。鄭家既然不想再依靠弘光小朝庭,自然不會在意弘光朝和唐軍簽的協議,鄭芝龍與幾個幕僚相商後,馬上派出水師對張獻忠進行援助。可是還是晚了一步,安慶已破鄭軍才趕了過來。
唐軍得知弘光朝又是送物又是送銀,與唐軍議和後,哪裡還會把注意力放在弘光朝的水師上,加上唐軍才剛進入直隸,長江上也來不及建立防線,被鄭家地船隊逆流而上,報信地人還在半路上。
唐軍地艦隊除了郝搖旗的那艘大船外,多是六至八門火炮的小船,他們都散在江面上搜尋大昌軍的逃跑人員,措不及防下,哪裡是鄭軍的對手,逃得稍慢一點的都被鄭軍地火炮擊中,江面上到處是唐軍船隊的殘骸,粗粗一看唐軍損失不下千人,數天前與張獻忠水師的戰鬥在長江上又重演了一遍,不過,這次倒霉的卻是唐軍。
郝搖旗地旗艦名叫教廣號,就在安慶府的南門,見已方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艦隊在敵人的攻擊下死傷慘重,郝搖旗不由大怒,急令迎戰,藉著城牆的掩護,將左側弦調轉鄭家的船隊,郝搖旗殺氣騰騰吩咐開炮,十八門大炮依次開火,呼嘯著朝鄭軍的艦隊砸去。
這次鄭軍指揮艦隊的首領是鄭彩,鄭彩和鄭芝龍是本家,當初鄭芝龍本名鄭一官,海盜首領顏思齊死後,鄭一官自立門戶,從福建將鄭彩、鄭興、鄭明、楊耿、陳瞻等人招來,號稱十八芝,鄭一官從此改名為「芝龍,「鄭彩可以說是鄭家絕對的心腹。
鄭家最大的一艘海船裝有七十二門大炮,不過,那船開不到長江,這次過來的船最多只有二十門大炮,鄭軍剛發現唐軍的這艘大船,就看到教廣號上升起一片硝煙,鄭彩也不由色變,此時雙方相差不到三里,正是火炮的有效射程,鄭彩馬上吩咐趕快規避。
鄭家打頭的四艘船全是裝有二十門大炮的中型艦隻,橫在長江上幾乎將一半水面霸佔,說要規避,又哪來得及,鄭彩的話剛說完,唐軍的炮彈落了下來,船的四周濺起了十多股水柱,還有幾顆炮彈落到了鄭彩座艦的甲板上,炸得木屑橫飛,唐軍將所有炮彈都發向了這艘突前的船隻。
炮彈一落下,鄭彩就將鄭森撲倒,等爆炸過後,兩人回首向被唐軍擊中的地方看去,也不由冒出了一絲絲涼氣。被唐軍炮彈擊中的四周屍橫遍地,鄭軍士兵的斷腿殘肢到處都是,座船上還開了幾個大窟窿,幾處開始燃起大火,沒受傷的士兵慌忙提水向火場澆去,還好火勢並不大,數下就樸滅了。
鄭彩大為惱火,沒想到唐軍有如此威力的大船,這艘船就是到了海上,也不會比鄭家的船隻遜色,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毀了唐軍的那艘巨艦:「傳令鄭興,率兩艦搶佔上方,其餘船隻,隨我旗艦一起攻擊。」
隨著傳令兵旗幟的揮動,鄭軍前頭的兩艘船隻馬上脫離自己的隊列,向郝搖旗的教廣號逼去,鄭軍另外六艘大船,齊將側弦調了過來,對準了數里外的教廣號。
看到如此多黑洞洞的炮口對準自己,郝搖旗也是頭皮發麻,教廣號身邊只剩下了六艘只有四至八門火炮的小船,其餘船隻都是一些輔助,運輸船隊,火力連對方的一半都不到,剛才輪近乎偷襲的發射,本來想擊沉對方一艘船再說,沒想到因為大匆忙反而只給了對方一點小傷害,如何會是對方的對手,郝搖旗沒敢纏戰,連忙傳令全力撤退。
見唐軍要走,鄭軍更是不肯放過,六艘大船一起開火,在唐軍艦隊的四周掀起了無數巨大地水柱。唐軍的幾艘小運輸船一被炮彈砸中,馬上四分五裂,教廣號上也挨了數顆炮彈。不過唐軍的甲板都鋪了一層鐵板,得已平安無事,只是上面地一些木質建築地沒有那麼幸運。被炸出了幾處缺口。到處飛起的彈片和木屑。一下子使船上的數十名唐軍炸得或死或傷。
這時在安慶城上地唐軍才反應過來。吳三桂連忙派人去向李鴻基報告,李鴻基在北門剛好看不到南門地情況,聽到炮聲隆隆,也不知發生了何事,得到吳三桂地報告,大驚失色。這點水師可是唐軍的種子,如何能有閃失,急忙下令,「快,讓部隊把大門讓開。先讓炮兵通過,把大炮抬到城牆上,封鎖江面。」
唐軍的炮兵恍然大悟,急忙去牽馬匹,把韁繩套到馬上,拉動著大炮向城內走去,炮兵笨重,在城內又無用,本來炮兵一般都是最後進城,只是此時卻已經顧不得,只能先走,路上到外是沆沆窪窪,一不小心,大炮就會側翻,不但馬有可能壓傷,就是側面扶著的人也危險的很。
已經有幾門大炮被路上的坑拌倒了,數名唐軍被翻滾著地大炮壓過,立刻就腸穿肚爛,眼見是不活了,側翻的大炮將道路更是堵得一塌糊塗,真是越急越慢,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沆沆窪窪都是唐軍自己的大炮所炸。
唐軍無法,只得費時將側翻地大炮直接挪到一邊,前面的人抓緊時間搶修進城的道路,花了半個時辰才將路修好,炮車在馬拉下輕巧的進入城中。
進了城,所有的大炮都向南門拉去,只是還離南門有一段距離時,所有的唐軍卻不得不停下來,鄭軍正在用大炮攻擊安慶的南門,無數的炮彈砸在安慶南面,整個安慶府都好像在嗦嗦發抖。
剛才在南城上觀看兩軍水師作戰的唐軍正在狼狽的撤下來,許多人還抬著擔架,上面全是一些斷胳膊少腿之人。
原來郝搖旗迫不得已退走後,鄭軍追了一段距離,見雙方越拉越遠,從安慶往上,北方都被唐軍佔領,鄭軍也不敢追太遠,否則唐軍若是用大炮將後方封死,不免麻煩,就退了下來,看到安慶已落入唐軍手裡,鄭彩乾脆讓所有的船隻都用側弦對著城牆猛轟。
鄭軍的艦隊大小船隻加起來的大炮足有五百多門,雖然不能全部參與進去,但至少有兩百門大炮可以同時發射,此時安慶南面的城牆上莫說是推火炮上去,就是一隻耗子也不能停留。
鄭軍的艦隊一直轟了大半個時辰才結束,心滿意足的返轉,鄭軍船上全是重炮,此時安慶的南城牆已成為了一片廢墟,沒有數月功夫,恐怕是不能修好了。
李鴻基走到了安慶的南面,見到長江上漂浮的唐軍水師殘骸,加上腳下的廢墟,臉色不由鐵青,沒想到竟會被弘光朝耍了一通,更讓他憂慮的是,弘光朝的水師一加入戰役,將會使滅張變得困難重重,張獻忠依靠弘光朝水師的支援,等於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唐軍不能渡江作戰,否則數十萬唐軍渡江時,被對方的水師一偷襲,將會損失慘重。
至於築炮台,在還有一邊沒有佔領的情況下也是無用,不等自己的炮台築好,對方的艦隊可以輕易將自己的炮台炸毀。
見皇帝的面色難看,宋獻策知道皇帝擔擾的是什麼,在旁道:「萬歲不必煩惱,這恐怕不是弘光朝的意思。」
李鴻基大為驚訝:「不是弘光朝,那這支艦隊哪來的,上面明明掛著大大的鄭字。」
宋獻策道:「回稟萬歲,掛著鄭字沒錯,這確是鄭家的艦隊,可是微臣卻敢肯定弘光朝沒有膽量攻擊我軍,哪有前頭剛送來大批財物,馬上就翻臉的道理,加上十萬匹絲綢,這可是二百萬兩銀子,就是把安慶府拆了賣個精光,也值不了二百萬兩銀子啊。
李鴻基反應過來:「愛卿是說這次行動純粹是鄭家自己搞出來的,我軍非是受弘光朝所騙。」
宋獻策點頭:「稟萬歲,十有**是如此,萬歲不妨再派人去應天府向弘光朝責問,要求賠償我軍損失,並約束鄭芝龍的艦隊不得進入長江,否則我軍與弘光朝的和約就此作廢。」
李過在旁搖了搖頭,道:「宋大人,即然鄭芝龍能夠不理弘光朝與我朝簽訂的和約,悍然襲擊我軍,應天府恐怕也阻止不了鄭軍進入長江。」
宋獻策道:「不然,可別忘了還有周家,周家的水師可不比鄭軍弱,若是弘光朝下死令,鄭家不見得敢動彈。」
李鴻基問道:「若周家與鄭家聯成一氣,那又該如何是好?」
宋獻策道:「萬歲放心,若周,鄭兩家聯成一氣,那我們就逼弘光朝將整個長江封了,安慶到松江,至少也有上千里的距離,周,鄭兩家的水師雖然強大,也不可能沒有陸地支援的情況下硬進來,再說弘光朝得到了明朝所有勢力承認,就是他們敢冒險進入長江,等於公然和弘光朝對抗,若真如此,弘光朝馬上就得分裂,豈非對我朝更加有利。」
李過不服的道:「宋大人就那麼有把握弘光朝能聽我們的話。」
李鴻基抬了一下手,制止了李過發問:「好,朕就讓杜鄖再跑一場應天府,讓他們解釋為什麼鄭家的艦隊會攻擊我軍,如果此事不能讓我軍滿意,那麼雙方的合約馬上作廢,朕的五十萬大軍將轉攻應天。」
若此事真是鄭家的私下行動,那麼通過弘光朝就完全可以掰回來,倒也不用急著過江攻打張獻忠。李鴻基靜靜的想到。
杜鄖上次到應天府撈到了不少好處,朱由崧為了盡快讓唐軍簽訂和約,沒少讓人送東西給他,這次聽到又要去應天府,頓時全身來勁,急匆匆的過了江。
朱由崧深得他祖父萬曆的真傳,和唐軍簽訂完和約後,以為萬事大吉,政事全部付予馬士英,阮大誠等人,自己整天躲在後宮,沉於女聲,聽到杜鄖又來到了應天府,才不耐煩的出來接見。
當杜鄖氣勢洶洶的責問為什麼福建水師攻擊唐軍時,朱由崧甚至不知道此事,連忙向馬士英詢問。
馬士英得知鄭軍的艦隊襲擊了唐軍,也是嚇了一大跳,暗罵鄭家給朝庭添亂,只是鄭家手握兵權,財權,對於新朝的建立,又立有大功,他並不敢責怪鄭家,只好將此事壓了下來,見到皇帝詢問,不得不一股腦說了出來。
朱由崧聽到後,嚇得目瞪口呆,口裡連道:「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標題應是形勢分析不過錯了沒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