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王李自成新傳

草原爭霸 第六十章 強權 文 / 老茅

    主帥的一一逃走,沒有指揮的李際遇部更是混亂不棋,從頭到尾,唐軍沒有受到一點像樣的抵抗,唐軍就像砍瓜切菜一般的輕鬆,只付出了數十人的傷亡,就將李際遇的數萬部隊打散,殲滅,整個蔡水之濱染成血一般的紅色,無數的屍體倒在河旁。

    這些人,本來也是各地的饑民百姓,只是跟著李際遇造反之後,就變成了兵痞,雖然不是無惡不作,可敲詐勒索樣樣在行,李際遇本身只是一個少林出身的武僧,若要比武功,能打過他的還真難找,可是練兵,民政卻非是他所長。

    他由一個小軍官,一下子成為數十萬民,數萬兵的大當家,加上他本人又醉心於享樂,雖然守著蔡水這個寶地,卻也是治理的亂七八糟,不但轄下的百姓困苦,就是他的士兵也經常有餓肚子的時候,不得不變成兵痞,他們搶劫百姓,饑民還行,遇上唐軍這種劍練有述的軍隊,就是有防備也很快會兵敗如山倒,何況唐軍又是突然襲擊。

    唐軍將李際遇的主力擊潰後,稍為打掃了一下戰場,留下一千人押解俘虜,其餘人馬上朝駐馬店進發,李際遇倒是跑的快,他和蔣發,劉大三人都回到了駐馬店,至於那個嚴秀才,則不知是走丟了,還是被唐軍殺了,反正沒有回來,三人剛剛喘了一口氣,手下馬上來報,唐軍殺來了。

    李際遇經營駐馬店四五年之久。城中兵力尚有萬人,唐軍全是騎兵,他若能穩定心神。守上幾日還是完全可以辦到,到時唐軍沒有時間,自然會解圍而去。可是他帶出去地數萬人。連半個時辰都沒有擋住唐軍。李際遇早已嚇破了膽,一聽唐軍追來,馬上胡亂收了一點細軟,往唐軍的反方向奔去。

    主帥如此,蔣發和劉大二人也只好跟著,唐軍還沒有攻城。李際遇的部隊已亂哄哄地朝另一面逃跑了,城中的百姓則不知發生了何事,有些人也跟著跑起來,另一些人則無所謂。可笑的是唐軍什麼攻城器械也沒有帶,駐馬店地鐵門太厚,唐軍一時撞擊不開,只得用人搭人地方式爬上城牆,從裡面將城門打開。

    等到唐軍進城,李際遇地部隊已跑得只剩一個尾巴,趙頃還想追擊,牛金星連忙攔住了他,此行的目的又不是一定要剿滅李際遇,既然已擊潰他的大隊,又奪了他的老巢,追不追已經無所謂了,唐軍不能再在李際遇身上擔擱時間。

    李際遇走的太匆忙,他地大部分財物都沒有帶走,起兵時,李際遇破了好幾座縣城,他搜舌的財物至少值數十萬兩,全落到了唐軍手裡,讓邢紅娘驚喜的是李際遇的存糧足有二十多萬石,雖然大部分是粗糧,可是對義軍和饑民們來說,這些糧食無疑遠比銀錢有用。

    駐馬店有二三萬居民並沒有逃走,唐軍進城時,這些居民只是冷漠地打量著這支軍隊,沒有敵意,也沒有歡喜,他們這些年,一直在李際遇的統治下,早已被李際遇盤剝的苦不堪言,見李際遇逃走,又不知唐軍會如何對待他們,才會有這種表情。

    不過,這於這些居民,唐軍沒有留難,反而拿出了李際遇的一部分存糧,分發給他們,駐民店的居民得到了實惠,心中的疑慮不安馬上去除,擁護起唐軍來,不過,對於駐馬店和唐軍手裡的俘虜如何處裡,唐軍還真是頭痛。

    唐軍手中有二萬多李際遇部的俘虜,對這些人若殺,太過殘酷,若是在戰場上殺了,大家都無話可說,可是若一次處理掉二萬多名俘虜,唐軍的名聲在河南馬上就會變臭,這種事牛金星如何敢做。

    可是放又放不得,若是一放,唐軍走後,這些人馬上就會佔據駐馬店,重新為惡,難道唐軍回來時還要重剿一次,要是帶他們同行,更加不可行,他們只會白白消耗掉本來要運給李巖部的糧食。

    最後還是錢項提議,乾脆在駐馬店留下一隊唐軍防守,這樣,李際遇也不可能重新回來佔據此地,俘虜也可以在唐軍的臨視下,老老實實的幹活,作好迎接義軍和饑民的準備。

    雖然這樣一來,可能會分薄唐軍的兵力,可是經過這一仗,無論是官兵還是各地的桿子,恐怕都不敢輕易打唐軍的主意了,這裡最大的一股桿子,唐軍說滅就滅,大米雖好,可是沒有命享受,怎麼算也是不划算的買賣,自然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做。

    唐軍在駐馬店留下二千人後,又留下了一半的糧食,另外八千名唐軍和二萬民夫則押著近十萬石剿獲的粗糧還有原先的大米重新上路,留下來的唐軍馬上開始對這群俘虜進行整編,充當駐馬店的守衛,這些人對李際遇的忠誠有限,人雖然比留下來的唐軍多得多,但也無人敢反對唐軍,或者重投李際遇。

    各地的桿子聽到李際遇被滅,再也無人敢打唐軍手中糧食的主意,唐軍順利的到達了歸德府,除去路上的損耗和分發的糧食,唐軍給李巖帶來了十一萬石大米,六萬石粗糧。

    李巖得到報告後大喜,親自出迎十里,將牛金星等人隆重的迎入了歸德府,現在歸德府已了聚集了二十萬人,其中十萬人需要義軍救濟,每天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現在義軍已改成每天吃一頓,饑民更是二天才有一頓,義軍的存糧卻還是日漸減少,眼著就要支撐不住,唐軍的到來,猶如一場及時雨,馬上解決了義軍的困頓。

    李巖早已從李仵口中知道了唐軍境內的情況,今日的陝西早已不是漢唐時期的山青水秀,到處是黃沙漫地,陝西為朝庭所有時。到處是饑民四起,到了唐軍手中,災荒並沒有減少多少。可是能做到各地無流民,這推廣新式作物是一方面,唐軍將大部分土地從豪戶手中收回。重新分給了無地少地地農民又是另一方面。加上限制了最高地租。多種措施實施下來,才有如此效果。

    知道了唐軍的實際情況,李巖巴不得唐軍能早一天來到歸德,唐軍暫時放棄河南,李巖也能理解,牛金星和李巖以前是鄉試同年。兩人一敘上此點,交情又勝了幾分,李巖招待唐軍住下後,馬上開始準備遷移。

    李巖還沒有來歸。路上得到唐軍救濟的饑民就一**往湖北而來,他們全靠唐軍分給他們地一斗米才能堅持到達,許多人依靠這點米,了十幾天,徒步跋涉數百里走到唐軍境內,雖然還是有人倒在了路上,但大部分人卻安然到達。

    這批人來得不多,正好可以給唐軍一個實習的機會,他們在湖北停留一天後,馬上就被安排北上,漢人故土難離的情結太重,他們雖然逃荒,又得到了唐軍地救濟,依然打著旱災一結束,就返回家鄉地主意,竟然有一大半地人聽到要走數千里,到達寒冷的北方種地,不願按唐軍的安排遷走,千萬百計要賴在湖北。

    這讓唐軍的官員不知所措,畢竟河南這些年是十年九災,唐軍給移民的條件又極為優厚,每個到達的移民都可以領取三石糧食,三十畝地,每二戶免費發放一頭耕牛,頭一年所有糧種免費發放,移民所種之地五年賦稅全免,這麼優厚地條件,唐軍的官員從沒有想過會有人不願去,而且不願去的還佔大多數。

    負責移民的官員急火了眼,唐軍為此耗費了無數地人力物力,若是饑民不願去,那就白費勁了,唐軍好說呆說,許多人乾脆躲起來,他們散入到湖北各地,寧願討飯也不願接受唐軍的救濟,為得就是不去北方。

    許多本來聽到唐軍官員對北方介紹想去的人見到如此情況,也馬上動搖了起來,唐軍將北方說得如此好,不會是騙我們過去守邊吧。

    這種情況讓主持遷移的劉芳亮差點要急白了頭,他只好派人快馬加鞭將情況送到西安,讓唐王指示下一步如何行動。

    報告遞了上去,讓一心以為河南填東北之事會水到渠成的李鴻基愣了半響,中國的農民有時固執起來還真是可怕,一件本來是你情我願的事會搞成如此,讓李鴻基惱火之極。

    他馬上給湖北的官員下嚴令,移民東北的事情不容改變,若是不願去,官府強執也要實行,若因此流血,官員有功無過,若是擔擱了移民,官員有過無功。

    此令一下,湖北省的官員全都上陣,劉芳亮更是出動各地的守備軍,指定災民每日必須行走多少路程,否則不給救濟,若是還不願意前行,則直接驅出湖北。

    一時之間,本來對唐軍全是感激的災民頗有怨言,他們若能留在湖北,或替人做工,或討飯,總能養活自己,若是驅到河南,十有**會被餓死,只是在唐軍的押送下,即使有怨言也不得不前行,唐軍向東北的移民才重新正常運轉起來。

    這次移民,估計至少會有上百萬人之多,唐軍在北上的路上,每隔十里便設下一個居點,供移民飲水,吃飯,休息之用,從湖北,陝西,大草原,這樣的居點唐軍設了上百個之多,為此耗費的人力物力難以統計,為的就是確保移民在路上不要出事,不過,大草原上的居點就沒有這麼密聚,常常要三四十里才會有一個。

    開始由於遷移的人不多,每日只有數千人,唐軍應付自如,災民除了每天行路趕到疲累外,比起他們以前的逃荒,不知好了多少倍,唐軍不但沿途供給大米,隔三差五還有肉食,這讓被強制遷移的災民心裡的怨言大為減少。

    畢竟是胳膊扭不過大腿,如果沒有唐軍,他們中的許多人早就不知倒在哪裡了,即使有少部分人還是不滿,但一出不馴之詞,立馬被身邊的長輩喝斥,這些長輩經歷過許多災荒,那次不是死裡逃生,能得到唐軍如此照顧,已是邀天之倖,若是還要怪罪,那就不知好歹了。

    這讓嚴陣以待的唐軍守備軍鬆了一口氣,唐軍的移民雖然開頭有波瀾,但在唐軍的強令下,立馬順暢起來。

    只是李巖帶領的人到來,卻讓唐軍的移民政策真正受到了一次大考驗,歸德府本身有近二十萬人,大概有十五萬人左右願意跟隨李巖到唐軍領地,可是出了歸德府,各地的災民紛紛過來歸附,到了駐馬店時,這支遷移的人員已翻了一番,達到了三十多萬人。

    到達南陽郡附近,這支隊伍已擴大到了五十多萬人,各地的官府對這支隊伍唯恐避之不及,誰也不敢派兵阻止這支隊伍,只能保佑這支隊伍千萬不能經過自己的境內,而路上經過的一些縣城,直接淹沒在人流中。

    雖然有唐軍運來的糧食接濟,但面對寵大的隊伍,依然顯得力不從心。

    這支隊伍一路經過之處,將一切可以吃掉的東西全部吃掉,當地的居民也只能逃離,加入到逃亡的隊伍之中,路上不斷有人倒斃,又不斷有人加入。

    到了南陽時,左良玉緊張萬分,他雖然有十萬部隊,可是分散在各縣,若是唐軍不懷好意,挑唆這群饑民攻打南陽郡,那南陽即使能守住也會元氣大傷。

    幸虧唐軍好像沒有這個打算,特意讓饑民從南陽旁邊而過,自到饑民過去數十里,左良玉才鬆了一口氣,不過,他的南陽郡也被饑民也生生卷掉了數個縣。

    唐軍一路行來,其實最顧忌的也是左良玉,若是左良玉派兵襲擊,唐軍只有一萬人馬,可顧不過來這數十萬人,那饑民不知會死傷多少,所以唐軍也是小心翼翼,才從南陽郡旁邊而過。

    這數十萬人遷移數百里,路上可以說是伏屍纍纍,勞累,飢餓,中暑,一一襲擊這支隊伍,不過,大家都有一個希望,只要進入唐軍境內,就能得救,大部分青壯年還是挺了過來,可是許多老弱和兒童卻死在遷移中。

    這讓後世對唐軍的這次史無前例的大遷移褒貶不一,後來有人統計,從河南歸德到湖北的谷城,丹江口,數百公里的距離,路上至少死了二三十萬人,許多人指責唐王見死不救,如果唐軍能夠迅速出兵,佔領河南再遷移的話,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就不會死去,畢竟從湖北遷到遼寧,數千里的距離,才死了不過千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