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王李自成新傳

草原爭霸 第十六章 沙地行軍 文 / 老茅

    正當滿人對山海關圍攻甚急時,有一隊二萬人的騎兵卻悄悄行走在渾善達克沙地,他們全身黑衣黑甲,雖然沒有打任何旗號,但只要見過唐軍的人就會知道,這一定是唐軍中最善戰的野戰軍。

    唐王給高立功的旨意是退出宣府,伺機而動,高立功反覆著磨伺機而動這幾個字,動,要動在哪裡,部下劉宗敏提出不如來一個千里大遷回,繞到滿人的身後,到時無論滿人是勝是敗,必定會按沿路返回,如果滿人敗了,唐軍正好打落水狗,如果滿人勝了,也是一個慘勝,唐軍也可以趁其不備,突然襲擊,打滿人一個措手不及,將滿人從朝庭手裡的物質全部奪回來。

    李鴻基得到情報時,滿人還在圍攻寧遠,當然沒有想到現在的滿人已全部集中在山海關,高立功越想越覺得可行,同意了劉宗敏的計劃派出武衛大將軍高傑為正,劉宗敏為副,率二萬大軍通過草原,繞道滿人身後,伺機給他們一個突襲。

    劉宗敏此時已是從四品的宣威將軍,在唐軍中陞官也算是極快,可是比起和他同時加入唐軍中的劉芳亮,差距卻拉的太大,劉芳亮已貴為正二品的一省總督,劉宗敏對劉芳亮頗不服氣。認為自己並不比他差,只是沒得到機會而已,這次提出千里伏襲地計劃。也是為了撈到足夠的軍功,好能繼續升職。

    唐軍目前的軍力雖然只止步於渾善達克沙地西邊,但唐軍地斥候卻早已躍過整個渾善達克沙地。最遠已到達科爾沁沙地。科爾沁部自從帶著的上萬名精銳戰士在草原會盟中死光後。大汗奧巴雖然隻身逃回,可不到一年的時間,科爾沁損失地精銳已有二萬人以上,使這個昔日繼察哈爾部後地蒙古大部落徹底淪為小部落,對唐軍和滿人都不敢得罪,只得左右搖擺。

    唐軍有時只有數十個斥候過來。科爾沁部還得熱情接待,絲毫不敢怠慢,有時滿人也會到他們地部落索要供品,他們也只能如數照給。碰到雙方同時到來,科爾沁部不得不盡量將兩邊的人分開,否則雙方碰上就是不死不休,無論哪一方吃了虧,倒霉的都是科爾沁。

    唐軍在歸化以西,只築了一座城,那就是在渾善達克沙地邊沿的浩特城,唐軍只所以任由浩特城到科爾沁的上千里草原不管,一是因為唐軍的精力暫時放在西北方向,二是因為這上千里地中有二大沙地,渾善達克沙和科爾沁沙地,若是在此築城,勢必要破壞水源,李鴻基擔心會引起兩大沙地惡化,加上西北方向地水草遠比這裡豐美,所以保留了這上千里的草原沙地,成為唐軍與滿人的緩衝。

    渾善達克,蒙語為「狐駒「。

    當年蒙古成吉思汗西征經此沙地時,為其最心愛的坐騎起地名字。只是現在這裡生活的蒙古人已多數傾向了唐軍,蒙古人和滿人雖然都共信一個薩滿教,祭拜長生天,可是滿人對於蒙古人來講,除了索取供品,什麼也沒有,而他們的馬匹,牛羊,需要漢人來收購,他們更需要從漢人手中換取茶——閒行軍,讓士兵保持旺盛的精力,到時一舉收恰殘局,兩人都只想到明軍有可能發生變故,卻沒有想到滿人也會發生變故。以致差點錯過了機會,讓滿人溜走。

    二萬唐軍就在渾善達克沙地裡慢慢的行軍,沙地裡的人和動物都倒了大霉,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碰到了的都進了唐軍的肚子,而遇到的人則一律押著和大軍一起行軍,等到唐軍走出沙地,所有的動物才免去了繼續遭劫,若是他們有靈,恐怕也要開一個大會來慶祝自己劫後餘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