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七十八章 滄海橫流(七) 文 / 麵條2008
緒二十年十一月,京城已經是隆冬季節,接連著的兩整個京城都籠罩在冰冷徹骨的嚴寒中。一大清早,冒著呼嘯的寒風,都察院門口便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學子們,絕大多數都是進京趕考的舉子,也有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待到晌午日頭升起來的時候,已經有數以千計的學子們舉著「力拒和議」的橫幅跪在了督察院門外的空地上,學子們一個個臉頰和雙手都已經被凍得通紅,但是每一個人的眼中都閃動著屈辱的憤怒,振臂高呼著「力拒和議,死戰到底」的口號,激憤之情溢於言表。
都察院的大門至始至終都緊閉著,這一次督察院連出面勸解的人都沒有了,還能勸解什麼啊,那些御史們這個時候自己胸口都是憋著一口氣,乾脆趁著大傢伙都在,擠在都察院裡面埋頭奮筆疾書,聯名給朝廷寫拒絕和議的奏章。
京城內外此時也已經是炸開了鍋,茶館酒肆,街頭巷尾,鬧的沸反盈天談論的都是與日本和談的事情。原本尋常百姓對於朝廷與日本和談,也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和談是朝廷操心的事情,跟老百姓也扯不上什麼關係,反正看眼前的局面,也不會讓小鬼子日本人佔什麼便宜。可沒曾想一夜之間,和談的條款便和金州大捷、平壤大捷的消息一道在報紙上登了出來,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大傢伙頓時都被晃得有些傻眼了。
日本人要大清放棄朝鮮,承認朝鮮獨立,骨子裡無非就是要大清承認日本對朝鮮的佔領,如果咱大清把朝鮮丟了,這事倒還有個說法。可現如今新建陸軍已經收復了朝鮮地平壤,兵鋒所向,半個朝鮮已經在大清地勢力範圍中,再怎麼說,朝鮮原本就是大清的藩國,大清憑什麼要放棄朝鮮啊?
更有甚者,日本人還要大清賠償軍費五千萬兩白銀,開放廣州、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老百姓不懂得開放通商口岸的利弊得失,可是想著五千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又是心疼又是上火,都按捺不住在心中罵起娘來。要說這日本人害了失心瘋,不要臉不要皮的伸手要銀子還就罷了,難道堂堂大清朝廷也是迷了心竅?連眼前這戰局是怎麼回事都看不清楚了?
中日之間的這場戰爭打到現在的局面,早已經不是起初大清節節敗退地辰光了,如今在遼東遼南,新建陸軍連戰皆捷,一路是勢如破竹凱歌高奏,一口氣把日軍打得來只有遼南大連灣那一萬把人了。仗打到現在的地步,就算是再不懂兵事的人也看的出來,這小鬼子已經是疲態盡顯,跟秋後地螞蚱差不了多遠了。尤其是金州之戰和平壤之戰後,大清已經慢慢把局面扳轉了回來,隱隱的還稍許佔了點上風。即便日本人現在是佔據著山東半島,可那裡不還放著一個威海沒有攻下來嗎?以現在新建陸軍地兵威氣勢,等到三下五除二收拾了遼南的日軍殘部,再回師山東,把小鬼子趕回那幾個破島上去也不算是什麼難事。
正是看著大清也該要到順風順水的時候了,和談就和談吧,可朝廷即便是與日本人和談,也不能談出這麼一個結果出來啊?什麼玩意兒啊,一邊把小鬼子揍得找不著北了,一邊又上桿子的又是賠款,又是開放通商口岸,難不成咱大清吃飽了撐的,沒事賠銀子玩?
對朝廷的不滿和埋怨在京城裡面是鋪天蓋地,販夫走卒、市井百姓,就連平常沒事就曬曬太陽、鬥鬥蛐蛐地旗人子弟,這會子也是坐在茶館裡面喝著大碗茶,一臉的晦氣。現如今旗人地光景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往往是還沒到月末就四處打饑荒,想尋個輕鬆一點的差事沒有門路又行不通。朝廷倒好,白花花地五千萬兩銀子眼睛也不眨一下,可著這銀子跟咱旗人有仇,不往咱旗人自己家裡放,送給小鬼子倒是輕巧的很?
一邊是對朝廷地埋怨,另一邊則不由自主都眼巴巴瞧著在田莊台的皇上了。暗地裡,沒少有各種各樣的風聲透出來,但是歸根到底都不外乎是一個意思,皇上不還沒回京嗎?這仗是皇上領著新建陸軍千難萬險打贏的,這和談的事情朝廷辦成現在這個讓人窩心上火的樣子,看來咱大清還是只有靠皇上來力挽狂瀾了………
京城內外怨聲載道,朝廷之中此刻也是亂成了一片。原本就不贊同和談的官員們,在看到和議草案的時候,頓時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憤懣了。《時務報》刊登出和議草案的第二日,朝堂之中便有不少官員向朝廷上折子,力指和談條款之非,懇請朝廷終止和談。待到第三日,情形便如野火燎原般越演越烈,京城內3多名大大小小的官員聯名向朝廷上折子,痛斥避戰求和的行為,是明哲保身,妥協誤國。請求朝廷拒絕和議,對於主持和談的恭親王,更是直斥其舉止失措喪權辱國,要求朝廷嚴懲不貸。
就連和談開始時。一直對和談持觀望態度地各地督撫。此時也紛紛向朝廷上折子。懇請朝廷力拒和約。
尤以張之洞地言辭最為激烈。在奏折中直言「倭約各條貪苛太甚。各省軍民必至痛恨深怒。斷不甘心。若日後稍有枝節。彼即謂不依條約。立刻生事。彼時戰不及戰。守不及守。和不及和。即欲暫避亦不及避。………其禍豈堪設想!中華何以立國?」
身為軍機領班大臣地世鐸。眼看著局面急轉而下。心頭也是火急火燎全然沒有了主張。到頤和園遞牌子求見太后被擋了駕。朝廷這邊終日又被一大群官員圍著。心頭也是窩火地很。原本好好地平穩地朝局被這麼一鬧。一下子是掀起了驚濤駭浪。朝廷威信顏面掃地不說。這個時候。自己這些當初力主和談地人。誰能誰又敢出面去觸這樣地霉頭。世鐸索性乾脆告病在家。躲他個乾乾淨淨。他這一躲回府裡。剩下奕也慌了。這種時候他也不笨。也尋了個理由不去軍機上值守。免得成為眾矢之地。
倒是孫毓汶和翁同每日裡都按時到軍機處辦差。批閱各處地急件要務。接見各部官員。忙得是不可開交。只是說來也奇怪。原本並不對付地兩人。值此朝廷風雲突變之際。卻都出人意料地對和議一事。保持著沉默不語地態度。孫汶地態度倒也不難理解。這件事情他原本也躲
所以乾脆悶著頭做事。而翁同身為帝黨在朝廷。此前又一直反對朝廷與日本和談。此時面對朝廷裡面波濤洶湧地反對和談之聲。卻並沒有隨聲附和。一門心思地忙於朝廷政務。就連帝黨裡面地誌銳等人也沒有跟著官員們上折子。頗有些置身事外地意思。
正當京城裡面紛亂地不可開交地時候。身處田莊台地光緒。也並沒有像大多數人想像地那樣。在朝廷威信顏面盡失地情況下。挾連戰皆捷地威勢登高而呼。反而是頗為悠閒地陪英法美三國公使。在遼河紛紛揚揚地大雪中圍獵。玩起了飛雪連天射白鹿。
整個田莊台皇帝行在,如同遼河大雪初晴的清晨,一片出人意料地安靜和沉默………
……………
與此同時,身處京城這一場風波漩渦中心的樂壽堂,這些天來和往常也沒有多大不同,慈禧照舊是上午看折子,下午聽戲、畫畫、逛園子。唯一有些異樣地便是,所有大臣到頤和園遞牌子求見都一律擋了。
剛開始那會兒,《時務報》攪動的整個京城內外沸反盈天的時候,太監總管李蓮英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加倍小心的伺候在慈禧身邊,一步也不敢落下,生怕指不定什麼時候,太后老佛爺就慈顏大怒。然而過去了好幾日,京城裡面都快鬧翻天了,慈禧依舊是毫無動靜,除了在看那份《時務報》的時候,冷冷的哼了一句「康有為」三個字外,便再無過多的表示,既沒有發火訓斥人,神情間也看不出有什麼態度。
在慈禧身邊伺候多年的李蓮英,是最知道慈禧秉性的,慈禧越是這樣陰沉的時候,越容易出事,心裡便更加是忐忑不安,對身邊的太監宮女們也是反覆的叮囑,生怕下面的人在什麼小事上面拂了太后老佛爺的心意,把那把火給點著了。
反倒是慈禧看起來就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這一日還特意將譚鑫培召進宮裡,演了一出熱熱鬧鬧的《三岔口》,看到高興處,除了照例的封賞外,還將宮中的小點心賞賜給戲班子。末了又掃了一眼站在旁邊戰戰兢兢的李蓮英,冷冷的哼了一句,「你緊張什麼啊?天還塌不下來……」
嚇的李蓮英慌忙跪在地上,又是磕頭又是請罪,語無倫次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慈禧看樣子也沒有真的動怒,默默的注視了李蓮英半響,忽然歎了口氣說道,「這戲也演得差不多了,再看下去也就是那麼回事,傳世鐸他們到園子裡來吧,咱大清還得過日子啊………」
罷黯然一笑,沒來由的讓剛剛站起身來的李蓮英,感到一股子徹骨的寒意,差點就沒有站住了。
這些天來,慈禧讓自己像個沒事人似的安穩在園子裡,其實五臟六腑都給那把火燒透了,連心窩子裡面都是說不出來的痛。對於大清與外界的格局時事,慈禧或許和此時大多數朝廷官員一樣,眼前一片茫然看不明白。但是說到朝局政爭,她卻是多少風口浪尖中闖過來的頂尖的人物,心裡透著百般的清醒。
從剛一看到康有為等人在《時務報》上發表的文章,她這心裡便明鏡似的,朝廷在和談的事情上,是生生的被皇上給陰了。
道理是明擺著的,朝廷與日本和談的草案,除了朝廷中樞裡的這幾個軍機大臣外,就是在津門主持和談的恭親王知道首尾了,連朝廷中的大臣們都不清楚,遠在上海的康有為這些人又是如何能夠知道的,更不要說連和談草案的文本都弄到手了,分明是有人暗中使了手腳。而能夠有這麼大本事的人,除了皇上還能有誰?
再則說了,前些日子日本人席捲山東半島威脅京畿安危的時候,朝廷給皇上去電,要調新建陸軍回師京城,被皇上以無兵可調一口回絕了。暗地裡卻是偷偷的將新建陸軍第三鎮派到了朝鮮,還對朝廷緊緊的封鎖消息。還有新建陸軍兩個鎮的兵力擺在遼南,拖了一個月,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朝廷與日本和談的時候,把金州給打了下來。這裡面要沒有鬼,才真的見鬼了。
然而事以至此還能如何?慈禧畢竟是經過風浪的,這個時候就算胸口的火都要冒到嗓子眼上了,還是咬牙生生壓了下去。眼前的局勢已經很清楚了,朝廷是徹底栽倒在了和談的事情上面,面對朝野上下一片反對之聲,朝廷是處處被動,顏面盡失,更加讓慈禧膽寒心冷的是,皇上不露聲色的布下這麼一個局,已經不是衝著朝廷跟日本人和談這件事情去了,分明是衝著她自己來的。
在這件事情上面,朝廷栽了一個大觔斗,皇上卻是凱歌高奏,盡攬天下民心人望,再加上手裡還握著一支精銳的軍隊,隱然已經有了凌駕於朝廷之上的威勢,將來的朝局向皇上那邊傾斜,此刻看來已經是必然的事情了。其實在對待皇上的問題上,從田莊台大捷開始,慈禧早就做好了退讓一步的考慮,只是沒有想到皇上的心計會如此之深,一夜之間便將原本在朝廷這邊的名分大義,都抓在了自己手裡,這不能不讓慈禧又驚又懼。這些天她在頤和園裡表面上沒事人似的,心裡未嘗不是想看看朝廷裡面會有什麼風吹草動,更想看看皇上在這盤棋局中,究竟要走到哪一步。
然而皇上那邊悄無聲息,帝黨一系也沒有在其中推波助瀾,深諳權術之道的慈禧愈發對皇上如此深沉的心思戒懼不已。
高手過招,最厲害之處就在於將要出手而又未出手的那一刻,此刻慈禧已經看明白了,皇上沒有出手是在等朝廷的動作,她知道皇上在等什麼,皇上要的是什麼。權衡利弊得失,慈禧也只能退後一步了。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十日,朝廷終於在朝野上下激憤動盪中頒下旨意,「前朝廷委派恭親王奕主持中日和談一事,本意免生靈塗炭,止兵戈於國勢衰微之際,揚大清威儀於萬方……又因和談之事朝廷不便遙制,故而由恭親王奕便宜行事。
豈料恭親王奕舉止失措,年老昏聵,竟致有喪權辱國之條約,著革去恭親王奕主持和談之差事,罰俸一年閉門思過………和談之事暫緩施行,待皇上回京後斟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