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講規矩...... 文 / 隨輕風去
身邊隨從如鳥獸散,調集來的軍士再次倒向對方,王敬王公公無力反抗,只得來到姑蘇驛。如果王公公也是穿越者,必然還要感慨一聲,槍桿子裡出政權!
在姑蘇驛這裡,一切都很眼熟,與兩三個月前沒什麼區別,連入住的庭院也還是兩三個月前住下的地方。唯一的差異就是,身邊只有乾兒子王臣伴隨了,其餘來侍候雜役全都不是自己人。
眼裡看著熟悉的大堂以及掛起來裝飾的字畫,王公公難過的想掉眼淚,為什麼別人出差辦事都如此順利,而自己就這麼難?
像去雲南的鎮守太監錢能、去廣東的市舶司太監韋眷,都是刮地三尺、天怨人怒的角色,手段比自己也好不了多少,人命官司都搞出很多起。
但在天子庇護之下,他們最後都平平安安全身而退,榮升的榮升,富貴的富貴。而自己本應該是步上他們的後塵,憑借金銀財寶收穫帝心,成為內監裡新一代的紅人!
可為何偏偏自己的遭遇就這樣令人憤懣憋屈!為什麼偏偏就是自己,遇到一個完全不講規矩的人!還是那句話,天下哪有像方應物這樣辦事的大臣,完全就是損人不利己的做法!
王敬王公公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也知道不是較勁的時候,他也較不起勁。
現在他心中還有最後一絲希望,那就是這價值三十萬兩銀子的金銀財寶,他就不信,方應物真敢處置這批已經打上天子名號的金銀財寶。
或者也可以說,方應物根本沒有能力處置,根本不可能處置好的。他既不可能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獻給天子,又不可能從天子嘴裡搶食。
一夜未眠,清晨時分,王敬坐在廊下苦思脫身之道。此刻他遠遠的看到雜役帶著一位深藍長袍的中年人進來,彷彿有幾分眼熟。
將客人帶到王敬身前。那雜役就退下了。王敬疑惑的看向客人,問道:「閣下是誰?」
那客人很客客氣氣的答道:「在下呂忠,與王公同為內監,不過向來在東廠辦事。」
王敬大感意外。又問道:「你是東廠的?怎麼會在此地出現?」
此時廠衛組織活動範圍主要在京師周邊,遠沒到後世所想像的那樣布控天下的地步。廠衛去外地辦事,都要另派專差。
一般情況下,江南這地方沒有常駐的廠衛人員,所以王敬才會對突然出現一個東廠太監而驚訝。
呂忠笑了笑,簡單的答疑道:「在下奉了廠督汪公之命監視方欽差,所以作為隨從與方欽差一起南下了——這向天子報備過,方欽差本人也無不可。」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王敬剛想到這句話。便聽到呂忠道:「方欽差有吩咐,昨日扣下的財貨全部移交給東廠,在下便找王公來核實一下數目。」
什麼?王敬睚眥欲裂,瞪著眼盯著呂忠,籠在袖中的手不停顫抖著。久久不能說話。
這批財貨在方應物手裡燙手,但在東廠手裡就完全不燙手了!
東廠堂而皇之的將財貨進呈給天子,方應物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表示他抵擋不住東廠,暗地裡賣人情給東廠。只有他王敬,是一場辛苦全為別人做了嫁衣裳!
天子不會有興趣體諒他王敬的為什麼辦不成事,天子只會知道最後把金銀財寶帶回來的是東廠。
接下來呂忠說了些什麼,王敬都記不清了。呂忠什麼時候走的,王敬也記不清了。
此時採辦太監王敬已經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他只知道自己一忍再忍,如今是忍無可忍了無非就是不講規矩麼!
呂忠與王敬交談的時候,方應物正在潑墨揮毫、筆走龍蛇、洋洋灑灑。不加點的一氣呵成,寫就了千把字的奏疏。
首先表白一下自己的豐功偉績。順便向朝廷和天子報喜,主題就是「今年多收了一百萬」。
其次就是強烈彈劾了採辦太監王敬禍害地方的事跡,奏請將王敬處置。(正常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寫完奏疏,檢查一遍沒有疏漏,方應物便將奏疏封好。讓王英送到急遞鋪,傳往京城去。
年底留在蘇州,自然有留在蘇州的好處。去年春節期間京師地震,自己藉著災變對抗次輔,風頭出的不小;
而今年春節應該又會發生更嚴重的天變,朝廷安穩不了,自己還是遠遠躲開為好。若連續兩年天變都大出風頭,那未免也太高調了。
方應物很害怕一種可能,只要自己人在京城,就會忍不住習慣性的出手刷聲望,這種浸潤到骨子裡的習氣根本停不下來。
所以還是留在蘇州府等待風頭過去比較好,至於彈劾王敬這種小事則是無所謂的,真到了天變發生時,被彈劾的大人物多了去。
正當方應物開始琢磨來年回京以後,自己該幹點什麼的時候,卻見把門的方應石領著一名雜役進來。
他再看這雜役,臉色發白,神情慌張,幾乎走路都走不穩,甚至進來的時候被門檻絆倒在地上。
但這雜役根本沒有起來,順勢爬了幾步,直接趴在方大欽差腳下,嚎叫道:「欽差老爺,大事不好!」
在旁邊侍候的方應石看不慣這德行,踢了雜役一腳,喝問道:「有話就說,能有什麼大事,難道天塌下來了不成?」
那雜役忍住痛,繼續嚎叫道:「小人在姑蘇驛裡當差,被安排照顧採辦太監王公公。方才去給王公公送膳食,卻發現王公公拿著腰帶掛在房樑上,已經懸樑自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盡了!」
方應物大驚失色,霍然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不能置信的喝道:「你說什麼?王敬自盡了?」
雜役撲在地上道:「千真萬確,已經沒了氣!小人不敢驚動別人,直奔欽差老爺這裡告知!」
方應物被這消息驚得腦子發懵,有點眩暈的站立不穩,深深懷疑自己所處是夢裡。
這王敬怎麼就自盡了?一個只知道搜刮扒皮的太監,竟然也有勇氣用死來抗爭?
這簡直就是不講規矩,大明朝只有太監逼死大臣的例子,哪有大臣把太監逼死的事!
ps:
又有人爆照啊……正好理順了思路,開始提速了。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