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小說博覽 第一百二十四章 - 奔向黃河 文 / 老酒裡的熊

.    我拿著這袋豆子,如獲奇珍。

    「把黎族的禮物轉到土魯的畜欄裡面去,這東西歸我了。」

    姜由和土魯面面相覷,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這點東西興趣那麼高。

    呵呵!等你們嘗到大豆燉肉、豆漿,還有豆油,就知道這東西的好處了。

    開了春,種完粟,我就會單獨開一片坡地,把這些豆種下去。

    但開春以前,我還有一件放不下心的事——炎帝到哪去了?

    沒有徹底的解決炎族的問題,我無法安心的全力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這些年來,拚命擴大人口規模,集中發展文明,所為都是盡可能的在有生之年能全面地提升這個世界的文明水平,但在農業文明沒有真正地強大起來之前,我是不放心的。說不定在我嗝屁以後數十年,一個強大一點的遊牧部落看著一地的鮮嫩粟苗,想用來喂牲畜,就順便將我們的文明給滅了。

    我得在還能戰鬥的時候,盡可能的全面樹立農業文明的絕對優勢地位。

    不過這的確很難,不是我能輕易達到的目標,在過了數千年以後的後世強大王朝,仍舊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往往一個中等大小的遊牧部落,就能將所謂的「中央王朝」打得納幣和親,無還手之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發展中不斷壯大騎兵的原因。

    農業文明一定得有強大的機動力量作後盾,目前我們所擁有的這種馬還遠遠達不到後世的中亞、西亞傳過來的「高頭大馬」所能提供的那種戰鬥支持力,但經過不斷的改良和引進,相信在很多年以內,太昊的騎兵在草原上應該都處於優勢地位。

    後世的封建王朝,擁人口數千萬,有時往往連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都建不起來,怎麼能保衛其文化?

    太昊的發展有必要給後世建立一個不間斷文明的基礎,讓一個強大並領先的文明持續地發展下去。文明的持續需要有制度、宗教、民族性等方面的因素支撐,但任何時候,一個具有強大武力,並懂得節制使用的文明。應該可以得到安全的發展,而不致於輕易被中斷。

    但現在,這種優勢還遠未樹立。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比較起來,還處於脆弱的風雨飄搖狀態,一兩年的欠收,就會讓一個農業文明步入絕境。

    這時候更經不起強大敵人的衝擊。

    可是我們也不是孤軍作戰,「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不是麼?

    春播之前,我必須得找到我們的敵人或者朋友。

    大年後,我把盈伯和姜由都留了下來。仔細籌劃年後的戰鬥。這一次攻守易勢,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將不用為後方擔心,至少在春播之前不需要保衛粟地,可以把全部機動力量投入到對敵作戰中去。

    這方面盈伯和姜由就顯得有些無能為力了。

    他們的機動力量遠不如我。

    姜由努力訓練了一個月,還沒有完全掌握對牛群的驅趕技巧,只是他的銅牛頭對牛群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而已。

    長途奔襲對姜由控制的牛群來說,還是困難了一點。

    另一方面,姜由的「牛騎兵」數量嚴重不足。黎族人和炎族比較起來,在騎牛方面的確還有欠成熟。

    只有將我的騎兵先充分調動起來了。

    除了後方留了100多騎兵用於通訊和必要的運輸以外,太昊所有的騎兵都得參加這次作戰。

    太昊五年1月16日,石頭城外,煙塵四起,如雷的蹄聲大作。

    姜由正在進行黎族最大規模的訓牛演練,上萬頭牛在近千名戰士的驅趕下,分成四五塊,向不同的方向奔跑。經過這半個月的訓練。族人的技巧正在趨於熟練。不過讓姜由最為得意的是,現在他和他的兄弟們都已經戴上了「銅牛頭」!

    還真別說,這些「銅牛頭」在馴牛中產生了不錯的效果,基本上戴銅牛頭的族長都會被牛群認為是「頭牛」而緊隨其後。

    姜由騎馬站在高處,滿意地看著這樣的訓練效果。

    一名「牛騎兵」靠近姜由,伸手往遠處一指,牛群狂奔地聲音蓋過了他說話的聲音,但從遠處的長草間。一隊騎兵的身影出現。在這個時代,幾乎就代表太昊的族人來了。

    「是太昊族長!」

    姜由策馬迎上來,翻身下馬在前面恭候。

    「上馬吧!姜由!」我遠遠地招呼。

    我們並轡馳上石頭城。路邊的族人紛紛下跪,我有些惴惴。姜由卻安之若素。

    這一次我帶來的已經是第五批出發的偵騎,前面已經出發了近百騎,每組20餘人,按俘虜的說法,他們的敵人在東北方向,所以我們的偵騎也是往東北方向進發。

    一般這樣的前期工作我很少參與,但有一天姜由帶信給我,說有一名俘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消息——北方有一條大河,很大,四季的水顏色不一樣,冬天清洌,上有浮冰,夏天會泛黃,濁浪滾滾。

    黃河!

    我被這個消息打動了。

    姜由讓人把這個曾經跟隨炎族族長向東方征討作戰的長老帶來,半晌後,一名看上去大約有30來歲的戰士被帶到了屋內,他個子沒有姜由高,和姜巨差不多,膚色黝黑,看上去頗為彪悍,和太昊族中的所謂「長老」區別就太大了。

    這時他已經沒有披牛皮的資格,而是在城內從事修城牆和修房的苦役工作,但眉宇間一股倔勁還沒有消退,見到姜由,猶豫了一下,卻終於還是跪了下去。

    「起來吧!太昊族長來問你話呢。」姜由淡淡地招呼。

    望向我時,略帶驚訝,大約他已經知道,這一次炎族其實是敗在我手裡。

    但這種驚訝和剛才面對姜由時的敬畏有本質的不同,姜由對所有姜氏的族人都有一種天然的懾服力,不論他是炎族還是黎族的戰士或長老。

    我則明顯是一個外族人。

    「聽說你見過北方的那條大河,能跟我說說嗎?」

    「那條河在很遠的地方。騎牛也要很多天,比草原上所有的河加起來還要大,每到夏天,就會變黃,水中有很多沙子,暴雨後會淹沒草原,天地間全是河水,要不是我們騎了牛,戰士都會被沖走。所以族人和羊群都只能在坡地上,冬天才能下平原地區來,牛群就不怕了,只要不離大河太近,洪水來的時候不會淹過牛背。」

    「大河漲水會淹多遠?」

    「不知道,我們所能看到的草原都在水下,天地間只能看到水。」

    未來水世界?

    據說河南平原就是黃河從黃土高原上帶下來的泥土沖積而成的,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想來每一次都會是濁浪滔天的壯觀場面吧!

    後世的大禹治水,是不是就治的是黃河的水?

    「那你們的敵人是什麼人?」

    「和姜氏一樣,是從西邊山上過來的部族,卻從由黎族學會了種草籽(黍),許多年前,也是因為我族的牛吃了他們種的草,才起的衝突,但是他們人太多,會用很多的矛打仗,開始我們打不過,後來族長帶了所有的牛,才把他們打敗。我沒做長老的時候,有一次發了大水,他們不能收穫草籽,才從平原地區逃走,現在到了東方的山地去了。」

    我最感興趣的是他說的「人太多」這句話。

    從姜由的前輩們發明了種黍開始,到現在應該有百年左右的歷史了。其間換了數代族長,卻沒能像姜由一樣,將由族各部重新聚在一起過。那些散失的小族。完全有可能在飄泊中將種黍的技術帶給了其他部族,並加以發揚光大。

    能讓炎族都認為「人太多」的部族。應該比太昊這邊的三族聯合起來規模還要大了吧!在這個年代,我相信,應該只有大規模的農業種植才能供養這麼大的族群。

    我對這個部族越來越有興趣了。

    「打了這麼多年,你們又佔有優勢,那為什麼你們還沒有消滅那個部族呢?」

    「他們佔了山道,堆起石頭,我們的牛群上不去。」

    看來這個被打了數十年的大族也已經找到了對付牛群——至少也能自保的辦法。但我卻深知,河南平原在後世的很多年內,儘管洪水頻發,卻仍是重要的文明發祥地,除了宜牧之外,更是因為其農業發達,粟麥連年豐收。

    進入山地的農業文明很難有大的作為。

    看來面對共同的敵人,我們和被逼到山上的部族還有很多可能互補的地方。

    不過既然炎族的主力都在東方對付強大的農業部族,還是讓我先去看看聞名已久的黃河吧!

    告別姜由,同時也拒絕他想同行的要求。

    開玩笑,他現在練的兵,將來也許是我們對付炎族的重要力量呢!

    我到黃河去,不過是一次帶有「還願」性質的探險之行罷了。

    向北直行,沿途跨過無數的小河。這一帶是我們的偵騎經常出沒的地方,儘管我經常安排騎兵們來,他們一個個都顯得輕車熟路,我卻是頭一遭,所見的景觀居然有點像當初向南方探險所見的水鄉。但北方的特點也十分明顯,越往北,長草中的黃色就越多,再往北,幾乎就見不到鮮嫩的綠草了。

    「族長小心——前面有牛群!」一名偵騎兵跑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