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二百章 揚帆啟航 文 / 梁方陽

    二十五艘巨大福船裝載的貨物何其之多,卸貨、運輸,足足忙了兩天兩夜才把福船搬空。,可是就這樣,船還不能走,因為要檢修。朱由誠還當登萊水師在欺騙他呢,等貨物卸空,福船吃水線下降的時候,朱由誠嚇了一跳,福船的下面千瘡百孔,壞得不成樣子了。

    朱由誠吃驚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水師把船隻維修的錢也給吃了嗎?」

    主管船隻維修的武官叫起了撞天屈:「朱大人,小的們哪有這個膽量。大人有所不知啊,營建福船的木板雖然經過防腐處理,但海水的腐蝕性何其強烈,再加上水下暗礁叢生,福船每次出海回來都要檢修。這次福船是從東瀛回來,走的是遠洋路線,毀損更是嚴重。」

    朱由誠點點頭,這才理解為什麼大明水師的船隻數量逐年下降。之前他一直奇怪,建國初年大明的水師不弱啊,鄭和下西洋時還率領著龐大艦隊呢。怎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師每況愈下,規模也越來越小了呢。現在才知道,古代的船隻都是木製,日曬水浸,哪能不壞。壞了不修,或者壞到不能再修,水師的船隻當然是逐年下降嘍。到了明末,海洋已經成為海盜的樂園。大明水師,只能在近海打打蚊子。

    看著福船,朱由誠有點奇怪:「船破成這樣子了,還不沉,這是怎麼回事呀。」

    「大人,福船的安全性非常好,它的下面有很多水密艙,一個水密艙進水,不影響其他水密艙,故而不易翻沉。」

    「那要徹底修好。得花多少時間?」

    武官仔細觀察了一下福船,回答道:「大人,可能得花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太遲了。本官要乘坐福船去救援覺華島,建奴馬上要殺過來了,島上可有萬餘名大明百姓呢。能再快一點嗎?」

    聽聞朱由誠並不是為了私利而徵用福船,武官咬了咬牙。道:「二十天,不能再少了。」

    「本官只給你十天。別搖頭,錢我不會少你的,把登萊所有的船匠全找來,一天十二個時辰,全力修造。別擔心晚上看不見,點巨燭,實在不行就點篝火。錢本官有的是,總之。一定要在一百二十個時辰裡修好福船。」

    武官聽到朱由誠的表態,信心大增,朗聲應道:「末將保證完成任務。」

    於是乎,住在海港邊上的居民就倒了血霉,這十天裡,白天「叮叮噹」,晚上「叮叮噹」,而且還燈火通明。船廠附近照如白晝,讓人睡不成覺。居民們一個個頂著熊貓眼進出。乍看上去,還以為國寶集體搬到了登州港居住呢。倒是小孩子們特別開心,天明的時候圍著即將熄滅的篝火取暖,跳篝火舞。

    第十一天早上,福船修理工作正式結束。

    朱由誠帶領錦衣衛登上福船。當然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去覺華島,他留了兩個百戶下來。其中一個百戶鎮守登萊軍營,另一個百戶看守貨物,他可不希望後院起火。這兩百人中一半是火銃兵,另外一半是擲彈兵,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他們都可以應付得過來。

    留哪兩個百戶下來時。錦衣衛的將官們吵了起來,他們誰都不願意接受這個輕閒的差使。朱由誠本來想強行指派兩個百戶,但看到將官們充滿希望的眼神,他又不忍心,最後下令抓鬮。當然,吳虎平和陳國齊手下的二十個百戶並沒有參加,他們是最早得到火銃的部隊,訓練時間最長,是主力部隊,自然不能留下來。

    抓鬮的結果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抓到空白紙條的百戶得意地大笑,而抓到寫著「留」字的紙條的兩個倒霉蛋,恨不得把自己那只沒有福氣的手給砍了。

    大明天啟五年十二月八日,朱由誠終於踏上了去覺華島的征途。

    朱由誠站在船頭,一聲令下,旗艦上的信號兵一揮令旗,二十五艘福船解開纜繩,收起船錨,揚帆。

    感受到海面吹來的鹹腥冰冷的海風,朱由誠不由百感交集,終於離覺華島又近了一步。

    正在這個時候,他聽見岸上有人大喊他的名字。他接過吳虎平手裡的雙筒望遠鏡仔細觀察,卻發現岸上是他的老熟人李永貞。原來,天啟皇帝左等朱由誠不來,右等朱由誠不來,擔心這傢伙膽大包天,跑到覺華島上去了,急忙命令李永貞再次過來傳旨召他回京。李永貞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眼睜睜地看著福船掛起船帆乘風破浪而去。

    李永貞急得沒法,站在岸上大喊大叫,想把船叫回來。

    朱由誠注意到李永貞正在吩咐隨從,似乎嫌自己的聲音不夠大,想大家一起喊。他驚出一身冷汗,李永貞莫不是想讓隨從大喊出聖旨內容吧。當眾抗旨,天啟皇帝就算再喜歡自己,面子上也抹不過去,非重重處罰自己不可。

    朱由誠大喝一聲:「所有士兵跟我一起喊!謝謝皇上為微臣送行,微臣一定會把覺華島的百姓平安救出來的。」

    西鎮撫司的錦衣衛何等聰明,心領神會,跟著朱由誠大喊。開始是百人,後來是千人,最後二十五條福船上的將士一齊高聲呼喊。

    李永貞正在佈置隨從齊聲大喊,忽然聽到震耳欲聾的道謝聲,差掉沒摔一跤。他心道:「老祖宗魏公公說朱由誠聰明絕頂,我看是奸滑似鬼,這樣一來,我還怎麼宣旨啊。」

    岸上的軍兵百姓一聽皇上來送行,哪還敢站著,紛紛跪下,只剩下李永貞一行人鶴立雞群地站著。李永貞現在哪敢宣佈皇上的聖旨,接旨的人已經走了,而且裝作誤會聖旨的樣子,此時宣佈聖旨,不是給皇家抹黑嗎?

    李永貞一使眼色,隨從一齊跪下,用手攏成喇叭,跟著他一起大喊道:「朱大人,皇上要你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船上的士兵正在高聲呼喊,朱由誠哪裡聽得到李永貞他們的聲音,不過在望過鏡裡看到他們口型,知道李永貞不敢宣旨,不由得意地笑了,笑得就像一隻偷到腥的小饞貓。

    朱由誠還有點擔心,擔心李永貞借到快船追上福船。畢竟福船是大型帆船,依靠風力,比不得依靠人力的蜈蚣船。

    過了幾天,他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李永貞開始確實想坐快船追趕,可是登萊水師正把持在朱由誠的手中。西鎮撫司的將士在朱由誠的調教下,一個個奸滑似鬼,就是不讓李永貞稱心如意。

    後來李永貞想想自己還是朱由誠的好朋友呢,既然他那麼想去遼東,就讓他去上一回吧。否則以後見面,委實有點不好意思。因此,碰了幾次壁之後,李永貞也沒再動追趕朱由誠的念頭,安心在登萊等待朱由誠凱旋。不僅如此,他還替朱由誠對後續宣旨的天使說了不少好話。李永貞默數了一下,加上前面的塗文輔,前前後後,天啟皇上一共派出了十二撥人馬召喚朱由誠回京。十二道金牌呀,可惜朱由誠不是岳飛,而天啟皇帝也不是宋高宗那個軟骨頭。

    岸上的情況,朱由誠是一無所知。他正在暴跳如雷,質問船上的水手,船為什麼開得那麼慢。

    水手委曲地回答:「大人,冬天渤海上刮北風,我們是北上,逆風而行,福船又是帆船,自然行駛得很慢。幸虧袁大人把這些福船設計成戰船,是人力風力雙動力船,否則不但不能前進,反而要倒退呢。」

    袁大人指的是以前的登萊巡撫袁可立,這些福船是他在任上主持建造的。

    另一名水手勸道:「大人,別擔心。我們的風帆設計得很特別,只要不是正北風,我們都可以借到風力。而且渤海灣我們也多次來往,繪有渤海的洋流圖,跟著洋流走,也能加快一點速度。」

    說是這麼說,但福船的速度還是非常慢。朱由誠心急如焚,他在數著日子,他可不希望船到覺華島時,只看到一片廢墟。(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今日雙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