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遊街誇官 文 / 梁方陽

    不光是朱由誠,就連京師的許多人也非常期待遊街誇官的日子,原因很簡單,因為一來,京師娛樂項目太少,難得有熱鬧可以圍觀;二來,聽說朱由誠是個美男子,更要圍觀一下。

    禮部為朱由誠準備了一匹白色的駿馬。這馬生得端的是漂亮,渾身雪白,連一根雜毛也沒有,一雙眼睛又黑又亮。朱由誠騎來的黃驃馬見到這麼漂亮的馬,連腳步也挪不動了,只管拿馬頭去拱白馬的脖子。可惜這匹白馬非常高傲,理也不理黃驃馬。這時,他才注意到這匹白馬是母馬,難怪黃驃馬像蒼蠅見血似的纏了上去。

    朱由誠看到黃驃馬那沒志氣的樣子,安慰道:「它比你漂亮,但你比它跑得快呀。」

    黃驃馬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撒開四蹄,跑了起來。禮部在鬧市中,如果任由它撒歡,那可不得了。朱由誠一拉韁繩,黃驃馬人立而起。虧得朱由誠雙腿夾得緊,否則就要掉下來了。

    朱由誠忙道:「好了,好了,知道你很強。等誇官結束,我就和禮部商量,把白馬帶回家去,你想踢就踢,想咬就咬。」

    王圖站在旁邊,臉笑成了一朵花,道:「朱大人,這匹馬就送你了。禮部馬匹很多,多一匹,少一匹沒關係。不過,乘白馬遊街是慣例,朱大人明天最好還是換這匹馬出行。」

    有便宜不佔天誅地滅,再加上壞人姻緣太缺德,朱由誠自然是點頭答應。

    黃驃馬似乎聽懂了兩人的對話,涎著臉又貼了上去,纏著白馬。

    不理這兩畜牲在做什麼,朱由誠進了禮部,商議遊行的事。

    原來,三鼎甲,即狀元、榜眼、探花發榜之後,有誇官遊街的資格,即禮部、吏部官員手捧聖旨在前面開路,後面跟著鼓樂儀仗隊伍,狀元或榜眼、探花身著紅袍,帽插宮花,騎著高頭大馬在京城熱鬧的大街上穿行而過。因為捧有聖旨,所以無論是官員、百姓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禮。

    狀元遊街時,本來是敲三棒鑼,但朱由誠同時又是從四品大員,所以敲的鑼應該是五棒半鑼。何謂五棒半鑼?就是敲完第五棒的時候,用手摀住鑼面,停止鑼的回音。

    至於儀仗牌就更多了,除了官銜牌——兩塊司業牌,一塊鎮撫使牌之外,還有三元及第牌,兩塊狀元牌,兩塊會元牌,還有兩塊解元牌,最後還有一塊連中六元牌,比尋常狀元多出好幾塊儀仗牌。這些牌子都要趕製,所以誇官日期往後延了兩日。

    ------------------

    兩日時間轉眼即逝。一大早,禮部就派人來催。

    朱由誠不敢怠慢,騎著小白就出了門——小白就是朱由誠給那匹白馬取的名字。

    小白和大黃——就是那匹黃驃馬,這兩個畜牲關在一起,居然產生了感情。見到小白要走,大黃有點戀戀不捨,朱由誠安慰道:「大黃,不是要把小白送走,而是出門辦事,待會兒就回來。」

    大黃似乎聽懂了朱由誠的話,用鼻子蹭了蹭他的手,算是回應。

    朱由誠一路疾行,不一會兒就來到禮部。只見禮部官員、吏部官員早就在那裡等候了,鼓樂隊和儀仗隊也已經全部準備好了。

    見朱由誠前來,禮部官員趕緊把朱由誠帶到後堂。

    馮夢龍現在已經是禮部主事,和朱由誠很熟,見朱由誠一個人換衣服很不方便,就上前幫忙。馮夢龍幫他把身上的蟒袍脫下,換上四品的紅袍。這紅袍也是現做的,因為朱由誠身量不足,常規的官袍穿不上去,禮部派人去給他量體裁衣。衣服好做,唯獨官補不好辦,禮部請了一個繡娘連繡了兩天兩夜,才繡出來。這是朱由誠,天啟皇帝的寵臣,如果換了別人,禮部才不會理這種事呢。

    朱由誠的文官官職是從四品,武官官職也是從四品,所以禮部給他準備的是四品的文官補服,補子上繡的是雲雁。繡娘的手藝真是絕了,這兩隻雲雁活靈活現,簡直要從補子裡展翅飛出來。

    穿上補服,繫上玉帶,堂上的人齊喝一聲彩,只見朱由誠劍眉朗目,唇紅齒白,神彩飛揚,穿上合體的官袍真是說不出的可愛。

    朱由誠騎上白馬,鼓樂隊敲了五棒半鑼,儀仗隊便往前出發了。

    百姓已經分列在道路的兩側,見吏部官員手捧聖旨頭前帶路,紛紛下跪行禮,山呼萬歲。

    等吏部官員走過,他們才站起身來,小聲商議。

    有個號稱萬事通的人仔細聽了聽鑼聲,嘖嘖稱奇,道:「你們聽到了嗎?五棒半鑼。聽,一棒鑼,兩棒鑼,三棒鑼,四棒鑼,五棒鑼,仔細聽,這是最後一棒鑼,是吧,只有半棒。」

    旁邊的百姓問道:「這五棒半鑼代表什麼意思呀?」

    「七品縣官出場,三棒鑼,六品出場四棒鑼,五品出場五棒鑼,四品出場是六棒鑼。哎呀,狀元郎已經官封四品了,雖然是從四品,但也是大明朝的第一例呀。」

    一名眼尖的百姓指著儀仗牌道:「哇,狀元郎好多官銜哪。」

    有人念道:「大明行政學院司業、大明軍事學院司業、大明錦衣衛鎮撫使……」

    「你不是念錯了吧,大明朝哪有一個人身兼文武兩職的?」一個書生問道。

    「怎麼沒有,現任遼東督師王在晉王公,身兼遼東經略、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三職於一身,有文有武。」

    「哈哈哈……,」書生放聲大笑,道:「遼東經略、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三個職位都是文官,並無一個武職啊。」

    那人臉上一紅,道:「狀元郎文武雙全,官封四品,已經開創歷史先河,就算同時集文職與武職於一身,也不為奇呀。看後面還有牌子呢,癸亥科文狀元,另一塊牌子,癸亥科武狀元。文武兩狀元,大明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例呀,看來傳說朱由誠是魁星轉世,下凡來輔佐明主,說得沒錯呀。大明中興有望,中興有望啊。」

    人群中這樣的對話比比皆是。

    明朝的婦女一般比較內斂,不過看到朱由誠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臉上還掛著溫和的微笑,不由心潮澎湃,一些少女不由得起了懷春之心,悄悄理了理自己的雲鬢。

    一位中年婦女,見朱由誠溫潤如玉,卻在陽光下汗出如漿,心中母性氾濫,拿出一個蘋果,拋了過去,道:「狀元郎,天氣太熱,請吃一個蘋果解解渴吧。」

    朱由誠見盛情難卻,便探身接過蘋果,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咬了一口,拱拱手對那婦人說道:「謝謝大嬸,蘋果好甜哪。」

    這個動作就像捅了馬蜂窩,街上的女人紛紛把手上的果子拋了過去。朱由誠就算千臂萬手,也接不住這麼多水果,只好任由它們掉在地上,被跟上來的儀仗隊踩成果泥。

    這些果實既有本地的水果,也有一些從南方運來的高價水果,既有當季的水果,也有一些儲存過很長時間的反季節水果。不過有些婦女也做得不太地道,竟然把買來的香蕉丟了過來,這些香蕉顏色湛青碧綠,一看就是生的。你們當朱由誠是神仙哪,一摸香蕉就會熟啊。要是朱由誠不識得香蕉,吃下一根,舌頭怕不要麻上幾天。

    朱由誠不由想起擲果盈車的典故,西晉時的美男子潘安上街時,婦女被他容貌所迷,往他的車裡丟水果,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早知道自己也能享受到潘安的待遇,咱也帶一輛車出來,想來信王這個愛吃水果的傢伙會很高興吧。

    見婦女們都是好意,朱由誠也不便讓衛兵阻攔。他有些慶幸誇官的季節是春天,水果都不太大。要是到夏天,丟個哈蜜瓜或西瓜過來,那就慘了,對了,聽說東南亞還有一種更大的水果,叫榴蓮,那殺傷力可比得上狼牙棒,要是來個榴槤……朱由誠打了個寒戰,幸虧鄭和下西洋時,沒有帶回這種水果的種子。

    滿街瓜果飄香,誇官遊街變成了狂歡節。

    正在此時,前面傳來一聲悲慘的呼喚:「朱公子,我冤哪!」

    滿街寂靜,遊行隊伍突然停了下來,朱由誠透過人群,看見一個女子跪在前面。

    什麼人,竟然在自己春風得意的時候來打撓?難道不知到人生最得意的事莫過於金榜題名,誇官遊街嗎。

    (求收藏,求推薦票,下章預告:第一百一十九章攔路喊冤

    明日兩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