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請諸君看戲 文 / 梁方陽

    大明的重文輕武在武貢士集會時表現得尤為明顯,兵部大堂根本容納不了近600名武貢士,二甲排名靠後的人和三甲的貢士已經排到外面的大街上去了,整個集會現場如同露天市場。幸虧這幾天的天氣還算晴朗,否則這一幫未來的名將就要淋成落湯雞了。

    沒有一個內閣閣老來送溫暖,現場品級最高的官員就是正二品的兵部尚書張鶴鳴,連擁有統兵權的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都沒有來。其實如果不是武貢士的集會地點設在兵部,估計兵部尚書也不一定會來。

    既然身為主人,張鶴鳴少不得也得說幾句勉勵的話,可惜他和這群武夫實在沒有什麼共同語言,說了幾句場面話,便冷場了。

    他知道朱由誠是文解元,在一幫武夫中算是鶴立雞群,再加上年齡小,長得粉嫩可愛,便有心帶他去後堂閒聊。

    可惜他一講完話,就看見朱由誠在一群貢士中左右穿插,聊得不亦樂乎,看來他真是很有親和力。張鶴鳴見他和眾同年聊得很開心,似乎沒有空,只好打消邀請他去後堂深談的念頭。

    武貢士們那天見朱由誠槍挑駱養性,殺人戳屍,以為他生性殘暴,紛紛退避三舍。等朱由誠和他們聊天時,才發現朱由誠其實是一個非常風趣的人。

    聊得火熱時,朱由誠給每位武貢士發了一張票。

    有識貨的人已經認出,這便是京城一票難求的兒童劇院戲票。雖說劇院前面有「兒童」二字,但劇院似乎從沒有上演過兒童劇,那裡上演的全是新編的戲劇,還有精彩的民歌、舞蹈表演。大戶人家往往在劇院一開門就在售票處買票,甚至有人徹夜在劇院門口排隊買票,特別是劇院水牌上寫著上演新劇的時候。

    這戲票一遞出,武貢士立刻和朱由誠更加親熱起來。作為武科的會元,虎視群雄,原不必降尊紆貴和他們拉關係,但朱由誠卻不擺頭名的架子,和他們平等交流,讓眾武貢士發自內地想和朱由誠交朋友。

    兒童劇院每次能容納300多人,這裡有近600名貢士,所以武貢士的票並不是在同一天,不過都在同一時刻,就是晚上的戌時(現在的晚上7點至9點),也是兒童劇院最熱門的票。

    ------------------

    從兵部報到回來的朱由誠得知自己中了文會元的消息卻並沒有喜出望外,他感覺好像撿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一樣。歷經波折,這個會元雖然拿在手上,卻沒有想像中那麼激動了。

    轉天去國子監報到,朱由誠慘遭圍觀。大家都對遭到禮部尚書大人嫉恨的才子充滿好奇,再看看朱由誠才13歲,不由地暗歎,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哪,自己13歲在做什麼,人家13歲在做什麼。有些人知道朱由誠還是武會元的時候,更是驚訝得眼珠子差點沒掉在地上。

    現場立刻成了展銷會,許多貢士紛紛要把自己的妹妹、女兒或者是外甥女推銷給朱由誠,弄得他是不勝其煩。

    國子監祭酒義正詞嚴地把這幫蒼蠅轟走,轉頭便笑嘻嘻地要把孫女許配給他。朱由誠只好告訴他,早有婚約在身。他一臉沮喪地往回走,突然又轉頭告訴朱由誠,小妾也成啊……

    對付完這件事,朱由誠又在國子監大灑戲票。不出意料,那些貢士對兒童劇院早有耳聞,不過前段時間忙著應考,沒有時間去看,現在雖然眼前還有殿試要考,但畢竟沒有會試那麼緊張,偶爾出去閒逛一下還是可以的。

    ------------------

    回到兒童樂園以後,朱由誠和信王一起研究請文武貢士看的戲。

    朱由誠可不是心血來潮或單純想和貢士交朋友才發戲票的,他是想利用這部戲培養一下這些未來的文臣武將的愛國情懷。明末物質繁榮,但精神世界卻有些荒蕪,特別是大臣,已經頗有亡國大臣的氣象,文官自大貪錢,武將自私膽小。

    「《斷臂說書》吧,這部戲不錯,請武貢士看,正合適。」朱由誠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傳說陸文龍自幼被擄去金國,認賊做父。南宋將軍王佐斬去右臂,用苦肉計詐降,在金軍隊伍裡借說書為名,告訴陸文龍他的身世。陸文龍翻然悔悟,殺出金軍大營,助岳飛大破金兀朮。《斷臂說書》演的就是這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

    信王說道:「演《正氣歌》吧,這部戲演文天祥寧死不屈,也很感人哪。」

    兩人爭執不下,正在此時,外面傳來一聲太監尖聲尖氣的傳令聲:「皇上駕到——」

    朱由誠和信王連忙站起來,迎接天啟皇帝。

    「你們兩個在爭些什麼呀?」

    「我和信王正在討論給武貢士上演什麼戲劇呢。」

    「早就聽說了,你在兵部大堂和國子監大灑戲票,看來,你小子又發了一筆橫財了,這一千二百多張票發出去,起碼去掉一百二十多元銀幣啊。不過,朕提醒你,用錢是買不來友情的,這種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哦。」

    「皇上,微臣請他們看戲是想用戲劇陶冶他們的情操,為大明培養忠臣良將。」

    天啟皇帝想了想,展顏笑道:「看來朕為你爭這個會元,還真不虧。你無論做什麼事,似乎都是為了使大明更加強大。不錯,戲劇的這個作用,朕也感覺到了。每次在兒童劇院觀劇之後,朕總會熱血沸騰。對了,剛才你們說,想給武貢士上演哪部戲呀?」

    朱由誠和信王把自己的意見一說,天啟皇帝沉吟片刻,道:「還是演《斷臂說書》吧。《正氣歌》太悲壯了,科舉發榜是喜事,還是演一些結局歡樂的節目吧。」

    兩個人同時點頭,天啟皇帝又問道:「誠弟弟,你不是給文貢士發了票嗎?給他們準備了什麼節目?」

    朱由檢說道:「《海公大紅袍傳》,講的是咱大明的大清官海瑞的故事。」

    信王則說:「《鍘美案》,就是講宋代龍圖閣大學士包拯不畏權貴,用龍頭鍘將駙馬陳世美『卡嚓』了的故事。」

    「還是《鍘美案》吧,要是讓他們知道海瑞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就沒人願意做清官了。咱大明現在用錢的地方太多了,東北、西南用兵,西北災荒,等到國庫充盈了,朕一定要給官員們漲俸祿,讓他們即使清清白白,也能榮華富貴。」

    朱由誠和信王一起給天啟皇帝行了個禮,道:「皇上仁慈。」

    文武會試,一共取天才英才一千兩百餘人,天啟皇帝想到這個,不由心懷大暢,笑道:「這兩部戲朕還沒看過呢,這幾天我也去看看吧。誠弟、檢弟,你們兩個跟我一齊在包廂看戲吧,不要和那些貢士擠作一堆。」

    朱由誠和信王自然是歡天喜地答應了。

    天啟皇帝又問道:「朕這次共取仕一千兩百名,誠弟,你說這中間會有多少人才?」

    朱由誠想了半天,似乎本科中沒出什麼特別有名的大臣,便小心翼翼地問道:「皇上,您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求收藏,求推薦票,下章預告:第一百一十章無官合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