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12章 誠哥哥,收了神通吧 文 / 梁方陽

    朱誠一陣頭痛,平時與徐光啟、孫元化師徒聊天時就發現,這二位相當古板,要知道自己帶人去打劫,不知道會怎樣囉嗦呢。

    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怎麼說自己也是兒童樂園的少東家,怎麼能怕兩個小小的僱員呢?

    朱誠一邊給自己打氣,一邊走進徐光啟、孫元化的帳篷。

    徐光啟目光炯炯,盯著朱誠,道:「朱千戶很勤勉啊,半夜都找不到人。」

    朱誠做賊心虛,打了個哈哈,道:「我看這幫兵太閒了,搞了個緊急集合,有備無患啊。」

    徐光啟道:「何謂緊急集合?」

    朱誠道:「所謂的緊急集合,就是在非常規的情況下突然發動集合,訓練士兵的快速反應能力。」

    徐光啟眼睛一亮,道:「哦,這個訓練不錯啊。帶兵之人最怕營嘯,一旦發生營嘯,士卒自相殘殺,百萬精兵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你這個訓練,長期堅持下去,不但能提高士兵的快速反應能力,還能有效地預防營嘯。」

    朱誠道:「營嘯的起因是士兵的精神的高度緊張和將士關係的不和諧,單一的緊急集合訓練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豐富士兵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是防治營嘯的有效措施。徐先生不是問過我,為什麼向皇上要了一大批太監和宮女嗎?那是我準備訓練的文化工作隊,簡稱文工隊。他們將定期為士兵表演節目,放鬆他們緊繃的神經。」

    徐光啟離席而起,向朱誠深施一禮,道:「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朱大人面前,徐某不敢自稱知兵了。」

    朱誠慌忙把徐光啟扶住,道:「小子何德何能,怎能當得先生大禮。」

    徐光啟道:「真是英雄出少年,難怪先皇會收你為義孫。日後你將會大放異彩,成為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哪。」

    朱誠俊臉微紅,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能被歷史上的牛人稱讚,心裡還真是美滋滋的。

    孫元化咳嗽了一聲,道:「朱大人,你讓我研製的膛線後裝火銃已經做出來了。」

    朱誠跳起來,失聲道:「真的?」

    徐光啟一指放在茶几上的一件黑乎乎東西說:「喏,就是這個。」

    朱誠抓起這東西看了半天,果然和後世的步槍很相似,只是少了槍托。掂掂重量,這把火銃明顯比後世的槍要大一些,重一點。這點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明朝的冶煉技術不能與後世相比,要增強銃管的強度,只有增強它的厚度一個方法。

    槍的旁邊還有幾發子彈,當然子彈也比後世的要大得多。沒辦法,黑色火藥的爆炸效果畢竟沒有之後的黃色火藥來得大,要保證射程,裝的火藥自然不能少。

    看見外面天色已經發白,朱誠不顧一夜沒睡的疲勞,道:「我們去試火銃。」

    徐光啟和孫元化相視一笑,跟著朱誠出去了。

    朱誠讓人把靶子放在300步(明代一步約合現在1.2米)遠的地方,這是世界上射程最大的英國長弓的射程。雖然不清楚建奴弓箭的射程,但想來也超不過長弓的射程吧。

    孫元化道:「朱大人沒必要把靶子放得那麼遠,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弓箭的射程了。」

    朱誠道:「我們大明的火銃要成世界上所有敵人的惡夢,只許我們打他們,不許他們打我們。」

    孫元化大笑道:「對,讓他們乾著急。打不死他們,也要氣死他們。」

    朱誠讓士兵把閒雜人等趕開,特別是靶子後面和旁邊,別到時候流彈傷人,那才是無妄之災哩。

    朱誠單手舉銃,卻發現舉不起來。一來是他才11歲,二來孫元化造的本來就是步槍,單手無法操作。

    朱誠雙手舉銃,瞄準靶子,連發數銃。只見硝煙漸起,慢慢濃重,後來連朱誠的身影都看不見了。

    朱由檢聽到震耳欲聾的銃聲,出門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卻驚訝地發現朱誠的身影漸漸在硝煙中消失,驚道:「還說不會仙術,把烏雲都從天上搬下來啦。」

    他衝著煙塵滾滾的地方喊道:「誠哥哥,收了神通吧。」

    朱誠咳嗽著從硝煙裡走出來,一邊揉著眼睛,一邊說:「火銃不錯,就是煙太大了。」

    朱由檢跑上前,歡喜地抱著朱誠的胳膊,道:「誠哥哥又騙人了,你明明會仙術。」

    朱誠晃了晃手中的火銃,說:「不是仙術,是科學。那陣煙是火銃開火後,冒起的硝煙。」

    朱由檢嘟著小嘴,道:「那多沒意思啊。」

    朱誠道:「你別小看這個,列裝全軍後,能消滅與大明為敵的頑匪。」

    朱由檢喜道:「那咱們把這個喜訊報告給皇帝哥哥吧。」

    正在這時,士兵把靶子拔出來,扛了回來。

    眾人仔細端詳,靶子上有幾個茶杯大小的洞,半寸厚的木板竟然已經洞穿。眾人見了,紛紛咋舌不已。

    徐光啟老淚縱橫,道:「有此利器,何愁建奴不滅。」

    孫元化道:「我要把火銃的設計圖獻給兵部,讓他們加緊趕製,裝備全軍。」

    朱誠面色凝重,對徐光啟和孫元化道:「二位大人,在下有不同意見,我們回帳篷詳談。阿檢,你也一起來。」

    進了帳篷,朱誠道:「我認為,這火銃的製造圖要保密,切不可讓朝廷知道。」

    三人大驚,齊聲問道:「為什麼?」

    朱誠道:「你們知道遼東局勢嗎?」

    徐光啟道:「已經糜爛。」

    朱誠道:「那你又知不知道,遼東為何會演變成今天的局面呢?」

    徐光啟道:「統率不知兵,如楊鎬之流,胡亂指揮,導致大明將士畏敵如虎。」

    朱誠搖頭道:「是,也不是。賊酋奴兒哈斥十三副盔甲起家,要滅他易如反掌。如果沒有李成梁養賊,何至變成今天的局面。現在遼東諸將還在養賊,不僅如此,在遼東,還有軍隊成建制地叛變到建奴那邊去,佟養性、寧完我、李永芳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我們的火銃落到他們的手中……」

    孫元化打了一個寒戰,道:「大明危矣!」

    徐光啟道:「難道這麼先進的武器就白白放著。」

    朱誠道:「當然不能,我們要裝備一支大明可以信賴的部隊。」

    徐光啟默然半晌,忽道:「你會不會有不臣之心?」

    朱誠轉京城方向跪下,發誓道:「臣朱誠蒙神宗顯皇帝不棄,提拔於草莽之中,當今皇帝認我為弟,朱由檢認我為兄,極盡人臣之榮,我將世世代代忠於大明,保衛皇上。(http://.)。」

    朱由檢也跪下發誓道:「我這一輩子將為保衛皇兄的大好河山而努力。」

    徐光啟見二人發誓,想到天啟皇帝與朱誠、朱由檢的關係,心中疑雲頓消。

    朱誠道:「徐先生,你是不是該把《聖經》拿出來呀?」

    徐光啟道:「這是為何?」

    朱誠道:「聽聞信教的人,手按《聖經》發誓為最重的誓言,我想確認一下徐先生不會洩露火銃的消息。」

    徐光啟哈哈大笑,一挑簾,出去拿《聖經》。

    朱誠又對孫元化道:「孫先生,膛線後裝火銃關係實在太大,請先生發誓,在任何時候絕不洩露火銃的一絲一毫。」

    孫元化沉思了半天,道:「只要朱大人忠於皇上,忠於大明,我孫元化在未得大人首肯之前,絕不洩露膛線後裝火銃的半分消息。」

    解決了火銃的問題,朱誠趕緊休息,晚上還有定國公家的金銀財寶等著他去搬呢。

    但他卻忘了,三位國公瓜分皇莊,平時往來必然十分緊密。英國公和成國公家遭劫的消息早已傳給了定國公,那邊正磨刀霍霍,等著朱誠自投羅網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