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八章 抗戰 楊虎城來了(一) 文 / 深藍2000

    第四百五十八章抗戰楊虎城來了(一)

    雖然8月的黃河正是主汛期,水量很大,可是黃河在山西、陝西交界處,從河曲到河津這一段,因為河面寬闊,河床相對平坦,水流雖然很急,可並非波濤洶湧,河水也不似壺口以下那樣渾濁。

    在寬闊平緩的黃河東岸,以往河邊大片鹽鹼灘涂上長滿的荒草早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從北到南一眼望不到頭的綠油油、金燦燦的稻田。看著隨著微風蕩起的陣陣稻浪,嗅著清新的稻香,任何人都會心曠神怡,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在黃河東岸的岸邊,每相距5華里左右,都建有一個由花崗岩建成的石台,每個石台上面都有一排碗口粗細的很長的管子,這些管子一頭紮在黃河中,另一頭在東面石台下的水池裡,嘩嘩地流出渾濁的黃河水,落在水泥池底,濺起團團水霧,在陽光照射下,泛起片片奇異的光彩。

    這就是曹瑞芝設計的引黃灌溉工程。這個引黃工程,利用虹吸原理,從黃河中汲水,用來改造、灌溉黃河邊的這些鹽鹼地。

    從晉西北的河曲到晉中柳林這片長達三百多華里長的河灘鹽鹼地,現在已經被農委會全部開發出來了,總計有75萬畝以上,達五萬多公頃的水田。

    這些虹吸站,先是把渾濁的黃河水引到一處低窪地,或者是人工修建的大池塘,讓泥沙沉澱,然後再通過渠道,把清水引到主水渠中去,農田管理者可以通過控制主渠道通往各個分支渠道的水閘,把水流分配到各塊田地中去。多餘的水,則在下游分段再流回黃河中。

    在一些大型低窪處,還建起了魚塘,養殖黃河鯉魚。

    按照農委會的改良土壤的計劃,每年冬季,要放幹這些泥沙沉澱池和魚塘的水,人工清理於土,把這些肥沃的淤泥運到山上新開墾的梯田上造田。

    在綏西河套地區就更方便了,那裡地勢寬闊,馮銳和曹瑞芝等人計劃明年在那裡直接把大量黃河水注入低窪地和已經半沙化的低地,要利用黃河水泥沙含量大的特點來於田,如果一切順利,不僅可以造出幾百萬畝的良田,甚至還可以極大地改善那裡的氣候環境,防止沙漠南移。

    這個計劃讓宋哲武十分驚歎,也讓宋哲武想起了在他前世那個著名的引海水改變西北沙漠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只可惜經過論證,前世那個計劃流產了。

    如果從河曲沿河一路南下,這幾百里的河灘稻田和幾十個大型魚塘,讓人感覺好似來到了江南水鄉。

    沿著從河曲到柳林這75萬畝河灘水田的邊上,順著山腳,按照自然地勢,已經修建成了一條寬8米的土質公路,主要就是為了運送人員、肥料,以及收穫時的人員物資運輸。

    這條公路的東面山坡上的景象和河灘又有不同,沿山修建的平整的梯田,在山坡上層疊而上,耐寒高產的玉米高粱豎起片片青紗,高高揚起的顆粒飽滿的紫紅色的高粱穗,在風中掀起陣陣彩色的波浪,煞是好看。

    為了使農作物更好地吸收陽光,梯田間隔中,還種植了一些低矮的作物,如馬鈴薯和棉花、大豆等,把坡地上的梯田按層次分開。

    還有一些山坡上還種滿了紫花苜蓿,那大片大片的炫目紫色,更是讓人目不暇接。

    每片種植紫花苜蓿的山腳下,都有成群肥壯健碩的耕牛、肉牛和奶牛在悠閒地吃草遊蕩,這是示範農場的養殖場。

    山上山下的田間,每塊地上都有三五成群的農工們在緊張而愉悅地忙碌著,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這塊古老而又陌生的土地上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和無盡的活力。

    這裡就是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最大的一個直屬示範農場-晉西北示範農場。

    在山西境內靠近黃河的興縣,沿著公路開來一隊由幾十匹健馬和衛士前後護衛的車隊。從軍裝的染色上看,衛士們顯然是第四路軍的人,這裡可是第四路軍控制的太原行署區域。

    中間的車隊,是由八輛現在在太原行署只有第四路軍的高級軍官們才有資格乘坐的,閃著草綠色亮光的威風凜凜的幼虎吉普。車隊在山腳下拐上一條山間公路,一路開到一座100多米高的平緩寬闊的山坡上,才緩緩停了下來。

    山坡上建有一座水泥掛面的三層樓,周圍還有幾排紅磚瓦房,這裡是晉西北示範農場的場部。先期趕來的馮銳、趙承夏、曹瑞芝幾個農委會的主要人員已經等在了門前。

    來的人正是宋哲武,不過這次隨同宋哲武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客人,竟然是十七路軍總指揮、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

    原來,奧運選拔運動會結束後,宋哲武沒有在太原停留,而是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對太庫鐵路建設工地的巡視。

    為了盡快修建好太庫鐵路,太庫鐵路管理局在賈景德的大力支持下,分成山西段、偏關至包頭段、包頭至白雲鄂博段三段同時施工。在幾十萬豫陝災民組成的築路大軍的努力下,太庫鐵路建設速度很快,估計太原到偏關山西境內這一段,年底就可以建成通車。

    太庫鐵路建設速度如此之快,這和宋哲武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雖然太庫鐵路管理局不缺資金,可是大量物資的採購還需要宋哲武和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出面幫助解決的。

    還有民工問題也是這樣,現在參與築路的幾十萬民工都是都是賈景德指示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交通委員會的人員幫助招募的。就是這些人需用的大量糧食也是由賈景德派專人負責幫助購買和調運的。

    宋哲武這次巡視太庫鐵路建設工地,還因為副總工程師謝宗周等人設計的陽曲高村以北至忻縣的這一段鐵路線路,因為選線和工程處長李其昌發生了分歧。謝宗周認為,這一段河道基礎不好,估計難以築路,便設計為由高村向東不經忻縣而繞定襄至原平,「棄弓弦而走弓背」。李其昌不同意這一方案,便親自帶人勘察,認為從高村可以經忻縣直達原平。

    這件事最後鬧到了凌鴻勳那裡,凌鴻勳只好親自去現場勘察。宋哲武聽說這件事後,也很好奇,這件事他前世已有耳聞,沒想到有了他這個穿越人士的出現,這件事還是發生了。

    宋哲武跟著凌鴻勳親自巡視了那段線路後,最終支持了李其昌的觀點,這段線路按凌鴻勳的計算,因為沒有改線,節約資金200萬元。徐一清知道這件事後,當場獎勵李其昌10000唐元。

    不僅鼓勵李其昌,對於謝宗周,宋哲武也和凌鴻勳一起好生安慰了一番。

    因為謝宗周對鐵路修建質量一項十分重視,他之所以改線,主要還是從鐵路的建設質量來考慮的,不安慰一番,會寒了他的心。同時,宋哲武要凌鴻勳以交通委員會的名義,獎勵謝宗周1000元,鼓勵他繼續嚴把修路質量關,這讓謝宗周十分感動。

    還是在鐵路工地的時候,宋哲武得知了楊虎城微服來到了太原。

    原來,楊虎城自從去年得到宋哲武的幫助,尋隙穿插,搶先襲占龍門,進而奪取潼關佔領陝西後,蔣介石無奈之下,只好委任楊虎城為第十七路軍總指揮和陝西省政府主席。

    得到陝西省政府主席這個職位,讓楊虎城和他手下的將領們都高興萬分。

    楊虎城自從上次離開馮玉祥投蔣後,僅被委任為南陽警備司令,對地方事務全無一點權力,軍械、糧餉全要看別人的臉色,日子過得很不如意。

    這讓楊虎城十分羨慕主持一省的韓復矩,一直盼望著有一天自己也能獨掌一省,可以以地方財力改善部隊的狀況,只不過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可是,讓他絕沒有想到的是,和他從沒有見過面的宋哲武竟然主動幫了他這個大忙,圓了他的夢想。不僅助他入陝,還兩次送他糧餉、武器彈藥,這讓楊虎城和他手下的幾個旅長都心存感激。

    楊虎城雖然心裡知道,宋哲武如此作為,是為了宋哲武自己在山西更安穩地發展,畢竟有他這麼一個感激他宋哲武的人和山西隔河相望,可以保障山西西面的安全,宋哲武會安心得多。甚至楊虎城還在心裡認為,宋哲武這樣做,是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和自己聯手對抗蔣介石排斥異己的做法。

    可是,不管怎麼說,宋哲武畢竟是幫助了自己,甚至也可以說自己這個省主席不是蔣介石給的,而是宋哲武給他的。

    本來,楊虎城早想親自到太原當面向宋哲武致謝,而且也可以和宋哲武密切一下關係,以後也好靠著宋哲武這棵大樹乘涼。

    只是陝西災荒嚴重,許多村鎮都是十室九空,他不僅要忙於籌集錢款賑濟災民,還要想著如何恢復生產,安撫民心,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五月,剛剛緩過一口氣的楊虎城剛想要來太原,又趕上原西北軍舊將雷中天在蘭州舉旗反蔣。楊虎城奉蔣介石電令,又安排部隊進入甘肅討伐雷中天,這一忙就是差不多一年,直到現在他才得意抽身。

    這次楊虎城之所以微服來太原,是因為楊虎城心中有一個疑團未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