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時代1902

正文 第94章 樸茨茅斯合約 文 / 文筆刀法

    第九十四章樸茨茅斯合約

    滿洲戰場上塵埃漸定,戰爭結束已成定局;但是如何結束它卻已不再是軍人的責任了。

    就在劉繼業踏上返回日本的輪船的同時,日俄代表也在七月四日左右抵達了距離滿洲萬里之外的美國,緬因州,樸茨茅斯海軍基地。

    1905年五月底日俄兩方同意接受美國總統羅斯福調停,雙方在同意滿洲停火協議後分別來到美國東海岸的一座小港口、樸茨茅斯。最先抵達的是日本代表團,於七月初抵達紐約。在與日本駐美大使短暫會晤後,沒過多久俄國代表團也抵達紐約。雙方頗為冷淡的打了招呼,便各自乘坐不同的小艇從紐約港出發來到一艘美國海軍軍艦上,在上面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見面。

    第二天七月五日日俄代表團來到樸茨茅斯,由樸茨茅斯軍港指揮官,美軍海軍中將威廉`w`米特負責接待。他帶領代表團參觀了由國民警衛隊舉行的閱兵式,並在此後安排日俄兩方下榻不同的酒店。

    日俄雙方的第一場會議從七月十日開始。

    會議一開始並不順利,日俄兩方頻頻爭吵,與會的美國外交官只能頭大地試圖讓雙方鎮定。

    俄國全權代表,俄國首相謝爾蓋?維特伯爵一開始從國內得到的指示是絕不割地、絕不賠款。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公開宣佈,如果日本非要求割地,則俄國寧願再來干一架!

    而日本全權代表,外務大臣小村壽太郎卻得到國內訓令務必爭取到最好的和議結果;日本希望得到與北海道隔海相望的薩哈林島、以及能夠填補國內因為戰爭、以及橫濱港被摧毀而帶來的財政巨額赤字的賠款。

    一方堅決要對方割讓薩哈林、提供巨額賠款,另一方卻堅決不同意賠款和割地只同意將南滿利益轉讓。面對如此相左的要求,談判在一開始就陷入僵局自然不足為怪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雙方就戰後割地、賠款問題不斷發生爭執、吵罵。

    儘管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也從一開始勢不兩立、一見面就要談崩的情況慢慢發展成可以坐下來安靜地聽對方陳述觀點了。

    情況的改變自然不是因為俄國人或者日本人忽然變得友善、大方起來,而是由於兩國局勢的不斷變化,迫使它們各自調整外交政策和談判底線。

    首先是日本。雖然全世界都肯定日本在陸地和海洋上都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俄國卻看清了這背後中,日本國力的窮境。由於二十世紀初的世界媒體管制頗為寬鬆,以至於大量在各國看來屬於機密的消息很容易透露出去;比如奉天會戰時在俄軍觀戰的法國記者就不停地將俄軍戰況和部署用電報發回法國報社,致使日軍能夠從法國的報紙上瞭解俄軍佈局,因此佔據優勢。

    同樣的,在停火後俄國的有識之士通過報紙也很快就大致估算出日本還剩下多少財力。

    很少,甚至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雖然俄國陸地上是敗了,也面臨國內的起義,但是他的家底畢竟豐厚許多。相反勝利的日本,卻由於慘勝使得國家面臨破產……本來日本人要是咬咬牙,還能再擠出一點錢來的。可是橫濱港被馬卡諾夫的艦隊摧毀後,日本的金融產業幾乎崩潰,再加上數萬流離失所的難民,以及一片廢墟,再也沒有經濟實力打下去了。

    看清了日本表面勝利背後的衰弱,俄國才因此下定決心為自己謀求損失最少的和談結果。

    日本方面,則由於勝利而有些飄飄然,對俄國人的固執有所低估;甲午戰爭的經驗讓日本上下深信只要在戰場上獲勝,就能得到大量的賠款和割地,而這也是日本政府一直以來不斷灌輸群眾的觀點,以期望其能夠更加支持戰爭。

    然而日本所沒有料到的是他的對手並不是腐朽的清廷。俄國雖然相對西方更落後一些,卻也足夠聰明知道日本的虛張聲勢,並不為日本全權代表小村壽太郎的威脅所動。

    如此結果出乎日本預料,在國內上層造成了巨大的爭論。

    代表了日本陸軍的山縣有朋堅決反對簽署任何不包含賠款、割地的條約,而伊籐博等官系和海軍則以日本事實上已經失去了繼續作戰的國力為理由,認為當前終止戰爭才是關鍵。

    確實,無論日本再怎麼不甘,但是絞盡腦汁才積累起來的一點點薄弱的國力已經被戰爭揮霍一空了。軍隊的軍餉、裝備、糧食、彈藥源源不斷地送上滿洲戰場,同時大量的物資也被用於橫濱的善後,而與之相反的則是日本的外匯儲備和黃金源源不斷流出日本。按照伊籐博的估算,戰爭再持續一個月,日本財政將開始無法償還巨額國債的利息,日本國家將破產。

    殘酷的現實很快使日本政府中的鷹派落入下風,而此時美國政府隱約表達出希望日本能夠撤回賠款要求,卻讓情況雪上加霜。

    日俄戰爭期間美國和英國是日本的金主,通過貸款和購買國債為日方提供了關鍵的財力。此時的日本是需要仰仗美國的。

    因此美國的表態、財政上的困境、以及俄國的死硬最終使小村壽太郎無奈放棄賠款一項。

    如此一來,樸茨茅斯的和談才總算步入正軌。

    接下來日俄爭執的焦點便成了割地;日本希望獲得整個薩哈林島,而俄國則僅僅願意交出其在中國滿洲的利益、並且承認日本在朝鮮的絕對控制。

    就此又辯論了一個月時間,直到羅斯福私下說服俄國做出讓步。

    在羅斯福的提議下,再加上俄國由於國內革命原因也不願意再無謂地打下去,最終同意割讓薩哈林(即庫頁島)南部。而面對距離當初底線相差甚遠的

    最終談判結果,日本也只能選擇咬牙接受。

    1905年九月八日,日俄雙方在樸茨茅斯簽署誰都不滿意的休戰議定書,終止了進行了一年七個月的日俄戰爭。

    議定書大綱為正十五條,附約二條,主要內容是:

    俄國承認日本對朝鮮「政治軍事經濟上均享有卓絕的利益,如指導、保護、監理」的權利。凡是日本認為必要的措置,俄國「不得阻礙干涉」。

    「俄國政府以中國政府之允」,將俄國從中國攫取的旅大租借地及其附屬的一切權益均轉讓給日本。

    俄國政府將從長春至旅順段的中東鐵路支線及其所屬的一切權利、財產,包括煤礦,均移讓給日本。

    日、俄兩國可在各自霸佔的鐵路沿線駐軍。

    俄國宣佈取消在東北的一切有違美國所提出的機會均等主義的權益。

    俄國將北緯五十度以南的庫頁島及其附近一切島嶼並該處一切公共營造物及財產之主權,永遠讓與日本。

    日本的最終獲勝,不管背後有多麼的艱苦和僥倖,都讓世界為之震動!

    自從工業化開始,近代還沒有一個非白人國家能在正面戰場、在國與國的對戰中戰勝西方國家。日本費盡千辛萬苦終於獲勝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西方人開始真正將日本視作一個現代國家、喧嚷一時的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也因此受到打擊。

    津輕海戰日本全殲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壯舉讓世界海軍都佩服起他們的日本同行,而日本的盟友英國海軍部更是宣稱津輕海戰是自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國海軍英雄尼爾遜擊敗法西聯合艦隊以來,世界上最偉大的海戰,湊巧的是兩者正好間隔二百年。作為結果,英國海軍部將保存下來的一小撮尼爾遜的頭髮贈送給了日本海軍。

    除此之外,英國也開始參考津輕海戰得出的經驗,放棄多口徑火炮的戰列艦轉而傾向更多大口徑主炮,開始向劃時代的無畏級戰列艦前進。

    日本的勝利為其獲得了極高的國際聲望,而戰敗者的俄國的威信卻遭到極大損害。

    戰爭前俄國通過拿破侖戰爭和克里米亞戰爭建立起的世界陸軍強國的形象轟然倒塌。西方報紙嘲笑著俄軍在滿洲劣質表現,各國參謀部開始輕視俄國,尤其是德國。這一現象結合俄國戰略目標重新轉向歐洲後,將會造成更多的火花,和未來尤為嚴重的後果。

    對於同在亞洲的鄰國中國而言,日本的勝利更為直觀、影響了更為巨大!

    深受洋人欺辱的中國無法相信同為黃種人的日本居然能戰勝俄國!中國各報章紛紛稱頌日本戰爭俄國乃開黃種人戰勝白種人先例、學習日本的口號在全國響起。日本留學生則更是為之歡慶,將日人的勝利視為中國的勝利。自1901年推行新政逐漸進入在這一主旋律之下,也有其他觀點認為『日勝何喜、俄敗何欣?』

    由於樸茨茅斯和約要求俄國轉讓其在中國的權益,因此日本接下來即將派遣代表前來中國就此事商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