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穿越一八五三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決意北伐 文 / 酥酥麻麻

    除了林鳳祥與賴漢英在個人能力方面的不足,王楓還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向榮雖然對上太平軍屢戰屢敗,可是太平軍不僅沒能從向榮手裡落到任何好處,反而有數次險死還生的經歷,林賴二人都不自覺的在話語間透出了對向榮的一絲畏懼,或許全軍上下,存有這種情緒的遠不止他們倆個。

    王楓皺了皺眉,治療恐向症,除了一場大勝,他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只能暫時擱下,耐心勸道:「二位將軍所言均有道理,但目前我太平天國僅據有天京這一巴掌大的地方,無論從人力還是財源來看,與清庭差之甚遠,如不盡快取下江南,他能耗的起,我們耗不起啊,更何況向榮既已立寨,想必琦善也距天京不遠,若不先擊破向榮,介時我軍將被兩座大營圍困,形勢更見不妙!」

    正說著,王楓向楊秀清重重一拱手:「屬下願為敢死隊,今夜帶領部眾奇襲向榮大營,請東王安排好兵馬接應即可,為我太平天國打開局面!」

    「這」楊秀清並沒有考慮到戰術與戰略間的主從關係,他只是覺得林賴二人與王楓的提議一個穩妥,一個冒進,各有道理,也各有風險利弊,更重的一點,他是太平軍的直接統帥,對向榮這名老冤家的認識比其他人都要深刻,他私心裡不認為偷襲有用,只不過,要不要犧牲王楓試一試呢?一時之間,委實難以做出決斷。

    與楊秀清的複雜心思不同,石達開等人則是真正作起了比較,城頭上暫時安靜下來。

    「哈哈哈哈~~」韋昌輝突然爆出了一陣長笑:「清妖兵力分散,武備鬆弛,我軍何須與向榮耗在江南?本王認可林將軍的建議,暫時不急於主動攻打,但咱們也不能坐著不動,應出一支奇兵直取北京,清妖必然措手不及,人心惶惶之下,或會學那元順帝出逃,如此一來,豈不是天下於指日間平定?」

    王楓愕然,韋昌輝的提議完全是建立在猜測的基礎上,這是買彩票還是爭奪天下?

    「好!北王說的不錯!」林鳳祥則是讚了聲好:「清庭有八十萬大軍,乍一看兵力驚人,卻需要駐於各處城池隘口,實則力量薄弱,如今雖已調集軍隊逐漸向江南集中,但我軍沒必要與之硬拚,應當跳出江南往外線作戰,何況清妖腐朽,百姓怨聲載道,我軍若揮師北伐,必勢如破竹,鳳祥不材,願請命前去!」

    李開芳也接過來道:「聽說淮北的捻子已經起義響應,可與我北伐軍互為倚角,開芳也願出戰,配合林將軍直搗清妖老巢!」

    「林將軍,李將軍,北伐不可草率啊!」王楓連忙喝止!

    韋昌輝現出了明顯的不悅之色,冷哼一聲:「為何不可?」

    王楓抱拳道:「北京乃清庭根本,必以重兵設防,據我所知,僅八旗兵便有十萬之眾,我軍草率北伐,無異於羊入虎口,當務之急,應以經營江南為重中之重!」

    「誒~~」李開芳不以為然的揮了揮手:「王兄弟,今日的中國為韃靼統治,百姓困苦不堪,與元未何其相似?當年朱洪武北伐能成,為何我太平軍北伐反成了羊入虎口?」

    王楓心想,你太平天國能和朱元璋比嗎?朱元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又得人心,可是太平天國有什麼?光是男女別營與聖庫制度,就把人心搞寒了,其他諸如排斥知識份子,個人眼界與能力方面,別說與朱元璋,連李自成都不如。

    可這話不能明說,說了便是找死,王楓略一沉吟,撿了個比較中肯的理由出來:「李將軍,朱洪武采學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意見,於佔取南京後致力經營多年,積聚了豐厚的人力物力,先後撲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各路義軍,一統江南,才揮師北伐,而我太平天國定都天京還不到一個月,外有向榮、琦善虎視耽耽,蘇錫常鎮揚尚在清妖之手,背後還有浙江兵可隨時渡錢塘江而來,內則需要動員民眾,發展生產,為撲滅清妖提供充分的物力保障,所以王楓認為,北伐宜緩不宜急。」

    「王楓,你什麼意思?」黃維江接過來,陰陽怪氣道:「莫非你是在影射天王與東王目光短淺,好大喜功?」

    騰的一下,一蓬怒火當即炸開,王楓怒目瞪向了黃維江,他實在想不通楊秀清身邊怎麼會有這樣的奸佞小人,其實不僅於他,蘇三娘與楊水嬌的鳳目中也射出了寒芒,只有洪宣嬌似笑非笑的望著王楓。

    黃維江心膽一寒,不禁後退兩步,色變道:「難道本官冤枉你了不成?當今天下,誰不知清妖大勢已去?不一鼓作氣北伐,莫非還給他喘氣的機會?本官看你,非但是以妖言亂我軍心,說不定投降過來,也別有所圖!」

    「夠了!」石達開揮了揮手,不悅道:「就事論事而已,王兄弟無非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你不要亂扣帽子。」

    韋昌輝原本還在看著好戲,因為王楓與黃維江都是東殿僚屬,他倒要看看楊秀清如何處理,但有石達開橫插一槓,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暗道了聲可惜,韋昌輝向楊秀清道:「東王,王楓的意見聽起來是不錯,但當今有洋人這個不確定因素存在,形勢與元末略有不同,唯有盡快攻入北京,才能防止夜長夢多,請匆要遲疑。」

    楊秀清向城下的向榮大營看了看,便道:「林將軍李將軍,給你二人兩個月時間準備,兩個月後北伐!」

    「多謝東王!」林鳳祥與李開芳雙雙一拱手!

    賴漢英卻跟著施一禮:「東王,不是我說話不吉利,而是北伐孤軍深入,充滿變數,有可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攻到北京城下,而如今向榮已立下大營,倘若上游清軍順江而下,與向榮配合攻城,只怕我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故末將願領水軍,重新佔領上游的九江、安慶兩座重鎮,以保我天京無憂。」

    王楓聽的直搖頭,分兵

    作戰,還把戰線拉長,實為兵家大忌,其實要保南京,守著上游的當塗就可以了,如果為了擴充地盤,則應該立刻停止北伐,集中兵力取下武昌,把長江中下游徹底控制在手,再慢慢打開局面,但他不會自找沒趣了,只是可惜,數以萬計的太平軍戰士或會魂歸戰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