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移魂抗日悍兵

第6卷 第二百九十九章 揭開真相的蓋子 文 / 老優遊游條

    當被震撼了的李銳、袁世凱拖過吳佩孚問,怎麼會有如此多的臥龍鳳雛潛伏,而部隊長官一無所知時。

    吳佩孚卻回答說:「大帥,李先生,我暫時還不能給你們當面說,今晚你們收營回到軍帳的時候,我前來向你們稟報。」

    這天晚上,李銳和袁世凱早就等候在帳中,他們想知道這個吳佩孚要跟他們說的到底是什麼隱情,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

    到了子夜時分,這個傢伙終於鬼鬼祟祟鑽了進來,一開口便向他們透露一件驚天駭地的大事情。

    他說對於日本人的野心,雖然原本一心為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的清廷缺乏必要的戰爭準備,但是民間早已有所洞察,因為日本人早就對中華大地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間諜勘察,俗話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民間對這種行徑早就有所警惕。

    少林、武當、崆峒、峨眉等等八大門派,由其各自的掌門方丈等牽頭,在泰山頂上面對野心勃勃的東瀛蜈蚣,已經早就召開過抗日大會。

    大會的決議,就是各自派出頂尖高手加入軍隊,因為他們已經清晰的認識到,現在早已是由冷兵器時代過渡到熱兵器時代,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原來那套打法早已經過時了,要想真正抗日,必須參與一個大的最新的平台。

    更何況朝廷也不允許民間擁有私人軍隊私家兵馬,因此他們覺得在軍中就是報效國家的最好場所。

    縱覽天下各個軍種,他們覺得唯有北洋軍隊莫屬。

    首先他們排除的是八旗兵。雖然這些江湖好漢有些也是八旗子弟,但他們對於這支驕奢淫逸的貴族子弟兵、少爺兵是絕對沒有半絲的好感。

    要知道這支部隊憑著祖先的功績過活,他們的後代有些甚至不知道弓馬刀槍是怎麼一回事情,只會提籠駕鳥嫖娼宿妓。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那就真應了那句話,近墨者黑了。

    其次排除綠營兵,這些部隊是漢族人組成的。駐防全國各地,但是這些人在滿族統治者眼中極有可能都是人在曹營心在漢,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何況,綠營兵中的大官吃小官,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吃空餉的,貪污**的比比皆是。這樣的部隊就像一棵被白蟻蛀空的大樹,一旦要派上用場,就會「嘩啦」一聲中途折斷,粉身碎骨屍骸無存。

    第三排除的是參加北洋海軍,因為我們這些人都是高來高去的,講的是個人的單打獨鬥,到了高科技的戰艦,一下就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可謂是有勁無處使。

    這樣一番比較下來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袁世凱大帥訓練的小站練兵成就的北洋新式陸軍。這支部隊全部採用德式裝備,聘請德國教官,而這樣的軍隊制式日本軍隊學習的典範。

    日本軍隊借助德**事模式使自己的實力大增,一躍而成為最強的陸軍國家之一。

    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有識之士都能共同看到的,因此這些民間武術人士都紛紛要求參加北洋陸軍。

    因為在這裡,他們才能大展身手。

    然而由於北洋軍中嚴格禁止拉幫結派,搞同鄉會,搞社團。認為這些是對軍隊是有百害無一利的,所以這是武林高手們加入部隊之後,隱身藏形,就像普通士兵一樣參加操練,參加格鬥,參加隊列。

    雖然不少人也建立了軍功,但是他們對這些根本不在乎,因為他們在乎的是理想抱負,是為了抗擊日寇保衛國家,因此他們安於當一個大頭兵快快樂樂做一個大頭兵。

    而此次,日本忍者部隊殺了俄羅斯的第一軍,正給他們一個錐處囊中、脫穎而出的機會,他們希望組成一支真正的特戰隊,用中國武林的名字與日本忍者宣戰,徹底地懲罰這些不知高低好歹的東洋小背時鬼。

    我今天晚上來,就是向大帥您全盤坦誠最裡面的一切細節,求得您的諒解和您的支持。

    聽完吳佩孚的一切陳述,李銳靜靜地看著袁世凱,他想看看這位當代的曹操能有怎樣的心胸與氣度包容這些武林好漢,能不能理解他們報國的一腔熱血、滿腔衷腸。

    因為在他的心目中,滿清的許多官員都是明哲保身猶豫不前,以致誤家誤國的。

    出乎他意料的是袁世凱沒有半絲的猶疑,馬上哈哈大笑,一把牽起吳佩孚的手,對他說:「小吳,你的話我全懂了,現在我就問你一句話,你是不是武林好漢呢?」

    那吳佩孚倒也是個深藏不露的人,只見他輕輕地擺脫了袁世凱的手,認認真真地又重新做了個揖,端正面容,規規矩矩地說:「既然我今天到您這來,我就不會有半絲的隱瞞,我早就是少林的俗家弟子,習得一身本領。之所以說我是秀才,那是因為我修的是文武全才,我文可以考取秀才舉人,武我也可以考武舉人。我今天之所以來就是奉嵩山少林寺方丈智真長老之命向您前來報到,我今天帶來的少林寺弟子共有三十名,個個身懷絕技。」

    李銳一直以為在,這次下午中日戰爭中一直是自己孤軍奮戰,之所以看好袁世凱,也主要是想利用他為主,能夠利用他統軍治世本領,同時防備他今後篡位稱帝。但從今天來看,他的表現確實令人滿意,他甚至有了我們今後那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那種胸懷與氣度。

    而更讓他感動的是中國的武林界,自從聽說了俄羅斯遠征軍第一軍全軍覆滅的消息他確實感到有一種內在的恐懼。儘管自己功夫不錯,又有後世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梁康的大力協助,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啊,猛虎難敵群狼。可是今天有了這兩百名高手的助陣,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再也不怕那些所謂的日本忍者了,你們來得再多,我也讓你們有去無回。

    吳佩孚又微笑著對李銳說:「李先生,兩百名?你可是太低估我們中華武林的潛力了,你知道嗎?我們的後備力量是多少?」

    袁世凱插話說:「像你們這種水平的武林高手,我估計全國應該最多,還有一兩百人吧!」

    李銳沒有發話,但心裡基本上跟袁世凱想的差不多,因為他想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裡,有這麼高水平的高手確實應該不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